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黄方毅/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 定价: ¥49
  • ISBN:978750348699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29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黄方毅,男,1946年生,上海人。无党派人士,美国杜克大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长年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经济研究,并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沈晓昭、韩淑芳主编的《黄方毅/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汇总了黄方毅委员就任第十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成果。

内容提要

  

    “政协委员履职风采”丛书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我社重点图书项目,旨在宣传政协委员,并将其宝贵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集中反映了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情况及成果。
    沈晓昭、韩淑芳主编的《黄方毅/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是该丛书之一种,汇总了黄方毅委员就任第十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成果。内容涵盖了提案、会议发言、调研报告、媒体采访等方面。

作者简介

    黄方毅,1946年生,籍贯上海。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之子。无党派人士。美国杜克大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长年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经济研究,并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至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目录

自述:往事拾零
  一、祖先故事
  二、内史第宅
  三、未生俱来
  四、新中国成立前后
  五、从小严教
  六、父母让房
  七、二小时光
  八、三十五中
  九、父亲离世
  十、下乡上山
  十一、发展研究
  十二、在美三年
建言献策尽责履职
  【提案】
  关于民营经济呼唤投资银行提案
  关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提案
  关于扩大就业面,关键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呼吁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减轻
  担保机构税收负担的提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融资扶持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案
  关于强化产业研究,成立汽车产业研究院的建议案
  关于提请国务院成立控烟履约领导小组的提案
  关于将控烟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案
  关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提案
  关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问题的提案
  关于我国养老面临挑战的提案
  关于重视知青养老的提案
  关于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的提案
  关于把保障国民健康列为基本国策的提案
  关于交通管理亟待解决的四大难题的提案
  关于房屋继承强制公证有悖依宪治国应予纠正的提案
  【会议发言】
  从黄炎培与毛泽东“周期率”对话说起
文史资料工作
  父亲黄炎培与母亲姚维钧的情书故事
  黄炎培的故事
  黄炎培与三联《生活周刊》
  黄炎培在辛亥革命
  教育救国,不做高官
  黄炎培与中国共产党
  七十年前的宪政努力
  初登蜀道
  黄炎培百年前赴世博
随感·报道
  承袭过去承继未来黄家三代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的诤友黄炎培
  黄炎培之子引历史佳话论民主/南若然
  直面历史之鉴/王晓雪何凡凯雷
  打破社保系统的地区限制/李婷婷

前言

  

    全国政协的中国文史出版社编辑来约我撰写回忆,置于本书首章作为开篇,起初我推却,一而再,再而三,经不住再三请求,诚心相邀,于是允下,拿起笔了。
    自传是一生记录,自传是一生叙述,自传是一生回忆,自传是一生总结。
    更为难得的自传,应当是一生的反思与批判。
    但我此书不是自传,由于健康原因,客观限制,我之此书拟只叙少评,甚至多述不评,在此望见谅。而且我之此书确实算不上自传,它并非我一生全面的记录、叙述、回忆和总结,充其量不过是将一生迄今70年之中,今天仍有记忆而且看来尚有价值也适宜发表的回忆片断,林林总总,或长或短,记录下来。不求其精彩,只求其真实;不求其价值,只求其存在;不求其历史地位,只求于“40后”“50初”同代人之精彩斑澜之时代画卷,抹上自己虽普通却也独到的一笔!
    70年前的国家、社会、城市、街头远非今日之景象。儿时尚有城墙,西直门、复兴门、宣武门、广安门;现在只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儿时街上有牌楼,西单东单,西四东四;现在是立交桥,复兴门桥,建国门桥,西直门桥东直门桥。那时走出家门,多是胡同,没有小区;多为平房,少有楼房;楼只有三五层高,哪会有二三十、五六十层,悬在天上之楼。街上汽车很少,多的是马车、人力车,偶见骆驼,还有开起来叮当响的有轨电车,20世纪“困难时期”,街上一度出现一种装有烧炭锅炉、开起来突突响的车,或背上装有气囊的卡车。今日大城市里几乎家家有轿车,路上车辆排着队,行路之“堵”算得上都市“新常态”之一吧!过去公交车里偶有学生捧着书,边乘车边读书;今日公交车里十有八九都捧着手机,或在微信或在上网。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先人如此,我辈亦同。从这一角度讲,以免断代而将我辈所见所闻、所历所阅,记录下来,也算是对自己、对社会、对同龄、对后人一个交代吧!
    与先人与前辈相比,我们“40后”“50初”之人是幸运的,无论如何我辈未曾经历战火,未曾身处真枪真炮的战争。世界进步,从之前几千年追求你生我死,到今天大多只争个你强我弱、你多我少,而非兵刀相见,肉体消灭。我辈预期寿命已在80岁左右,几十年中因病因祸业已结束其一生的,只占同龄人口的10%左右而已。
    我父亲进入80岁时开始撰写其人生回忆,由于时代所限,原拟80万巨著的宏大计划后来只成文8万字,取名《八十年来》。我三兄黄万里有他人为其撰写传记《长河孤旅》,四兄黄大能写有其人生回忆《傲尽风霜两鬓丝——我的八十年来》。我的此书当然远非堪与父辈之书相比,但父有父书,儿有儿书,父言儿从,父行儿随。当然与父书有其时代限制,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样,我之此书亦是如此,读者当谅!
    父有“八十年来”,儿有“七十年来”,有其父必有其子,有父书当有儿书。
    70岁拿起笔,试写“往事拾零”。
    这便是撰写此书提笔之初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堪称前言,做个引子!
    囿于健康原因,此书不拟写长,也为的是有朝一日,或能有条件,再拿起笔,写此书之续,或写我的“八十年来”,但愿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