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1978留学改变人生(中国改革开放首批赴美留学生纪实)

  • 定价: ¥58
  • ISBN:97872201005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页数:355页
  • 作者:编者:钱江
  • 立即节省:
  • 2017-05-01 第1版
  • 2017-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1978留学改变人生》作者钱江在改革开放30年后对当年第一批公派赴美访问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并与其同事对52位学者中的39位以及3位当年负责派遣事务的官员进行了专访,本书即是其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专访的集辑。
    该书以纪实手法记述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向美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的史实。书稿对邓小平决策大规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方毅副总理和教育部长刘西尧着手实施的派遣过程作了全景描述,对一些关键性事件或人物有细致刻画。

内容提要

  

    钱江著的《1978留学改变人生》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掀起的留学潮第一朵浪花——1978年12月向美国公派第一批52名留学生的选拔和留学历程。
    作者在访问当年的教育部长和重要当事人基础上,利用珍贵档案,叙述了从邓小平决断派遣留学生到完成选拔和派遣的全过程;同时,作者与其组织的团队对52人中的39人完成专文叙述(其中34人为专访)。
    中国改革开放首批赴美留学生搏击人生,留学归来成为中国科教界栋梁,其中包括7名两院院士。从他们开始,中国留学潮汹涌而起。
    进入21世纪,留学生的归国潮亦蔚为壮观。
    出国和回归的留学生将给中国带来多少新气象,正待新世纪的检验!

作者简介

    钱江,1954年12月生于北京,在上海长大。“文化大革命”中为内蒙古建设兵团知青。1977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当过体育记者、编辑。198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学位。1991-1992年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著有《乒乓外交幕后》《美国首都华盛顿》《邓小平与中美建交风云》《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等著作。现为《人民日报》记者。

目录

引言  优秀的中国青年,留学去!
上编  勇敢者启航
  1.邓小平一锤定音:大规模派遣留学生
  2.教育部急拟留学方案
  3.由派遣大学生为主转向研究生
  4.外交参赞鼎力支持留学大业
  5.选拔留学生全国外语统考
  6.中国教育代表团赴美谈判方针
  7.中美双方达成11点口头谅解
  8.50人名单翻开留学史新一页
  9.谁抓住了幸运之神的手
  10.出国集训开始变革
  11.两位破格副教授加入“首航”
  12.万里航程飞向美国
  13.初到华盛顿的日子
  14.迎接邓小平访问美国
  15.奔向心目中的大学
  16.留美岁月永生难忘
  17.万里归航飞溅人生波澜
下编  亲历者专访
  1.我送首批赴美留学生成行
  ——访教育部参赞王东礼
  2.每一位“首航”学者都提到她
  ——访中国驻澳大利亚原领事郭懿清
  3.邓小平打开了留学之门
  ——访教育部外事局原副局长李琼
  4.我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高兴
  ——访教育部原部长刘西尧
  5.留学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大门
  ——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李祝霞
  6.对知识的追求改变了命运
  ——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崔国文
  7.留学使我们走出落后封闭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张恭庆
  8.留美成为我人生的转折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9.难忘30年前留美那三年
  ——访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杨威生
  10.留学开阔了我的视野
  ——访北京大学教授应隆安
  11.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访北京大学教授颜大椿
  12.赴美留学不辱使命
  ——访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石双惠
  13.我的作用是承前启后
  ——访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许卓群
  14.努力开创中国低维拓扑学研究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
  15.留学改变了我很多
  ——访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曹小平
  16.难忘刚出国的日子
  ——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靖华
  17.多才更具报国心
  ——追记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陈伟朱
  18.留学打开了我的科研之门
  ——访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戴远东
  19.将新理念引入老年医学基础研究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童坦君
  20.开拓人生的新天地
  ——访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吴如山
  21.留学重在会学
  ——访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郑衍衡
  22.留学转变了我的科研观念
  ——访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
  23.取到影响一生的“真经”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张楚汉
  24.亲历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留学路
  25.创新精神令我受益至今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衍达
  26.留学30年潮涨潮落看人生
  ——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以铭教授
  27.一生幸运赴美研修只算其一
  ——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龚荣枢
  28.把两次公派成果带回国
  ——访南开大学教授王序昆
  29.想起当年去美国
  ——访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黄永念
  30.我真正的科研从美国开始
  ——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季铭
  31.为国奉献终生不倦
  ——追记天津大学教授许锡恩
  32.报告祖国我学成归来
  ——访清华大学核安全专家、教授张育曼
  33.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提高
  ——访首批赴美学者冀复生
  34.是金子,岁月总会为之增光
  ——访数论和密码专家、广州大学教授裴定一
  35.有民族尊严的留美医学专家
  ——追记协和医院吴葆桢教授
  36.40岁也要去留学
  ——访光电子及光纤通信专家、教授彭吉虎
  37.祖国核材料园地中一只工蜂
  ——追记核材料专家、研究员吴源陶
  38.创新,一个地热学家的毕生追求
  ——追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显杰
  39.人生在生命科学中闪光
  ——访清华大学生物学教授赵南明
  40.忆起当年留学美国
  ——访原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潘惟钧
  41.我第一次留学的时候
  ——访首批赴美访问学者王志美
  42.科学精神照亮我的人生
  ——记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吴德炎
  43.自由探索使科学的火花飞溅
  ——记首批赴美访问学者沈绿萍
附录
  站在国门初开的那一刻
  ——改革开放首批留学生赴美学习30年纪念会侧记
后记  为什么关注留学潮中领航人

后记

  

    为什么关注留学潮中领航人
    为什么要关注改革开放年代留学潮的第一波浪花——52位首批赴美学者?
    在本书撰写进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自1978年12月到2015年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19.06%。学成回国人数也在增加,2015年归国留学生总数达到40.91万人,累计回国人数达到221.86万人,年均增长率22.46%。
    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记载,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占59.16%。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平均年龄为27.04岁。80.70%的留学归国者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9.4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9.8l%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管理学、经济学等是最为热门的学科方向。
    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青年汇入留学大潮,奔向世界各地。
    我本人也曾是改革开放岁月中国留学潮中的一个水滴,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度过了一段难忘时光。在这之前20年,我是从上海来到内蒙古西部浩瀚大沙漠中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知青”,体验过六年多的“插队”生活。如果把来到美国留学视为“洋插队”的话,两相比较,引发了我无穷尽的思考,心灵震撼。
    留学岁月里有许多故事,由此我非常想知道,在我之前10年,初到美国的兄长们各有什么样的经历?
    中国留学潮如此汹涌澎湃,以至进入21世纪以后,产生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出国留学研究”。我本人也在不知不觉踏入其中,发现此为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然而对这52人的研究,却是在一次不经意的言谈中开始的。
    2008年年底,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分管记者采访,也负责和教育部的联系,在得知长期与之联系的王东礼参赞即将退休,就和同事宋占军一起登门拜访,对他长期以来的帮助表示感谢!
    交谈中,王东礼参赞说起,他曾参加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事务,到今年正好30年!真感到时间长河奔腾不息,改变世界。那时为了派出第一批52人到美国留学,经历了多少波折,颇有些跌跌撞撞。怎么会想到,如今每年有超过10万青年人出国留学。
    这个信息撞击了我的心灵。我经历过留学岁月,却未能详知改革开放年代留学潮之滥觞。我想知道,这条留学小溪怎样淙淙流淌出来,汇集激流,渐成江河,最后奔涌进无边的海洋。那么,应该抓住30年这个节点。
    我将这个想法向《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汇报,得到他批准,并得到分管留学生报道的王谨副总编辑的大力支持。《人民日报‘海外版》领导层随后决定,在赵晓霞为责任编辑的留学生专版上开辟专栏,逐一刊登当年第一批赴美留学的52位学者的专访文章。事到如今恰好30年过去,这批留学生应该说已经走到工作舞台的边缘,或者刚刚离开工作岗位,正是分析和总结那段留学岁月的时候了。 这个专题报道或专项研究由我来负责。 第一步,寻找52名赴美留学学者,于2009年年初着手采访,刊出专稿。 要感谢互联网,键入这些学者的名字,相当部分人的行踪立刻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或著名专家。对于他们,读者肯定是关心的。 第二步,一边组织记者采访,我也开始对当年派遣留学生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解和研究,以掌握背景。这项研究在专访结束后又持续了五年,本书上编“勇敢者启航”即由此产生。在研究进程中得到了同事温红彦的帮助和指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勤奋敬业的记者叶晓楠帮助查阅了部分档案,她还承担了最多的人物专访采写。 采访主要由海外版记者承担,有若干篇是实习研究生或大学生完成的。我也采写了若干位学者。直面采访对象,一则是我的本行,二则可以直接了解情况,便于掌握记者们的进展情况。像这样的群体专访,只有组织众多记者分头采写才能够满足专栏的需要,不过这也带来了采写不够平衡的现象。对此没有万全之计。 前20来个专访比较顺利,在接近25个专访的时候,困难出现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有几位学者如吴宁和戴宗铎患病,难以接受采访;有一些学者定居于国外(主要是美国),我们。没有找到联系方式。有几位学者婉言谢绝了采访。此外,已知5位学者病逝,其中有的可以找到家人访谈,有的就非常困难了。 采访难以接续之际,我的老领导、前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对此事表示了极大关注,两次打电话告诉我,这些“首航”专访,他都一一阅读,很受鼓舞,打算将其中一些事例编入他在清华大学讲课的教案。 他说,“万事开头难”,现在你们既然开了一个好头,一定要努力做下去,至少要完成大部分人的专访,使读者有一个总体感受。他的首肯是对我们的鞭策。可惜,待本书基本完稿的时候,范总编辑已经乘鹤西行了。 要完成预想的目标,只能付出更大的搜寻功夫,继续寻找他们;还要有劝说功夫,即联系到他们之后,通过入情入理的解释,请他们接受采访。因为采访对象专注于科学探索,大都淡泊名利。出于这样的原因,52人中除若干位因工作缘故接受采访较多之外,大部分人留下的专访文字很少。随着采写逐步进展,访问难度提高,从第25位以后,采访主要由专业记者完成,道理就在这里。 这项记录和研究的意义在哪里呢?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欧美同学会于8月组织了大规模学术纪念活动,“出国留学研究”列为专题。我参加了专题会议并发言,介绍正在进行中的“留学潮领航者”研究。这时,有一位从美国来的华裔教授发问:为什么要研究他们?意义何在? 我很惊讶,教授先生会提出这个问题。为了回答得更婉转一点,我说,这项研究就像研究清朝晚期派遣“幼童”留学美国那样,是前后传承的。 我心中有更为明确的答案。简单地说,这项研究确立了一个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振兴中华。 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出国留学生,并形成制度,是对家庭血统,或凭借“走后门”等贿赂、寻租手段的根本否定。本书主人公作为首批留学生跨出国门,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之后重要的教育递进。在民族劫难的动荡年月里,他们坚持向科学高峰艰苦跋涉,因而最先把握了在留学大潮中“首航”的机遇。 我们的采访和研究,记录他们的足迹,思考他们的成功与不足。我们努力保存这份记忆,为当代和今后的留学史和教育学研究,留下尽可能完整的案例。 古语有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万事开头难,难在第一步。本书记述的52人,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见证者和受益人。由于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中美两国打破长期隔绝状态,为实现关系正常化加快了谈判进程。两国互派留学生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成果。向世界发达国家大批派遣留学生,不仅是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而且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首批留学生向美国派遣,则进一步印证了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石。 52名留学生是留学大潮的领航者。若论大潮,他们实为沧海一粟。来到美国,他们似乎消失在教室和实验室,难觅踪影。然而在他们身后,就有恢复高考制度后迈进高等学校的一代代优秀青年,构筑起中国留学生资源的雄厚基础。被“文革”打断的教育链一旦重新链接起来,优秀人才竞相涌现,百舸争流奔向大海,必定汇成壮观的时代大潮。 在本项采写和研究之前,已经有了对52人的“领航”专题研究。 2005年第12卷第6期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上,刊登了南开大学郭呈才博士的专题论文《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生的选派及其影响》,这是我读到的第一篇综合性论文。作者说明,他“在整理报刊、档案、回忆录等大量文字材料的同时,对30余位首批留美生和其他当事人进行了面谈或电话采访”。 郭呈才博士的论文使我很受启发,他的努力是可贵的。如今我和同事们站在郭博士论文铺设的阶石上,理应得到更为丰厚的材料,获得更多的研究案例。 我们的专题采访集中于2009年,到年底共刊出对35人的专访,占52人中的67%。专栏结束后的五年里,我继续关注和寻找着线索,从事后续研究。我的同事也在继续努力。聪慧而勤奋的叶晓楠在上海找到了王志美和潘惟钧,完成专访;资深记者、散文家管志华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远在瑞士日内瓦的吴德炎和定居美国的沈绿萍答应通过邮件完成采访。随后,他们两位先后来到上海,又和管志华面谈,接受进一步采访。之后这4篇专访文章,也先后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赵晓霞作为版面责任编辑,精心设计版面,统筹文稿,付出了创造性努力。由她负责编务,我十分放心。 这样,前后总共写出39篇专访和专文,占总人数的759/0。本书下编“亲历者专访”即由39篇学者专访和3篇当年负责派遣事务的官员专访构成,这部分是我和我的同事等共同完成的。 此外,叶晓楠找到了朱锡兴的女儿朱凌云,我找到了吴宁的女儿汪艺,获得了关于朱、吴两位的生平材料。通过汪艺的帮助,我在2012年夏天联系到朱幼兰教授,得悉他的简况。这样总共收集到42个学者的情况,占总人数的80.76%。 对接受采访、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和信息的学者和他们的家人、学生,谨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对谢绝访问的学者,也表示由衷的尊重。 将42个人物的基本数据列表研究,发现了一些很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教育学意义十分明显。 作此项研究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就是当年52名中国学者奔赴美国留学的时候,作为交换留学项目,有13名美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他们中的大部分此后长期活跃在增进中美两国关系的多个领域里。当然,这是另一项研究课题了,我企盼着有谁能够完成它。 21世纪中从海外归来的年轻朋友读到本书,或许会对书中的描述感到陌生。这不难理解,因为今天的中国留学潮已经远非30年前所能比拟。遥望当年“首航”的留学者,不过是滥觞之水,涓涓细流。在宏伟的中国改革大业启程30年之后,涓涓细流已经汇成大潮,蔚为壮观。 航道已经开通,愿本书成为一个航标。 钱江 2012年9月2日初稿于北京 2016年5月18日于北京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