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琴心/大家文库

  • 定价: ¥32
  • ISBN:9787122294401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化学工业
  • 页数:202页
  • 作者:琦君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琴心》是琦君出版的第一本书,共收入十六篇作品,包括琦君精心挑选的散文九篇、小说七篇。本书以真善美的视角,将回忆当成洗涤心灵之旅,把满腔真情、深切回忆熔铸到每篇作品之中,集实用性和欣赏性于一体。本书中的各篇作品是她生活的写照,真性情的倾吐。

内容提要

  

    琦君著的《琴心》讲述了桂子飘香的深秋是母亲忙碌的季节,也是哥哥和我最快乐的日子。满树的桂花要待我俩摇落下来,仔细地拣去枝叶,筛去花托,一箪箪摊在秋阳里晒干。
    那正是秋收的时候了,母亲忙着蒸糕做饼,撒上了金黄色的桂花,装在提篮里给收租谷的叔叔和长工做点心。……直至热腾腾的桂花糕香味冲进鼻子,我们才揉揉眼睛,一跃而起,取两块最大的藏在怀里,跳上岸来。
    晨光熹微中,看船篷上挂着红灯笼,淡淡的光辉,映着深蓝色的水波,款乃一声,船儿渐向波心摇晃而去。

媒体推荐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幽幽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师承“一代词宗”夏承焘,文学造诣颇高。著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四十余本。作品经常被选入中学课本,并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著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等散文作品,晚年创作的小说《橘子红了》被改编为电视剧,由周迅、黄磊主演,一时掀起收视狂潮。

目录

散文
  01-圣诞夜
  02-油鼻子与父亲的旱烟筒
  03-我们的水晶宫
  04-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05-家庭教师
  06-忆苏州
  07-乡思
  08-小玩意
  09-迁居
小说
  10-姐夫
  11-失落的梦
  12-水仙花
  13-永恒的爱
  14-琴心
  15-长相忆
  16-梅花的踪迹
后记——未有花时已是春
附录——我的第一本书
校后记

前言

  

    琦君这本《琴心》是集其近作——散文与小说二+余篇而成。这是她生活的写照,真性情的倾吐。
    琦君为文,不事雕琢,长于心理描绘,而以空灵淡雅胜。其情致有如绿野平畴,行云流水,令人超逸意远,余味常在欲言未言之间。她之所以能此,半恃天才,半赖工力。我们试读卷首《吾师》一文。不难体会出她早年学文的甘苦。
    我与琦君相识较晚,虽同事有年而未多往来。直到《国风》创办。琦君任主编,因得时相晤谈,略知其身世。琦君出身将门,家境富裕,生活原颇安适,不幸相继而来的家难国难,使她不得不负着一颗创伤的心,踏上崎岖的征途。她眼看山河动荡,先人遗业荡然无存,她忧伤、悲痛、哀怨!不由得怀念到双亲、故乡、师友、兄弟。借着一幕幕的往事,传出她一声声的呼喊!然而她的呼喊是经过了内心千回百折的锤炼而发出的,是那样的委婉柔和!
    琦君毕竟是一位不很平凡的女性,她赋性跌宕,豪迈有丈夫气。尝于其故乡捐产兴学,为桑梓造福。并于危疑困厄之际,毅然把她先人所遗藏书数万册,捐赠浙大,以留纪念。她遇事有快刀斩乱麻的手法、壮士断臂的气魄。然而见之于文字者,往往是一溪流水,数瓣莲花,她未尝以惊涛骇浪指点给人。虽然这一溪流水,原是由万顷波涛奔腾倾注而来。
    琦君的老师与她论学有云:“迩来书外有工夫”“对人要有佛家怜悯心肠,不得着一分憎恨”“请以微笑之智慧,面对烦恼,磨刮出心灵之光辉”。琦君的师承如此,宜其文之不同寻常。她面对种种烦恼,不欲着一分憎恨,还复露出智慧的微笑。
    这样的情操意境,在她各篇小说中,显得分外鲜明。而她多年来在学校所感受到的宗教精神,益使她的笔致纯化,带出无限温暖。试读其《圣诞夜》《永恒的爱》诸篇,其情操何等圣洁,人间天上,由于爱而融成一片了。
    琦君爱梅,平居多咏梅之作,本书便以《梅花的踪迹》为终篇。尝忆其咏梅词有云:“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颇足表现其风格。因本书出版,略附数语,未敢谓真知琦君,真知其文也。幸读者吟味而自得之。
    张文伯

后记

  

    未有花时已是春
    为了纪念逝世十五年的双亲与分隔两地的老师,我终于选了近年来的几篇短文和小说付印了。这里面没有瑰丽的文采辞藻,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更没有纵横磅礴的才华,我只是朴实地用肤浅的文字,传递出我的点滴心声。这一字一句里,有我的欢笑,有我的眼泪,有我对过去不尽的怀念,对未来无穷的寄望。
    年轻时不知珍惜双亲的爱,及至乱离中双亲相继去世.对他们的怀念之情,却是随年事而俱增。三十八年仓促来台,不曾携出一丝一毫的纪念品。悲怆中每吟先父于我二十岁生日为我口占的诗:“聪明如汝又心清,泉涌文思下笔成。一脉心香虔默祷,期儿成业又长生。”即不禁泣下沾襟。先父是个军人,他不会吟诗,可是他对我海样深的慈爱与期望,却充分表现在这短短二十八个字里了。
    还有使我终生难忘的就是我的一位夏老师,是他的人格学问给我的熏陶,使我至今尚保有纯真的天性,而于艰难困苦中,亦不至颠仆灰心。我生平遇事多感伤,他给我写了一首绝句是:“莫学深颦与浅颦,风光一日一回新,禅机拈出凭君会,未有花时已是春。”就为他给我不断的鼓励,使我总不敢妄自菲薄,而能以顽强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也能以顽强的心,忍受下许多痛苦。
    我又记得他在读了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后,给我写信说:“以汝之性情智慧,亦可勉为此业,如他年能有此不朽之作,真我辈之光。岁月不居,幸勿为闲烦恼蚀其心血。”当时我读了此信,是如何的感奋!可是匆匆流光,又无声无息地逝去了十个年头。十年中,我竟是一无成就,我将以什么来告慰老师呢?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值兹岁序更新,随着这本小册子的问世,我要昂首望着更远更远的前面。但愿这本小册子能时时警惕着我,使我化热泪为力量,追随着勇敢者的行列,开拓人生的道路。新年带来的希望是无穷的,默念着“未有花时已是春”的诗句,我欣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