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电子电脑 > 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网络

失控的真相

  • 定价: ¥42
  • ISBN:978750867427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52页
  • 作者:(美)迈克尔·帕特...
  • 立即节省:
  • 2017-05-01 第1版
  • 2017-05-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解读互联网无形之中对我们思维方式的改造,反思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知识焦虑。
    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编著的《失控的真相》是一本互联网时代的清醒之作!帮助你拥有智慧的大脑!互联网是嘈杂世界里的洗脑利器,情绪之火总是瞬间被点燃。当意见领袖层出、思维碎片蔓延,你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独立思考!

内容提要

  

    新闻不断反转,真相已经淹没在谎言中!
    沉迷社交网络,我们特别容易受他人影响!
    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已成为“触屏人”!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变得无处不在。鼠标轻轻一点,我们就坐拥一座巨型图书馆。然而,我们并没有因此就离真相更近。相反,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早已习惯于凡事问搜索引擎,并形成了一种“搜索即相信”的认知模式。
    当社交网络把数字人类带入一个个彼此隔绝的线上群体中,我们的分辨能力与理解力也在日渐衰退。我们清楚地看到,真相与谎言在互联网中交织,知识与观念混为一谈,情绪宣泄掩盖了事实分析,但我们仍然困于互联网中,无力突围。
    联网的世界让我们更容易看到彼此的观点,但同时也制造了浮躁的气息。因此,《失控的真相》作者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呼吁,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提高自己对知识与信息的甄别和理解能力,不仅知道“是什么”,也要多问“为什么”。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互联网时代许多人不会质疑,因而让虚假大行其道的书。林奇关注的首先不是经济欺诈、身份盗用、不实广告或兜售假药这样的事情,而是虚假信息被人们在不加警觉和验证的情况下,被轻易当成了可靠的知识。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
    林奇从一位领先哲学家的视角出发,以自然历史学家清晰易懂的写作风格,向我们展示了“知识”如何变成了受到控制的商品,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正在衰退。这本书特别值得教育者、家长、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希望平等参与知识经济的人阅读。
    ——《冲动的社会》作者,保罗·罗伯茨
    林奇观察到,我们现在很少发现事实,相反,我们在不断地下载它们。当然,我们也会上传它们:每次点击鼠标和敲击键盘,我们都会拿出自己的某个部分,把它们交给数据利维坦……林奇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个众所周知的悖论:说明理由可以不用诉诸于理性。
    ——《纽约客》
    林奇准确地发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知道得更多了,理解得却更少了。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我们到底理解些什么”的问题。林奇的基本观点是,只有更好地理解知识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和传播的,我们才能变成更有责任感的认知者。
    ——《华尔街日报》

作者简介

    迈克尔·帕特里克·林奇,美国著名哲学教授,康涅狄格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曾获得该学院优秀研究奖。他专注于真理、民主、公共话语和技术伦理的研究,是《纽约时报》哲学专栏的长期撰稿人,其作品也获得《纽约客》《华盛顿邮报》《连线》等媒体的广泛认可。

目录

推荐序  互联网时代的真实与自由
前言  你的认知被“困缚”在网络里
01  信息圈下的数字人类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
  人类总是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欢迎来到互联网这座巨型图书馆
02  搜索即相信
  几乎无所不知的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并不对信源的可靠性负责
  真正的智者从不轻信一面之词
  为什么你值得信任?请上传理由
03  情绪“联网”
  诉诸情绪导致群体分化
  互联网无限放大了观念之争
  凡是涉及判断,背后都有价值标准
  寻求科学的认识论原则与思维方法
04  真相、谎言与社交媒体
  一个血腥又混乱的战场
  我们是我们,还是社交网络构建的产物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所相信的就是真相
  高贵的谎言正在频频误导大众
  警惕带有偏见且欠缺理由的“事实”
05  隐私与自主的悖论
  我们正在用隐私来交换安全与便利
  隐私的价值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信息滥用者总会为信息滥用找到借口
  更隐匿的侵犯是对自主权的损害
  知识可能是透明的,但权力不是
06  云端的群体认知
  知识的网络地形图
  我们的认知中总掺杂着别人的思想碎片
  个体的认知水平常常决定群体认知的高度
  走出自我的小圈子
07  知识的政治经济学
  互联网真的让认知变得更民主了吗
  互联网的垄断现象加剧了认知不平等
  改变廉价的知识灌输型教育方式
08  正视理解力
  大数据带来的“大”知识
  数据分析并不能代替经验与理论
  真正理解后才能给出最好的解释
  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
  将理解当成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09  成为强大的认知者
  信息技术永远不能替代人的思维
  我们是人,不是互联网的工具
致谢
注释

前言

  

    你的认知被“困缚”在网络里
    人们常常将互联网变革与印刷业带来的变革相比较。两者都是由技术进步引发了信息分配的新方式。知识的获取方式变得更加多元,成本也更为低廉,进而推动了大众教育的进步、新型经济的产生,乃至社会革命的进程。但事实上,这样的比较不能凸显互联网变革的重要性,互联网的功用更像是书面文字。
    文字写作是一门技术、一种手段。然而,文字的发明不仅带来了信息和知识分布的演变,它还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新方式。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时间的界限,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以及他人进行对话。文字让我们免于繁复的记忆,从而减轻了我们的认知负荷。
    比如,我有一把父亲留给我的旧电锯,就在不久前,我发现电锯背面贴着一张他写的字条。与其说这是一张字条,不如说是一篇小小的随笔,里面详细记录了这把电锯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我父亲的家里贴满了这样的便签,无论是更换割草机上的汽油过滤器,还是关停热水器,他都会随手记下各项最佳操作方式,并且把这些便签贴在能看得到的地方,避免以后杂乱无章地做事情。我小时候觉得这样做很难为情,但现在我懂了。父亲是个大忙人,他知道自己可能会忘记第一次做某事时学到的某个小窍门。总之,他在和未来的自己进行交流,同时也减轻了自己现在的记忆负担。从小处着眼,这就是文字的功用,也说明了为什么它是人类进程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文字不只是传播知识的新方式,也是了解世界的新方式,有了文字,我们可以来一场时间的旅行,分享前人的思想。
    互联网也在以这样的方式颠覆我们的认知。文字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时间的旅行,而互联网则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至少可以跨越广阔的海湾,实现即时通信。信息技术的变革使空间阻隔趋于无形,图书馆不再囿于砖墙,我们在访问和处理图书馆资料时也不一定要接触实物。因此,我们再也不需要亲自去某个地方找寻所需的信息。如今,最快捷、最简单的认知方式就是Google(谷歌)认知,它指的不仅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知识”,还包括我们越来越依赖的数字认知手段。这或许是件好事,但也可能会减损我们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以至我们不能以更具创造性和整合性的方式进行认知。
    新兴技术无一例外地会引发类似的争论—这也合乎情理。在20 世纪50 年代战后技术扩张的全盛时期,哲学家和艺术家们都曾担心核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我们的伦理思维是否能
    够协调并进。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星期六晚报》上写道,他认为我们需要的是集知识、意志和情感于一体的智慧,而不仅仅是更多的求知渠道。罗素的观点很简单:知识多、智慧少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也有同样的忧虑,并希望能够对此做点什么。不过罗素关注的是特定的知识类别—核弹知识,而我关心的是知识本身的扩张,以及瞬息万变的科技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担当。
    不过,这可不是一本“反科技”的书。我是社交媒体及其运行平台(有时被称作“Web 2.0”)的忠实用户。我使用推文(Tweet)、Facebook(脸谱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而且不知用过多少台式计算机了。我没有理由去写一本反科技的书。技术本身不是问题。与核武器或枪支不同,信息技术本身通常不具有杀伤性(虽然它可以起到协助作用),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我的目标是要对我称之为数字化生活的哲学基础进行研究。无论我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项工作的必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逃离罗素所担心的命运:被技术吞噬。
    于美国斯托尔斯市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