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雕塑

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 定价: ¥28
  • ISBN:978755190014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泰山
  • 页数:163页
  • 作者:编者:邢千里//朱...
  • 立即节省:
  • 2017-02-01 第2版
  • 2017-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阁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邢千里、朱以青编著的《泥塑》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提要

  

    泥塑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国粹艺术,制造过程中用到的技术和工艺十分复仇,各种泥塑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丰富的题材、可爱的造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泥塑》由邢千里、朱以青编著,供广大青少年朋友们阅读学习。

目录

第一章  走进神秘多彩的中国泥塑艺术
  第一节  什么是泥塑
  第二节  历史追踪
  第三节  官方泥塑和民间泥塑
  第四节  泥塑的制作
    一、材料工具
    二、制作过程
  第四节  表现内容
  第五节  艺术特征
第二章  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史前泥塑艺术的辉煌
  第二节  秦汉泥塑艺术
    一、壮观写实的秦兵马俑
    二、生动活泼的汉代陶俑
    三、泥塑艺术与东汉偶像崇拜的兴起
  第三节  莫高窟等地的佛教彩绘泥塑艺术
    一、敦煌莫高窟
    二、甘肃麦积山石窟
    三、新疆石窟寺院泥塑
    四、宋辽时期山西重要的宗教和纪念性彩塑
    五、山东灵岩寺彩塑
    六、江苏苏州保圣寺彩塑
  第四节  唐宋以后民间泥塑艺术的繁荣
    一、唐代泥塑
    二、宋代泥塑的成就与民间泥塑的繁荣
    三、明清时期民间泥塑的繁荣和多样化
  第五节  泥 塑艺术遭遇的各种浩劫
    一、战乱
    二、政治和社会运动
    三、掠夺和盗卖
第三章  天津“泥人张”
  第一节  “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
  第二节  “泥人张”的传承
  第三节  “泥人张"的工艺特点
    一、材料
    二、烘烧
    三、上色
  第四节  “泥人张”的艺术特色
    一、社会题材广泛
    二、工艺技巧精湛
第四章  江苏泥塑艺术
  第一节  无锡惠山泥塑
    一、惠山泥塑的历史沿革
    二、惠山泥塑的种类
    三、惠山泥塑的工艺特征
  第二节  苏州泥塑
    一、历史追溯
    二、曹雪芹笔下的虎丘泥塑
第五章  广东泥塑艺术
  第一节  大吴泥塑
    一、发展历程
    二、主要分类
    三、工艺特征
    四、艺术特色
  第二节  吴川泥塑
第六章  陕西泥塑艺术
  第一节  凤翔泥塑
    一、凤翔泥塑与朱元璋的传说
    二、凤翔泥塑的类型
    三、神秘多彩的挂虎
    四、凤翔泥塑中的民俗符号
    五、凤翔泥塑的工艺特征
    六、凤翔泥牛
  第二节  西安“泥叫叫”
第七章  山东泥塑艺术
  第一节  惠民泥塑
  第二节  聂家庄泥塑
  第三节  洛房泥塑
  第四节  济南泥塑
  第五节  临沂泥塑
  第六节  郓城泥塑
  第七节  鱼台泥玩具
  第八节  聊城泥塑玩具
    一、马官屯泥玩具
    二、阳谷泥哨
  第九节  泰安泥玩具
第八章  河南泥塑艺术
  第一节  淮阳“泥泥狗”
    一、历史传说
    二、风俗习惯
    三、远古密码
    四、工艺特征
    五、为什么叫“泥泥狗”
  第二节  浚县“咕咕哨"
    一、历史故事
    二、造型分类
    三、工艺特征
    四、风俗习惯
第九章  河北泥塑艺术
  第一节  玉田泥塑
  第二节  白沟泥塑
  第三节  泊头泥塑
第十章  北泥塑艺术
  第一节  “兔儿爷”泥塑
    一、“兔儿爷”的由来
    二、历史演变
    三、风俗习惯
    四、老舍笔下的“兔儿爷”
    五、有关“兔儿爷”的歇后语
  第二节  泥塑京剧脸谱
    一、泥塑脸谱的产生
    二、解放前的泥塑脸谱
    三、工艺特征
    四、解放后的泥塑脸谱
第十一章  浙江泥塑艺术
  第一节  泥象、泥春牛
  第二节  半山泥猫
第十二章  山西泥塑艺术
  第一节  泥塑鸡玩具
  第二节  泥塑虎玩具
  第三节  山西泥哨
  第四节  汶家营五彩泥玩具
第十三章  新疆、西藏泥塑艺术
  第一节  新疆泥塑艺术
    一、新疆泥塑的分类
    二、生动的彩塑马俑
  第二节  西藏泥塑艺术
    一、大型泥塑佛造像
    二、擦擦
第十四章  甘肃、宁夏、青海、贵州、四川、湖北等地的泥塑艺术
  第一节  甘肃泥塑艺术
    一、兰州泥人
    二、杨家寺泥塑
    三、大水泥塑
  第二节  宁夏杨氏泥塑
  第三节  青海泥塑艺术
  第四节  贵州黄平泥哨
  第五节  四川蔡氏泥塑
  第六节  湖北黄陂泥塑
第十五章  泥塑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
  第一节  热闹的集市、庙会和文化交流活动
  第二节  泥塑艺术品的收藏
    一、泥塑收藏的分类
    二、如何鉴别泥塑的品相和艺术性
    三、拍卖市场的不俗表现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前言

  

    2001年,泰山出版社编纂、出版一部千万言的大书:《中华名人轶事》。当时我应邀撰一序言,认为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我国丰富史学资源的经验,使学术资料性与普及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是新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这部《阅读中华国粹》,作充分肯定。且这部《阅读中华国粹》,种数100种,字数近2000万字,不仅数量已超过《中华名人轶事》,且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即国粹的经典之作。
    国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梁启超在1902年写给黄遵宪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国粹”这一概念,其观点在于“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当时国粹派的代表人物黄节在写于1902年的《国粹保存主义》一文中写道:“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里,也提出了“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问题。
    1905年《国粹学报》在上海的创刊第一次将“国粹”的概念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为应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他们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中华民族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历史复兴,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学已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学。特别是当前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更有大的发展,我们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宣扬和传播,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认知和用心守护。
    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我觉得,这套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这套书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学术资料性,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种全面系统阐释中华国粹。同时,每一种书都有深入探索,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这当能使我们现代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国粹之独特魅力,进而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注意对文化作历史性的线索梳理,探索不同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又沟通古今,着重联系现实,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鲜知识,形成更为独到的研究视野与观念。其中不少书,历史记述,多从先秦两汉开始,直至20世纪,这确为古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说是通过对各项国粹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规律,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策略。
    第三,既有历史发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这套书,好多种都具体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书,既统述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区、闽台地区、广东地区,及徽州、湘南、山东曲阜、云南剑川,以及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特色。又如《饮食文化》,分述中国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记述中注意与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相结合,确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之情。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不少书还探讨好几种国粹品种对国外的影响,这也很值得注意。中华文明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已经形成一种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形象,现在这套书所述,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这套书,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松,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我们当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希望这套国粹经典阐释,不仅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还能服务于当前文化的开启奋进新程,铸就辉煌前景。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