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素心四书系列(共4册)

  • 定价: ¥161.4
  • ISBN:978753549806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1015页
  • 作者:林清玄
  • 立即节省:
  • 2017-08-01 第1版
  • 2017-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素心四书系列(共4册)》是台湾著名散文大家林清玄“素心四书”系列全集: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作者执笔四十五周年诚意奉献,纳入中小学教材文章、央视“朗读者”节目阅读文章及美食系列文章全新收录,温暖砥砺的文字中传达出作者超然的处世之道。
    遴选贴合文章主题的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四色全彩印刷,文艺雅致。
    附赠“素心”主题笔记本,配以四色精美插图元素,清新雅致,具有良好的书写体验。
    每个人心灵成长中都有一个林清玄,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表达,朴素的语言又充满智慧和哲理,独树一帜;书写微乎其微的事物去道出生命的意义,开启心智。直指心灵的文字,找到前进的动力。

内容提要

  

    《素心四书系列(共4册)》以林清玄提倡的素心“柔软心、欢喜心、清净心、平常心”为基调,囊括:
    ①热销50万册,被评为2015年度好书的《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②央视推荐阅读,备受好评文章全收录的《心有欢喜过生活》;
    ③作者亲题书名,以清净心行走世间,修复生命能量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
    ④2017重磅上市,“素心四书”压轴之作《平常心 观自在》;
    ⑤以“素心”为主题笔记本,内文精选唯美四色插图,配以清雅文字,用一颗素雅之心过自在平和的生活。
    林清玄以温暖砥砺的文字将其超然的处世之态诉诸笔端,给以我们心灵的指引。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第一辑 修得一颗柔软心
  柔软心
  生命的化妆
  莲花汤匙
  总有群星在天上
  清净之莲
  黄玫瑰的心
  掌中宝玉
第二辑 白雪少年
  兵卒无河
  幸福的开关
  飞鸽的早晨
  期待父亲的笑
  红心番薯
  飞入芒花
  在梦的远方
  以直观来面对世界
  迷路的云
第三辑 温一壶月光下酒
  温一壶月光下酒
  不要指着月亮发誓
  清风匝地,有声
  养着水母的秋天
  黄昏菩提
  云散
  正向时刻
第四辑 心美,一切皆美
  发芽的心情
  学看花
  梅香
  素质
  一朝
  一只毛虫的圆满
  莲花与冰冻玫瑰
  垂丝千尺,意在深潭
  求好
  横过十字街口
第五辑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雅食谱
  茶香一叶
  不是茶
  味之素
  忧欢派对
  牡丹也者
  有情十二帖
第六辑 从容彼岸是生活
  拥有
  欢乐中国节
  只手之声
  来自心海的消息
  欢乐悲歌
  河的感觉
  猫头鹰人
  情侣路的尽头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林清玄散文精选)》
PART 1 人生滋味不易知
  冰糖芋泥
  娘子坑的午宴
  吴郭鱼与木瓜树
  白玉盅
  翡翠莲雾
  屋顶上的田园
  生活的回香
  食家笔记
PART 2 随心随缘,欢喜度日
  生平一瓣香
  世缘
  深香默默
  地暖,或者春寒
  拈花四品
  铁树的处女之花
  在微细的爱里
PART 3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马蹄兰的告别
  悬崖边的树
  现代·文学·梦
  在每一个黎明醒来
  以夕阳落款
  凤凰涅槃的城市
  开满凤凰的小巷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PART 4 生命的风雨都是掌声
  贼光消失的时候
  路上捡到一粒贝壳
  裸樱
  太阳雨
  今天的落叶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九月很好
PART 5 用心发现生活之美
  抹茶的美学
  木鱼馄饨
  菊花羹与桂花露
  葫芦瓢子
  一片茶叶
  有春
  土地的报答
  下慢的围棋
  枯叶蝶的最后归宿
PART 6 坏事好事不一定
  花燃柳卧
  怀抱希望的箱子
  一千支银针
  翠玉白菜
  东方不败与独孤求败
  琴手蟹
  赤足在雪地上
  踩钱
PART 7 一个人的修行路
  青山元不动
  卖茶老妇
  凤凰的翅膀
  温柔半两
  黑暗的剪影

《心有欢喜过生活(林清玄经典散文精选)》
【第一辑 身心安顿 烦恼平息】
  清欢
  得意的一天
  吃饭皇帝大
  随缘与任运
  采更多雏菊
  人在江湖
  纯心走天下
  步步起清风
  三十岁后始觉悟
【第二辑 放下过后更澄明】
  欢喜心过生活
  检点自己的宝盒
  真正的桂冠
  一心一境
  如果没有明天
  常想一二
  记忆的版图
  写在水上的字
  转动
  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辑 心若香茗 静听花开】
  猫空半日
  小千世界
  光之四书
  吾心似秋月
  这一站到那一站
  晴窗一扇
  野姜花
  世界的中心
【第四辑 处处莲花开】
  飞翔的木棉子
  屋顶上的田园
  莲子面包与油焖香菇
  油面摊子
  孔雀菜
  弹性的生命
  无风絮自飞
  桃花心木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第五辑 以爱为灯】
  鳝鱼骨的滋味
  长途跋涉的肉羹
  过火
  和时间赛跑
  鸳鸯香炉
  情重
  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
  一生一会
【第六辑 总有群星在天上】
  一味
  家家有明月清风
  好雪片片
  无关风月
  月光下的喇叭手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生命的酸甜苦辣
  夏花之绚烂
  走向生命的大美

《平常心观自在(林清玄散文精选)》
Part 1  万物有灵
  松子茶
  荷花之心
  海边的白蝴蝶
  夏日小春
  有情生
  芳香百里馨
  忘情花的滋味
  以智慧香而自庄严
Part2  初心不改
  买了半山百合
  季节之韵
  卡其布制服
  野生兰花
  秋天的心
  雪的面目
  梅香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Part 3  随适而安
  宁静海
  情困与物困
  家舍即在途中
  花季与花祭
  不下棋的时候
  莲花汤匙
  时到时担当
  咸也好,淡也好
Part 4  活出自己
  独乐与独醒
  黑白笔记
  落菊
  墨趣
  心里的水银
  青铜时代
  人格者
Part 5  离苦得乐
  墨与金
  伤心渡口
  一滴水到海洋
  不受人惑
  四随
  思想的天鹅
  从最根深处站起来
Part 6  无宠不惊
  十五楼观点
  平凡最难
  不着于水
  平常心不是道
  一步千金
  本来面目
  常民与常心
  留一双眼睛看自己

前言

  

    入梦  入魂  入心
    一碗入棼
    妻子从网路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打开箱子,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这令我感到惊奇,从阳澄湖到台北,路途何止千里,运送也需要时间,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时代真的不同了,朋友在卖生鱼片,专门进口日本各地的海鲜,以低于零下五十度的温度,从东京运来。朋友自豪地说:“保证吃起来和在日本海时,一样鲜美。”
    蒸蟹的时候,一边想到时空的变迁,不禁感慨系之。
    吃大闸蟹时,小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
    “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
    我的童年时代,父亲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
    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蝉;地上能跑的竹鸡,老鼠、锦蛇、兔子、穿山甲;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青蛙、河蚌、蛏子……
    天空和陆地上的不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篓,里面放一些鱼肉,第二天就可以收成溪和溪虾。
    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
    夏秋之交,毛蟹盛产,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莱就这样完成了。
    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开动!”
    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卡卡恰恰,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
    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莱)、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我对孩子说。
    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仔细地怀想父亲在开山时的样子,想到我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
    过了六十,时不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不知道这是不是老的徵象?
    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一碗入魂
    内湖的西湖市场很国际化。有一家法国甜品店,来自巴黎的先生爱上了台北小姐,就在市场楼上经营一家小店,小店只有一张木桌,可以坐下来喝一杯法式拿铁,吃一杯奶酪,手工现作,堪称极品。
    更极品的是法式甜点,有蘑菇派,鸡肉派,核桃派,还有起司派。当然少不了可丽露和马卡龙。
    这几年,台北的可丽露和马卡龙都很流行,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台北的甜点铺子总把可丽露做得太大颗,马卡龙却太鲜艳,像是漓满了色素的调色盘。
    法国厨师含蓄一些,传统一些,可丽露极小,仅供一口,外酥里嫩,焦糖奶香,层次十分丰富,马卡龙只有天然的颜色,不舍得一口吃下,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才能领略为什么铜板大的马卡龙才能征服世界了。
    铜板大的马卡龙也是铜板价,一粒五十元,有一次我吃了一粒马卡龙,喝了一杯咖啡,走下楼梯,正遇到高丽莱大拍卖。
    “一颗三十元,两颗五十元。”小贩卖力地叫着。
    那脸盘大的高丽菜,两颗的卖价仅能换一粒马卡龙,顿时使我百感交集。我想到今年春天,在大阪吃最高级的大阪板烧,以墨鱼和高丽菜烧制,一钵也仅要千元日币,再怎么样,也无法与马卡龙相比呀!
    从前,家里也种高丽莱,每到盛产价廉,妈妈会先以薄盐腌过,再晒成干,这样就能储存过冬。用来炖猪蹄髈,炝肉滋味特别香醇,煮汤的时候,抓一把莱干进去,犹如天降甘霖,晒过高丽莱的阳光立刻复活,热热的,香香的,掠过我们的全身。
    可惜的是,晒高丽菜干的手艺已失传,只留在南部少数的客家村。
    有一天我路过美浓,看到饭店招牌有“高丽菜封肉”,点来一尝,大失所望,因为他用的是新鲜的高丽菜,不是莱干。
    如果能够恢复高丽菜干的传统,菜贩或许就不必在市场淌血拍卖高丽菜了。
    这个世界很多事物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以马卡龙来说,几乎每家店都卖马卡龙,价钱都很昂贵,但一百家店里,吃不到一粒真正的马卡龙。三十多年前,那种艳遇,与五十多年前,吃母亲煮的“高丽菜干封肉”,味蕾已经无处寻觅了。说到西湖市场的国际化,有一家日本人开的博多拉面。
    三个日本人都穿黑色T恤,衣服上印着的大字“一碗入魂”。吃了一碗,就要入你的魂魄,那是怎样的拉面呢?
    想要“一碗入魂并不简单”,因为每天只卖一锅汤,汤卖完,面也卖完了。晚上六点开卖,十一点领号码牌。领号码牌就要排队,不管早去晚上排一小时是正常的。
    领到号码牌后等待叫号,叫到号码才点餐,只有一种味,博多豚骨拉面,加温泉蛋一百三,再加脊骨油一百七。
    点完餐,再安静地等待叫号,整个过程仿佛是一种仪式,当确定了今天可以吃到那碗面,如同魂魄已经张开,等待灌顶加持。
    等到端着久违的一碗面,再也没有其他意念。
    第一口就入魂了。
    吃那晚拉面的过程,会让人忘记是在一个人声鼎沸,混杂忙乱的市场,一口接着一口,当最后一口汤喝完,才如梦初醒。
    从此入魂了,不管在何时何地吃豚骨拉面,都会不自觉地想念这一碗,并且用它来做为品评别家拉面的标准。
    时不时,我会被记忆拉着,坐上捷运到西湖市场站,去领号码牌。
    然后坐着,安静地等待。等待的时刻,魂魄飞远,虽然吃一碗拉面如此费时费事,但心境平宁,因为知道人生有许多事是值得等待的。
    有时是一首歌,有时候是一场电影。有时是一树的樱花,有时是一段旅程。有时是用一生等待一个人。
    等待我们的,有时是刻骨铭心的相逢,有时是心花碎裂的别离。
    “八十八号!”
    日本小姐叫唤你手中的号码。
    你的魂魄苏醒,你幸福地笑了。
    这个世界,不只一碗可以入魂。
    即使是窗前飞过的小蝴蝶,也能牵引我的心,匆匆然入魂了。
    一碗入心
    每年的冬至到了,都使我怅然若失。因为总会想到妈妈的汤圆,那特别的滋味是满街的汤圆无法取代的。妈妈还在的时候,以厨艺闻名于乡里,特别是手作的应节食品,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寒食的肉饼,过年的香肠腊肉,还有冬至的鲜肉汤圆。
    妈妈不在了,每到佳节,我就会想念妈妈的味道,幸而,粽子、月饼、油饼、香肠、腊肉所在多有,好吃的也很多,只有鲜肉汤圆独出一味,很难找到了。
    冬至才令我伤感。
    妈妈做的鲜肉汤圆,是自己磨的糯米皮,包着手工剁碎的后腿肉丁,和进一些葱花和蒜花,包得像狮子头大小,形状像椭圆形的橄榄。
    煮的时候,先以葱头爆香,炒香菇肉丝,加水煮开。然后浮汤圆,快起锅的时刻加一把大茴香,接着茼蒿,最后是一把香菜。
    妈妈的汤圆,个头特大,吃三颗也就饱了。由于吃茴香和茼蒿,汤头特别香,晚上吃一碗,可以香到第二天早晨。
    我很爱吃妈妈的汤圆,旧时的灶间,饭桌就在土灶旁边,我总会在灶旁与妈妈话家常,一边看妈妈包汤圆,煮汤圆,在没有抽油烟机的年代,灶间烟雾蒸腾,充满了香气。看着妈妈忙碌的我,感到非常幸福。
    妈妈和我是情深缘浅,一出生的时候,就注定要半辈子分离。
    从前的人有排命盘的习惯,我一落地,爸爸就拿命盘给人排八字,算出我使妈妈的健康招克。为了安全起见,每年寒暑假,爸爸总把我送到外婆家或姑妈家。
    不到十五岁,我离家到台南读书,之后到台北,之后到世界各地浪游,一直到妈妈过世,我离家整整三十年。
    三十年间,我回乡的日子屈指可数,每年少则一两次,多的时候三四次,时间一年比一年稀微。
    我每天打电话给妈妈,每次至少讲半个小时,才能稍解我思念妈妈的心情。时间的陷阱常使人远离,话筒中的妈妈青春如昔,每次回家,眼见的妈妈却是黑发飞雪,一次比一次苍老,这使我感到心伤不已。
    妈妈是不服老的,每次我回乡,她都会一大早去市场备料,一定会做我爱吃的鲜肉汤圆,把她蓄积了很久很久的爱,很用力很用力地包进去,让我的眼泪再吃汤圆的时候,随着愧疚的心,一滴一滴地落下来。
    我很后悔,在妈妈的晚年,我只带她到台北家里住过一次,而我答应,一定会带她去日本旅行,也永远无法实现了。
    妈妈的手作汤圆,也成为我生命中的绝响了!
    有一年冬至,我和妻子儿女到处寻找鲜肉汤圆,听朋友说,天母士东市场有以及三客家汤圆,味美价廉。
    吃到那汤圆的时候,我大吃一惊,除了个头没那么大,鲜肉没那么饱满,缺了一味大茴香,味道就像我妈妈煮的一样。我对孩子说:“就好像阿嬷的味道呀!”
    没见过阿嬷的孩子,很难想象阿嬷的样子,但是也体会得到爸爸的欢喜和伤感。
    幸好客家汤圆整年都开着,想念妈妈是没有季节的,只要思念妈妈,我就会去吃一碗汤圆。
    岁月仿佛变得稀薄了,灶间的雾气已成梦幻泡影,多么希望把生命的影像定格在妈妈下汤圆的那一刻。
    入棼,入魂,入心
    由于我的许多文章,被选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语文课本,常常有人请我写出一个范本,让孩子参考。
    这使我为难,因为文章,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并非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来源。但是,文章也不是难以捉摸的,作家的生活也与一般人无异,只是感受更灵敏一些,感情更细腻一些,感觉更柔软一些,感动更深刻一些……
    作家的生活有更多的悬念、玄想、残心,存在不同的宝盒,等待因缘具足的时刻打开宝盒与生命连结,文章就完成了。
    文学创作与世俗生活又不同,它自成一个价值体系,它提炼观点,触动心灵,连结想象、发展思维。
    我的创作又与一般作家不同,有时来自梦想的追寻,有时来自灵感的触动,有时来自心性的赋格,我渴望能写出“入梦、入魂、入心”的作品,并以这些作品和有缘人分享。长江文艺最近编了新的选集,我把“入梦、入魂、入心”放在书前,作为自序,也权且当成范本,愿大家读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