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朝花夕拾/*新编语文教材*阅读书系

  • 定价: ¥25
  • ISBN:978753549720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206页
  • 作者:鲁迅
  • 立即节省:
  • 2017-07-01 第1版
  • 2017-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根据教育部最新审订的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结集而成,是专为初中生量身订做的课外读物。
    经典名作,全本呈现,文质兼美;知名专家导读,一线名师引读。
    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引领青少年真正进入经典。领略经典的魅力,从这套书开始。
    本书为鲁迅著的《朝花夕拾/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内容提要

  

    鲁迅著的《朝花夕拾/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是作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品记述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性格志趣,抒发了对昔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还收录了《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等杂文名篇,以让青少年读者领会鲁迅的丰富与深刻。

媒体推荐

    鲁迅独特的其他作家不能代替的价值,在于鲁迅的作品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最高典范,他把现代汉语表意、抒情的功能达到了极致,并极具创造性,理应成为孩子学习现代汉语的范本,从小开始学,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钱理群
    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郁达夫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4卷5号上,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鲁迅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鲁迅也以杂文为武器,以犀利、冷静的笔触表达自身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刻的社会见解。此外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目录

散文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我的第一个师父
  阿金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散文诗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一觉
杂感
  灯下漫笔
  略论中国人的脸
  “友邦惊诧”论
  谈金圣叹
  拿来主义
  看书琐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论人言可畏
  文学和出汗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名师引读《朝花夕拾》

前言

  

    《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主将,是推进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国手,毛泽东同志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书名“朝花夕拾”有其特殊的含义。“朝花”,早晨的花朵、花絮;“夕拾”,傍晚捡拾。显而易见,这本书就是鲁迅先生回忆往事的文集,里面的散文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其实这些散文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虽然易懂,但是太过直白。于是在编订成书时,定题为“朝花夕拾”,既能概括文集的内容,又富有文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性格的真实写照,在《朝花夕拾》中也集中体现出来;而且,我们可以循着《朝花夕拾》这本书,了解鲁迅先生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看到鲁迅先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以文学作为武器的斗争道路的。
    童年时的鲁迅是无忧无虑的。他听祖母讲老虎拜猫为师,学成后却想杀掉猫,称王称霸的故事;他会从蛇的嘴下救出可怜的隐鼠,精心饲养,把他当成墨猴;他会听睡觉呈“大”字的长妈妈讲美女蛇吃人.反被老和尚收进盒子的故事;在“我的乐园”——百草园中,捉蟋蟀,玩弄斑蝥,拔何首乌,塑雪罗汉,按照闰土父亲传授的方法在雪地里捕鸟:甚至在“最严厉的书塾”里仍然可以偷偷跑到小园里面折腊梅、寻蝉蜕,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在迎神赛会时,和乡人们一起“紧张”而又“高兴”地等待“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出现。——这些常见的童年趣事都成了《朝花夕拾》的材料,更成了表达鲁迅先生思想情怀的重要抓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对鲁迅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将沉浸在“乐园”中的鲁迅送到“最严厉的书塾”,因为那里有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父亲还会在鲁迅及其他家人急切看迎神赛会时,突发奇想地要求鲁迅背诵“一字也不懂”的《鉴略》。——这些事实,也加入了《朝花夕拾》中,也使鲁迅先生的思想认识更为深刻,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情背后的本质,从而使散文主旨更为深远。
    父亲病重,家境一日不如一日,年幼的鲁迅开始接触当时的社会。奔走于“名医”之间,可是他却发现这些所谓的“名医”不过是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父亲垂危,衍太太让鲁迅按照风俗使劲叫父亲,可是他却觉得“这真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甚至在看似温和可亲,实则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的诽谤下,不得不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于是,年轻的鲁迅只能“走罢”,于是开启了外出求学之路。去南京新式学堂吧,在这里,鲁迅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阅读《天演论》,知道“物竞天择”。可惜的是,新式学堂“乌烟瘴气”,学习的结果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鲁迅又踏上“所余的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在日本东京,鲁迅认识了一批中国留学生,其中有一位“离奇”“很可恶”的人——范爱农。鲁迅依然没有感受到自己想要的氛围,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在那里,鲁迅结识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真挚无私的爱给予青年鲁迅极大的鼓舞,鲁迅认为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在那里,鲁迅还遇到了改变他人生之路的两件事: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使鲁迅彻底改变学医救人的思想,他醒悟,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回国,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回国后,面对那些高举公理正义旗帜的“正人君子”,面对“谋害”“白话”的“引导青年的前辈”.面对不彻底的辛亥革命留下的烂摊子……
    此时的鲁迅再也忍不住了,在《狗·猫·鼠》中,他给“媚态的猫”画像,用辛辣的笔调讽刺了“现代评论派”文人的“媚态的猫”的嘴脸;在《二十四孝图》中则明确喊出“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并且要寻求最黑暗的咒文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碍白话者。即使是堕入地狱,也绝不改悔;《范爱农》中,范爱农是一位普通的爱国知识分子,他耿介、偏激,辛亥革命后,勤快得很,却最终在那个社会受到排挤,溺水而亡。鲁迅由此重视辛亥革命的教训,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作了形象的批判。
    尽管此时的鲁迅愤怒,需要发泄,并努力地通过他犀利的文笔,直插敌人心脏。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有一块恬静的处所,在那里,有充满无限趣味的百草园;有虽然不识字,却愿意费尽心思为他买来《山海经》的长妈妈;有严谨治学而且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于是,在《朝花夕拾》中,我们又见到了鲁迅先生温和的一面。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从鲁迅少年时代写到在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示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他的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显得优美而清新,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出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充分地流露了鲁迅先生的仁爱之心,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是这样说的,《朝花夕拾》就是这样做的。
    (作者系江苏省正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