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仁者医心(陈灏珠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 定价: ¥75
  • ISBN:978750467444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 页数:267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李卫国著,王春法、张藜主编的《仁者医心(陈灏珠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介绍了陈灏珠的家世,童年到青年时期在香港求学的情况。
    本书分八章,讲述了筑基香港、流亡·大学、结缘中山、初露头角、多难兴才、风正一帆悬、做社会的医生、敢向潮头立等历程,其中还补充了不少由采集小组新采集到的史料,每章进行分析点评和小结,因而内容深入丰富,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内容提要

  

    陈灏珠,祖籍广东新会,心血管病专家,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11月6日,陈灏珠出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学前及中小学教育。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后随家人返回内地。在故乡广东新会短期停留后,1942年到韶关继续高中学业,并于第二年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入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内科。此后再未离开这里。1997年7月,陈灏珠当选我国心血管病内科领域位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凡60余年。李卫国著,王春法、张藜主编的《仁者医心(陈灏珠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对传主一生的学术成长、学术成就、学术贡献进行了全方位的采集整理,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国家科技政策及科技战略均有较大的参考研究价值。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序  从《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灏珠》到《仁者医心:陈灏珠传》
导言
第一章  筑基香港
  时代风云中的香港
  陈国伦先生的家庭教育
  从民生书院到培正中学,再到西南中学
第二章  流亡·大学
  从香港到新会
  从新会到韶关
  流亡中的大学生活
第三章  结缘中山
  中山医院
  住院医师
  抗美援朝
第四章  初露头角
  好学,转益多师
  独立,消化吸收
  创新,脱颖而出
第五章  多难兴才
  用非所长的混乱时期
  艰难时局中重返专业岗位
  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第六章  风正一帆悬
  科研:敢为天下先
  医疗:医术医德医风
  教学:良师长者
  在事业发展的舞台上成长
  同行交流广交朋友
第七章  做社会的医生
  参政:民主党派和执政党的共同选择
  议政:“要听到农工党参政议政的声音”
  退出:政治交接,甘为人梯
第八章  敢向潮头立
  学科建设,夯实平台
  专业著述,引领方向
  打通服务大众的“绿色通道”
  架起科普的“健康金桥”
结语
附录一  陈灏珠年表
附录二  陈灏珠丰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2006年初,我工作的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有关领导通知我:“国家正在组织编写一套介绍我国二十世纪以来著名科学家生平的传记,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科学家们的重要成就,使它不仅是专家本人的传记,更能集中表达我国二十世纪的学术成就,成为能感动人、鼓舞人的科学普及读物。要立即遴选执笔者,传主本人、传主的学生、同事或亲属等都可担任。对传主事迹的描述可以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当时我欣然接受这一任务,决定由我提供实物、文字、口述等资料,请我的学生兼同事金雪娟副教授以“星岩”的笔名对传主用第三人称编写。该书全称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灏珠》。于2008年1月由北京金城出版社出版,为该书系第一批书中的第七本。
    这本书介绍了我的家世,童年到青年时期在香港求学的情况。从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逃难回家乡,再步行到广东临时省会韶关市完成中学学业的艰辛历程;其后考入当时流亡于赣、闽两省四县、镇的流亡大学——国立中正医学院就读;在学习条件简陋、生活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完成学业的过程;其后在上海中山医院接受一年实习医师、四年住院医师的严格训练,包括其中三年天天要24小时值班,全程观察和处理每一位病人的训练;晋升主治医师和讲师后,独当一面进行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我选择了内科心脏病学作为今后从事的专业。在前辈上级医师打下的基础上,建立心内科临床科室和相关实验室,加强原有的研究所,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做出成绩,成为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即主要通过将心导管置入心腔和血管腔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率先施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率先安置埋藏式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用起搏法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在国内外率先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成功抢救“奎尼丁晕厥”(即由于应用奎尼丁治疗引起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成功抢救濒死的来华访问期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外宾,被美国《内科文献》杂志详细报导,并给予高度评价,产生良好国际影响。对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健康居民的血脂水平、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和急性期中血栓形成与溶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甚深的造诣。历年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和学术性文章700余篇,编著和主编专著12本,参编专著30余本。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技和教学重大成果一等奖8项,其他等级奖15项。医疗工作立功2次。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2006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2015年获中华医学会百年纪念荣誉状;2016年获“敬佑生命,2016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颁发的首个“生命之尊”奖。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9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述这些事迹和医、教、研方面的成就符合本书系编著出版委员会制定的入编要求,金雪娟副教授把它们分成了13章的内容,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当时唯恐内容有所遗漏,力求完整全面,因而行文以平铺直叙居多,较少作深入的分析,更少做出点评。
    2011年初,中国科协等单位发起“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我被选定为需要采集和研究的对象之一。为此,复旦大学人事处组成采集工作小组,把收集研究我的学术成长史料作为课题来完成,并据此撰写一部我的学术传记。
    采集工作小组以人事处副处长袁新老师为首组成,具体工作由李卫国老师负责,参加工作组成员有复旦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邱佩芳老师,中山医院档案室主任吴永红老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周俊医师、现代教育中心李康老师等。小组进行工作过程中得到张藜、樊洪业、吕瑞花、刘洋、罗兴波、田园、田静怡、庄芳、冯作禹、周桂发、魏宁等老师和王乐一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工作小组以复旦大学中文系朱文华教授的“传记作品的本质属性应当也只能归入史学范围,而不能划为文学范畴”的观点指导工作。对我进行了六次访谈,分批将我提供的各种有关资料和照片,予以数字化加工、整理、存档,工作小组跑遍了抗日战争前后和抗日战争流亡期间,我足迹所及之处,再度采集和核实有关史料,再次深入研究分析我的学术成长史料,也就是说完成了一次正规的史料采集存档的工作。2013年通过了结题验收,获得“优秀”成绩。
    时隔四年,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准备出版《仁者医心:陈灏珠》这本我的传记。本书分八章内容由作者选定,包括筑基香港、流亡·大学、结缘中山、初露头角、多难兴才、风正一帆悬、做社会的医生、敢向潮头立等历程,其中还补充了不少由采集小组新采集到的史料,每章进行分析点评和小结,因而内容较前一部传记深入丰富,总结出我学术成长过程的重要特点和关键的影响因素。成书之时李卫国老师邀我作序,使我得以先读全书,读到作者的分析和点评的内容深受教益,对自己过去工作不足之处倍觉汗颜。希望这本传记的读者,尤其是我的后辈读后能有收获,能从中找到自己在学术成长奋斗过程中的借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此,我对两位主要作者金雪娟副教授和李卫国老师,以及参与编写这两部传记的各位老师,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后记

  

    2011年4月,我还在复旦大学人事处工作。一天,副处长袁新老师和我谈起中国科协等发起“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问我是否有兴趣加入一个工作小组,共同研究我校陈灏珠院士学术成长史料,并负责撰写一本传记。
    由于工作原因,此前我们经常约请陈灏珠院士作为评审专家,所以我对陈院士的基本情况还算熟悉。加之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期间,导师朱文华教授以他所著《传记通论》为底本,开设过“传记学”课程。我向来拜服朱老师坚持的“传记作品的本质属性应当也只能归入史学范畴,而不能划为文学范畴”的观点。朱老师还撰写过《陈独秀评传》和《胡适评传》等著作。这些作品,我展读再三,起初也觉得不大够劲,但越读却是越有味道:如果读书的目的是想获取经得住追问的东西,那么“传记作品”显然比“传记文学”来的真实可靠。袁新老师当时交给我一本科协调研宣传部编写的《采集工程基础文件》,其中的要求,完全呼应了导师的理念。
    因此,我觉得自己尚可胜任此事。随后,我们拜访了陈院士本人,他也愉快地答应支持并参与此项工作。接着,我们邀请陈院士秘书周俊博士、我校档案馆副馆长邱佩芳、中山医院档案室主任吴永红、现代教育中心李康等老师,成立了采集工作小组。
    但我们还是低估了这件工作的难度。采集工作标准高、要求严,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采集工作是系统工程,如果想做好,就必须把访谈、资料、写作等完全整合到一个体系中高效运转。但我们之所以仍然能够在2013年通过结题验收并获得“优秀”成绩,之所以今天还能够出版这本传记,要感谢很多人。
    首先感谢陈灏珠院士本人的支持!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接受访谈。先生蔼蔼君子,言谈举止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唯愿本书能够通过学术道路的记录与梳理,忠实摹写出他的形象。陈院士对采集小组的信任也让我们深为感佩。在访谈告一段落时,陈院士将他珍藏的300多本证书、1600余张照片,分批交由我们进行数字化加工。2013年1月,更是把1951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积累的共18本学术论文集借给采集小组使用。2月,又把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共19本往来书信交给我们研读复制。这些材料,陈院士视若珍宝,此前从未借予别人。如果没有这些史料支撑,我们肯定无法完成采集工作,也不会有这本传记。
    其次,感谢中国科协提出并启动采集工程。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必将随着时间流逝而愈发凸显。在项目进行全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张黎、樊洪业、吕瑞花、刘洋、罗兴波、李志东等各位老师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尤其是张黎老师,大家都看得出,她对采集工程投入极深。这也在无形中激励、督促我们把所有工作做的好一些、更好一些。 采集小组负责人袁新老师统领整合了全部工作。我比较习惯微观视角,更喜欢在史料中探幽析微。袁老师则擅长宏观把握,总是能够抓住草蛇灰线中的主线。这本传记中,关于陈院士临床思维、学术成长特点等内容,尤其得益于袁老师的指导。 周俊博士不仅承担了协调陈院士访谈时间、资料整理交接等工作,更为采集小组提供了专业知识乃至医学史知识的支撑。周医生特别擅长用通俗语言清晰地讲述复杂的医学问题。每当我们读不懂医学论文或者无法界定其价值时,总是向他请教。在他办公室的多次聊天,让我受益匪浅。 邱佩芳、吴永红、田园、田静怡等老师承担了资料整理加工的全部工作。她们在复旦大学档案馆库房中搜寻出几百卷可能相关的档案,一一翻阅,并将有价值材料进行数字化加工。邱馆长还不辞辛苦,先后带队在上海市档案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档案室、南昌市档案馆等反复查询,找到陈灏珠院士学籍档案等重要资料。 李康、庄芳、冯作禹等老师承担了摄像录音任务。他们高质量地完成了相关工作。李康老师还主动将数据转化为多种播放格式,可以满足电脑观看和专业编辑的要求。 医学院王乐一同学在学业之余帮助我们整理了陈院士的访谈录。 此外,时任复旦大学档案馆馆长的周桂发老师、中山医院人事处处长魏宁老师等,虽然没有名列采集小组之中,但他们的各种支持对我们极为重要。还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李红老师。她为本书篇章布局乃至遣词用字都着力甚多,帮助我把课题专项报告最终转化为传记作品。 时至今日,采集小组成员虽然都没有离开复旦大学,但具体工作岗位却有了很大变化,本书出版是我们集体努力的结果。我们希望留下一点能够经受住历史检验的史料和结论,以此敬献给上海医科大学及中山医院的前辈先贤。 最后,由于采集和写作工作,绝大部分都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我也要对家人的宽容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多年之后,我的女儿可以明白,那个大雪的假期,爸爸为何躲出家门闭关写作。 李卫国 2016年4月29日 定稿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