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王阳明详传(日本天皇老师眼中的中国圣人)

  • 定价: ¥39.8
  • ISBN:978751681345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台海
  • 页数:255页
  • 作者:(日)高濑武次郎|...
  • 立即节省:
  • 2017-06-01 第1版
  • 2017-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阳明先生的传记非常振奋人心。懒惰时读会让人变得勤奋;邪念萌生时读会让人归于正念;胸中沉郁时读会让人变得洒脱;心浮气躁时读会让人变得沉稳;想退缩时读会让人变得进取;苟且求安时读会让人变得振奋;厌世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乐观;不安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安稳;怨恨嫉妒之心起时读就犹如红炉点雪,会让人领会到自身的错误;浮荣虚誉之念起时读会立刻让人归于恬淡高洁;陷入玄远空虚时读会让人归于实学;支离散漫时读会让人归于简易直截。
    阳明先生的一生极其多变又丰富多彩,这也正是能够刺激和帮助读者的地方。高濑武次郎喜欢翻阅古今人物的传记,但是像阳明先生的传记这样趣味横生又令人振奋的传记,他还未曾见过。因此,作者不顾自己文采谫陋,斗胆为阳明先生写了这本《王阳明详传(日本天皇老师眼中的中国圣人)》。

内容提要

  

    《王阳明详传》与《传习录》等书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各国阳明学研究者带来巨大影响。
    高濑武次郎著的《王阳明详传(日本天皇老师眼中的中国圣人)》从多角度、全方位描述了王阳明尝尽了人生的艰辛,越了得失荣辱之境,洞悉了生死之理,明白了“尽人事,知天命”的奥义,从而总结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本为文臣,却建立了盖世之功,青史留名,永垂千秋,即便历经千秋万代,其事迹依然令人振奋。

目录

第一篇  王阳明的家系
  远祖王羲之
  《忠义传》中的王纲父子
  高洁超脱
  “欲借人间种”
  小结
第二篇  少年时代
  奇谈
  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的影响
  不出世的缘由
  神童
  权谋
  立志学武
  求学经历
  小结
第三篇  志向动摇时代
  新婚夜出游忘圆房
  书法精进
  练习词章
  变谐谑为严谨
  第一次落榜
  第二次落第
  热衷兵法
  舍弃词章,再次立志于理学
  进士及第,梦兆变为现实
  建言时事
  偶遇得道道士
  悟得诗文之弊
  在阳明洞修习神仙之道
  从出世到入世
  用孝道点醒禅僧
  发表经世思想
  以圣学为己任
  小结
第四篇  精神磨砺  龙场悟道
  国势日衰
  替人求情,因言入狱
  贬谪龙场驿
  被逼投江
  死里逃生
  夜宿虎穴
  再会无为道人,接受鞭策
  收徐爱为徒
  谪居的困苦
  龙场顿悟
  夷人来服
  谪居中的门人,提倡知行合一
  奸党全灭正党再生,贬谪获免
  离开龙场
  小结
第五篇  第一次讲学时期
  政绩
  收方叔贤为徒
  徐爱得悟
  游山玩水与教化门人
  讲学盛况
  省察克治
  惜别诸友
  教法变化
  辨明儒释道
  拟《谏迎佛疏》
  小结
第六篇  第一次靖乱时期
  奉命平定漳南贼匪
  晓谕流寇
  侦知奸民
  十家牌法
  变更兵制
  讨贼
  立兵符
  赏罚严明
  平定横水之贼
  神秘莫测
  用人之妙
  乘胜追击
  贼首的苦心
  平定桶冈之贼
  天纵之才
  设崇义县
  征讨三浰,一兵未动诛灭池仲容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征讨残贼
  战后的经营
  小结
第七篇  第二次讲学时期
  刻《古本大学》
  编纂《朱子晚年定论》
  《传习录》上卷完成
  慰劳宴
  三教同异论
  乡约保甲法
  小结
第八篇  第二次靖乱时期
  宸濠的权势
  刺探宸濠的举动
  贤妃娄氏
  二烈士
  幸运
  踏上征途
  宸濠三策
  征讨的准备
  宸濠攻陷南康和九江
  宸濠派人招降王阳明
  宸濠发兵
  宸濠中计
  进攻宸濠
  宸濠的末路
  慰劳诸将
  一难去后,又来一难
  智斗三奸臣
  本欲施辱却变受辱
  遭受谗谤
  进退维谷
  格物说及学者用力法
  作《啾啾吟》
  重上捷报
  批评
  冀元亨横死
  祭奠刘养正的母亲
  战后的经营
  收王艮为弟子
  收舒芬为弟子
  听讲的盛况
  小结
第九篇  第三次讲学时期
  提出“致良知”说
  关怀陆象山的子孙、陆王二人的关系
  将门人汇集于白鹿洞书院
  随处体认天理
  论众说之异同
  论心的动与静
  对君父之情
  神仙养生论
  衣锦还乡
  被封为新建伯
  盛衰之戒
  为避祸,辞封爵
  龙山公去世
  病中谢绝探访
  乞求恩典公平
  以平常心面对弹劾
  主考官排斥阳明弟子
  解释诽谤又起的原因
  论讲学的态度
  论轻傲
  论儒释道
  门人南大吉
  听讲者三百余人
  诗人董澐拜王阳明为师
  宴门人于天泉桥
  敬畏与洒落
  入山养静的可否
  论圣学不妨举业
  续刻《传习录》
  《尊经阁记》
  墙上作文勉励诸生
  格物致知论
  拔本塞源论
  从良知上论理
  南大吉的致良知的修行效果
  讲学与实务
  良知与见闻
  天地万物一体与良知
  死后的门人
  惜阴会
  良知
  致良知的修行方法
  关于著书的问答
  小结
第十篇  第三次靖乱时期
  受命出征
  《客座私祝》
  劝徐樾勿要禅定
  欢迎的盛况
  气质动人
  大会士友三百余人
  鞭策弟子
  经略上的建议
  文德之化
  上报平定叛乱的报告
  建学校
  征讨余贼
  挂念弟子们的学业和家事
  病情加剧
  “随处体认天理”与“致良知”
  祭祀增城先祖之祠
  激励同仁,嘱咐家事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殁后之事
  小结
附录  朱子学与阳明学
  序言
  第一节  心即理
  第二节  知行合一
  第三节  良知
  第四节  “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关系
  第五节  四句教(两种)
  第六节  朱熹的宇宙观
  第七节  王阳明的宇宙观
  第八节  朱熹的性说
  第九节  王阳明的性说
  第十节  朱熹与陆象山、王阳明的异同
王阳明简要年谱
参考书目

前言

  

    上天赋予人的公私憎爱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虽然人生看起来千姿百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但是如果从一个更恢宏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无论贫富还是贵贱,其实人生的苦与乐都是对等的,幸福也都是均一的。
    人的职业千差万别,虽然有的人在他的岗位上建立了伟业,赢得了芳名,但如果你去观察他在“大乐”之前所经历的“大苦”,就会明白天道酬勤的意义以及上天的至公至平之处。试看从古至今的那些伟人,他们无不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一难过后又来一难,几乎没有宁日,无不是吃尽了人间的“大苦”,但是他们的一言一行却能够左右天下大势,一举一动能够震撼乾坤。这才算得上是人生无上的“大乐”。他们的英名赫赫照青史,虽历经千秋万代,依然被人们所敬仰,这岂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像我这种碌碌无为之徒,宛如一具行尸走肉,整天蠢蠢然无所作为,饱食暖衣间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浪费了上天赋予我的职责,失却了人生之真义,动静存亡对社会毫无影响,等自己死了,坟土未干却早已被人所遗忘,这岂不是人生的一大悲哀?所以说人生的苦与乐是对等的,幸福也都是均一的,这并不是妄说。
    一个人若无成就撼天动地之伟业的才情,也不应该放弃了在一事一业上努力地拼搏;若无青史留名之能力,也不应该不去追求哪怕在稗官野史中留下自己名字的机会。如果在昏昏然醉生梦死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那又怎能对得起上天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呢?
    阳明先生真乃一“大苦大乐”之人,他本为文臣,却建立了盖世之武功,青史留名,永垂千秋,即便历经千秋万代,其事迹依然令人振奋。阳明先生终生遭遇磨难,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成为我们今天磨砺心胆、锻炼性情的一面明镜。
    凡聪明敏捷,能洞察精微,又能妙计频出者,是为有智之人;天真恻怛、感愤人间之不幸,感慨国家之悲运者,是为有情之人;豪健勇猛,处变不惊,临大敌而无所惧者,是为有意之人。有智之人虽然不会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惑,但有时难免会陷入冷酷无情;有情之人虽然会受人倾慕悦服,但有时难免会陷入慷慨激越;有意之人虽然有处变不惊之气魄,但有时难免会陷入压制弱者之弊端。如果占到以上三者之一,那是庸常之人。若能够兼具两者,那已经算得上是豪杰之士了。如果能够三者皆具,那基本上就可以成就惊天动地之伟业了。
    阳明先生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成就足以比肩古今诸子百家。日本学者斋藤拙堂曾评价阳明先生说:“明朝中叶首推王阳明,救戴铣、忤刘瑾、遭廷杖、被贬谪,足可见其气节;怀柔京军使其无犯,阻止许泰和张忠之奸计,足可见其智略;平定华南数十年之贼寇,在旬月之间平定宁王宸濠之乱,足可见其用兵如神。《传习录》和《五经臆说》等著作虽然招致后人非议,但从中却可窥见其学问之深。此外,微如骑射,小到笔札,无不精通。文章雅健,盖一代之宗师。若说阳明先生是朱明第一之人物,谁又能敢说个不字?”这真的是对阳明先生最恰当的评价了!
    阳明先生豪健的气魄来源于他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纵横的武略来源于他卓越的智慧。先生在言谈举止间会迸发出一种热情,和他谈话的人,无不被他的这种热情所感召,和他相处的人,无不对他心悦诚服。茅鹿门评价王阳明说,“文成公乃百世殊绝之人”,这真的不是溢美之词。人生成就大业离不开对时机的把握,人生百事犹如用兵,成败只在毫发之间,要想连续成功,必须要对时机有敏锐的把握。但是,即便有拔群之能力,若存在一丝邪念的话,其举动也必然会变得丑陋不堪。通过阅读阳明先生的传记,我想大家肯定能够感受到先生对时机的敏锐把握、先生的勇气,以及先生内心的高洁。
    英杰之士无须外界的刺激,一样能够精神振奋,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刚毅之士无须外界的帮助,一样能够坚忍不拔,这是庸人难以做到的,而且英杰刚毅之士越是得到外界的刺激与帮助,越能变得勇敢豪健。阅读古今中外的伟人传记主要是为了通过追思伟人的事迹、翻阅伟人的遗作来感受伟人的英灵、触碰伟人的神韵,但由于各人的智愚程度不同,所关注到的点也会出现差异。
    像我们这种庸常之士大多知识浅陋、意志薄弱,心志往往容易动摇,所以就要经常求得一些外在的刺激或帮助。或者与当今的名士交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为鉴;或者张贴伟人的肖像,增强自己的敬慕之情;或者翻阅先贤的传记,增强自己的私淑之意;或者诵读圣贤的遗训,借此提升自身的修养;或者把玩哲人的遗珍,借此提升自身的品位;或者拜访豪杰的遗迹,追忆其雄图大略;或者凭吊英雄的坟墓,焚香献花,以慰藉其英魂。
    无论哪一种手段,都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精神修养。对于那些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的人,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刺激和帮助,他们就会变得放辟邪侈;对于那些剽悍狞猛之徒,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与指导,他们就会变得残虐暴戾。
    阳明先生的传记非常振奋人心。懒惰时读会让人变得勤奋;邪念萌生时读会让人归于正念;胸中沉郁时读会让人变得洒脱;心浮气躁时读会让人变得沉稳;想退缩时读会让人变得进取;苟且求安时读会让人变得振奋;厌世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乐观;不安之念起时读会让人变得安稳;怨恨嫉妒之心起时读就犹如红炉点雪,会让人领会到自身的错误;浮荣虚誉之念起时读会立刻让人归于恬淡高洁;陷入玄远空虚时读会让人归于实学;支离散漫时读会让人归于简易直截。
    阳明先生的一生极其多变又丰富多彩,这也正是能够刺激和帮助读者的地方。我喜欢翻阅古今人物的传记,但是像阳明先生的传记这样趣味横生又令人振奋的传记,我还未曾见过。因此,我不顾自己文采谫陋,斗胆为阳明先生写了这本详传,希望读者不要责备我的文辞拙劣。我相信大家肯定能从我的文字之外感受到阳明先生的风流余韵。
    高濑武次郎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