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镜花缘(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精)

  • 定价: ¥28
  • ISBN:9787553807300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岳麓
  • 页数:384页
  • 作者:(清)李汝珍|总主...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李汝珍著的《镜花缘(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精)》不仅描写了蓬莱仙山的奇幻世界,更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在海外的异域勾画出一幅幅离奇别致的理想社会蓝图。书中海外世界的描写,既表现出李汝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天朝”以外的大干世界的强烈兴趣,也表现出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内容提要

  

    李汝珍著的《镜花缘(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精)》,是一部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作者简介

    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李汝珍自幼聪敏好学、多才多艺,精通音韵、博弈、书画、星卜等,著有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围棋谱《受子谱》等。
    李汝珍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等国家,表现出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而在其所描写的浪漫虚幻的世相下,却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敬畏、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

目录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顺时令定  罚约月姊助风狂
第三回  徐英公传檄起义兵  骆主簿修书寄良友
第四回  吟雪诗暖阁赌酒  挥醉笔上苑催花
第五回  俏宫娥戏嘲枇皮树  武太后怒贬牡丹花
第六回  众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获谴降红尘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第八回  弃嚣尘结伴游寰海  觅胜迹穷踪越远山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寿  食朱草入圣超凡
第十回  诛大虫佳人施药箭  搏奇鸟壮士奋空拳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
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罗网  儒士登山失路途
第十四回  谈寿夭道经聂耳  论穷通路出无肠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师生谈故旧  巧遇合宾主结新亲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问字  白发翁傲慢谈文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义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鸡舞镜  碧梧岭孔雀开屏
第二十一回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听奇文  观药兽武夫发妙论
第二十三回  说酸话酒保咬文  讲迂谈腐儒嚼字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楼闻善政  徐公子茶肆叙衷情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潜出淑士关  登曲岸闲游两面国
第二十六回  遇强梁义女怀德  遭大厄灵鱼报恩
第二十七回  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经豕喙乡
第二十八回  老书生仗义舞龙泉  小美女衔恩脱虎穴
第二十九回  服妙药幼子回  春  传奇方老翁济世
第三十回  觅蝇头林郎货禽乌  因恙体枝女作螟蛉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第三十二回  访筹算畅游智佳国  观艳妆闲步女儿乡
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缠足受困  长须女玩股垂情
第三十四回  观丽人女主定吉期  访良友老翁得凶信
第三十五回  现红鸾林贵妃应课  揭黄榜唐义士治河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桉妻
第三十七回  新贵妃反本为男  旧储子还原作女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第三十九回  轩辕国诸王祝寿  蓬莱岛二老游山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弃凡尘  走瀚海牵肠归故土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第四十二回  开女试太后颁恩诏  笃亲情佳人盼好音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第四十五回  君子国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岭下遇山精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发慷慨储君结伴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镜花岭孝女寻亲
第四十八回  睹碑记默喻仙机  观图章微明妙旨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第五十回  遇难成祥马能伏虎  逢凶化吉妇可降夫
第五十一回  走穷途孝女绝粮  得生路仙姑献稻
第五十二回  谈春秋胸罗锦绣  讲礼制口吐珠玑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窃书  显奇能红女传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
第五十六回  诣芳邻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仆重逢
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将军陇右失机  宰少女途中得胜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宾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绿香园四美巧相逢  红文馆群芳小聚会
第六十三回  论科场众女谈果报  误考试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赌石砚舅甥斗趣  猜灯谜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问卜  预盛典奉命抡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飞车国王访储子  放黄榜太后考闺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谒师  老国舅黄门进表
第六十八回  受荣封三孤膺敕命  奉宠诏众美赴华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众美初临晚芳园
第七十回  述奇形蚕茧当小帽  谈异域酒坛作烟壶
第七十一回  触旧事神往泣红亭  联新交情深凝翠馆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亭八女写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围棋姚姝谈弈谱  观马吊孟女讲牌经
第七十四回  打双陆嘉言述前贤  下象棋谐语谈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声水榭吹箫  隐俏体纱窗听课
第七十六回  讲六壬花前阐妙旨  观四课牖下窃真传
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新裁
第七十八回  运巧思对酒纵谐谈  飞旧句当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菜亭董女谈诗  凝翠馆兰姑设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第八十三回  说大书佐酒为欢  唱小曲飞觞作乐
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
第八十五回  论韵谱冷言讥沈约  引毛诗佳句美庄姜
第八十六回  念亲情孝女挥泪眼  谈本姓侍儿解人颐
第八十七回  因旧事游戏仿楚词  即美景诙谐编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释前嫌逞  风狂风姨泄旧忿
第八十九回  阐元机历述新诗  溯旧迹质明往事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诵凄凉句  警芳心惊闻惨淡词
第九十一回  拆妙字换柱抽梁  掣牙签指鹿为马
第九十二回  论果赢佳人施慧性  辩壶卢婢子具灵心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  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第九十五回  因旧恙筵上谈医  结新交庭中舞剑
第九十六回  秉忠诚部下起雄兵  施邪术关前摆毒阵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团  节度营中解妙旨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战无火关  启欲念被围巴刀阵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将军游幻境  发慈心仙子下凡尘
第一百回  建奇勋节度还朝  传大宝中宗复位

前言

  

    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理想、文化趣味和艺术精神的形象表现,问世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章回小说《镜花缘》堪称别具一格。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约1763-约1830),字松石,一字聘斋,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汝珍的哥哥汝璜(字佛云)前往江苏海州板浦(今江苏连云港),第二年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汝珍和弟弟汝琮随他来到任所。从此以后,李汝珍除了短时间到河南以外,长期定居海州。大约从这时候开始,李汝珍就动笔撰写小说《镜花缘》。
    乾隆五十三年(1788),李汝珍拜著名学者凌廷堪为师,学习经学与音律学。嘉庆六年(1801),他分发河南,试用砀山县丞。嘉庆十年(1805),他完成音韵学著作《音学臆说》,后改名《李氏音鉴》,在嘉庆十五年(1810)刊刻。
    大约在嘉庆二十年(1815),李汝珍历经三十多年,完成了《镜花缘》初稿。两年后,《镜花缘》定稿。不久,江宁(今江苏南京)桃红镇书坊拿到小说的手抄本,抢先私刻发行。嘉庆二十三年(1818),李汝珍才在江苏苏州刻成《镜花缘》小说。三年后,他修改原刻词句,又在苏州重刻。道光八年(1828),他再次修改,改由广州芥子园新刻。道光十年(1830),广州芥子园出版了第一部带绣像的《镜花缘》。此后《镜花缘》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先后出现了十多种版本。
    《镜花缘》小说的书名,取义于佛典的“镜花水月”,蕴含着空幻无常的意思。李汝珍的至交许祥林解释书名,说:“‘镜花缘’者,色相皆空,因缘有定。”清末孙吉昌在《绘图镜花缘题词》中也说:“镜花本空相,悟彻心无疑。”
    《镜花缘》小说一百回,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回到第六回是第一部分,为全书的序幕,讲述百名才女下凡故事的神话因缘;第七回到第四十回前半是第二部分,讲述唐敖海外游历的故事;第四十回后半到第五十四回是第三部分,写武则天开女科,唐敖的女儿唐小山(即唐闺臣)先往海外寻父,然后回国应试;第五十五回到第九十三回是第四部分,讲述百名才女同登黄榜、聚会欢宴的故事;从第九十四回到第一百回,是全书的终结部分。
    小说的第一部分写西王母寿诞蟠桃宴上,嫦娥要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下令百花齐放,为寿宴助兴。百花仙子说花时有序,不能聚四季于一时;如果日后果有百花齐放的事情发生,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不料天星心月狐下凡做了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剿灭了护唐反周的徐敬业。武则天自认为天下太平,在残冬赏雪的酒宴上,心血来潮,下令百花限一日之内开放。众花闻旨,不敢违抗,于是在一日内竞相开放。百花仙子以及九十九位花仙因此被贬谪红尘。百花仙子降生为岭南秀才唐敖的女儿唐小山,其他花仙下凡为才女,散居中原各地和域外各国。这一部分构成整部小说故事情节的因果框架,并揭示出小说的大旨是要为天下薄命红颜立传吐气。
    第二部分主要写唐敖漂洋越海、遨游各国的经历。唐敖参加科举考试,中了探花,但因为受到徐敬业一案的牵连,被贬为秀才,他功名之心顿然冷却。他在梦神观中得到梦神指示,说百花仙谪降红尘后,其中有十二名花漂游外洋,梦神要他往海外寻访携归。唐敖的妻兄林之洋常往海外贸易,唐敖便搭乘林之洋的商船出海,同林之洋及舵公多九公等,一路访问君子国、大人国、无肠国、无股国、黑齿国、白民国、淑士国、两面国、巫咸国、歧舌国、女儿国、轩辕国等四十多个国家,先后遇到才女骆红蕖、廉锦枫、尹红英、黎红薇、卢紫萱、魏紫樱、司徒妩儿、余丽蓉、姚芷馨、薛蘅香、枝兰音、阴若花等十二人,恰好应验了梦神所说十二名花。最后唐敖游至小蓬莱,弃绝红尘。这一部分描写的海外各国,大都能在中国古代的《山海经》《十洲记》《博物志》等神话志怪书中找到依据,但小说对原有的记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带有鲜明的异域奇幻色彩和强烈的现实讽刺意味。
    第三部分写武则天下诏开女科考试,数百名才女参加考试,被授女学士之职。唐小山得知父亲隐居小蓬莱,强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遍历艰险,到达小蓬莱,在镜花岭水月村中的泣红亭里,发现载有百名花仙事迹的仙碑,亭中玉座正面的大匾写的是“镜花水月”。唐小山得到父亲家书,于是遵循父亲的意愿,返回中原,改名闺臣,前往长安应试。这部分虽然是整部小说情节的过渡段落,但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写武则天开女科,这是石破天惊式的想象;二是写唐小山以一介女子的身份漂洋过海,这也是从古未有的域外探险。
    第四部分写唐闺臣同其他九十九名才女参加多次考试,最终同登黄榜,她们正是一百位被贬谪人间的花仙。她们在京城多次举行庆贺宴会,表演了书、画、琴、棋,赋诗、音韵、医卜、算法,以及马吊、双陆、抛球、投壶、秋千、斗草、灯谜、酒令等各种游艺技能,尽欢而散。这一部分主要展示百名才女的才学,所以书中有大量专门知识的讨论,举凡琴棋书画、文章制艺、诗词歌赋、天文地理等,无不涉猎,充分体现了小说作者的博学多闻和文人趣味。
    第五部分,写众才女有的回国,有的回籍,如风流云散。唐闺臣再次出海寻父,到小蓬莱,人仙山不归。这时徐敬业等人的后代起兵反周复唐,迫使武则天逊位,唐中宗复辟。在争战中,由秀英、邵红英等十名才女先后殉难。中宗复位后,仍然尊武则天为太后,武则天又下一道懿旨,来岁再开女科,并命前科众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小说并没有全部写完,现在存世的这一百回“仅得其事之半”。比如,唐闺臣遁人仙山之后,是否与其他才女再度相聚?百名才女除了十名殉难者以外,其他人如何重归瑶池?这些内容都没有交代。李汝珍本想完成全稿后再刊刻,但是友人劝他说:“子之性既懒而笔又迟,欲脱全稿,不卜何时,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睹其半为快耶?”因此,小说第一百回最后说:“若要晓得这镜中全影,且待后缘。”当然,这“后缘”终于未能写成,可能也因为难以续成,现在只留下这一百回的《镜花缘》。
    李汝珍创作《镜花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同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一样,想要通过小说的艺术描写,歌颂“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的才女。一方面,李汝珍继承了明末清初以来世情小说彰显女性风采的艺术传统,借助于花仙下凡和武则天“特开女试”的独特构思,精心塑造了一批才华出众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唐敖等人的海外奇遇,探索女性的生存状况、教育权利、政治参与等问题,体现出某种男女平等、尊重女权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中,《镜花缘》第一次把女性的活动空间从家庭转移到了社会,因此能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表现李汝珍的女性观。
    《镜花缘》不仅描写了蓬莱仙山的奇幻世界,更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海外世界,在海外的异域勾画出一幅幅离奇别致的理想社会蓝图。《镜花缘》中海外世界的描写,既表现出李汝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天朝”以外的大干世界的强烈兴趣,也表现出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同明代虚浮空疏的学风相比较,清代的学风以博闻多识著称。受到这种学风的濡染,李汝珍一生追求博才多学,读书从来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以其暇旁及杂流,如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靡不日涉以博其趣”(清人余集《李氏音鉴。序》)。李汝珍的博才多学,使《镜花缘》成为一部以夸耀博物知识来表现文人趣味的“杂学小说”。同清代其他才学小说相不同,《镜花缘》别具情致,还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机敏的智慧情趣。也许正因为如此,《镜花缘》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居然先后出现了十多种刻本,而且在20世纪以后还流传海外,出现了英、德、俄、日等多个语种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