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神的家里全是人/诗刻系列

  • 定价: ¥40
  • ISBN:978755940178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314页
  • 作者:张执浩
  • 立即节省:
  • 2017-05-01 第1版
  • 2017-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神的家里全是人》为《汉诗》执行主编张执浩的随笔集。在工作中,作者接触到了当下汉语诗歌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这一群体,从“60后”到“90后”,和《汉诗》一道见证了这些诗人的成长。受腾讯文化总监张英所邀,作者主持“诗刻”专栏,每周一篇推荐一位诗人,在“华文好书”公众号上推。本书所选取的这40位诗人,更多是已经写得很好、却不一定为外界认知的写作者身上。从他们这里,读者更能洞见汉语诗歌写作的真相;同时,考虑到百年新诗成长的多样性,作者在选取解读对象的时候,也尽可能充分客观地顾及到诗学风格的多样性。作者把40位诗人视为这个时代汉语诗歌写作最清晰的切片,努力在同质化写作倾向越来越严重的症候下,找出一张张异质化的面孔。

内容提要

  

    《神的家里全是人》,著名诗人张执浩腾讯文化专栏作品集,为当代中国诗坛40位一线诗人造像。书中,40篇经典文字,300多首代表诗作,全面呈现当下诗歌最具实力和成长性的力量。
    我们对诗歌的评判经常会在两个向度之间游弋:一是写得好的诗人,一是很重要的诗人。前者往往低调,沉潜,只依托文本呈现。本书所选40位诗人,均属于前者,均为真正的诗人。

作者简介

    张执浩,1965年秋生于湖北荆门,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汉诗》执行主编。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动物之心》《撞身取暖》和《宽阔》,另著有小说集多部。作品曾入选200多种文集(年鉴),曾先后获得过中国年度诗歌奖(2002)、人民文学奖(2004)、十月年度诗歌奖(2011)、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2013)、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金奖(2014)、第六届湖北文学奖(2014)、第九届屈原文艺奖(2014)等奖项。

目录

易羊:我是否还会重返人间
陈小三:孤独的人并不孤单
魔头贝贝:让我们来数数锯齿
宋雨:阿勒泰下雪了
冷眼:再也没有什么可输的了
毛子:急需更多的鸡蛋去碰石头
李志勇:在心里默写自己的著作
巫昂:创作不应受到限制
弥赛幢:查无此人
苏浅:所有旧时光证明我们活过
周公度:为什么没有人给我写信
吕约: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黄沙子: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的乔迁之喜
唐果:亲爱的蜜蜂先生
曹五木:将如此荒谬的三言两语留在人间
槐树:给石头浇水的人
君儿:一念专注就是永叵
刘川:衣服们,你们这是去哪儿
雪女:谨慎维护着对成人世界的热忱
剑男:悲伤的少年一直睡到了初阳升起
羽微微:美好的事物都是慢慢开始的
商略:最好的生活,是我们可以不看到人
衣米一:小心我会反着来
西娃:我把自己分成碎片发你
横:蹲在尘埃上的人
懒懒:将掏出来的匕首又放了回去
刘年:风吹铁管的声音
叶辉:生活就是一个幻觉
莱耳:只和你谈论美好的事物
川卜:安静的悲喜
李南:我还有这深情又饶舌的歌喉
章凯:重要的是,我还有可以抛弃的东西
宇舒:在我空虚的邮箱里等着你
艾先:虚胖的脸上还隐约有着少年的五官
袁玮:一大群袁玮
胡翠南:我不知道风在往哪里吹
黑光:铅笔虽长,也有写短的时候
玉上烟:我相信翅膀一定划破了空气
舒丹丹:巨大的美和安详将你俘获
张二棍:把去年的棺木再漆一遍
后记

后记

  

    两年前,我应邀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回来后写了一首羞于示人的涛,但这首诗里面有一个好句子,现在我把它挪来作为这本书的书名:神的家里全是人。在我看来,这句话部分传递出了当代汉语诗歌的内部信息,也能部分窥见当代汉语诗歌的内部景观:一方面诗歌依然是我们这个愈来愈世俗化的国度里惟一具有神性的艺术载体,具有拯救世事人心的奇妙力量;另一方面,从事现代汉诗写作这项工作的人已经不再具有神秘性,诗歌的世俗化倾向既拓展了诲歌的内部空间,又让这个空间显得过于杂芜和凌乱,亟需反复梳理,才能保持它应有的格局和活力。
    这些年来,由于主持《汉诗》这本连续出版物的缘故,我有幸接触到了当下汉语诗歌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这一群体,从“60后”到“90后”,我和《汉诗》一道见证了这些诗人的成长。所以,当腾讯文化总监张英找到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答应帮他们主持“诗刻”这个专栏,每周一篇推荐一位诗人,在“华文好书”公众号上推出,没想到反响这么好,成了他们的“流量王”。
    严格说来,我所选取的这40位诗人并不一定就是同年龄段中写得最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相反,我更愿意把目光定焦在那些已经写得很好了,却不一定为外界认知的写作者身上,因为从他们这里,读者更能洞见汉语涛歌写作的真相;同时,考虑到百年新诗成长的多样性,我在选取解读对象的时候,也尽可能充分客观地顾及到诗学风格的多样性。我愿意把他们视为这个时代汉语诗歌写作最清晰的切片,努力在同质化写作倾向越来越严重的症候下,找出一张张异质化的面孔。
    感谢腾讯文化,没有他们的再三催逼,就不会有这样一部书的出现。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