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科 学 > 科学、科学研究

创造心理学(给青少年的10种创造力)

  • 定价: ¥59
  • ISBN:978711545725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页数:145页
  • 作者:编者:林栩//寓乐...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林栩、寓乐湾编著的这本《创造心理学(给青少年的10种创造力)》将告诉你,青少年的创造力是可以借由科学的训练方法得以实现的。创造心理学在创客之风盛行的当下,可以为我们的教育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本书从当下流行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入手,解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并引入创造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论。不但学习到理论,还有足够可以实践、练习的方法。
    本书将告诉你,什么是创造心理学、十种创造力是什么、如何训练得到这十种创造力,让我们的青少年可以借由本书练习获得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的创造力。
    本书共包含十三章的内容,文字容易读、方法容易用,本书的目标和您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可以说,这是一本离让我们的孩子获得创造力简单、可行的书。
    本书是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表现方式的组合体,将心理学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理论为实例。相信这本书能为您带来足够的知识和改变,更为您帮您的孩子提高创造力多了一个更值得选择的方法。

内容提要

  

    创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般创造活动,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创造群体的心理现象。它是以心理学为中心,综合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生理学等对创造研究的成果的一门行为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影响创造的各种因素,如创造性与创造力的测量,创造过程以及创造的方法等。无论是教师或者学生家长,都会需要林栩、寓乐湾编著的这本《创造心理学(给青少年的10种创造力)》,并从本书中获取到更好的引导青少年产生“创造力”的方法。

媒体推荐

    创客需要的十种能力,创客教育需要的课程设计原则,本书都给出了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现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
    当创客之风盛行于国内教育界时,我们深感,我们需要足够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才能让教育不忘初心,不偏离轨道。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在线CEO孙畅
    有理论依据,有方法可落地,有可读的故事和情节,很难得一本工具书可以写的如此接地气。
    ——前微软中国副总经理、IBM大中华区战略区企业发展部总监、中科红旗创始CEO、中文在线教育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刘博

目录

第一部分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
  第一节  钱学森之问
  第二节  创窖与创客教育
  第三节  STEM教育
  第四节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
  第五节  创客教育与家庭教育
第二部分  创造心理学
  第一节  什么是创造心理学
  第二节  敏锐的观察力:机敏地发现和探索问题
  第三节  持续的专注力:形成专注的良好习惯
  第四节  高超的记忆力:训练超凡的记忆能力
  第五节  熟练的经验转移能力:触类旁通地迁移经验
  第六节  丰富的联想能力:将资源联结起来
  第七节  灵活的思维能力:开启发散思维
  第八节  坚韧的意志力:驱动坚持到底的潜能
  第九节  独立的思想能力:激发新的思想灵感
  第十节  精准的预见能力:发掘超前的推断眼光
  第十一节  问题的解决能力:解决问题才能达成目标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

  

    青少年创造心理学
    人性会进化。这是世上无数诚实的人努力工作、精进的一个根本假设。
    人性进化的第一步是从野蛮走向规矩。野蛮是以冲动、疯狂、破坏、任性、不负责任、暴力、解恨为动力。野蛮潜伏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像笼中之兽,等待着机会,一个合情合理的机会,一个忍无可忍、等无可等的机会。一旦被释放出来,野蛮会让人兴奋、疯狂,又略带欣喜和恐惧。野蛮者赞赏行动、捕获、快速奏效,不计长远后果。野蛮有时也以一种诗情或玩笑的形式出现,但无论形式怎样花哨,野蛮者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或不顾他人的痛苦感受,或以他人的痛苦作为一己快乐之源。
    从人性的层面上讲,人类进化的根本巨变不是直立行走、咿呀言语,而是规矩的建立。规矩始于界限的设定,对逞强欺弱、恣意妄为、顺手牵羊等野蛮习性设立一些限制。通过建立戒律和法则,让个人和社群脱离野蛮原始性,从规矩走向秩序,从秩序步入稳定。
    然而一代人的秩序往往会成为另一代人的窒息。几十代人的宗法秩序与教化管制的后果是欧洲社会精英全面追求创造理性和自然生命的文艺复兴,是绘画、建筑、雕塑、科学鲜花的遍地绽放。那是人类的青春之歌,充满梦想和新视角,充满新发现的新时代,和着内在涌动的新的生命活力,如一支长长的号角,吹着一曲穿越几个世纪经久不息的刨造之歌。
    创造,如太阳的光,照进天地生命里,把体内复活的力气唤醒,把潜藏在万物里繁衍的热情打开,在吐纳、伸展中加入身边的同族异类,加入自然生生不息的交响乐章。同大自然一样,人脑在意识的世界里也做着相似的刨造,它用意识的力量去关注、理解、整合生活中的元素,去构造一个更为合理、完美的认识。当一个记者或剧作家把收集的照片、记事条、评语、对话、想法都摊开在地上,准备编出一个自洽生动的故事时;当一位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整理新旧数据,想要构成一个新的更为完善的看法,来代替那个明显有漏洞的旧观念时,他们都是在用意识的光,刨造一个新的理念、新的设计。这种“新”有时只是相对于个人前一个时刻的思想状态而言的,而不一定代表群体思想史上的新。
    除理性意识的自日型刨造外,创造还有一个黑夜的篇章。在“黑夜”里,创造者不再依靠光去构造图景。黑夜用她的心、她内在的眼睛去感触和寻找未知的方向。在黑夜里寻找,就像空气寻找火山的出口、蚯蚓寻找土中的道路,就像雕塑寻找罗丹的意图、梦想寻找梦者的信息。寻找,是人的爱在表达,而表达是爱在寻找。如果说白日的光是带着一种信心开始它构造的旅程,黑夜的心则带着一种焦虑、一种莫名的不安开始了它的探索。这两种过程有时交汇,便有了所谓凌晨四点的刨作,灵光泉涌:灵魂的光和欲泉的涌相遇在展曦里,便有了炉火纯青的画笔、一气呵成的设计、飞流直下的不朽诗句。
    从野蛮到规矩,人类书写了古代历史。从规矩到刨造,人类书写着现代历史。如果刨造只被狭隘地理解为异想天开的孤僻行径,如果刨造仅仅是对陈腐规矩和社会权威的一种喘息反抗,那么青春少年也只能成为昙花一现、躁动、无理的代言人,成为成人世界期待尽快结束的一个荒诞梦魇。但如果创造是一种发现新知识、新答案、新的眼光和道路的探索过程,同这个世界的历史和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带着这个世界的历史和生活向前进,那么青春之歌将从生到死,与生命同在。创造是对内在生命活力的一种彻底的、庄重的拥抱,而生命也在创造过程中升华进步。
    所以扶持刨造就是赞助生命。用信心和富有乐观精神的阳光去迎接这个生命,用宽容耐心和美育的养料去浇灌这个生命,让这个生命在温暖适度的生态环境里开花结果,让他们永葆青春健康之力。在人类社会的千头万绪里,再也没有比营造一个能鼓励和支持个体生命健康生长的生态环境更有意义的事情了。为了生命,我们培育刨造,我们去寻找并加入地球母亲那酋昼夜不停、牛生不息的摇篮曲。
    陈宏图教授写于美国哈佛大学
    2016年5月

后记

  

    作者从开始写这本书到写完这本书,已经过去一年了。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让我看到作者很焦急地想要尽快完成这本书,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这本书的出现可以帮忙扶正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帮忙解决老师在教授孩子时会发生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解答父母的一些疑问。
    不忘初心
    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更是全人类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作为教育行业的一员,我们有情怀,有想法,更有自己的坚持。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我心动了。不单单是因为我看到了一缕教育的曙光,更是因为我敬佩作者的学识和能力。
    当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行业:当越来越多的科技,开始被投入到教育行业:当越来越多的方法,开始被应用于教育行业,我们希望所有的这些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是有益、有用且合适的。
    从心开始
    我们偶尔也会回望,也会思考,现在的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需要什么。这些需要,有知识上的、有技能上的、有情感上的,也有人文关怀上的,甚至有心理健康上的。于是,我们用这些思考、回望,来面对现在的孩子、未来的需求。
    这本书,从知识技能上,给予一定的补充:从情感上,给予一定的回应:从人文关怀上,给予一定的关注。同样,心理健康的层面是心理学相关书籍必须要关注的层面。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教育梦,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无论它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都值得让我们勇敢地去追寻。
    ——郑州市政协教育委员、郑州中原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国创客(香港)研究院研究员徐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