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金陵公子

  • 定价: ¥42
  • ISBN:978722010074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页数:334页
  • 作者:(美)海云
  • 立即节省:
  • 2017-05-01 第1版
  • 2017-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                                       情难了,尽白发;人有意,却沧桑;缘起缘灭皆成空,花开花落于梦中……在命运的颠沛中,一个男人一生的情爱纠缠和沉浮。
    海外华人女作家海云深情讲述古城旧都公子——旧时代的一个“富二代”为情所困,颠沛流离、不尽如意的一生。
    《金陵公子》由海云著。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时期,金陵城中洋行曾老板的大公子曾万禹出生在战火纷飞的重庆。解放战争末期,被送往台湾的曾公子闹着要回家,致使一家人留在了南京。曾经优越的家境和接受的良好教育,令曾万禹长成一名多情的翩翩公子。他对大学女同学章琳林一见钟情,但出身于国民党军医家庭的她,最终选择与来自革命军人家庭的同学赵自强结婚。
    此后,曾公子的感情生活被不断出现的各路女子淹没。然而,每每情到深处,涌上他心间的却总是那个消逝在记忆深处的嫣然笑靥。跌宕的大时代令他一生如同坐过山车,身不由己经历峰顶谷底。一生的颠沛流离,不管是爱情还是生活,都以落魄收场,为这个时代留下金陵公子最后的背影。
    《金陵公子》由海云著。

媒体推荐

    正如保罗所说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这句话揭示了所有的人性,超越时空和种族。若是曾万禹知道这句话,估计必定成为他深夜中的叹息。而写出真实的人性正是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意义所以。  
    她写出了一群真实的人:在私欲的捆绑中,却挣扎地爱了;在命运无情的风浪中,却保留了真情;在无奈与失败中,却仍有人的尊严。
    ——施玮

作者简介

    海云,本名戴宁,英文名Nina Dai Tang,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主席,海外女作家协会和纽约作家协会成员,香港大公报专栏作家;1987年留学美国,获美国内华达大学酒店管理学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曾任职美国星级酒店和硅谷高科技跨国企业,从事金融财务管理。其作品《生命的回旋》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金色的天堂》获美国汉新文学奖第一名;长篇小说《冰雹》曾参加第三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获得*影视小说奖,并被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多篇散文随笔、小说发表在《读者》《小说选刊》《长篇小说杂志》《长江文艺》《世界日报》《侨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其长篇小说《归去来兮》被改编成电视剧剧本;短篇小说《父子的信》被译成英文,收录在第十四届英文短篇小说国际会议的文集中。

目录

世事风云一公子(序)
第一章 秋风悲扇
第二章 若如初见
第三章 聒碎心乡
第四章 心期天涯
第五章 残雪凝辉
第六章 心字成灰
第七章 蓝桥碧海
第八章 浮生斜阳
后记

前言

  

    海云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我在第一次编辑她的一篇散文时就发现了。
    她笔下的人物不仅生动而且离读者很近,似乎不是在书里,而是在身边。那些喜怒哀乐就在你我他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地演绎着。若没有海云用心和笔去抓住,也许就这么消失了,如同一杯酒倒在时光的河流里,让人寻不得一丝香气。更无法在午后的阳光中,或是深夜的泪水中,悄悄地被往事醉一回。
    海云收集了自己和他人的泪滴与欢笑,酿成酒,又尽量用精致的瓶子装好。这就是她的文学,其实也像极了她的美食,总是为了人可以品尝。
    读者对她这种写作的回报是热烈的,她在网络上和身边都拥有很多朋友。我不想称她们/他们为粉丝,因为海云和他们是相互付出的,她不是高高在上的作家、女神,而是在他们中间,同哭同笑的朋友。这种友情常常是我很羡慕的。
    之前她的小说大都是写海外生活,虽然不是写她自己的自传,但也总是离她的生活圈不远。这次她写的《金陵公子》却让我一惊,一是没想到她会选择这样的题材,二是她对长篇小说的驾驭能力。
    我去年五月去纽约时海云给我看了《金陵公子》的电子档,小说写得很顺,我毫不费力,甚至是津津有味地就在手机上看完了。说实话,现在中文的长篇小说让我能够不强迫自己看完的越来越少,大多数或故弄玄虚,或笔力不足越写越弱。于是我自己也恨怕成为一个只能写“半本书”的作家。
    不过能写成怎样一部小说,实在不是作家自己可以掌控的,作家可以做的也许就只有保持初心,保持孩童般的敏锐与真实。海云这部书让我看见了难能可贵的真诚与激情。真诚与激情原本是文学创作中的基本要求,但其实也是一本书,一个写书人,能否站得住的关键。
    这次写序之前,我又读了一遍,她竟然以一个曾公子情事纠结的人生为前景,以中国六七十年的政治风云为背景,一反中国式的宏大叙事,而诚诚恳恳地写一个人。只是我始终不明白自己认识的海云,为何会对小说中曾公子这样一个人物有激情?直到她告诉了我写作的初衷,我才恍然大悟。
    她不是在塑造一个替自己言说的人物,也不是在塑造一个偶像,她在写一个有着各种软弱、不堪,在社会中笨拙、自相矛盾,在命运中跌跌撞撞、四处碰壁、伤人伤己的一个失败者。而这世上的人,谁又不是失败者呢?
    正如保罗所说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这句话揭示了所有的人性,超越时空和种族。若是曾万禹知道这句话,估计必定成为他深夜中的叹息。而写出真实的人性正是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意义所在。
    起初我读这小说时,心里很不喜欢这个四处惹下情债的曾公子,他似乎是对章琳林爱得深情、痴情且专情,然而他并不能为自己的情负责。他娶了妻子柳春叶,却在感情上对她如此忽略。因为柳春叶对他的爱,她成了曾公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备用品”;而胡凤妮更是成了曾公子专情的“替代品”,虽然有一段时间似乎是真爱上了。
    可悲的是一场生死之战竟然是在“备用品”和“替代品”之间发生,武器就是肚子里的孩子。我作为一个女人,对这类情节总是忍不住愤怒地问一句:这就是女人的命运?但我却见证着这类事,不断地在真实世界中反复上演。
    海云也许是因为对人物原型的如同父女般的情感,她为曾万禹做的每件伤人伤己的事,都找了一个善良的动机。而真实的人性也确实没有太多是刻意为恶的,曾公子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为了自己的“善”而行“恶”,却无法自知。
    读着小说,我仿佛看着这个曾公子坐在情欲的无桨小船上一路漂流而下,他心里有着多情公子的委曲,有着为自己的善意而生的自我安慰和自怜。读着读着,我满心的鄙夷突然被冻住了,无法继续审判他,无法回避他挣扎的灵魂。人还能如何呢?若不以自己心底也许根本无用的“善”来一叶遮目,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如何能将自己和自己一路造成的狼藉分割?
    谢谢海云作家的职业精神和敏锐的良知,她写出了一群真实的人:在私欲的捆绑中,却挣扎地爱了;在命运无情的风浪中,却保留了真情;在无奈与失败中,却仍有人的尊严。
    这就是人,这就是我们,是罪人,也是按神的样式造的人。

后记

  

    三年多前,我父母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父亲一生的好友S伯伯去世了。
    我一直想写一篇纪念S伯伯的文章,但起笔之后,觉得一篇短短的纪实文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怀念,我决定用小说的形式从头说起,我不仅想写出了伯伯的一生,更想写出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
    为什么我对S伯伯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呢?
    先说S伯伯与我父亲的渊源。他与我父亲是医学院的同学,他们俩同在大学足球队里踢足球,两人成为朋友后一聊发现两家是旧识,我的祖母也就自然认了他为干儿子,他母亲也认了我父亲为干儿子。
    S伯伯医学院肄业,却也逃过了出身不好的医学生毕业去农村的命运,回到了城里。他做过厂医、工人、商人等,他年轻时长得是一表人材,身材高大魁梧,浓眉大眼高鼻梁,有点外国人的轮廓,他还烧得一手的好菜,能言善道,故而,非常有女人缘。虽说他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很久的工作,但是那从来不影响他与众多女人的关系,也没影响到他跟我父亲的友情。
    说来我父亲跟他完全是两种人,一个高大,一个矮小;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不大靠谱,一个稳重踏实。但是,他们俩就是那么奇怪,做了一辈子最好的朋友。
    我还记得我父母提起过很多次的事情,他俩大学毕业刚工作,理财不善,一个月的工资刚到月中就用完了,两个人回去看父母钱用完了,连回单位的路费都没了,S伯伯把他俩带回家,打开家里的五斗橱,里面是一摞摞的钞票,他让我父母随便取。他就是这样一个豪爽大方的人。
    S伯伯出生世家,他母亲是他父亲的第四个太太,S奶奶是四川人。S家虽说家大业大,但是5伯伯含着金勺子长大,没吃过苦,加上天性大方,又碰上红卫兵抄家,他父亲留下的财产,到了文革时基本上就所剩无几。文革后,S伯伯踏上了经商的道路,但是他不是被人骗就是总碰见一些不靠谱的合作人,常常会变得身上一名不文,拆东墙补西墙也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很多承诺就成了空话,嘴上跑火车大概也就是这么来的。但,只要他有点钱,他是绝不小气的。
    记得,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吧,有一年我父亲生病住院,S伯伯到医院去看望他,看见我在那里陪父亲,就带着我到医院外面的餐馆里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吃豆辦鱼,辣的眼泪鼻涕一起下,可吃了还想吃,从此爱上川菜。对于我一个十来岁的小’/头片子,他拿我当个小女人看待,不仅请我在大餐厅里吃名菜,还给我买了一条漂亮的手帕,还给了我十块钱,那个年代,文革结束不久,十块钱可以供一家人吃至少一个星期吧!他告诉我照顾爸爸辛苦,给我点钱可以在医院外面的餐馆吃碗皮肚面补充营养。 到我工作时,他潦倒起来找过我两回,每次借二十元钱,说过两天就还我,当然我父亲听说了这件事找到他,估计责备了他一通,父亲帮他把四十元还给了我,他从此再没问我借过钱。 我当年喜欢一个男生,这种少女难以启齿的事情,  自己的父亲我都不会说,但我会跟S伯伯讲,因为困惑,搞不清对方的心思,S伯伯就帮我分析和出主意,虽说当年我没听他的意见,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当年觉得没有道理的话,却真的很准确!只不过他说得太一针见血,二十岁的我不能面对和接受罢了。 那会儿,S伯伯有个相好,我叫她阿姨,阿姨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卷头发,很时髦。可阿姨是有夫之妇,还有两个孩子,阿姨的丈夫知道他们偷情的事之后,夫妻吵翻了天,有天夜里,阿姨被丈夫赶出家门,找到我的宿舍,跟我挤一张床。 S伯伯那会儿自己也混得挺艰难的,生意没起色,家里的房子拆迁,分的两套房子,前妻一套,另一套被儿子占了,儿子已长大,与父亲势同水火。S伯伯可以让女人为他死心塌地,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无法为自己找一个安稳的栖身之地。堂堂S家的大公子,常常到处找地方借住,现在想想也真是有些令人心酸。 S伯伯的前妻,我也叫阿姨,对我也不错,只要一抓住我,就会像祥林嫂般的诉苦,控诉5伯伯的花心,阿姨长得人高马大,任你怎么看都想不通仪表堂堂的S伯伯如何会找那样一个侉里侉气的女人!两人极不相称,离婚也是早就注定的。 S伯伯有次在我们家吃饭时多喝了两杯,说起他的初恋,那是他高中同班同学,后来去了香港,他失恋后住在表嫂家疗伤,他没明说,我却听得出来,他和表嫂之间有段情。纯情公子也逐渐成了无往不利的花花公子。 S伯伯老年之后,和他父亲一样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可他嗜酒如命,又喜欢吃且会吃。还记得我小的时候,他到我父亲家来,只要他一到,我们家的厨房就成了他的了,普普通通的菜,到他手里就会变得好吃很多,我喜欢跟在他后面看他做菜,比如炒肉丝,我们家炒出来老老的,瘦肉丝咬不动,他用一点点生粉一抓,油锅快炒两分钟就好,吃进嘴里的肉丝鲜嫩无比。他告诉我他家原来的厨子后来被弄到总统府里做御厨,他还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调味料就是盐! 今天我也常被人称为美食家,我总想最早开启我美食思维的就是他一一S伯伯! 出了国之后,我前两次回国,都见过S伯伯,他那时身体还不错,听说我回家,总会到我父亲处看我,我做菜给他吃,他就说今天论美食他肯定不是我的对手了,我做什么他都说好吃。再后来,我回国,就不大看得见他了,父亲说他住得远,倒几趟车不容易,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直到,忽然就听说他去世了! 写这本《公子》时,我母亲和大姨都跟着读,她们都熟知S伯伯,也都是医生,开始,她们都看得出来我写的是S伯伯,渐渐的,她们不再提S伯伯,但她们说:“你怎么把我们这一代人写得那么生动呢?说你不是医生都难让人相信,你怎么能写的那么像医生!……” 可以说,是S伯伯给我灵感开写这部长篇小说,但是,这部小说并不是他的自传,而是他和我父母那一辈知识分子一生的缩影。在写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悟出那一辈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对他们人生的巨大影响和被岁月扭曲的人性,说到底,写出人性,才是我最终的目的。 感谢S伯伯和我父母这一代知识分子给我的种种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