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

  • 定价: ¥39.8
  • ISBN:978753549557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312页
  • 作者:周国平
  • 立即节省:
  • 2017-04-01 第1版
  • 2017-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现代文阅读“文章难懂”“试题难答”,选文作者周国平亲自教你怎么答。
    这本《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针对高考、中考语文试题详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阅读测试改进方法。
    呼唤语文教学、阅读测试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让学生真正受益于阅读。
    周国平的多种图书均为畅销常销品,对青少年及文艺读者有广泛影响力。

内容提要

  

    《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是一本周国平作品精选,也是面向中学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殊”教辅。以时间先后为序,选取进入中学语文试卷、课本的70篇周国平作品,以及他论述语文教育的3篇论文。周老师对各篇阅读试题做了认真分析,切实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既是有益有趣的教辅读物,又是滋养人心的美文精选,也是语文教改的意见书。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

55份语文试卷评注
  成为你自己
  智慧的诞生
  给成人读的童话
  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
  爱与孤独
  精神栖身于茅屋
  经典和我们
  父亲的死
  读书的癖好
  幸福的哲学
  苦难的精神价值
  做人和做事
  坚守
  爱还是被爱?
  尊重生命
  内在生命的伟大
  对理想的思索
  度一个创造的人生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何必温馨
  轻松读经典
  信仰之光
  文学的安静
  记住回家的路
  被废黜的国王
  丰富的安静
  平淡的境界
  优秀第一,成功第二
  做一个终身读者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善良丰富高贵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中国人缺少什么?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们的眼神
  守护人性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生寓言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波兹曼的诅咒
  交往的质量
  读永恒的书
  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好梦何必成真
  车窗外
  读书小语
  心平气和看于丹现象
  有所敬畏
  朋友与寂寞
  独处的充实
  心灵的空间
  孔子的洒脱
  灵魂的在场
  苦难的价值
  灵魂教育
课本中的周国平散文(选)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直面苦难
  一个人和三个人称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家
  消费=享受?
  “沉默学”导言
  名人和明星
  城市化:给子孙留下什么?
  愉快是基本标准
  己所欲,勿施于人
  旅+游=旅游?
  怎样做到从小见大
  怎样通过叙事来说理
周国平论语文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
附录
  周国平作品
  入选语文教材篇目(不完全)

前言

  

    我的文章常被收进中学语文课本,更多被用于中学语文测试,这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了一点近距离的观察。
    首先要感谢语文教学界,承蒙其厚爱,我在中学生里有了许多读者。经常有人告诉我,说自己从中学开始就读我的作品了,我心知这主要缘于语文课。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够由课堂这个最直接的途径,进入一代代少年人的视界乃至心田,这是怎样的福气,我感恩。在学生的心目中,进入课本也许就意味着进入历史,以至于有一回和某中学的学生见面,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周老师您还活着啊,我以为您是民国人物哩。”我愉快又惭愧地为我还活着向他道歉。
    然而,我也常听见有中学生发出抱怨,说我的文章把他们害苦了。这大约有两种情况。一是文章难懂,对此我要检讨自己,我的有些文章有概念化的毛病。品质不高,本不该被选中的。二是试题难答,这就不能全怪我了,有必要检讨测试的方式。有一回,一个初三女生拿给我一份试卷,是以我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为文本的测试,她让我自己做一下,然后按照标准答案打分,我得了69分。她十分得意,因为我比她分低,她还得了71分呢。当然不能说作者一定很理解自己的作品,但是,如果标准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猜中的,我们就有理由问:所谓标准答案的根据是什么?这种有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能否测出真实的理解能力?
    现行测试方式对语文有一个似乎不言而喻的定位,即语文是一门知识。按照这个定位,理解一个文本,就是要把这个文本所包含的知识找出来,予以牢固的掌握。语文诚然包含知识,比如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之类,但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其实与是否牢记这类知识没有什么关系。这类知识是默会和实践性质的,没有人是因为牢记这类知识而成为一个好的文学鉴赏者或者一个好的作家的。本书中多有这样的试题,问某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我看了答案才知道,竞有道理论讧、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这么繁多的名目,而我写这些句子的时候哪里想得到。
    按照语文是知识的定位,文本的内容也被归结为若干知识要点,无非是中心论点(主题思想)、段落大意以及文中某些关键语句的含义,而能够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出这些要点就算是理解了文本。这是现行语文测试的一个基本模式,我认为它不但把理解简单化了,而且阻碍了真正的理解。我要郑重强调一个观点:语文绝不只是知识。这有两层意思。其一,即使你在逻辑上正确地归纳了文本的中心论点和段落大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知识),也不等于理解了文本,因为好的文本的意义远远大于这一点儿知识。其二,知识有标准答案,文本的意义则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好的文本的意义一定是开放的,因此真正的理解也一定是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可是,标准答案的存在却逼迫学生只能做被动的理解,把注意力放在揣摩可能的答案上面,阻塞了主动的积极的理解过程。
    真实的理解过程是怎样的?我们与一个文本相遇,它借文字符号表达了某种意义,在理解之前,这个意义是不明确的,唯有在理解中才会明确起来。所谓明确起来,并不是文本中有一个纯粹客观的东西,我们把它捕捉到了。一方面,文学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的感受和思考,其意义是复杂而非单一的,从不同角度去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另一方面,接受者面对一个文本的时候,心灵不是一片空白,他在以往的经历和阅读中也积累了感受和思考,一定会把他的积累带进理解之中。这个情况既不可避免,也十分必要,实在是理解的前提,因为倘若心灵一片空白。他是不可能读懂任何文本的。
    根据这两个方面。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视域融合。理解发生的时候,存在着两个不同的视域,一是文本的涵义,二是接受者的心灵积累,而理解的结果是这两个视域的融合。最后得出的东西,必定为文本和接受者所共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间的界限事实上无法明确区分。
    换一个说法,理解是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成功的理解就是有效的对话。一方面,文本是好的文本,有丰富的内涵,有充分的开放性。另一方面,接受者是好的接受者,有丰富的心灵积累,有充分的理解力。因此,二者之间能够最充分地相互作用,实现最大限度的视域融合。经由这样高品质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和接受者的心灵积累都在增长。纵观人类的精神历程,优秀书籍的传播和优秀心灵的成长的确是同行并进的。
    用这个观点来看语文课,无论课文阅读,还是文本测试,都应该把重点放在调动和增加学生的心灵积累上,以此促进学生的心灵生长。为此第一必须选择好的文本,不但要有值得去理解的内涵,而且要契合学生心灵积累的一般情况:务必杜绝假大空的文本,那种东西既没有可供理解的内涵,在学生的真实经验中又没有对应物,只会麻痹和败坏心灵。第二要改变教学和测试方式,总的精神是推动学生与文本对话。测试对文本的理解,我主张用两种方式,一是写评论或读后感,二是设计出能够激发独立思考的试题,这样的试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在这两种方式下,评判的标准都是看有无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能否言之成理。事实上,在自然的阅读状态中,学生哪里会去关注主题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东西,他如果读得兴趣盎然,内心必有一种共鸣或者抗争,而这正是他的理解力得到了充分动员的表现。现行语文课的问题就在于违背了这种活泼的自然状态,人为设计一套死板的方式。
    语文课有两项使命。一是母语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想、写。二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亦即上文所说的心灵的生长。在实际的教学中,二者是不可分的。教材是基础,应该既是优秀的母语范文,又有纯正的人文内涵。无论母语的训练,还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是通过阅读好作品受熏陶的过程。理解不是孤立的能力,它是在熏陶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语文测试所测试的实际上就是熏陶的效果。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55份中学语文试卷,是一位有心的编辑替我搜集和汇编的。用作测试文本的我的文章,其中有相当一些,出题人做了删节,本书皆保持原样,不予复原。在每份试卷后面,我都写了评注。有些试卷甚合吾意,有些明显存在我所批评的弊病,我都如实写了我的看法。我的评注皆对事不对人,为此在写之前决不去看是哪个单位使用了这份试卷。我的看法不一定对,只是一种切磋,旨在探索合理的语文教学和测试体系。在这个探索中,我的文本只是方便的案例,用谁的文本都一样,不会影响我的判断。我期待本书能在语文教学界引起讨论,也欢迎有切身体会的中学生发表意见。
    周国平
    201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