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注意身体的警讯

  • 定价: ¥59
  • ISBN:97875352933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湖北科技
  • 页数:458页
  • 作者:(美)伊沙多尔·罗...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从伊沙多尔·罗生福著的这本《注意身体的警讯》里,读者可以获得各种疾病症状的具体知识,弄清楚这些知识后,他们可以帮助你向医师正确并条理清楚地描述症状。同时,这些知识也能帮助读者正确判断出症状所代表的意义,决定该怎么处理这些症状,以及何时开始诊疗最为恰当。

内容提要

  

    《注意身体的警讯》是一本很有价值及便于使用的家庭医学参考书。作者伊沙多尔·罗生福是一位杰出的医师、畅销书作家及电视《钟点杂志》的专栏医学评论者。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医学指南,包含了所有您都可能经历到的疼痛和其他生理不适的信号。有别于其他一般家庭医学指南,本书对某些特别的症状提供清楚的解说及直接的建议,内容分成“疼痛”、“出血”和“发热”数个主题,让您能迅速找到想要查阅的内容。通过温馨、可靠的笔调,作者告诉您如何正确解读您身上发出的警讯,应该怎样寻找医师治疗,及该如何排除对自己健康的不必要的顾虑。本书就像您的家庭医师,随时随地马上解答您的疑问,给您对某些疾病的疑虑一个圆满的建议,及减少您延误治病的风险。

媒体推荐

    本书救了我的命……我在清晨三点半醒来,觉得胸口一阵巨痛,我只好骗自己是消化不良……但是刚刚看到伊沙多尔·罗生福医师的《注意!身体的警讯》后,我才发现自己有心脏病的征兆,我知道我得马上到医院去求医。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巴雅
    一本参考性的指南,精简、明了、可读性强,解读了许多人体疾病发作的信号——从手肘疼痛和凸眼到旧疾复发、瘙痒及秃发,以及对抑郁症的特别治疗方法和如何从手指甲和脚趾甲中诊断出40种不同的疾病。
    ——美国《纽约日报》
    罗生福医师对如何做自我诊断提供了明智的建议。同时解释了年龄、性别、家族病史及生活习惯是如何为身体的各种症状提供线索的。《注意!身体的警讯》可以为读者节省许多时间、金钱及很多不必要的忧虑。
    ——美国《出版人周刊》

作者简介

    伊沙多尔·罗生福,医学博士,美国的内科医生和健康专家之一。纽约医院康乃尔医学中心教授,被荣封为“罗西杰出奖临床学教授”,纽约医院和癌症纪念中心主治医师,曾担任纽约医学会社的会长、美国国家健康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特别委员以及美国猝死症顾问委员长达10年之久。他曾连续8年每周在全美联播的《钟点杂志》电视节目上担任健康咨询专家,并担任CBS晨间顾问长达4年。作为罗生福心脏基金会的总裁,每月为世界的《时尚》杂志写健康专栏文章。著有《真正的好疗法》《医生,我该吃什么》《注意!身体的警讯》,这些著作均为美国医学畅销书。

目录

序言
Part 1  疼痛  一个你不能忽视的信号!
●怎样感觉到疼痛?为什么会觉得痛?
  1 头部疼痛
  2 眼部疼痛
  3 耳朵疼痛
  4 舌头疼痛
  5 喉咙疼痛
  6 颈部疼痛
  7 背部疼痛
  8 肩膀疼痛
  9 腿部疼痛
  10 脚部疼痛
  11 关节疼痛
  12 手肘疼痛
  13 胸部疼痛(从心脏引发的胸痛)
  14 从肺部引发的胸痛
  15 肋骨疼痛
  16 从身体任何部位引发的胸痛
  17 胃灼热(心口灼热)
  18 腹部疼痛(右侧、左侧、右上侧及左下侧)
  19 腹部正中央部位的疼痛
  20 肋腹(腰窝)疼痛
  21 直肠及肛门疼痛
  22 腹股沟疼痛
  23 睾丸疼痛
  24 阴茎疼痛
  25 乳房疼痛
  26 痛经
  27 性交疼痛
  28 排尿疼痛
Part 2  肿块及非肿块性质的肿胀状况
●非病态增衍所形成的“肿块”
  1 舌头肿胀
  2 牙龈肿胀
  3 眼睛鼓胀(凸出)
  4 颈部肿块
  5 腋窝肿块
  6 乳房肿块
  7 腹部肿胀
  8 腹股沟肿块
  9 睾丸肿块
  10 直肠肿块
  11 腿部水肿
Part 3  不正常的出血现象
  1 皮下出血
  2 流鼻血
  3 眼睛充血
  4 牙龈出血
  5 耳内出血
  6 呕血
  7 唾液中带血
  8 乳头出血
  9 尿液中带血(血尿)
  10 血精
  11 便血
  12 阴道异常出血
  13 月经量少或无月经
Part 4  发热  体温多高才算是高热?
  1 测量体温
  2 确定已经发热
  3 找出病因
Part 5  神经系统是否完全正常
  1 猝发
  2 虚弱或昏倒
  3 面瘫
  4 震颤
  5 身体各个部位出现的麻木感和刺痛感
  6 嗅觉或味觉退化
  7 尿失禁
  8 记忆力减退或行为怪异
Part 6  视力障碍
  1 逐渐老化的视力
  2 黑点、视力模糊、乏光及重影等现象
  3 眼睑下垂
Part 7  听力障碍  耳聋、耳鸣等
Part 8  消化系统  进食和排泄问题
  1 无食欲
  2 恶心
  3 原因不明的肥胖
  4 吞咽困难
  5 黄疸
  6 便秘
  7 腹泻
Part 9  呼吸系统  呼吸感到困难吗?
  1 长期咳嗽
  2 呼吸急促
  3 打鼾
  4 声音改变
  5 打嗝
Part 10  性障碍
  1 男性阳痿,女性怕冷
  2 不孕症
Part 11  皮肤症状
  1 发痒
  2 秃头
  3 毛发过于浓密
  4 满脸通红
  5 皮肤变色
  6 脸色苍白
  7 多汗症
  8 指甲是健康指标
Part 12  心悸、脉搏及心律不齐
  1 如何测量脉搏
  2 脉搏提供哪些信息?
  3 这样的心率正常吗?
Part 13  高血压  这些现象提供了什么信息?
  1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为什么?
  2 造成高血压的原因
Part 14  睡眠不足或过度
  1 经常昏睡
  2 失眠
  3 经常性疲倦
Part 15  尿液异常现象
  检查自己的尿液
Part 16  经常觉得口渴
  1 水的摄取与排除
  2 找出原因
Part 17  遗传及生活方式对症状的影响
  1 年龄的影响
  2 性别差异的影响
  3 婚姻状况的影响
  4 家族遗传基因的影响
  5 工作环境的影响
  6 酒精的影响
  7 香烟的危害
  8 药物的影响
  9 特别写给同性恋者

前言

  

    那种令人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况在上一次发生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晚上入睡前还觉得自己精神奕奕、通体舒畅,但第二天早晨醒来却感觉自己已经病得要死掉了!觉得恶心欲吐、腹泻、发热以及腹痛等。但这并不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吃错东西,也不是因为患上传染性流行感冒。再隔天早晨,腹泻虽是止住了,但体温仍然维持在37.8℃左右,这时你只要一想到食物就作呕,并伴发腹绞痛。假如这是因为感冒或食物中毒引起的症状,现在应该痊愈了。突然问你想起隔壁年轻的女同事,她在几个月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症状,当时她也以为是有什么病毒在作怪,想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后来被推进手术室时发现,阑尾快烂掉了!如果再耽搁一段时间,她的病也许就治不好了。“阑尾炎!”——你所罹患的可能正是这个病呢!你是不是应该马上打电话给医师咨询,或者就近找一家医院去急诊就诊呢?
    如果碰到诸如大出血的情形,或骨折,或突发高热,或剧烈难耐的疼痛等,你一定会知道怎么处理,并及时寻求帮助。但是,若碰到另一种让你纠结两难、进退维谷的情形,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如月经延期(非怀孕)、干咳(抽烟多见此现象)、胸部持续压痛(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这种状态是不是表明你已经有危险了?这些症状会不会自行消失?需不需要看医师?是马上去医院还是观察情况?人们之所以会有这些疑问,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每个症状所代表的意义,而且他们也无法正确无误地描述出症状的实际情况。这不仅困扰患者本身,同样也会对医师构成障碍,令医师无法找出真正的原因。
    最近,我在门诊上进行一项非正式的问卷调查,通过第一句形式化的开场白“你觉得怎么样?”之后,我会询问患者:“你有过Gribbling的症状吗?”具体详述如下:
    ●“你实在太棒了!我已经看了好几年医师了,至今还没有一个能找出我的毛病到底是什么。Gribbling,对,就是它。”(其实,患者的体质对牛奶及任何乳制品都有排斥不适的现象。)
    ●“我以前一直都有Gribbling的毛病,但是自从我前列腺的问题治好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情形了。”(患者把Gribbling和Gribbling两个词搞混了,即“尿余沥现象”。)
    ●“我先生有Gribbling的毛病,我没有。”(后来体检,结果非常健康。)
    ●“当然,我经常有Gribbling情形,但在排气之后感觉好多了。”(后来证实患者有胆囊方面的疾病。)
    ●“我只有在冷天快速行走或上坡时,胸部才会出现Gribbling的情形。休息后,症状便会消失。”(患者患有心绞痛。)
    只有一个患者反复逼问我关于她Gribbling的情形,并说:“我实在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其实,根本就没有Gribbling这个词,那是我臆造出来的。但是我的大部分患者却会猜想,即使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个概念,但一定有这么一种症状,而且就在他们身上发生。他们的反应却足以证明我长久以来的推测:大部分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症状,也不懂这些症状代表什么意义,更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些症状。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一般而言,医师会用下面三个步骤来诊断病情:
    第一,对谈——由患者描述症状,医师负责在适当的时间提出问题。
    第二,诊断——医师会利用触、摸、叩、听等方法来找出病因。
    第三,检验——从体温测量到最复杂的诊查程序都包括在内。
    依我之见,第一个步骤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患者能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症状,那么在实验室检查分析结果出来之前,医师十之八九都能凭你描述的症状作出正确的诊断。
    当然,如果医师能花很长的时间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等,那自然最好不过了,但这几乎不太可能。医疗方式正逐步进化,医师能听患者描述症状的时间将越来越少!由此可预知的是,在你获知正确的诊断结果之前,你得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检查,看过一个又一个专科医师。这样的情形不仅浪费时间、金钱,而且会令患者感觉不舒服,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因此耽搁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如果患者能自己提供线索,帮助医师及时找出正确的诊疗方向,这对患者来说是最好不过了。恰恰这些线索是依据患者自身的躯体感觉而定的。毕竟,还会有谁比患者自身更能详实地掌握症状的情况呢?
    从这本书里,读者可以获得各种疾病症状的具体知识,弄清楚这些知识后,他们可以帮助你向医师正确并条理清楚地描述症状。同时,这些知识也能帮助读者正确判断出症状所代表的意义,决定该怎么处理这些症状,以及何时开始诊疗最为恰当。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具备普及知识的患者对自己症状所做的第一手陈述通常都是正确的。但是请大家注意,虽然这本书能够使你自己更了解自身的症状,并且从中作出诊断参考,但是它绝不能使你成为一名医师。医师的专业诊疗仍然是最重要的救命药方。
    有时候,你可能会翻阅本书查看某种症状却查阅不到时,有些可能是因为我个人的疏忽,若是这种情况,在此我先向各位读者致歉。而有些确是刻意不节选入本书的,因为这些症状都极为少见,或是备受争议,容易给读者带来无谓的困惑及疑虑。此外,有关精神方面的病症也删去了,因为心理专业与内科专业不是一个系统,某些精神疾病的症状需要很多年的经验才能了解清楚,如果只是轻描淡写则太过冒昧。本书对于因各种不同的生理疾病而出现的异常现象,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说,从“神经系统正常与否”到“神志不清与怪异行为”,从较简单的“营养不良”到“阿尔茨海默病”等都有论述。不管怎样,有一句警语特别适合这个时代。如果你发现以往总是“状态良好”的亲戚或朋友,在个性上突然发生变化,情绪颇不稳定,或有出其不意的狂怒,或沮丧不振,这极有可能是滥用药物或随意停用药物造成的结果。
    本书所收录的各种症状都是我行医近40年来总结的在患者身上经常发生的种种情况。在书中尽量以简单实际而直接的方式向读者呈现,解释各个症状的内涵,就如我在临床上对患者所做的一样。最后一章里我也讨论了个人特征上的问题,这些特征往往与症状的解析有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史、职业、性倾向以及生活形态等,这些都与发病的概率有关。对个人及医师而言,这些都是作出正确诊断的有利依据。
    如果你是一个对医学相当着迷的读者,喜欢阅读有关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著作(也许当一名医师曾是你的梦想),那么你可以一口气从头到尾将此书读完。当然你也可以将此书当作你生病查找病因的参考手册。不论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读此书,通过书中所描述的症状以及提供的专家意见,你都能有所收获。当你需要这些知识来支援你时,它们就在手边,唾手可得,这可是一件令人欣慰而又安心的事情!
    伊沙多尔·罗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