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唐山大地震(精)

  • 定价: ¥76
  • ISBN:9787515407234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当代中国
  • 页数:309页
  • 作者:钱钢
  • 立即节省:
  • 2017-03-01 第1版
  • 2017-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唐山大地震》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而当年在创作时的要求就是讲真话。也正是作品身上的这种品质,直到现在这部报告文学还时常被人阅读。
    本书自1986年首次出版以来,曾获得1986年全国十大畅销书奖、全国报告文学奖,1987年全国图书金钥匙奖,钱钢对于那场大地震的十年的追踪与思索,至今仍引人深思,其洗练的笔法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1988年《唐山大地震》成为香港中学生必读书目,影响了香港年轻一代对生命、对突如其来自然灾害的认识。

内容提要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作者钱钢当年赴唐山参与了抗震救灾活动,以其亲身经历和感受,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这场大地震和在大载重的人们,也留下了许多思考,使得这场灾难在更广阔的时空获得了更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注。《唐山大地震》一书也成为当代中国反映重大的自然灾害的最有影响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钱钢,原《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1998-2001)。2004年以来,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CMP)主任。他是资深传媒人,上世纪80年代是解放军报记者,中国报告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90年代是传媒领军人物,曾参与创办《三联生活周刊》、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策划。代表作品有《唐山大地震》(1986)、《海葬》(1989)、《大清留美幼童记》(2004,与胡劲草合作)、《旧闻记者》(2005)等。

目录


我和我的唐山(1986年版前言)
第一章  蒙难日“七二八”
  3时42分53.8秒……
  大自然警告过
  目击者言
  濒死的拂晓
第二章  唐山——广岛
  红色救护车
  陡河!陡河!
  开滦!开滦!
  目标──唐山
  剧痛中的城
  天上地下
  抢夺生命
第三章  渴生者
  3天:一对新婚夫妻和一把菜刀
  8天:“小女孩”王子兰
  13天:大大生命极限的人
  15天:后的五个男子汉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里
  宾馆
  看守所
  精神病院
  盲人居住区
  40次列车
第五章  非常的8月
  罪恶能的释放
  推开瘟疫
  “方舟”轶事
  政治的1976
第六章  孤儿们
  3000:不幸的幸存者
  我和我的小拖拉机手
  张家五姐弟
第七章  大震前后的国家地震局
  “饿死他们! ”“疼死他们 ”“枪毙他们!”
  “七二八”在国家地震局
  备忘录(一)
  备忘录(二)
  历史记着他们
我的结束语
附录
  《唐山大地震》和那个十年
  纪念我的蒋叔叔

前言

  

    2008年,两位从汶川回来的记者,请我在一本蒙着尘土的旧杂志上签名。这是1986年3月号《解放军文艺》,整本刊登了《唐山大地震》。我谢谢他们找来这件“出土文物”。“文物”是戏言,“出土”倒不假。因为汶川,许多人想起遗忘已久的唐山。如今,汶川的记忆也已差不多被岁月掩埋了。
    不同年代的故事,一层层相叠。新的痛楚覆盖了旧的创伤,旧的悬疑又被新的追问覆盖。读者遇到此书,可能是在唐山地震40年后,也可以是在50年、60年后。书中的一切,包括叙述风格,可能与新的读者逐渐疏远。他们能否理解“1976”?他们怎样看“1986”?
    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1986年,《唐山大地震》发表。前者发生在“文革”末期,后者发表于80年代改革中期,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关键一年。
    自然灾害和社会演变有关联,但没有简单的因果律。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是人。唐山地震发生时,“文革”已近尾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全面专政”的口号飘荡在废墟上。作为一名军中文学青年、上海文学杂志《朝霞》的“工农兵编辑”,我参加了抗震救灾。但那时我绝无可能写这样的《唐山大地震》。十年后,时移世易。还是那场灾难,但人们对灾难的态度,人们对“人”的态度开始改变。
    1976到1986,是浩劫后,在精神废墟上开始清理和重建的十年。我亲历了这种清理和重建,感受了它的艰难。我走进职业新闻队伍,走进报告文学队伍,告别虚矫,学习诚实面对现实和历史,包括重新搜集整理唐山地震资料,重新审视这场灾难。
    居于灾难核心的是什么?是人。是人性。是人的悲剧,而非被意识形态所需、所用的其他。这是常识。但常识的确立不容易。这本身是一个痛苦的历史过程。
    《唐山大地震》已成为史料。这本书记录了1976,也留下了1986的印记。1976年唐山人、乃至中国人的命运是一种真相;1986年一个中国记者的思考与写作状态,是另一种真相。因为这个原因,本书再版时除了订正事实错误,对1986年的文字(包括“十年”这样的时间概念)未做改动。
    1986年初版的《唐山大地震》,由我的老师、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徐怀中先生作序。他写道:“钱钢是把《唐山大地震》作为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毕业作品来写的。这当然不只是一份考卷,而是作者为今天和明天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地震学家、心理学家……为我们整个星球上的人们留下的一部关于大毁灭的真实记录,一部关于蒙受了不可抵御的灾难的人的真实记录,也留下了他的许多思考和疑问。”
    200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再版此书,我在序言里说:“我没有看清前面的一切。对无数的悖论,我没有答案。但我相信,答案埋藏在20世纪最惨烈灾害的废墟里面,埋藏在我曾经目睹、曾经记录的历史里面。”
    这仍然是我今天想要说的。
    钱钢
    2016年4月15日写于香港大学

后记

  

    唐山无疑已属于人类。
    1985年3月,我开始写作《唐山大地震》,至9月,就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发现我已与地震,而不仅仅是唐山,产生了无法解脱的感情维系。
    3月4日至4月9日,智利圣地亚哥一带连续发生三次大于7级的地震。
    5月和7月,两次7.1级地震又相继击中了新几内亚和巴基斯坦。
    8月23日,一次7.4级地震,震撼了从中国新疆乌恰、疏附、喀什直到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大片区域。乌恰县85%的房屋夷为平地,数十人蒙难。这是唐山大地震和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后,相对平静达九年之久的中国大陆的一个危险信号。
    9月19日,墨西哥发生了震级与唐山大地震相同的7.8级强震,两天后又发生了6.8级强余震,首都墨西哥城——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满目疮痍,数万人毙命……
    墨西哥大地震发生后的那些日子里,我天天从晚间的电视节目中关注来自大洋彼岸的救灾新闻。那些倒塌的巨型建筑,那些在地震数天后仍然惊慌失措的市民,那些从废墟中被救出的伤员……,无一不使我再次颤栗。无论是抢夺生命的救险队员,无论是在人群中费力穿行的救护车,还是为防止抢劫而在街头巡逻的警察,这一切情景都是我所熟悉的。从那个在电视摄像机前叙述地震情景的伤员身上,我又看到了我的“目击者”;而从那个在担架上疼得手臂抽搐着的墨西哥孩子的眼睛里,我分明又看到了人类对于自己、对于生命的呼唤。
    地震!
    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地震!
    全世界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5万次,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破坏的强震,平均每年要发生10余次!
    更可怕的是,唐山的悲剧已警告人类:地震危险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密度的剧增——而成正比地不断升级。如果说,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曾给日本关东地区带来巨大破坏,那么今天,一场发生在东京的破坏性地震将摧毁日本三分之一的经济力量;同样,在当今,如果美国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活动再次引起加利福尼亚州的大地震(就像许多学者的预言那样),那么,其损失也绝不是80年前的旧金山地震所能比拟的。
    在写作《唐山大地震》的那些日子里,面对案头上的那架地球仪——这个神秘的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蔚蓝色球体,我会时常陷于一种悲观。
    当人类对宇宙开发的兴趣日益浓厚,各种行星探测器频频飞向太空,甚至正在准备把机器人送上金星和火星工作、把第一批“月球居民”送上月球生活的时候,人们对属于自己的星球又认识得如何呢?人们怎样看待脚下的大地?人们探明了多少地底的奥秘?有人说,人类有两大难题:癌与地震。现在,据说癌症的被攻克已经指日可待,可是地震呢?人们对于包括地震在内的种种奇异而又可怖的自然现象,究竟有多少了解和防范呢? 今天,人类的目光已经达到数百亿光年外的遥远天体,然而,人类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才“深入”了不过12公里——苏联科拉半岛摩尔曼斯克附近的一眼达12000米的地质钻孔,被认为是世界之最。这就是现实。 当我和那些未能战胜恶魔的“失败的搏斗者”——那些饮恨唐山的地震预报科学家们促膝长谈的时候,心中常常翻腾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情绪。他们那痛苦的眼神,沉重的叹息,常常把我引入一个悠远的广漠的世界,一个人与自然间征战不息的古战场。 多少年了?从唐山地震算起,才十年;从人类有文字的历史看,数千年;而要是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算起呢? 如果我们今天一代代人生存、繁衍的七大洲,是远古年代由一个“联合古陆”漂移或断裂而成,那么,就可以说,七大洲是在一系列强烈地震中诞生的!而我们的远祖也是在山摇地动中降世的! …… 一个至今无人解释的谜。 不过,这仅是无数大地之谜中的一个。 在自然科学的浩瀚大海里,我们人类的哥伦布船队和麦哲伦船队才刚刚起航。从起点到终点是极其漫长的,但我们始终能看到那顶昂然前行的风帆。 我相信,人类终究会查明地幔热流和地震的关联,地核的不规则运动、地轴和磁轴的偏转和地震的关联,天文因素、太阳黑子和地震的关联,厄尔尼诺洋流和地震的关联,以及千千万万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尚未把握的物质运动规律和地震灾难的或远或近的关联…… 我还相信,有一天,人类不仅将预报地震,还终将能“疏导”地震。究竟是像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所预言的,用沿断裂带打井注水的方法,诱发一些黏滑地震(小震),从而释放能量,避免大震(这似乎是一种奇想!),还是像我的一位朋友所预言的,将用小型地下核爆炸的方法,去达到同样的目的?也许还有许多更新更好的方法。不久的将来,那条躺卧在地底深处的大鲶鱼,也将会躺在人类设置的解剖台上,成为人类战胜自己、战胜大自然的一个象征。 也许,我的一位朋友的想法倒是可取的,人类对大自然的最后“征服”,不在于力的征服,而在于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和谐相处的前提不是人类的退避,而是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为基础。总之,这一切,在今天,是幻想;可在明天,它一定会是现实。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的目的。 我在为明天留取一个参照物,以证明人类毕竟是伟大的。 为此,我为明天祝福。 我为人类祝福。 我为我们虽然有限却具有永恒意义的星球祝福。 1985至1986年于北京 为纪念唐山地震十周年而作 1986年3月31日校毕。是日,美国旧金山发生5.6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