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哲思与浪漫(诗意栖居的人生况味)/花萼书系

  • 定价: ¥58
  • ISBN:978751085177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九州
  • 页数:373页
  • 作者:吴俊忠
  • 立即节省:
  • 2017-04-01 第1版
  • 2017-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这本《哲思与浪漫(诗意栖居的人生况味)/花萼书系》,内容涉及人生感悟、文化思考、治学探索、佳作点评、游记杂谈等多个方面。乍一看,是文人不甘寂寞、舞文弄墨的表现,实质是作者吴俊忠追求人生诗化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既有思考社会和人生、畅谈人生感悟的“说”,也有点评社会文化现象、实践人生追求的“做”,从各个不同层面反映出一个学者的文化自觉,和力争“诗意栖居”的人生况味。西方人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人生观点,但谁也没有资格做他人的人生导师,因为生活是高度个性化的。作者的这些人生感悟和生活体验,或许会给读者一些启发。

内容提要

  

    《哲思与浪漫(诗意栖居的人生况味)/花萼书系》是作者吴俊忠的随笔杂谈集,内容涉及人生追求、文化思考、文学欣赏、读书艺术、旅游采风等多个方面。作者是一位具有丰富人生体验和治学经验的学者,充满人生感悟和生活智慧,其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探讨,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意义。本书适合各类读者阅读,尤其适合正在读书求学的青年学生和广大励志奋斗的年轻读者。

媒体推荐

    梦,人皆有之,有梦和无梦,多梦和少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有梦诚可贵,无梦更难能。多梦是奔放,少梦是成熟。人终究是伴随着梦而度过一生的。
    ——人生三梦
    读书关键在于一个“趣”字,即一定要有情趣和乐趣。附庸风雅、为读而读的人,不可能有情趣和乐趣;而带着功利读书,寻求致富升迁之道的人,同样也难有情趣和乐趣。只有那种以读书为僻好,择书、读书均发乎于情,得之于趣,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人,才能乐在其中,趣味无穷。
    ——偷闲读书趣无穷

作者简介

    吴俊忠(1949—),深圳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文学鉴赏与深圳文化研究。历任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学院党委书记、社会科学处处长、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现兼任深圳公共管理教育培训学院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丰要著述有《俄苏文学通观》(1992)、《文学鉴赏论》(1998)、《深圳文化三十年——民间视野中的深圳文化读本》(2010)、《深圳文化十论》(2012)、《读书与思道:阅读的文化选择》(20171)、《跨界与超越:文化研究的三维呈现》(21017)、《哲思与浪漫:诗意栖居的人生况味》(2017)、《生活的智慧——社会文化九讲》(2017)。

目录

总序:学者人生的文化况味
导言:探寻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
自序:让人生充满诗意
感悟人生
  人生并非如梦
  人生三悟
  人生三梦
  奏响生命的乐章
  ——漫谈人生五大求
  古石今人
  真我的风采
  ——我心目中的业余登山爱好者梁群
观照文化
  呼唤大学生的成才意识
  再论“第三者”
  ——与《深圳商报》记者的对话
  性别平等的文化感思
  “一半”和“一整片”
  用和谐文化滋养和谐家庭
  文学阅读与人的自身和谐
  ——关于文艺创新的若干思考
  文化生活与生活文化
  ——关于普及社会科学的思考
  善意的谎言并不可取
  文化,换一种角度来谈
  超越“参照”
  ——写在“文化广场”50期之际
  深圳经济特区凸显文化创新功能
  深圳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深圳文学发展的评估
  特区文学纵横谈
  贴近生活,选准视角,讴歌新时代
  一锤定音:特区还要“特”
  城市人文精神与城市文化建设
  从净化自己脚下的土地做起
  ——关于在新形势下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思考
  关于深圳文化之我见
  关于“深圳学派”之我见
  俄苏文学在中国
  春满大地燕归来
  ——关于深圳拍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文化思考
  托尔斯泰的“中国缘”
  ——纪念列夫·托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
  自主创新要“热中有冷”
  风景这边独好
  ——小议图书馆书画及摄影艺术展
  佛教文化的汉语表达与当下意蕴
思考治学
  人文社科研究的“致用”与“非用”
  让社科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
  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实施
  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教学的功能定位
  人文精神与外国文学教学
  治学的境界
  治学需要“三力”
  ——访著名红学专家张锦池教授
  读书的艺术
  偷闲读书趣无穷
  一诗双适 唯有心知
  ——一首古诗引发的思考
  学术研究的大众情怀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我的社科普及观
  我的读书观
  开放与平等是科学精神的应有内涵
  学者风范处处在,提携后学见真情
  “深圳学派”建设的时代要求与使命担当
评点佳作
  季羡林研究的问鼎之作
  ——评《季羡林评传》
  相得益彰显风范
  ——评《胡经之文集》与《胡经之评传》
  反犹主义研究的集成与创新之作
  ——评《反犹主义:历史与现状》
解读名人
  胡经之:深圳学术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蓝英年: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先锋学者
  草婴:仰之弥高的俄罗斯文学翻译泰斗
  徐新:中国犹太文化研究的开拓者
  胡经之: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开创者
游踪思絮
  访美杂感
  满眼风光天下事,万千感慨恋神州
  ——美国加拿大访问随感
  俄罗斯考察随感
  欧洲景点杂感
  芬兰印象
  圣诞节逛香港
  台湾观感
  新疆采风
  国际化其实并不遥远
  ——海南印象
  “东方女儿国”探秘
附录
  对话“大国学”
  “仁、义、礼、智、信”新解
  ——感受民间学者的大智慧
  有了文学生活大不一样
  ——访深圳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专家吴俊忠教授
  公共领域的守望者
  ——访深圳大学文学院吴俊忠教授
  深圳学者疏理深圳文化
  一个学者的读书月情怀
  吴俊忠书房的“诗书灵境”
  吴俊忠学术文化活动年表
后记

前言

  

    导言:探寻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
    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能称之为某方面专家的人,通常被称为学者。但是在社会大众层面,许多人其实并不完全了解学者的角色内涵和应担使命。近几年,易中天、钱文忠等学者走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解国学和传统文化,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成为我国当下的一道文化风景。再加上钱钟书、季羡林等学术大师形象的广为宣传,使人们对学者似乎加深了印象,多了一分了解。但学者与社会进步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多大关系?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许多人其实并不十分了解。
    我在退休几年后编辑出版自己以往的著述,忽然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的认同多了一层思考:我能否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如果是作为学者,那我的人生价值又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围绕这些思考,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心得体会,在此与读者分享,并以此作为编辑出版“花萼书系”的一个说明。
    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我是一个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从工作内涵和专业特长来看,倒也算得上是个学者。但学者的角色内涵并不限于工作性质的学术性。德国学者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明确指出:“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能够“用哲学眼光去研究过去时代的各种事件”,“把自己的目光转到自己周围的事情上,同时观察自己的同时代人”。由此可见,学者不仅需要有专业特长,而且还要具有研究人、研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知识和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曾经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相距甚远。
    我在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到深圳大学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是为提升职称而搞科研,为提高专业水平和建构学术形象而奋斗,很少考虑如何造福社会、服务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围着自己的专业打转转的“教书匠”,或所谓的“专家”。
    当我对学者的角色内涵和责任使命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决定更新自己的治学理念,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尤其在1999年评上教授、职称压力减少以后,我开始调整研究计划,不再局限在自己的学科和专业领域,也不再仅仅是“著书立说”,而是用较多的时间思考如何运用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所学知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二、努力探寻科学合理的学者价值存在方式
    学者的使命是造福社会,服务社会,学者的使命也决定了学者价值的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学者的价值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存在。对社会了解到何种程度,为社会做了什么,做到了何种境界,都是检验学者价值存在的重要标志。因此,学者要担负和实现自己的使命,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探寻一种既能实现学者使命,又切合自身实际的价值存在方式,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应做到什么程度。正如一位学者所言,“智慧而厚积的学者应当是在特定的研究主题上不断深化,同时又有跨学科的知识编织的外衣,从而让心灵保持开放和充满智慧,真正推动知识的创新和进步,并保持对社会的审慎思考。”(参见《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榜样》,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16日)这段话与费希特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按照这种说法,学者价值的存在方式,不外乎三种类型:
    1.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高校教师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一般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作为担负特定使命的学者,要实现自己的使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就必须把“专家”这个称号与社会服务联系起来。不仅要掌握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善于用这种知识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专家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者,更是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小智库”和“活字典”。既能向在校学生传授知识,释疑解惑,又能为社会发展和大众需求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咨询,及时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因此,专家不能停留在课堂或实验室内,而是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想社会所想,急社会所急。正如费希特所指出的,专家“仅仅有真理感还不够,它还必须予以阐明、检验和澄清,而这正是学者的任务”。也就是说,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不仅要探索真理、掌握真理,而且还要到社会中去阐述真理、检验真理,让真理为更多人所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者的使命。当然,少数学术大师,他们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文化思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学术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价值存在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体现。看起来他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因而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我在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对自己有了比较正确的定位,不奢求成为大学问家,而是努力在“把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这方面下功夫,力求做一个“研究主题不断深化”,又能“对社会保持审慎思考”的学者。
    2.做一个跨学科的文化传播者
    费希特在谈及学者的使命时,着重谈到:“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自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使人们具有一种真正需求的感觉,并向他们介绍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通俗地讲,就是学者要在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敏锐地观察和研究社会,发现社会中的突出问题,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精神需求,为他们释疑解惑。并通过发表文章、登台演讲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宣讲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新型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引导社会大众追求道德风尚的高水准、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和人生修养的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学者必须超越学科和专业的局限,拓宽文化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善于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丰富和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广义上的文化学者,成为跨学科跨专业的“杂家”,进而向社会大众传播他们所需要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知识,并为他们指出满足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方法和途径,真正成为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引领者。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和激励了我,近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跨学科的文化传播者,并且收获甚多,感触尤深。
    3.争当“将学术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智者
    学者风格各异,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在社会文化弥漫浮躁气息的文化背景下,有的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了身份意识,忘记了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或为金钱所惑,或为虚名所累,忙于“行走”多,潜心学问少,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了。这样的学者当下并不少见,他们的价值存在方式既不能称之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也不像真正有造诣的文化学者,因而常常被人视之为“教授不像教授,学者不像学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说是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使然,倒不如说是学者个人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
    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明确指出:“给予个人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受到更大的尊敬;正因为如此,学者有理由成为最谦虚的人,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目标往往是遥远的,因为他们应该达到一个很崇高的理想境界。”“在一切文化方面都应当比其他阶层走在前面”,“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这段话对学者的使命意识和人生境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成为每个学者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学者要真正能担负使命、尽到责任,成为“走在前面”的引领者和榜样,就必须像费希特所说的那样,“将学术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经得起外界的喧嚣和诱惑,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坚持自己选择的价值存在和价值体现方式,不跟风随俗,不人云亦云。即便不能成为著作等身、享誉中外的学术大师,起码也要有所作为,对得起自己的称号,被社会所认同,受大众所欢迎,为社会做出一个学者应有的贡献,使自己的学术生命发出造福社会、温暖他人的光和热。有鉴于此,我在自己的书房内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得起诱惑,喧嚣尘世自存一方净土;下联是:耐得住寂寞,散淡人生另有一番境界。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常对照,严以自律。在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我避免流俗,坚持自己的价值存在方式的一种写照。
    三、积极探索和尝试自身价值体现的新途径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为一名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员,虽然也算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学者,但由于先天不足、后天缺失(外语系毕业,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也未有机会到国外深造),不大可能成为大学问家。因此,我就下定决心:既然当不了大学者,那就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努力把这个不大不小的学者当得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得小有成就名副其实,当得生动活泼特色鲜明。于是,我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对自身的价值存在方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1.更新学术观念,跨越学科界限
    我大学阶段学的是俄语,毕业后较长时间从事的是俄苏文学研究,用传统观念来看,就是一个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专家。后来,我到了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大学工作,对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我意识到,在当下文化语境中,文学研究工作者应该既是一个有较好专业修养的文化学者,同时又是一个对社会文化现象有深度认识和发言权的社会活动家,能够担当起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鉴此,我从俄苏文学研究跨界到文学鉴赏研究和深圳文化研究。我以为,文学鉴赏研究既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功,也是指导社会大众理解文学、走近文学的必要途径。而深圳文化研究更是一个深圳本土文化学者的“分内事”。深圳文化的新观念、新形态、新趋势,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研究的前沿课题,作为一个在深圳工作与学习的文化学者,必须关注和研究深圳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真正担当起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正是在这样的治学理念指导下,多年来我先后有了一批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俄苏文学新论、文学鉴赏探微、深圳文化辨析带多个方面,并且择优结集出版,这也算是从一个角度体现了我的价值存在方式。
    2.推进文化传播,适应大众需求
    我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一方面推进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文明和公民文明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公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多元并存,需要给予及时的引导。这正是需要人文社科学者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努力发挥作用的时候。近十多年来,我先后在社会上做各类专题演讲300多场,传播适应大众需求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知识,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和好评。
    我在实践中意识到,一个学者要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必须超越学科和专业,不能局限在自己所属的某个学科和某个专业。因为文化传播的对象是不受学科和专业限制的社会大众,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系统的公众,都需要得到文化知识的滋养。以我自己为例。在社会上做各类演讲,所到单位既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有社会团体、各级各类学校和街道、社区等,受众涉及党政干部、普通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文艺工作者、社区居民、打工青年、大中小学学生等多个层面,内容包括婚姻与爱情、文学与人生、人际沟通艺术、党政干部素质提升与观念更新、女性主体意识等20多个专题,如果不在原有的学科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显然就不能适应文化传播工作的客观需要,就不能适应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
    此外,我还注意根据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文化传播工作。如根据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离婚率大幅上升,无爱婚姻大量存在的实际情况,我应邀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做了“让婚姻充满爱”的专题演讲,结果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再如,针对深圳市民生活节奏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不少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客观实际,我在多个单位做了“社会文化变迁与人的自身和谐”的专题讲座,引导大家正确认识事业与生活、现状与追求、幸福与缺憾等方面的关系,同样受到了欢迎和好评,为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起了较好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我把自己在社会上做各类专题演讲的讲稿,选编成书,正式出版,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化传播的精神魅力和思想引领。这也从一个新的角度体现了我作为一个学者的价值存在方式。
    3.读书注重文化选择,明理尽量惠及大众
    我曾经给自己杜撰了两句治学格言:读书明理,理应惠及社会大众;治学求道,道在塑造智慧人生。这两句话,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存在方式的一种概括。无论是作为一个文化学者,还是作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人,读书早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一生的精神领地。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理,但“理”不能一人独享,应惠及社会大众。凡有读书心得,都应广泛传播,让世人分享。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这也是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重要途径。
    为了使作为个人生活方式的读书,能体现既求知怡情又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我注意加强读本的文化选择。无论是经典阅读,还是时尚阅读和应用阅读,我都尽量选择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以及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有指导或引导意义的书籍来读,以体现“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的目的。如我发现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对人生幸福的认识有误区,把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幸福的标准,以至于终身为名利所累的现象,就选读了哈佛大学学者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并结合此书的一些观点,在社会上做了《幸福的奥秘》专题讲座,同时把讲稿整理发表。让听众和读者懂得: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快乐指向当下,意义指向未来。人既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又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这样才能真正感到幸福。物质财富并不能从根本上给人带来幸福感。再如,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暴露出许多人对婚姻家庭缺乏应有的理性认识。有的年轻人甚至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拒绝走进婚姻殿堂。据此,我选读了《开放的婚姻》、《爱的艺术》等书籍,并将阅读体会写成文章发表,还应邀到公众论坛做了“现代婚姻的文明与脆弱”等专题讲座,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上述表明,在读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文化选择,注重阅读的后续效果的文化传播,使自己读书所明白的道理,真正惠及社会大众,就能让阅读超越个人的爱好,成为给社会大众提供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我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甚至还有了较大数量的“粉丝”。这也成为我把读书心得结集出版的重要动力。
    以上集中阐述了“读书明理,理应惠及社会大众”的道理,而所谓的“治学求道,道在塑造智慧人生”,就是要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把研究成果和学术生涯中的点滴感受,与提高人生境界,塑造审美人生联系起来,保持哲学思辨的良好习惯,形成至情至性的浪漫情怀。我以为,学问不是僵死乏味的,应该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我在从事学术研究,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或旅游观光、人际交往时,凡有所体会和感悟,都立即以随笔杂谈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择机发表,既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又激励影响了他人。20多年来,不知不觉我也写了近20万字的随笔杂谈,有不少已正式发表过,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他们称赞我的随笔杂谈“比学术文章更有趣,更受欢迎”,从中他们看到了我的多彩人生,看到了我的理性思维和情感特征,看到了我的理想情怀和人生境界,也看到了我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我来说,这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是读书与思道、哲思与浪漫的良好社会反响。对此,我感到十分欣慰。
    人生并非如梦,往事并不如烟。岁月有痕,岁月如歌。我的学者人生并无十分突出的亮点,也无“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显赫的头衔。但我的尽心教学、深入研究、热情传播、服务社会的人生经历和社会效应,让我对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存在方式多了一份自我认同。常言道:每个人都是一片不可复制的绿叶。愿我这片“绿叶”也能为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增添一分光彩。若能如此,我已无憾。

后记

  

    我写随笔杂谈,起始于在深圳大学校内刊物《深大通讯》上发表的一篇谈旅游观感的小文章。许多同事和学生看完后都跟我讲,读完这篇文章好像重新认识了我,原来你这个总支书记(我当时的职务)也蛮有情趣的。这个反响对我触动很大。让我认识到,写随笔杂谈不但可以锻炼文笔,而且还有利于与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交流,甚至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人。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后来,我和我的研究生导师蓝英年先生谈起此事,他当即和我讲了他的观点。蓝老师是写随笔的大家,问题看得准,看得深。他说:“写随笔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为写而写。随笔要能打动人,关键是三个核心要素。一是要有思想。写出来的文字能让人看后琢磨和思考一些问题,而不是一笑了之;二是要有真情实感,让读者有一种仿佛在和你面对面交流的感觉;三是文字要精炼,言之有物,表达准确,同时还有语言的美感。”听完蓝老师的话,我深感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差得很远。可以这么说:第一篇随笔的良好反响,让我产生了写随笔杂谈的兴趣;蓝老师的一席话,使我懂得要真正把随笔写好,需要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己。于是,我就把兴趣变为动力,把老师的教导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标准。20多年来,我无论是参加文化活动,还是外出旅游,或者是阅读好的书刊,有了感悟就把它写下来,不知不觉地也积累了数十篇之多。值此年近古稀之际,整理编辑以往的文稿,很自然地也想到了随笔杂谈这一块。经过筛选,编辑成现在这本小书。书名所以取为“哲思与浪漫”,主要是因为我始终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思想家很不容易,但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者,凡事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与此同时,还应有浪漫情怀,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带给别人更多的快乐。我的这些小文章,不敢说已经有了让人思考的思想和使人感动的情趣,但这确实是我写作时的想法和追求。古人云: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文章是性情和思想的外化。得与失,美与丑,自有他人评说。我的这本小书,能否产生促进思考、激发情怀的效果,还是留给读者去评论吧。
    作者
    201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