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再造巴别塔--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关系研究

  • 定价: ¥78
  • ISBN:978751619417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页数:299页
  • 作者:刘成勇
  • 立即节省:
  • 2017-02-01 第1版
  • 2017-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刘成勇著的《再造巴别塔--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关系研究》通过对汉语规范化运动在十七年长篇小说生成演变中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及影响效果的分析,揭示语言规范化在十七年长篇小说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十七年长篇小说的重要文本现象,包括汉语规范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价值诉求、汉语规范化运动对创作主体语言观念与语言实践的影响、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与风格生成的语言机制以及规范语言背景下文本自由语义空间的开拓等几方面。从语言入手去考察十七年长篇小说生成演变的内在根源,既可以在语言本体意义上揭示十七年长篇小说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互文关系,同时也是在文学本体范围内探讨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文体及艺术特征,将十七年长篇小说研究引向更深层次。

作者简介

    刘成勇,男,1973年生,河南潢川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对象。主要从事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江淮论坛》《江汉论坛》《文艺报》《吉首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第一章  现代化价值诉求与汉语规范化
  第一节  语言与语言规范化
    一  语言规范化与社会发展
    二  语言规范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汉语规范化运动
    一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语言规范化的必要
    二  汉语规范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二章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语言认同
  第一节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的新使命
    一  语言工作者对文学家的语言要求
    二  文学编辑对作品语言的规训
    三  文艺界的自我要求与读者的批评
  第二节  作家对汉语规范化的反应
    一  作家对汉语规范化的不同态度
    二  作家对普通话的学习与认同
    三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语言策略
  第三节  汉语规范化与作家心态
    一  “写不出”“写不好”与作家语言障碍
    二  “写得出”与“写得好”:语言习惯与文学创作
第三章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实践
  第一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规范
    一  “准确性”要求与文学表达
    二  词汇规范与文学语言困境
  第二节  语言配置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人物形象
    一  叙述语言与人物阶级性生成
    二  人物语言配置与类型化人物性格
  第三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的修改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长篇小说语言规范化修改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长篇小说语言规范化修改
    三  长篇小说的语言规范化修改及其艺术效果
第四章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诗学问题
  第一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问题
    一  语言规范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生成
    二  语言主体规训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文体
  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风格问题
    一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史诗品格
    二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民族风格
    三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个性风格的消失
第五章  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越轨
  第一节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方言写作问题——以周立波为中心的考察
    一  从欧化到方言:周立波文学语言的变化轨迹
    二  母语体验与方言写作的自觉
  第二节  “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的欧化与文言现象
    一  “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的欧化
    二  “十七年”长篇小说语言的文言现象
  第三节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边缘语言
    一  反语言的美学效应:黑话
    二  “大众语商标”:脏话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