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经典电影花与爱丽丝前传)(精)

  • 定价: ¥39.8
  • ISBN:9787505737655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友谊
  • 页数:219页
  • 作者:(日)乙一//岩井俊...
  • 立即节省:
  • 2017-01-01 第1版
  • 2017-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能读懂你每一帧青春的岩井俊二;《ZOO》《GOTH断掌事件》《我所创造的怪物》——游走在黑于白之间的鬼才乙一,神级作家强强联手,打造青春盛筵。
    如果说2004年的电影《花与爱丽丝》是一篇名叫“友谊”的青春童话,那么这部身为前传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经典电影花与爱丽丝前传)(精)》讲述的就是一种注定相遇的羁绊。年少的岁月从不缺少奇思怪想,执念在对的人眼中也是一种可爱。

内容提要

  

    乙一和岩井俊二著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经典电影花与爱丽丝前传)(精)》讲述了有栖川彻子因父母离婚而跟随母亲到了新住处定居,转入新学校后却莫名陷入了“犹大”的死亡迷雾之中,从而被同学疏离;与此同时,她家隔壁那个足不出户的少女竟然不知为何时不时地窥探起自己。渐渐地有栖川彻子开始思忖这些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于是她偷偷跑进了隔壁花的家——两个终将成为一生好友的女生见面了。
    为了弄清真相,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少女,为解开这起小小的“杀人事件”的谜团走到了一起,就此,也掀开了一个名叫“花与爱丽丝”的青春篇章。

媒体推荐

    我认为我写这部小说是个必然。
    ——乙一
    正因为大人们不可能对她们都保持温柔态度,所以才能将这些十几岁的女孩子打唐得更加光彩照人。可能在她们身上,也寄托了我们大人所希望的、不要将她们绽放光彩的舞台变成一片荒芜的想法吧。
    ——岩井俊二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小说版《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后记

后记

  

    小说版《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后记
    根据手边的记录,《花与爱丽丝》于二〇〇四年三月十三日公开首映,导演是岩井俊二。我在电影院反复看过好几遍这部电影,我认为它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
    当续篇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项目被公开发布,已经是距前作首映十年后的事,即二〇一四年秋天。这部动画片的制作使用了动态遮罩这一手法,导演与前作一样,仍是岩井俊二。
    迄今为止,我和岩井导演见过好几次而,说不定当时我们聊过电影《花与爱丽丝》,所以这次才能非常荣幸地受他之托,把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改编成小说。
    这部小说在执笔之际,参考过岩井导演的两版剧本、分镜头及制作动态遮罩动画时使用的写实映像。拜这些资料所赐,我也因此稍微获取到了些剧透内容。
    所谓两版剧本,分别是几年前执笔的初稿和制作电影时实际使用过的完稿。初稿中,主人公们被设定为小学生,爱丽丝与小花的邂逅也发生在小学时代,然而在完稿中,主人公们的年龄设定被变更为初中时代。
    关于分镜头,这部动画的分镜头有别于一般电影的分镜头,就连细节也被画进去了,台词则以对白框的形式编入画中。通过浏览这些资料,我得以把握岩井导演期望的理想画面。
    最后是关于写实映像,这次的动画电影采用了动态遮罩技术。何谓动态遮罩技术呢?它是一种用照相机拍摄模型动态,然后将其描摹下来的动画制作手法。迄今为止,岩井导演用该手法制作、导演过多部短篇动画。在《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岩井导演在拍摄好的写实映像基础上,加人了3DCG及2D手描作画混合技术,将动态遮罩的演绎推向了更高层次。写这部小说时,我反复观看过很多次被拍成动画前的写实映像,那是一个临时编辑出来的长度约九十分钟的映像,有一半的背景是蓝色,其中还有几个剧本及分镜头的场景被剪切掉了,版本非常接近电影完成版。
    此外,这部小说还参考了动画版的角色设计捅画及背景图。故事的主要情节没有太大变动,只有一些细节被我稍稍做了些变更。另外,我自己还添加了一部分原创情节,关于这部分,下面我将向读者朋友们做一个补充说明。
    例如,在电影版中,有栖川彻子父亲的职业是商社从业人员,但在这本书中他的职业被改编成刑警。其实剧本完成稿中对她父亲职业的设定就是刑警,拍摄写实映像时也采用了这一设定,但遗憾的是最终没能被电影版采纳。前作电影《花与爱丽丝》中有对话说有栖川彻子的父亲在巾国企业任职,但在小说版中他的职业又被设定为刑警。我不希望大家忘记他是刑警的设定,我觉得那样会很可惜,而且将不被电影采用的内容放入小说不是也很有趣吗?说不定这个变动会成为后人谈论岩井俊二的又一参考资料。 小说版中有一个名为汤田麻衣的角色,她在初版剧本中也有登场,初版剧本对主人公们的年龄设定是小学生,小花与汤田家姐弟有过多次的交流。本书中小花梦见光太郎、麻衣帮小花用塔罗牌占卜,以及三个人一起骑自行车的场面全都借鉴了初版剧本。 结尾的场面描写也有参考剧本,比如利用黑魔术仪式让小花出现在教室,还有班主任老师给予爱丽丝的拥抱等,皆引用自剧本完成稿。而小花去芭蕾舞教室,爱丽丝站在镜子面前教她基本站姿的场面却与初版剧本的最后场景一模一样。 这部小说融入了我对电影《花与爱丽丝》的诠释。对电影《花与爱丽丝》来说,“小花和爱丽丝”虽是两个人,却是一个不可割离的组合,但我希望在我的这部作品中,“小花”和“爱丽丝”能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分别达成各自的自我实现。与本书构造类似的作品还有著名小说《恶童日记》,电影《蜜蜂的私语》《洛城机密》《狼的孩子雨和雪》也隐约搭建过同样的构造。 这些作品在结尾时都安排让两个相似的存在分别踏上不同的道路,主人公一方面达成了与社会垂直的自我实现,另一方而也达成了与自己平行的自我实现。前者主要表现为在职场、艺术等领域的提升,即修道成仙的男性自我实现;后者主要表现为邂逅配偶、恋人,收获爱情繁衍家族的女性自我实现。无论是在两者中做出抉择还是必须放弃其中一者,都会带来深切的哀痛。如将有一天分道扬镳的两个相似的存在抽象化,或许就是茫茫人海中的每一个“我”。正因为我抱有以上诸多理解,才会假想如果自己来帮电影《花与爱丽丝》写一部前篇小说的话,我会将故事结构安排成两位主人公最终集结成一个“我”的形式。 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是一个围绕人物名字展开的故事,其中既有失去名字的少女,也有想要舍弃自己名字的少女;既有名字被混淆的老人,也有到处散播名字的少年。我本人偶尔也会用其他笔名写作,借由这些机会,多方位考量自我意识的空间也随之增多不少,因此我认为写这部小说是个必然。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