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不如去闯

  • 定价: ¥39.8
  • ISBN:978753548517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295页
  • 作者:李柘远
  • 立即节省:
  • 2016-11-01 第1版
  • 2016-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作者李柘远是90后的优秀代表,从国内普通家庭一路奋斗到世界名校、名企的经历,值得广大年轻人学习。
    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成长励志书,包含40篇个人奋斗故事和方法分享,生动讲述了在耶鲁、高盛、创业和哈佛的见闻和思考,没有无病呻吟的鸡汤,只有满满的干货和正能量分享,是一本实实在在又不缺乏乐趣的工具书。
    李柘远在微博上被粉丝誉为“90后国民学长”和“正能量男神”,其发起的#100天10本书#读书活动参与人数逾百万,原创的多篇文章在全网累计阅读量过亿,其中《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真相调查文获《人民日报》等数千家媒体平台转载。
    《不如去闯》内容囊括求学中遇到的趣事,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以及自励心的建立。内容对年轻人有着实际引导作用,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是一部少见的励志与趣味并存的散文集。

内容提要

  

    《不如去闯》是“90”后双料学霸李柘远写给年轻人的人生使用手册,让年轻人从此走上进阶开挂之路。本书内容囊括求学中遇到的趣事,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以及自励心的建立。内容对年轻人有着实际引导作用,但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是一部少见的励志与趣味并存的散文集。
    本书不是单纯的学习方法的罗列,而是给处于迷茫期的你点明方向。不仅是学生,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本书也可以帮助你建立自励心和规划力。同时,书中的小故事介绍了美国当地及校园生活的风土人情,可以为读者打开视野,了解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有趣的经历。

媒体推荐

    设立目标不难,难的是如何百分之百实现。学霸李柘远在求学、求职、求机会的经历中,用最低的时间成本完成最高难度的进阶,箭无虚发。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并对人生目标孜孜追求,才能够从成功到成功。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人生的路大多是走出来的,只有极少数是问出来的。上世界名校,与其让父母用黄金铺路,不如自己去闯。“90后”少年李柘远,闯出耶鲁,又闯进哈佛,他用切身体会告诉你:间出的路才是自己的!
    ——家庭教育专家卢勤
    柘远是当之无愧的“鸡血男神学长”。他用年轻而从不迷茫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旦完成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就变得唾手可得。与其在0起点抱怨,不如从现在开始,闯出1的惊喜。
    ——时尚集团总裁苏芒

作者简介

    李柘远(LEO),创投人、青年作者,被广大读者粉丝称为“90后学长”。
    在济南和厦门长大,高三时放弃保送,被耶鲁大学录取并获四年全额奖学金。以优异成绩从耶鲁荣誉毕业后进入高盛投资银行,工作表现突出。后放弃金融高薪、探索创业,考入哈佛商学院继续求学,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读书期间创办“学长LEO”文教平台,通过文章、视频和课程等形式分享学习干货,全网粉丝超过800万。已出版个人励志随笔《不如去闯》,学习方法类百万畅销书《学习高手》,以及《小学生学习高手》。
    LEO同时是微博年度阅读大使、福布斯U30入选者,以及2021年度亚马逊Kindle人气作家。

目录

One
梦想孤岛:报告耶鲁,我已准备完毕
认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放弃“护送”,单兵作战
曾经预演梦想,耶鲁等着我
不会“撞衫”的申请文书
选择突围孤岛,就不问世外喧嚣
耶鲁面试直到冰品店打烊
五位美国总统的第一个福建学弟
非典型优等生:“No zuo no up”
追忆:少年锦时
two
耶鲁卫冕:闯出更好的自己
入住耶鲁第一晚
国际新生营中,败给俚语
同学少年何止学霸
忘却光环回归零点
名校也疯狂,一起裸奔吧
在“憋纸”面前,人人都是书呆子
给了我正能量的耶鲁牛友Cha
“野”出更广阔的视野
把进投行定为本科毕业后的第一步
应聘投行实习的两大经验分享
怎样优质度过大学四年
美国大学十大“听说”的真相
读一所名牌大学,到底有什么好的?
three
初入职场:做一个被梦想录取的人
史上最完全且易懂的“投资银行101”
一入高盛催人长
养猪场上的“搬客”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投行赋予我的四大能力
职场“老”新人的一点体会:如何做一个好的职场新人?
告别高盛,创业去
创业多滋味
four
回归校园:敲开哈佛的大门
在HBS 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打了鸡血的哈佛人
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真的灯火通明吗?
five
进阶攻略:成长使用手册
枯燥英语有技巧
留学申请中的“课外活动/ 社会实践”怎么准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拖延症
这七大毛病,99.9% 的年轻人都会有至少一个
哈佛学生回应北大院长:与其纠结人生方向,不如定好小目标
跋:我妈和我
附录:哈佛学生常用的四款To-do list 模板

前言

  

    我和柘远是母子,更是朋友。多年来,无论顺逆,都是我们母子相伴相扶。
    屡被问及我是如何把儿子培养到耶鲁和哈佛的,我皆答日:无为而治。因为的确未曾刻意地、定向地培养儿子。不过,说无为有点夸张,适时地引导还是要做到位的。“子不教,父之过”,悟性再高的孩子,未经世事,都需父母的引导。父母的天职是要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优良的体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备这三点,何愁孩子没有一个美好人生?
    告别文弱
    柘远幼时比较文弱,是个腼腆胆怯的小男生。刚上小学那会儿,面对全班同学发言,他会紧张得发抖。为了改变他的状态,我的确花了心思,想了办法。比如,周末和他一起爬山、远足、到海边骑自行车;鼓励他和伙伴们疯跑嬉戏,尽兴玩耍;让他参加少年官合唱团等。没过多久,他不仅身体健壮了,性格也外向起来,交了不少好朋友。再比如,和他去外地旅游,我时常假装不认路,由他带路或问路,还把联系宾馆、安排住宿的事交给他来办。平时,我从不陪他做作业,不替他背书包。参加活动或竞赛,尽可能地让他自己完成报名注册手续。诸如此类的锻炼,不一而足。及至小学毕业,他已经成为一个开朗、健康、有主见、肯努力、不畏难的少年。
    母子神聊
    和儿子“侃大山”永远是最惬意的事。从他五六岁起,我们娘俩就爱聊天。他渐渐长大,我们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他给我讲某个部族的来龙去脉、新版地图册和旧版的差别,聊贝加尔湖的淡水海豹等。而我则愿意分享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兴之所至,会整段背诵给他欣赏。他放假时,我们经常神聊至凌晨。家庭变故令我心力交瘁,我不瞒着他,因为这就是人生的真实面目,他迟早要成舟有担当的男子汉。重点是他目睹我未被击垮,并充满活力地继续前行。我发现和孩子聊天益处多多:亲子之间无隔障,叛逆期孩子不叛逆;锻炼孩子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耐心;让他知道世事无常,学会思考和乐观面对。
    见贤思齐
    柘远的基调永远是友善和快乐的,常听他夸赞某某有才华、某某很神勇。当年,我们所在的宿舍院门口有个修鞋摊位,柘远常与修鞋师傅聊天,对师傅的好手艺和好性格啧啧称赞。我对此深感欣慰,比抽奖中了头彩还满足。柘远初中时在我们的家庭相册的扉页上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与妈妈共勉”。后来,他读大学、进投行、合伙创业,有幸结识了不少优秀的人,其中有几位被他敬称为“大神”。他们才兼文武、慷慨有大略,无疑是柘远人生路上的新标杆,是他努力不怠的动力源。今年柘远生日时,我在给他的生日礼物上写道:见贤思齐——与吾儿共勉。
    柘远从小就总有各种想法,而且会付诸行动,甚爱“折腾”。只要是正当合理、有益身心的事,我都支持,必要时还参与其中,做他的得力搭档。
    以他申请美国本科为例。
    初三暑假时,他告诉我想去美国读大学,且非常春藤名校不读,还要拿到奖学金。
    我不以为意,笃定他不出一个月就会知难而退。况且,他当时在全年级400个左右的学生中,成绩保持在前十以内,仍有余力。若弃高考攻留学,岂不可惜。
    没承想,他并非说说而已。他认真地列了一份实现目标清单,包括托福和SAT何时考、要考多少分、要有哪些学术强项、要如何提高课外实践竞争力等。在基本不影响校内课业的同时,他开始朝着遥不可及的留学目标一步步跋涉。感动于他的努力和韧劲儿,我决定参与到他的计划中。
    我火力全开,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教课带学生、兼职做翻译,一连数年未曾休过周末,为儿子实现目标提供财力支持。有时,我也力所能及地与他切磋英语难题,围绕竞赛或活动和他头脑风暴一番。最紧张时,每天忙到凌晨两点多,翌日早晨六点二十分准时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奋斗。若不是柘远执着以求、志在必得的精气神儿感染着我,我早就打退堂鼓了。
    天道酬勤。柘远的目标圆满实现。2008年1 2月1 6日晨,喜讯传来,他被美国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
    目标引领成长
    设立目标一全力以赴一实现目标,在不断的砥砺中,破茧蜕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仍以申请耶鲁为例。在近三年的准备过程中,柘远在多方面成长显著。
    1.苦读加上各项赛事的磨练,英语水平提高了好几个段位。托福和SAT均在高三以高分一次性收官。
    2.参加有质量的活动和赛事,接触能人志士,眼界开了,格局拓展了;外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  3.磨练了毅力和定力。当年厦门的留学风气尚不浓厚,资讯和机会相对匮乏。柘远的同学们高考备战正酣,他越发显得例外。我的从众心理时不时地跳出来作祟,担心柘远选错路径,所以格外钦佩儿子的坚持和自信心。
    4.更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了。柘远参加的赛事和活动中,有几个相当有难度。参加者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更要有临场思辨的能力和上佳的英语口才,这对柘远来说是巨大挑战。我知道他也忐忑,甚至发怵,但他没有畏缩,“硬着头皮”去了,靠着不服输的心气和拼劲,实现了自我突破。
    关于此书
    柘远在书中分享了他求学、求职、创业的经历以及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历练和成长,不为自夸,更无意当网红。唯愿带给读者些许的启迪和助益。
    柘远生自普通家庭,多年来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家庭曾突遭变故,生活一度难以为继。但这些都未成为柘远奋进路上的障碍。他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甚至能超越他。
    如果你也打算选择类似的人生轨道,或许能从书中发现不少有用的实操信息;如果你仍在畏首畏尾,一再降低自我实现的目标,或许你能从书中汲取一点行动的勇气和力量。
    此为本书的意义所在。

后记

  

    三个半月写完了39篇文章20万字。但过去1 00天,我一直留着一篇没写。这没动笔的第40篇文章,也是书的最后一篇。我要把它写了送给一个人:我的妈妈。为什么留到最后写呢?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字功力不够,我怕自己写不好。
    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东西,我竟几乎没写过“我和妈妈”这样的文章。我是个总在奔忙的粗心儿子,竟然神经大条到忘了用文字表达对妈妈的爱、牵挂和感恩。
    晚上临睡前有时会思考,要如何写一篇跟妈妈有关的文章呢?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让自己足够满意的写法。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最好、最满意的写法?
    那就让我先回忆几个和我妈相处的片段吧。我极不擅在纸上吐露心意,但对妈妈的一切感情,都融在这一个个小故事里了啊。妈妈给我的爱,我从没忘记,以后也不会忘记。
    我大字还不识几个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告诉我,读书是一件多美、多重要的事。不过我觉得,她其实根本就没“处心积虑’’地培养过我对书的兴趣。因为妈妈是那么爱书,读书对她来说实在是太理所当然了,理所当然到我从小也被影响,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书。
    从幼儿园中班到上小学前的这几年,我每晚睡前都雷打不动收听“妈妈说书”。妈妈那时还是大学英语讲师,对教学较真到不行,经常备课到深夜。但9点到9点半这30分钟,妈妈是一定会抽出来,端着一本书爬到我被窝里的。
    小时候我身体弱,爱拉肚子。只要妈妈带着书进了被窝,我的脚、r就能很快暖和起来,肚子也不咕噜噜地疼了。跟着一起暖起来的,当然还有期待听故事的心。
    妈妈给我读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是“幼齿’’的童话故事——即使我那个年龄段的小孩接触的都是大灰狼小白兔。
    第一本在被窝里听妈妈讲完的书是《西游记》。妈妈还真牛,各种声情并茂,各种深度入戏。唐僧、孙悟空、白骨精、蜘蛛精、黄袍怪……每个角粤都被妈妈的声音演绎得惟妙惟肖。我老是听得不想睡觉,哼哼着求妈妈再读一个故事。
    妈妈不只给我读,还考我。读到关键情节时,她会停下,问我下面该怎么接。我也特捧场,每次都飞快转动小脑瓜。有好多次,我的回答还真和作者之后的描写一模一样!
    《西游记》之后,妈妈又给我念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爱的教育》,甚至还读过一些《儒林外史》里的故事。除了涉及男欢女爱(比如潘金莲西门庆)和血腥暴力的故事她默默跳过外,其他故事妈妈都会念给我听。最值得一提的是,妈妈从来不会因为我是个理解力有限的小孩,就简化故事情节、降低难度。 我后来问为什么,妈妈说,要尊重作者和原文,更何况,  “谁说你就一定听不懂呢?你可是听得津津有味呢。” 我想,再过个几十年,等妈妈老得看不了书的时候,就换我到被窝里给她念书。妈妈是不是也会意犹未尽地求我再读一个故事呢?就像20年前的我那样。 妈妈常说:“柘远长大后真是变了一个人。敢闯,能折腾,目标高,-不怕累。” 嗯,我小时候是挺文弱的,和现在截然不同。胆子小,腼腆,在幼儿园时甚至被小女孩欺负过。 妈妈坚决不允许我这么长大。为了练我的胆子,让我变成男Y-~X.-各种招数都使过,后来看,都奏效了。 四五岁时我特别怕水,妈妈非要在给我洗澡时拿着淋浴头往我头上脸上喷水,起初我吓得哇哇叫,尤其恐惧水进鼻子的感觉。妈妈可不管,狠着心继续喷。渐渐地,我不怕水了,直到开始享受温水浇在脸上的感觉。 进小学前,小朋友们陆续开始各种学前班,钢琴绘画作文什么的。妈妈没给我报任何班。她说:“我这儿子已经够文静了,如果再上这班那班,成天坐在那儿,就更不活泛了。” 妈妈鼓励我去疯去野。 我对大自然和昆虫爱得不行。她说:“太棒了,走,去抓虫子。” 家后面就是一片山,草丛里蝗虫、蚂蚱、螳螂、蝈蝈可多了。最初,玛妈会带我深入半米多高的草丛一起野,抓回满满一袋虫y-,还允许 妈妈跟我描述时一脸轻松样,我却听得流了眼泪,逼自己不去想象妈妈在黑夜里捉鱼的狼狈样。 这些年,我喝过很多鱼汤,但味道都比妈妈那晚做的黑鱼汤差远了。妈妈,什么时候你再给我做一碗黑鱼汤可以吗?馋了。 从出生到如今的二十多年里,妈妈没缺席过我成长的任何一个环节。与其说我俩是母子,不如说是忘年交。我对她没大没小,她对我没小没大。 当然,朋友归朋友,妈妈还是很有“母后”威严的。我如果犯了涉及三观的原则性的错误,妈妈对我绝不会手软。小时候有一次特喜欢姥爷的一支钢笔,爱不释手到偷偷把它带回家,想着下次去看姥姥姥爷时再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 可我这小伎俩怎能逃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呢。发现我偷拿了钢笔,她毫不客气地揍了6岁的我一顿,让我“长记性”。妈妈说:  “以后再敢小偷小摸,小心我打断你的手”。 我成年前,妈妈给我写过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是阳光的味道。她说,妈妈不求你未来做多大的事业,只盼你生活得快乐、踏实、不违本心。妈妈送给我四个关键词:courage(勇气),honesty(诚实)。perseverance(毅力)和sympathy(同情心)。她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一定要做善良靠谱的人。这些,都已经成了我DNA的一部分。 妈妈说自己是个大龄女文青,我对此实在不能同意更多。除了嗜书如命,她也为电影痴狂,尤其喜欢法国、意大利和伊朗的片子。妈妈担心我上学和工作太忙,没空欣赏好电影,就把自己写的影评一篇又一篇地E~mail给我,邮件末尾不忘加上一句:难得的好片。有机会你还是自己看一遍,能长智慧哦。 我逐渐到了适婚年龄,妈妈的大学同学里都有当奶奶的了。对我的罗曼蒂克史,她几乎不过问。她跟一些为了孩子找对象而忧心忡忡的老同学们说:“嗨,孩子才二十多岁,一点都不着急。他谈没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都他自己决定。他就算是gay我都觉得没问题!” 妈妈,写到这儿我越发感叹自己命好,能在这一生成为你的儿子。 用“相依为命”来形容我俩的关系,一点不夸张。在这个单亲家庭,你是娘也是爹,而你说,我是你的一切,是你的生命。 妈妈,记忆里你从没在我耳边苦口婆心地说过任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你知道吗,你教给我的,比任何刻意的说教都要多得多。我这些年来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份成绩,每一个蜕变,都有你的影子在里面。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既是在写我自己,其实也是在写你。我要把这本书郑重地送给你。你对文笔要求很高,我又不太会舞文弄墨,所以还请你轻拍。 最后,允许我煽情地勾个芡:妈妈,谢谢你这25年来把我照顾得这么好。从现在开始就该我照顾你了。我会努力的,虽然可能还是做不到你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