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中国史

历史的慰藉(2)

  • 定价: ¥52
  • ISBN:978750754560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文
  • 页数:430页
  • 作者:杜君立
  • 立即节省:
  • 2017-01-01 第1版
  • 2017-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为一个阅历丰富、大器晚成的历史写作者,杜君立涉猎广博,视野宽广,目光深邃,对历史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洞见。最为难得的是贯通文史哲,让历史成为思想的盛宴。《历史的慰藉(2)》中这些文章或长或短,文字流畅简洁,信息量大,干货多;每一个话题都有丰富的史料支撑,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层层剥茧,丝丝相扣,很能激发读者阅读思考的兴趣。作为一本写给普通大众的通俗历史读物,全书非常好看好读,而且图文并茂。部分插图来自作者本人的珍藏或亲自拍摄,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温度。通过尽可能少的文字了解尽可能多的历史,用一本书涵盖广泛的历史话题,《历史的慰藉》提供了一种标杆意义的读史切入口,也是一本理想的历史入门读物。

内容提要

  

    《历史的慰藉(2)》为杜君立之历史文集,共收录中短篇历史随笔二十篇。
    这些文章多以专题史形式,揭示了历史中的普通个体所面对的自由、权力和生存问题;由古而今,以小见大,既展现了历史最亲近的温度,又挖掘出历史最有趣的真实。在作者笔下,无论农民、娼妓、太监、反叛者,还是传统精英与现代知识分子,他们都有一部难以名状的历史。
    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爬梳与整合,提供了一种最为精简集约的读史方式。
    这些文章广征博引,夹叙夹议,信息量大,思想性强,一篇文章就如同一本书;分别选择各种不同的主题和角度,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独特而丰富的历史镜像。对非专业读者来说,有助于“放宽历史的视界”,将历史从传统的政治史,进一步延伸到社会史、文化史、战争史、区域史、灾难史和经济史等方面,并从中发现历史与每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媒体推荐

    今日读史的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时代,大率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他们关心的事情当为由自身投射于过去,希望了解自己何自来,现在的生活方式何自来。
    一一许倬云

作者简介

    杜君立,关中人,通识历史写作者。主要作品包括:《历史的细节》(五卷本)、《现代的历程》、《新食货志》、《历史的慰藉》等。其中《现代的历程》曾获得2018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目录

推荐序:失败者的历史
论史
  最后的农民
  商女不知亡国恨
  太监进化史
  历史的语境
  忘恩负义为权谋
  明帝国的溃败
读史
  权力经济学
  宋代的现代化与城市化
  当新闻成为历史
  老中国之死
  一场游戏一场梦
  卡廷森林的纪念
  黑暗中的舞者
  永远的乡贤
佚史
  大众的反叛
  同治痛史
  沦陷的身体
  麻雀战争
  山河表里潼关路
  曾经的大学
代后记:历史的谱系
部分参考书目

前言

  

    这是一部历史随笔文集,但并非没有主题,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一历史是对失败者的慰藉。失败者因其失败,而不能拥有现在及未来。尚有一笔的历史存在,或许是对失败者一种冥冥中的告慰,一种无声处的安慰,仅此而已。
    当年,梁启超痛感传统史学基本等同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因专供特殊阶级诵读,故目的偏重政治,而政治又偏重中枢,遂致吾侪所认为极重要之史迹有时反阙而不载”,所以他主张要写“新史学”。
    作为一部随笔集,《历史的慰藉》收录了作者有关于各种边缘史和亚文化的整理、随记、随感与随想。散文的笔法,史家的态度,文笔清晰,十分好读一一除了这些纯粹文体性的表面优点之外,更值得读者阅读这部书的,还在于作者在行文中所构建的看待历史的态度。
    在本书二十篇文章中,作者分别记录了一些貌似“故事’’很少、或者不算“热点”的地方史和边缘史:农民史、娼妓史、太监史、腐败史、祸乱史,以及近现代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史等等。与一些流行的鸡汤史学作品相比,这部《历史的慰藉》虽然行走于“冷”与‘‘野”,但是却非常“正”与“实”,是一部非常耐看且有深意的史学随笔。从去年《历史的慰藉》颇受热捧来说,完全证明了这部书内容的价值。
    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作为一位生活在底层、人到中年才尝试写作的“农民工”,杜君立有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一心想弄清楚一些现实现状的来龙去脉。这个刨根究底的态度,使得每一位阅读者都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作者的兴致之中。在《最后的农民》中,他想理清某些传统文化消亡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解答历史选择的问题;在《明帝国的溃败》中,作者条分缕析地解读了大明帝国走向崩溃的每一步,与前一篇《太监进化史》和后一篇的《权力经济学》正好构成一个系列化的帝国浮世绘。实际上,书中的每篇文章如同历史的一个立面或片段,貌似独立,其实互相都有脉络上的联结,不同文章放在一起,如同历史拼图一般,共同构成一个惊心动魄或耐人寻味的历史画卷。
    历史并不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解释。真正的历史带给人的是思想和启发。哪怕将《历史的慰藉》读上几页,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让读者既能阅史而发兴亡之叹,更能阅世而感慨今夕何夕,对自身的处境有不由自主的体味与思考。
    历史是建立在文字和阅读之上的,历史不同于小说,我们无法亲历历史,但我们身处当下并创造历史。在这部书中,作者不仅引导我们阅读那些被人遗忘和尘封的历史,也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答案。
    在我们曾经古典的中国,一直有所谓的“春秋”传统,用历史来论证道德“经典”,所谓的经与史的互证。经指明生存的意义和品质要求,史提供论证的途径和正反的经验,经史如骨骼,支持中国这个复杂的共同体向前爬行而不一朝覆亡。难说杜君立不是受这样传统的影响,并且在新的历史状况下,意欲延续这一传统。
    《历史的慰藉》完全不同于那种象牙塔里的“高头讲章”。按照传统历史学的谱系,本书应属于典型的“小史”一一
    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自序)
    虽是“小史”,在当下泥沙俱下的历史写作中,《历史的慰藉》应该算是一部相当认真的野史杂著。作者虽说“业余”,其所持之态度与经院史学家不遑多让,严谨、周全,以来源可靠的史实史料说话,态度一点不打折扣。写作边缘史需要的集纳与综合功夫,往往要比写“正史”完备。许多历史写作者都会感叹千古兴亡多少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的史学大话套话,然而要弄清楚一个普通人在历史沉浮中怎样捱过来,却是既困难又难得的事情。
    应当承认,杜君立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和草根情结,他对关中和底层充满一种挥之不去的深深情怀。
    杜君立从不否认自己的草根身份,但他已经走过了那个混迹网络的“愤青”阶段。对于杜君立的思想转变,我很赞同郑永年先生的一个观点。他说:“这个群体中,很多人在继续愤怒,但也有少数一些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愤怒之后开始产生理性。而这些人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对于中国历史,作者多次坦陈,他并不太关心具体的人和事,也对帝王将相不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宫廷权谋更不以为然。他关心的是历史中的“现状”,人们怎样生活、怎样生存和怎样死去,人的尊严又是靠什么力量去艰难地维持……当把这些细致而微的存在故事讲得清晰、透彻,我们面对浩瀚历史的态度都会发生截然的变化。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去。怎样就置身于这个希望与绝望交织、现实与魔幻交织、文明与野蛮交织的东方古老文明中.
    正如杜君立所言,历史本身对现实或许毫无意义,或许仅仅只是一种淡淡的慰藉。已有之事,曾经不断循环,难保说不有,失败之人事,或许注定失败了,也不值留恋。然而,就中国的“春秋”传统而言,我坚信其实也是无效,甚至是失败的。
    古人有说法,“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一一我真怀疑这是著史者给自己壮胆的。既然历史中不断有人大胆向未来放言“天子宁有种,兵强马壮者为之”,证明“无所谓”的态度远比王莽式的满腔投入来得更爽快。人们可以假借历史的名义做一点评判,但打不了人,也吃不了人。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冤冤相报无止尽,暴力渐渐战胜了“天道”,成为了历史主角。在一个强权为王的世界里,暴力横行的世界里,只有写史,才能在荒江野屋之中,悄声地问一声“正义何在”。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或许经历耻辱太多、灾难太多、悲剧太多一一多了便不足为奇,也无以作为是非曲折的标准,或许,其本身就是历史一种演进的成本。“历史”一词能否作为一个全知全能全德的人格化主体,给一个民族以稳妥的善恶良邪指示呢?我们喜欢把内心的对立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倘若历史并没有这么一根“耻辱柱”,甚至人们只在乎眼前的胜败得失,并不真正在乎“耻辱”二字,我们又将如何相待?心安理得承认失败的事实么?在无法想象出更高、更终极性的存在的国度里,即便历史有那么点对人的约束力,那也是一种弱的行为规范,而不是一种强的精神自律。
    霍弗一生写过不少书,但他的职业身份却是一个码头工人。相对于一个大名鼎鼎的作家,沦为码头工人无疑是一种失败,但这却是任何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命运。这种不幸的历史,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用霍弗的话说,“历史通常是由最好的人和最坏的人在处于中间状态的绝大多数人头顶上玩的游戏”。
    文章如面,史才最难。就书写的意义而言,《历史的慰藉》志在为中国无数历史的失败者或失落者做一点点记录:失败的帝国、失败的权力、失败的经济、失败的文化,抑或失落的身体、失落的农民、失落的娼妓、失落的太监、失落的大学精神……两卷本的《历史的慰藉》,收罗了整个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失败史。通读之下,我们一定会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应该出现的失误都出现了,所有的问题被提出,答案却永远只能在风中飘荡……

后记

  

    作为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我对大学其实所知不多,特别是关于大学早期的历史。陈远的《燕京大学1919—1952》和岳南的《那时的先生:1940-一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为我提供了一个不经意的窗口。我就像一个闲逛的路人,不经意地走进一所古老的大学,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而新奇的。
    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大学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也使得关于大学和知识分子的图书汗牛充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书才是最好的老师。
    曾有学者根据历史将国家与大学关系的演变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是像美国那样的科教兴国,由社会自主发展大学教育,导致国家振兴;一种是像普鲁士和日本那样的国兴科教,由国家投入财力,但尊重大学的学生独立和自由;一种是像纳粹德国那样的国衰科教,控制与扼杀大学的活力,摧残知识分子。”
    孟子日:“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当代中国人应当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图书丰富、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无疑是比任何巨舰大炮更伟大的创造。如果说后者曾经将中国带出1840的话,那么前者则使中国走出1984。网络以其信息免费开放而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民主时代,知识不再被垄断在少数大学人手里,也不再被禁锢在图书馆里;只要愿意学习,只要具备自学能力,你就身处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大学里。在这个虚拟的现代大学里,只有学习,没有文凭;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精神在这里终于回归。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每个人都是互联网大学的一名学生。如果说这篇文章是一篇作业的话,那么这本书或许算得上是一份答卷,或者一份小小的毕业论文吧。当然,在这个大学里,永远没有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