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艾黎自传

  • 定价: ¥90
  • ISBN:978722605069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甘肃人民
  • 页数:325页
  • 作者:编者:兰州城市学...
  • 立即节省:
  • 2017-04-01 第1版
  • 2017-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兰州城市学院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编著的《艾黎自传》是一部个人自传的纪实文学作品,甘肃省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项目。艾黎是新西兰国际友人,192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工作生活了60年,创办工合运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该书稿是艾黎晚年最重要的、带有总结性的一部著作,真实地记录了他一生的工作和活动,反映了他在华60年当中亲身经历的许多历史事件和政治、社会变革。由艾黎口述,他的秘书吕苑如、李建平等人整理,艾黎本人亲自审订,英文版于1985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因艾黎在甘肃工作生活了近20年,艾黎指定中文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出版之后,由于艾黎当时年事已高,有些回忆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实有出入,经过吕苑如等人的不断核查与补充,现修订再版。

内容提要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作家和诗人,是世界和平运动中的一名战士,也是我国人民的一位老朋友。他于1927年来到中国,把自己的事业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与中国人民一起奋斗了6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为加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为世界和平而不辞辛苦地在世界各地奔走。60年来,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世界和平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
    在中国革命的那些年代里,艾黎与活动在当时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有交往和接触,他在自传中记述了这些情况。对于中国这个时期所发生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甚感兴趣的人来说,兰州城市学院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编著的《艾黎自传》无疑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图片和宝贵的资料。毫无疑问,这本书也是艾黎晚年最重要的、带有总结性质的一部著作。

目录

早年在新西兰
  我很幸运有这样的父母
  童年的回忆
  磨炼吃苦耐劳的性格
  克赖斯特彻奇男子中学
  教师之家
  由学生到士兵
  在索姆河上阻击德军
  这是为什么
  塔拉纳基牧场
  六年孤寂与奋斗
上海年代
  我开始认识中国
  首途上海
  任消防处督察
  工厂督察工作
  罪恶的包身工制
  假日出游,更好地了解中国
  思想发展的契机
  西北的饥荒
  萨拉齐的救灾工作
  在湖北赈灾修堤
  洪湖精神
  是镇压,不是救济
  与阿兰回新西兰
  上海的地下斗争
  天生的鼓动家——史沫特莱
  志同道合
  地下工作
  格兰尼奇夫妇与《中国呼声》
  忆鲁迅在上海
  宋庆龄——永不消逝的记忆
  幕后人——刘鼎
  换钱的冒险经历
  周游世界
  日本进攻下的上海
抗战中的“工合”运动
  “工合”的创立
  在武汉成立“工合”总部
  宝鸡的第一个地区办事处
  开展东南地区的工作
  赣南——红军老根据地
  与印度医疗队同去延安
  在延安会见毛主席
  川康地区的“工合”
  与埃文斯·卡尔逊同去新四军地区
  西南纪行
  “工合”国际委员会
  战时的重庆
  国民党对“工合”的破坏
  被行政院解职
  旧日旅行轶事
  总结:从“工合”到山丹
山丹:为未来培育人才
  培黎学校—一“工合”的培训计划
  “培黎”——为黎明而培训
  由双石铺西迁
  山丹——丝绸之路上的绿洲
  我们的“小长征”
  乔治·何克——为山丹学校奉献一切的人
  学校的成长
  学校的国际方面
  办学中的事端
  与孩子们在擂台
  山丹的黎明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
  “创造与分析”——新型教育的箴言
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与工作
  一九五一年的北京
  史沫特莱逝世
  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
  争取和平与团结的国际会议
  不愉快的经历
  为中国与和平而写作
  关于我的著作
  创作与人民和生活有关的诗
  翻译中国诗
  对故土和澳大利亚的访问
  新西兰与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各地访问
  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和新西兰电影摄制组一起旅行
  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新中国
  三位伟大的美国女性
  巨星陨落
  埃德加·斯诺——中美友谊的象征
  重访山丹
  山丹学校的果实
  “工合”的恢复
  在北京的居家生活
  中国的儿童
  中国的陶瓷和古物
  栽树种草,制止水土流失
  新中国的精神
路易·艾黎的作品目录
第—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路易·艾黎重要活动年表

前言

  

    1982年我动身去北戴河的前夕,对外友协经常给我帮助的吕宛如建议我在假期中抽出一些时间,把我的传记记录续到最近,并使之尽可能准确;鉴于其他报刊的报道,似乎有此必要。我对这项计划虽然没有多大热情,但还是尽责地录满了几盘录音带。其后,办公室把录的音用打字机打成文字,使她能够把事情按年代顺序加以编排。王効伯参加进来帮助编辑书稿,摘录主要的内容,删掉大量不必要的细节。然后将完成的章节交给我做应有的修改。我希望这本传记能同时表达我对中国人民及他们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上所起的作用的某些信念。
    在过去的59年中,我注视着中国人民为挣脱身上的枷锁,站立起来并掌握自己的命运,始终奋战不息。尽管我从新西兰来时知之甚少,但我逐渐对中国文明的伟大和它将会发挥的潜力有了认识。中国是通过千难万险的考验来铸造一种新型的人的熔炉,这样的人能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有组织的国家。我曾有幸同劳动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生活在他们中间,并参与他们的斗争。我一直希望能对解放长期被压制的创造力有所帮助。在竭尽我所能的过程中,我十分感激那些给予我谅解和同志情谊的人,他们的见解和品格都是我极为珍视的。
    我一生中最满意的一段时期无疑是在甘肃山丹同农村青年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中国的广阔内地,特别是西北,有着巨大的财富。在那里将可以找到发展事业所需要的建设大军,以开发其自然资源,改善交通,特别是制服水土流失、沙漠化和洪水灾害。这些都是实现现代化之根本。中国的城乡青年同世界上最优秀的青年相比也毫不逊色。我确信,当他们面前的道路打开以后,他们将以改天换地的长征精神挑起重担。如果一个青年人能这样工作,因而在他的生命结束时回首往事,可以问心无愧地说“由于我的缘故,过去片草孤生之地今天已增添了一叶新芽”;那么,他就算获得了成功。
    随着现代化向前推进,大量新问题亦将产生。在这个微芯片时代,支持10亿人民的基本要求,并与变化中的世界保持一致,促使每一变化越来越好,这对于当前已成为亚洲及世界和平堡垒的中国是意义重大的。为此,加强人类的这四分之一与另四分之三的人民之间的友谊,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我能成为我的故土新西兰与我工作和居住的中国之间友谊大桥的最早建设者之一,深感荣幸。作为一个经常在中国各地旅行,并且在新、旧社会都生活和工作过的人,我同前进中的中国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能参与它的伟大事业,我永远感到莫大的欣慰。
    路易·艾黎

后记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外朋友都热切希望,艾黎同志能把他的生平事迹写成一本回忆录,让后人更好地了解他和他的不平凡的经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作为多年接待艾黎同志的组织,深感有责任、也有条件促成这一愿望的实现。1982年夏天,我们趁艾老到北戴河度假的机会,请他每天抽出一些时间,讲述一段他的生平故事,然后将录音全文打出,成为文学素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整理,形成了按年代顺序列出主要事迹的英文初稿。此后,在北京以及在外地休假期间,艾老总是孜孜不倦地工作,对书稿逐字逐句阅读修改,而且亲自补写了许多我们无法查到的新材料,经过反复修改,直到1985年末才基本定稿。
    艾黎同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写作出版的散文、诗歌、游记等不下60部,却始终不愿写他自己。每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写自传,他总是笑笑说:“我有什么好写的?”事实上,艾黎同志的博学多识和在华60年的宏富经历,即使再增写本书的一倍篇幅也是不成问题的。而且艾黎作品的精华部分往往正是他记述的普通人的身世、遭遇。因此,他不愿写自传正表明了他的谦虚态度。只是由于对外友协领导和国内外友人的一再敦促,他才予以同意。当然,作为一个讲求实事求是的人,艾黎同志也愿意看到流传下来的有关自己的生活记录是真实的、严肃的,不因人们不同的解释或传闻的谬谈而失真。
    《艾黎自传》的英文本——《90岁,回忆在中国的岁月》——于1986年12月2日艾老89岁寿辰之际,由新世界出版社在北京出版,受到了国外读者,特别是新西兰读者的热烈欢迎。新西兰朗伊总理为此专门发来贺信,为自传的出版增添了光彩。为了尽快将艾老晚年这本重要的著作介绍给国内广大读者,我们在对外友协美大部同志们的协作下,突击完成了全书的翻译、校对及定稿,邓颖超同志也在百忙中热情地为此书写了序言。我们的工作还得到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及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保证了本书能在纪念艾黎同志来华60周年这一有意义的时刻问世。
    我们有幸在艾老亲自指导下编写和翻译《艾黎自传》,并阅读了他个人的许多有价值的档案材料,使我们更认识到艾老的坦荡胸怀和为人的光明磊落,也增加了对自己祖国的历史的了解。我们十分珍视从艾老身上学习到的一切,愿在此基础上继续做好对艾黎生平及其著作的研究工作。
    《艾黎自传》一书的出版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要感谢马海德大夫在百忙中通读书稿,并提出改进意见;感谢艾老在新西兰的3位姐妹格温、凯瑟、乔伊斯和老朋友白书玲、贝特兰等在提供艾黎早年活动材料和历史照片等方面给予的支持。艾老的中国亲属和友人段士谋、卢广绵、聂广沛等同志曾协助我们做了许多核对事实、查找译名、提供照片资料的工作,我们也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室人手少,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工作量大,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望读者指正。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路易·艾黎研究室 198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