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美的考索/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 定价: ¥55
  • ISBN:978755002107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 页数:387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汇聚了蔡锺翔、陈良运、涂光社、袁济喜等诸多知名学者,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在遵循基本撰写体例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个性与观点,彰显“和而不同”的学术自由精神,融会中西,将中国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与文化相比较,提出了诸多学术锐见。该套丛书的出版,将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论史的研究及体系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为陈良运著的《美的考索/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内容提要

  

    陈良运著的《美的考索/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上编对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索。上溯中国先民群体原初的“美”意识,推翻“羊大则美”起源于“味觉”的误说;下及个人五官与身心审美所产生的诸多相关观念。论证了“真”为“美”之本体,“善”则是儒家学派所求“美”之功利,而在道家,又以“善”为“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在中编与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受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评价。从总体而观,各家学说中的精华,都成为自古至今中国人“美”意识的有效成分,共同完成了对中国之“美”的塑造;而当“美”的观念和范畴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各个时代、社会上各色人等有了基本的共识之后,人文美的创造者,又对各家思想加之于“美”的种种制约在不同的向度实行突破,使“美”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

作者简介

    陈良运,江西萍乡人。曾任萍乡市文联副主席,江西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福建师大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论诗与品诗》《周易与中国文学》《焦氏易林诗学阐释》《新诗的哲学与美学》等。作品《试论艾青的艺术风格》获江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中国诗学体系论》《周易与中国文学》分获第六、九届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诗学批评史》获第七届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江西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特等奖等。

目录

引言
上编  “美”观念的发生与拓展
  第一章  “美”起源于“味觉”辨正
    第一节  关于“羊大则美”
    第二节  《说文解字》释“美”之本义质疑
    第三节  “美”的“原初意识”新探
    第四节  “美”字原义辨析
  第二章  与“美”相关的审美观念
    第一节  视觉发生——“大”“文”“丽”“丰”等
    第二节  听觉发生——“音”“章”“韵”
    第三节  触觉发生——“风”
    第四节  味觉发生——“淡”
    第五节  联觉通感发生——“和”
    第六节  身心自由之美——“休”
  第三章  “真”——“美”之本体观
    第一节  “真”——“精”“诚”“信”“情”“实”
    第二节  庄子之“真”
    第三节  “真”的审美化历程
  第四章  “善”——“美”之功利观
    第一节  道、儒二家“善”之观念比较
    第二节  “善”与“美”关系之发生
    第三节  “以道制欲”——“美”之功利观成型
中编  “天文”“人文”审美观
  第一章  《尚书》《易经》中的原初美意识
    第一节  《尚书·洪范》潜在美意识考辨
    第二节  《易经》孕育的“刚”“柔”美观念
    第三节  《易传》论“天文”美与“人文”美
  第二章  政事、社会、人格美之鼓吹
    第一节  “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
    第二节  “里仁为美”
    第三节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第三章  “自然”观念定位与“天地有大美”
    第一节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二节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第三节  “山水质有而趣灵”
  第四章  “天人合一”的审美视野
    第一节  “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
    第二节  “游心于物之初”
    第三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五章  不言“美”的佛、禅美意识
    第一节  “妙悟在于即真”
    第二节  “以指指月,而月非其指”
    第三节  “但参活句,莫参死句”
下编  冲突与调和中的“美”
  第一章  “美”与“丑”的对峙与转换
    第一节  “假”“伪”“恶”“丑”字义辨析
    第二节  “真”“善”“美”与对立面关系之梳理
    第三节  对“美”的否定倾向
  第二章  在制约中寻求自由
    第一节  在功利的制约中……
    第二节  在传统的制约中……
    第三节  在形式的制约中……
  第三章  审美接受与审美创造之间
    第一节  “余取所求”的实用接受观
    第二节  “王化本焉”的政教接受观
    第三节  “无言而心悦”的审美接受观
余论
  第一章  书法艺术对中国美学的特殊贡献
    第一节  草书兴起引发的审美观念变革
    第二节  书法艺术推动各门类艺术全面“新变”
    第三节  书法理论中的美学范畴
  第二章  “休”“闲”与当代审美文化
    第一节  从“快乐足球”说起
    第二节  以“快乐”为原则的“休”“闲”观念
    第三节  “休”“闲”美是“无目的”而“合目的”
    第四节  当代审美文化取向
结语  余意不尽……
附录  “美”和中国人的美意识补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