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生态环境修复与节能技术丛书

  • 定价: ¥85
  • ISBN:978712225745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页数:266页
  • 作者:编者:范志平//李...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范志平、李法云、涂志华等编著的《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以生态工程模式及其构建技术为主线,归纳总结了生态工程设计与构建目标、原则和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面向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内容包括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工程模式、湿地保护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与典型模式、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理论与构建技术、特殊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技术与模式、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和城市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与模式。
    本书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可供从事环境生态工程、退化环境生态修复、国土整治等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支持生态环境事业的公众参阅,也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1.1.1  生态文明建设——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2  可持续发展思想
    1.1.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1.1.4  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1.2  生态工程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
    1.2.1  生态工程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2.2  生态工程的尺度和边界
    1.2.3  生态工程的发展
  1.3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1.3.1  生态系统健康学理论
    1.3.2  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
    1.3.3  恢复生态学理论
    1.3.4  生态经济学理论
    1.3.5  系统工程学理论
  1.4  生态工程的设计与构建
    1.4.1  生态工程设计目标与构建原则
    1.4.2  生态工程设计与构建的技术路线
    1.4.3  生态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参考文献
2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工程模式
  2.1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2.1.1  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1.2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2.1.3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发展阶段与现状
  2.2  流域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2.2.1  流域生态工程的生态学原理与系统工程学原则
    2.2.2  坡面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2.2.3  河流生态缓冲带构建与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2.2.4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技术
    2.2.5  湖库水体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
    2.2.6  河口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2.2.7  卫星影像技术在流域生态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3  流域生态工程典型模式
    2.3.1  羌塘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
    2.3.2  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2.3.3  密西西比河上游河流恢复工程
    2.3.4  加里米勒河滨生态工程自然化恢复模式
    2.3.5  基西米河流域生态恢复工程
    2.3.6  丽娃河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
    2.3.7  滏阳河污染控制及生态恢复工程
    2.3.8  湖库饮用水源地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模式
  2.4  流域生态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
  2.5  流域生态工程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3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与典型模式
  3.1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3.1.1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3.1.2  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2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3.2.1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
    3.2.2  国外湿地保护行动
  3.3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
    3.3.1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的目标与理论基础
    3.3.2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3.3.3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3.4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典型模式
    3.4.1  国外湿地保护生态工程典型案例
    3.4.2  国内湿地保护生态工程典型案例
  3.5  湿地保护生态工程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理论与构建技术
  4.1  荒漠化现状
  4.2  土地沙化发生的机理分析
  4.3  沙地生态恢复与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
    4.3.1  退化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主要途径
    4.3.2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
    4.3.3  我国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概况
  4.4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理论基础
    4.4.1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的生态学理论
    4.4.2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的风沙物理学理论
    4.4.3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
  4.5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技术
    4.5.1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4.5.2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技术
  4.6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典型模式
    4.6.1  国外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典型模式
    4.6.2  中国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典型模式
  4.7  退化沙地生态修复工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5  特殊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技术与模式
  5.1  特殊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生态工程理论基础
  5.2  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5.2.1  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5.2.2  干热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树种选择与模式
  5.3  干瘠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5.3.1  干瘠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5.3.2  干瘠石质山地植被恢复模式
  5.4  盐渍土改良与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5.4.1  盐渍土地治理生态工程技术
    5.4.2  盐渍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模式
  5.5  特殊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生态工程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6  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
  6.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1.1  矿产开发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影响
    6.1.2  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6.1.3  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生态环境演变
    6.1.4  矿区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6.2  土地复垦生态工程是恢复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途径
    6.2.1  土地复垦与土地复垦学
    6.2.2  生态恢复与土地复垦的发展
    6.2.3  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的内涵与基本框架
  6.3  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6.4  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的技术体系
    6.4.1  矿区复垦生态工程规划技术
    6.4.2  矿区复垦生态工程微地形改造技术
    6.4.3  矿区复垦生态工程土壤改良技术
    6.4.4  矿区复垦生态工程植被恢复技术
    6.4.5  矿区复垦生态工程土地利用与管理技术
    6.4.6  矿区复垦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技术
  6.5  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典型模式
    6.5.1  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管理体系与模式
    6.5.2  加拿大矿区土地复垦逐级修复利用模式
    6.5.3  澳大利亚矿区土地复垦农林牧复合利用模式
    6.5.4  印度平原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农牧复合利用模式
    6.5.5  南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6.5.6  俄罗斯铍矿开采环境污染治理
    6.5.7  英国矿区土地复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
    6.5.8  中国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典型模式
    6.5.9  矿区土地复垦与矿山公园建设模式
  6.6  矿区土地复垦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7  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与构建技术
  7.1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
    7.1.1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7.1.2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7.2  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原则与技术
    7.2.1  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
    7.2.2  农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7.3  农业生态工程典型模式
    7.3.1  生态经济型农林牧副复合生态工程模式
    7.3.2  低碳生态能源循环农业工程模式
    7.3.3  多层次物质能量循环调节生态工程模式
    7.3.4  产业主导型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7.3.5  庭院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7.3.6  农业生物控制与非点源污染治理生态工程模式
    7.3.7  绿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工程模式
    7.3.8  “生态农场—生态村镇—生态县”区域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7.4  农业生态工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8  城市生态工程构建技术与模式
  8.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
    8.1.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8.1.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8.2  城市生态环境及其调控
    8.2.1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
    8.2.2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8.2.3  城市生态环境的调控手段
  8.3  城市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8.3.1  城市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8.3.2  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
    8.3.3  城市湿地生态工程
    8.3.4  城市林业生态工程
  8.4  城市景观多样性、异质性与景观设计
    8.4.1  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与异质性
    8.4.2  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
  8.5  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8.5.1  生态建筑与立体绿化工程
    8.5.2  城市生态廊道构建技术与模式
    8.5.3  海绵城市建设
    8.5.4  我国城市生态工程建设案例
  8.6  生态城市建设展望与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