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我想给你一个家

  • 定价: ¥39.8
  • ISBN:978750866479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185页
  • 作者:文昊天
  • 立即节省:
  • 2017-04-01 第1版
  • 2017-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从无人问津的孤僻少年到人尽皆知的人气时装设计师,这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不以言说。倔强内敛的少年与父母相处的情感困惑,从异国求学到回国创业辗转城市的喜怒哀乐,文昊天用一种温暖、治愈的笔触娓娓道来,足以激励每一位有着梦想、渴望回家的人。
    “献给强势女人的温柔设计”理念是文昊天得以在设计领域叱咤风云的“尚方宝剑”,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设计理念承载的却是一个不服输的热血青年对母亲浓浓的爱。《我想给你一个家》温暖感人,充满力量。

内容提要

  

    《我想给你一个家》是知名时装设计师文昊天在一路攀爬,小有成绩之后,停下来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与自己过去的和解。
    全书以一种温暖、治愈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的矛盾与和解,讲述孤单、敏感、早熟少年的成长之痛,切中青春里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对于家庭关系的迷茫和渴望。畅谈少年异国求学、回国创业,辗转于各个城市的喜怒哀乐与心路历程,对那些曾朝夕相伴的朋友和爱人,以及每一个有着梦想、渴望回家的人,献上一部足以慰藉灵魂的温暖之作。

作者简介

    文昊天,Haotian Wen品牌创始人 时装设计师 专栏作家 时尚投资人
    18岁为了圆梦,独自前往巴黎,先后就读于法国Studio Bercot(巴黎贝尔索学校)和Istituto Marangoni(马兰戈尼时装与设计学院)两所国际时尚最高学府,攻读时装设计。
    21岁,Haotian Wen 品牌在巴黎注册,受邀归国,繁花锦簇却遇资本寒冬。
    24岁,与《小时代3》《小时代4》等多部电影合作,先后获得“北京风尚榜样人物”、“时尚传播大奖”等奖项,成为时尚界家喻户晓的旅法高级成衣设计师。与此同时,Haotian Wen 品牌正式进驻资本市场,“献给强势女人的温柔设计”品牌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大放异彩,文昊天也被入选福布斯2014年under 30创业者榜单前50名,成为福布斯2015中国最受关注的10大设计师之一。

目录

习惯就好
我和父亲
我和母亲
我和“姐夫”
伪成熟
老板活该员工应该
一旦巴黎
所谓爱情
受伤总好过没尝试
向阳花




一个

后记

前言

  

    只要你不献媚世界,世界就拿你没办法
    Haotian Wen的品牌slogan是献给强势女人的温柔设计。一次,一位金融圈中赫赫有名的青年才俊问我,你不觉得你们这个定位有点问题吗?强势的女人怎么会希望别人说她强势呢?他抛出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我的回答一直都是:真正强势的女人,是不会在意外界给予的各种标签,也不会因为流言蜚语而打乱自己的生活,她们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然后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随波逐流才是最安全的选择,大伙儿往右,你就不该往左,大伙儿说话的时候,你就不该选择沉默。
    父辈们像是统一口径似的对你循循善诱:我们都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听我们的总没错!
    你的老师、朋友,当然还有你的父母,他们会对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或是施与各种各样的压力:你快结婚吧,你现在该生孩子了。
    为什么任何人都能在任何立场上对我们的生活指手画脚。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遵守世俗的所谓生存法则。
    有人因为心怀世界行走于万里山河而被打上不务实的浪子标签;也有人醉心于二人世界不想考虑生育,却被长辈说是不尽孝道。无论你选择以何种身份或方式生活,只要不伤及他人,就尽可能发挥“自我”吧。
    或许走向“自我”的道路荆棘丛生甚至代价颇重,但最后这个“完整的自己”便是上帝送你的礼物。
    选择生活,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择CD播放机和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的低胆固醇餐食,还是选择三件式的西装外套和搭配的行李箱,最终都抵不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只要你不献媚世界,世界就拿你没办法。

后记

  

    最好的24年,最好的我
    嗨,当你翻到此页时,很高兴你已将此书读完。在这本书付印之前,我重新审读全书,发现它好似一面镜子。如果说写作时,我抱着强迫的态度强行与自己和解,那么时隔半年后,意外地发现我是如此舒服自在,与解脱后的自己相处甚欢。
    这大半年,或许只有用“开了挂”才能形容我忙碌与疲惫的状态,而背后所有的角色都是我主动去选择的。之所以用“主动”这个词,是因为在最初我心甘情愿地接受外界强加于我的各类标签。时常有人问我:如何兼顾多重身份?一开始我只想尽量将工作细分、合理安排时间。到后来品牌步入正轨,自然要往更大的体量去发展,是时候总结过去,以便更好地思考未来了,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主动向前的结果是:身份更多了。对不同身份的自如转换源于内心真实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则来自逐渐找寻自我、认知自我、探究为什么而忙碌的过程,这种内心的踏实感比业绩、夸奖、荣耀更真实,更爽快。
    现在的我,不为难以预料的状况而跳脚,更不为他人脱口而出的评论而烦恼,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减少无意义的社交,提醒着自己每个阶段都有所得。当然,多亏岁月里曾出现过的失意,更感激每个必须做出放弃的刹那,这些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明白为何,为何忙碌,保持棱角,不忘思考,也不忘忠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