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抛向远方的锚(上下)

  • 定价: ¥56
  • ISBN:978750563297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连环画
  • 页数:524页
  • 作者:粲然
  • 立即节省:
  • 2016-12-01 第1版
  • 2016-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由粲然所著的《抛向远方的锚(上下)》不是简单的绘本导读或书评,通常她会结合自己的育儿、亲子共读经验或者家庭、人生故事来展开,看似毫无由来、漫不经心,实则都是悄无声息的谋篇布局,在貌似闲话家常之后,总会回到她推崇那些绘本的主题上来。而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话家常,正是她的特色。

内容提要

  

    由粲然所著的《抛向远方的锚(上下)》上下册供收录粲然书评文章80多篇。文章精选自粲然“勇读者工作室”线上抢书时发表的推荐书评,推荐书籍以亲子共读的绘本居多,也有少量青少年文学和成长看的亲子教育类书籍。
    作者认为这些书评,只是记录了她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路,并期望所收录的每一篇书评都能成为一个邀请,一个见证,见证我们和孩子携手同游心灵的光耀岁月。

作者简介

    粲然,5岁男孩的妈妈,作家、电视台策划,新浪微博热门博主,拥有14万粉丝。在出版了小说集《季节盛大》《你的一切像海难》《爱恨书》、童话《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和亲子共读工具书《骑鲸之旅》(1、2)之后,粲然和朋友亲身实践建立了一所家庭式幼儿园“三五锄”,利用游戏和大自然的力量,探索幼儿园教育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她也致力于个体阅读跟踪、童话叙事追随之“勇读者”计划。

目录

小宝宝的游戏力
去向那一往无前的童年
在妈妈怀里谈起的世界
共情的另一面:因爱说“不”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那些永驻童心的挫败瞬间
只有心灵能守护心灵
幼儿心中的“英雄世界”
爱之玫瑰的花蕊,是一句情话
情绪是一种童年习惯、终身习得
敲锣打鼓的童心世界
通向广阔心灵的所有感觉
爱是需要修习的童心课业
把故事的权利全然让位给孩子
幸福与习得性无助
跨越成人与孩童的沟壑
勇敢的孩子绝非无所畏惧
与生俱来的七情
童心世界里的“弗洛格”
一生千百万次之爱的演练
呼唤出童话的深层力量
小成长,大力量
在命运的流离中镌刻生命传记
鸡飞狗跳的好世界
当孩子是“不被接纳”的那一个
魔幻、幽默与无尽温柔
童心是很缓慢的寓言
在无常中点燃童心之光
童心与这个并不平静的世界
童话是孩童想象力的拐杖
打开幻想王国的涂鸦大片
让无数人生投射于己身
好桥梁会通向自己的路
爱是有边界之物
童话的背后是北风的背后
对人性与童心的最大祝福
孩子的天与地、人与神
看见童话的真正力量
伟大故事即伟大心灵
索引

前言

  

    因为对儿童绘本感兴趣,所以,凡和绘本有关的文章,只要遇上了,我总要看一看。我知道,好多人都有这样的兴趣:而且,哪天读了让自己非常满意(或非常不满)的绘本,还会有急于找人议论一番,或干脆写一段文字贴到朋友圈里的冲动。这是人之常情。正如看完一场让自己异常投入的球赛,常会意犹未尽,想找个人狠狠聊一聊:看完一场让自己感动的电影,也会逢人便说,要把内心的激情分一点出去:甚至,吃到好吃的东西,也会忍不住大声称赞几句。这是人的一种需要,即议论、交流和批评的需要,这也是影评、剧评、书评等等必然存在并将永远存在的缘由。
    喜欢谈绘本的人群中,有家长、教师、编辑、作家、研究者等,现在还有了一大批半专职的阅读推广人。所有这些人中,我最信得过的,其实还是家长。绘本主要面对低年龄儿童,在他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都会改变。这种改变有时极其细微,可以年计,也可以月计,甚至相差几天也会大异其趣。这日寸,要说哪一本书适合什么年龄的儿童,专业工作者谈的未必中肯,倒是一个认真的(确实有时间记忆而不满足于毛估估的)家长,往往说得更准确。因为她们是一本一本书给孩子讲,对孩子反应最能心领神会者。即使是同一套书中的不同分册,虽然作家和画家心目中的读者对象是一样的,实际效果还会有不同。举例而言,蒲蒲兰的看家好书之一“小熊宝宝”系列,是给一岁左右的孩子读的,其中的《过生日》因为有声音节奏上的巧妙安排,一岁刚过的孩子爱听且爱看;而另一本《好朋友》,因为一开始稍有一点静态的心理描述,一岁孩子有的就读不下去。我的小孙女是快两岁时才喜欢这本书的。编辑的感受可能不如家长,更遑论易于见林不见木的研究者了。
    现今活跃于各种绘本交流平台的阅读推广人中,粲然是十分突出的一位。我虽没和她有深入的交往,但读过不少她的文章,也在朋友转发的微信里了解到她对许多绘本的意见。这一次,又能先期拜读她的书稿,更觉得在不少地方与她的想法是相近或相通的。她在书中也提到“小熊宝宝”系列,还提到另一套日本绘本《山猫服饰店》和《加油!熊医生》,她的评价很高。这后两本书也是我的小孙女在她两岁刚出头时的最爱,这爱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已三岁出头了)。粲然的许多体会是在和孩子共读时产生的,并因为一读再读,对作品了然于心,每一细节都不错过,这时再来议论批评,当然常能说到点子上。她是一位妈妈,由妈妈而爱好者,由爱好者而推广人,一切来得顺理成章。所以,她的书稿出版之后,相信一定会受到家长、教师和爱好者们的欢迎。对于专业的绘本编辑和作家、画家们,她的意见也是值得关注的。
    当然,书中多为经验之谈,是她和孩子共读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审美经验;虽也生发出很多议论,但大多还不属理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理论(我是指真有创见的理论)的形成过程:首先无疑从独特的经验起步;其次会发现这独特之处与自己以往的认知不相符(相符的大都不独特),甚至很矛盾:再次,就是要将这些独特发现与原有的认知系统相撞击,重新理出思维顺序来。这够了吗?还不够,还要和更大的思维相冲撞。大到什么程度?最好大到与整个既有的人类文明的认知系统相碰撞,因为理论虽不必“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总得有一定的普适性,在这样的碰撞中理出的有顺序有说服力的结论,或者才可称为理论。所以,一时的经验,换一个语境,也许就有疑问或难以自圆,就因它还未经多重碰撞并升为理论。比如,书稿中有关于儿时须立规矩的话题,又进而提到人的认知就是儿时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这又对又不对。儿时的认知还是缓慢的爬行,真正的起飞要到七八岁后,这和人的理-l生生成有关。理性生成前的认知虽也重要,却极有限。又如,对于某部绘本中的多义性的称赞,我觉得也应有个度,并非越多义越好。艺术家在创造多义的氛围时还须有一些隐隐的路标,一点没有路标的多义恐怕就是艺术家自己摸不着头脑的体现了。这些真要说清就需动用发展心理学与文艺学理论,非常繁琐复杂,为一般读者所不耐。所以,不涉理论,纯以经验、常识与印象相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这样的交流为大家所需要,我自己也从中获益不少。歌德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总是灰色的。”这“生命”指的是生命活动,人类生命活动当然脱不开人的经验、常识、审美、感受……这是最本原也最具活力的东西,理论则会有不正确的概括并难免枯燥乏味。这应该也是本书令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吧。
    是为序。
    刘绪源(儿童文学理论家)
    2016年七夕夜于上海香花桥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