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河流的表情/跨度新美文书系

  • 定价: ¥45
  • ISBN:978750349268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272页
  • 作者:王立宪
  • 立即节省:
  • 2017-10-01 第1版
  • 2017-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探寻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是一次次灵魂的洗礼,是对大自然和生活恩情的回报。王立宪著的《河流的表情/跨度新美文书系》表达了作者以虔敬之心拥抱自然、拥抱生活,也拥抱大地上被河流滋养的一切美丽生命。
    本书收录了《乌龙沟边看夕阳》《寻找呼兰河之源》《深远的黑龙江》三个专辑。

内容提要

  

    王立宪著的《河流的表情/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以河流为中心的文字。从故乡的小河乌龙沟到通肯河,到呼兰河,再到松花江、黑龙江……从渺小到开阔,那么多的河流进入一个人的血脉,那么多的灵动之美鼓舞着一个人前行。这是一本有关河流生态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着那么多的忧思;这又是超越了生态的文字,人生的爱与美在这里得到了绝好的展现。

作者简介

    王立宪,1959年生,黑龙江省海伦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三届和第四届驻地作家,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出版诗集《忧郁的葵》《风清雪白》,散文集《擦拭》《河流的表情》《河流的心》,文学评论集《写作者的思想》。

目录

河流赋(代序)
第一辑  乌龙沟边看夕阳
  写给乌龙沟
  故乡河边的树
  河边
  五月的乌龙沟边
  七月的寂静之地
  七月的故乡之河
  七月在河边
  乌龙沟夏夜
  乌龙沟边看夕阳
  河边牧羊人
  河边放牛人
  河边种菜人
  冰眼
  寻找三道乌龙沟之源
  三道乌龙沟的最后之路
  致睡在河边山岗的亲人
  选择河流
  河边猎事
  水獭之河
  扎音河边
  我们的通肯河
  看一叶小舟
  母亲的河
第二辑  寻找呼兰河之源
  四月的河
  寻找十八湾
  树木与河流
  眺望与行走
  河边听雨
  河边听风
  一川秋意
  河流的表情
  在深秋的大河边
  从大河转弯处开始
  河边的风
  河边的船
  河边的马
  河边的小屋
  采沙船
  悬崖下的河流
  九月的怅惘
  冰河
  从望鱼开始
  那段冰河
  你的呼喊
  河水结冰的时候
  寻找泥河
  泥河与呼兰河
  河边的相聚
  河口
  河东与河西
  在通江看呼兰河
  为一条河而来
  鸡岭之夜
  鸡岭之晨
  寻找呼兰河之源
  三条河
  不速之客
  悠远的呼兰河
  颜家沟子
第三辑  深远的黑龙江
  一九七八年的松花江
  再望松花江
  松花江上一瞬
  东岔河
  在依吉密河上
  在回龙湾看汤旺河
  在接近汤旺河源头的地方
  回想汤旺河
  茅兰河
  仙翁山下的河
  在深秋的山中看河
  去看石金河
  遥远的垂钓
  公别拉河
  四十五年后的公别拉河
  致公别拉河边的少年伙伴
  寻找塔头
  嫩江,我该怎样写你
  乌裕尔河边的“鹤之海”
  去看乌苏里江
  那条河
  乌斯浑河
  匆匆而过的几条河
  衣裳与河
  深远的黑龙江
  山梨花盛开的地方
  河流里漂过什么
  对岸
  江上船
  溪水
后记

前言

  

    河流赋
    在人类诞生前,不知有多少河流已经诞生。臂弯一样的河流,它们天生就会拥抱,拥抱土地,拥抱人类的诞生。
    可以说,人类诞生的历史,就是一部河流文化史。那些傍河而居的人,因有了河流而繁衍生息。
    第一次捧起河水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人,他会连续地捧起,或者他会直接俯下身来,牛一般狂饮河水。河水就这样照出了他的脸,他觉得这一脉好水好像是为他而存在似的。
    炊烟和婴啼,鸡呜和犬吠,这一切都因为河流的存在而活了起来。
    把河水灌到水桶挑到家中,这样的担负多么郑重;把河水装到瓦罐顶在头上,这样的顶戴多么神圣。
    谁能有河流悠远呢?在无数生命消去之后,河流仍然不知疲惫.一路前行。
    好像是地球上的卧蚕在吐着不尽的蚕丝,而天空好像在给它喂养着神奇的桑叶;好像是一根根长长的青藤,而村落和城市就是藤上的瓜。河流无时无刻不在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无时无刻不在喂养着我们的思想。
    那个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他的双脚曾怎样踏上了岸草,他的望眼曾怎样望穿秋水,他的内心曾有着怎样的紧迫和不安。
    那个望长江天际流的人,把友情的余韵留在了河岸上,那条大河也成了永远的牵念。
    那个感叹“天地一沙鸥”的人,如何把河流看到了自己的命运里?他的生命最后终止于一条破船上,终止于千言难尽的风波里。
    那个同情琵琶女悲苦命运的人,泪水哪里只是湿透青衫,它还湿透了后世的感慨。
    那个“独钓寒江雪”的人,把怎样的孤傲留给了我们的远望?
    那个歌“大江东去”的人,又如何将一樽清酒酹江月?豪迈和忧伤如何统一于一首词中,那复杂的情感需要破译。
    那个写《黑人谈河流》的诗人,写出了“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的诗句,这样的深邃足以让我们骄傲。
    那个画伏尔加河上纤夫的人,是否感觉纤绳都深深地勒进了自己的皮肉?理解了自己的喘息,就理解了世上许许多多的喘息:理解了荒岸上的那些足迹,就像理解了自己的足迹。
    那个歌咏顿河的人,他说“许多河流把你看作光荣的兄弟”,那热爱的情感融进了顿河的波涛之中。
    那个写《静静的顿河》的人,理解了无数人的眼泪,所以顿河里眼泪和浪花一起翻滚。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让太多的河流从笔下流出,那河突破了地域的界限,流进了无数的心间。
    当河流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行,人类的脚步也变得匆忙,无意中人类模仿了河流,一定意义上说,人类与河流似乎可互为诠释者。
    再也没有什么像河流一样如此牵系人类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像河流一样让地球变得情深意长。
    河流里有着历史强劲的韧带,河流里有着时代深沉的呼吸,河流里有澎湃的心音,河流里也一定有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我们不断地打鱼,但鱼总是绵绵不绝。
    当生命沉入流水,怎能说那是河流的错。当传说中的女妖在月光笼罩的河面上舞蹈,我们听闻了人生风一样不绝如缕的悲歌,那悲歌就是女妖的飘带。
    河流的深浅,河流的清澈和浑浊,河流的狭窄和开阔,河流的郁闷和豁达,就这样统一于一条河流的命运里。
    顽韧的河流从不说自己顽韧,有智慧的河流从不说自己有智慧,河流的沉默成就了自己的深沉,好像它们什么都知道,就是不愿意明示。
    河流的表达是独特的,它们用漩涡表示情结,用漩涡总结过程。用耳轮般的漩涡表示倾听,用陀螺般的漩涡表示思索……河流真的是可圈可点啊!
    河流的朋友圈没有浮躁,它们知道走到了一定的里程才可能相会,所以它们耐得住行走时的孤独和寂寞。它们牵手,进而深深地融合,因而有了不尽的力量。
    河流的融合是同道的融合,不是一时间心血来潮的融合;河流的融合是发自内心的融合,是生命追寻的必然结果。当生命相互吸引,距离早已不是问题,伟大的苦恋成就了伟大的融合,伟大的融合成就了伟大的世界。
    河流有自己的流速,它们的奔赴是伟大的奔赴!由于外力的作用,它们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但这样的时候毕竟是短暂的。
    河流的沉稳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注意到的常常是它们的奔涌。河流浪花的跳跃没有捷径,也不幻想捷径。
    河流没有闲扯的工夫,它们有孤独寂寞,但并不百无聊赖。
    河流从不邀赏,但却得到了无数的赞美;河流从不邀谁来投票,但舟舸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倾心。
    沉郁而豪迈的河流,善于廓清和沉淀的河流,水落石出而又水涨船高的河流,映出徘徊的云朵而又映出坚定的山影的河流,漂过朽木也漂过我们梦想的河流。
    风的熨斗再也熨不平的河流,鸟的长喙再也探不尽的河流,桥的腰身永远谦恭跨越的河流,垂柳的丝绦也留不住分分秒秒的河流……
    连搓衣板都像在模仿波纹,那是凝固了的波纹;连我们在河水里洗过的衣服上的褶皱都像波纹,那波纹像是对河水的回忆;连我们额头的皱纹都像波纹,这是我们的思想在大脑里游动而显现出的痕迹;连我们歌唱的颤音都像波纹,有一种扩散开来的余韵……人与河流的联系似乎无处不在。
    我们寻找河流,我们甚至说不清是为了什么,是为河流,还是为我们自己?我们把河流引进自己的生命,河流也把启悟点化在我们越来越远的路途中。我们与河流有着天然的默契,只需要一个眼神。
    除了爱河流本身,我们还爱河流边上的树木,我希望那是对河流地位的巩固,也是对我们人生生态的巩固。
    无论是东岸还是西岸,无论是南岸还是北岸,河流造成的距离感总让人生到达的愿望变得强烈,总让舟与桥的愿望变得迫切,总让人类的想象弥漫在朝晖和暮霭中。
    四
    那些远离人烟的河流,虽说有孤独寂寞之感,却多了不受伤害的幸运。
    我希望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河流,它们在荒草和树木的掩映之中,在落霞与朝云的笼罩里。
    世界上太多的河流负载太多太多,但它们最不该负载的就是不干净的罪名。是谁让它们不干净的?是谁表面上忏悔,暗地里仍然向河里排污?首先是那些短视而不干净的思想决定了一些河流的命运。
    在这个日益重视利益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对得起河流?
    是谁使河道淤塞了?是谁使河流变窄,而在本是河道的地方盖起了楼房?是谁使河岸毁坏了?是谁在打着河流的主意,在搞所谓的开发?
    河流只有以本来的面目示人,它们才称得上真正的河流。
    河流本是我们生命的图腾,它们是不该被侵犯的呀!
    五
    如果在一条河面前站立,谁能看出自己目光的短浅?
    如果在一条河前蹲下来,谁会掬起一捧水,怀想河流的恩德?
    崇敬河流,寻找河流,回想河流,谁的眼里这样热切?谁的脚步这样匆遽?谁的心头有了永远的寄托?
    日出东岸,月落西江。霜冷长河,寒凝波浪。
    谁的灵魂是河流的一部分?

后记

  

    这是我的第二本散文集,是以河流为中心内容的散文集。
    这本散文集的写作始于2014年10月,历时两年多,到现在终于完成了。对于我来说,高兴的心情是自不待言的。需要说明的是,这本散文集还收入了几篇旧作,有的做了很大的修改。
    我出生在一条小河边上的一个村庄,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除了去黑河看到了黑龙江以及它的右岸支流公别拉河,与我相伴的河就是故乡的小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呼兰河边的一个小城生活,但由于为生活而奔波,我很少去看呼兰河。近几年,我看的次数多了,在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河段,我的感悟逐渐多了起来。这是妻子家乡的河,这是女儿出生地的河,这是给我们一家生命滋养的河。这些年在旅行路上又看过不少河流,也有不少感悟。
    生命与河流如此相伴,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
    写作应找到一个好的角度,而河流就是我找到的好的角度。河流是灵动的,也是深沉而悠远的。它与天空和土地的联系,它与城市和村庄的联系,它与人生和世界的联系,该需要多么深沉的文学表达啊!但现在的河流正在遭受这样那样的破坏,一些河流也正在受到污染。回味从前河流的美好,面对当下的危机,这恰恰是我应该书写的。此前我反复研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河上一周》,也读过关国其他作家描写大自然的书,从中受益匪浅。热爱从来不是空洞的,从河流写起,既是一种热爱的表现,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但仅仅在文章中融入生态思考极易单薄和肤浅,而融入人生的大思考更是我写作的追求。
    这几年,我边行走边写,边写边总结。在这一系列散文的写作中,我感到了极大的快乐。那灵动的河水给我注入了灵感和不竭的动力,那从河上吹来的风给我的身心带来了永远清新的气息,那河边的树所给予我的守望姿态也让我对河流的守望一往情深。我找到了一种非常好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如有神助的感觉,这“神”是生活之神,是思想之神。在这片土地上真实地活着,并且真诚地思考,生活才会给予我们文学的力量。当然,思考从来都是和写作者的智慧相伴的。读者从中可以看到我的这种文学感觉,也可以看到我在语言方面的一些探索。文学是生活化的,也应该是诗意的;文学是感性的,也应该是形而上的。文学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这样才有它的感染力。
    在河流系列散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妻子张君艳的大力支持,我写的每一篇文章她都认真阅读,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可以说,文章中也有她的心血。我四处行走,也走在她的担心与牵念里,特别是在考察呼兰河源头时被蜱虫叮咬,让她焦急万分,好在及时手术,只是虚惊一场。妻子曾写了一首诗《一个热爱河流的人》:“从一条小河出发/在一条大河旁定居/水系遥遥地牵连/沙滩、泥岸、庄稼/你的目光在探寻中清澈/一河春水,一川秋意/河流的表情里有你的诗思/你不是岸边的垂钓者/你收获着鱼以外的东西/你以肉足与它同行/感叹光阴的脚步/你乘舟溯流/寻找一脉水的根//你呆望似沉睡的它/大地深处是谁的琴音/当一声鸟鸣将它惊醒/你知道/天上会有水,水里会有云/滩涂芦花,岸上翠柳/仍会装饰它永远不老的青春//你在对它的感恩中活着/还有谁在念着一条河的恩情?/你的笔尖流出它的血液/血液凝聚的只能是赤诚/还有多少热爱在大地上弥漫/像一条条河流古老而又年青?”在她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只写了三万多字,我知道这是妻子对我的肯定,我因而握笔沉稳,脚步坚定。 在考察河流的过程中,有几次曾有父亲、弟弟、同学和当地向导的陪伴,但更多的是一个人的行走。荒草牵绊,烈日灼人,寒风刺骨,这一切丝毫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我也没有丝毫的孤独之感,因为有我热爱的河流相伴。在远离尘嚣的地方看河流,我找到了多么好的思索之地。它让我在宁静中注视回味,也让我在悲欣交集中感慨万千。 在考察河流的过程中,我常被一些人看成是水文工作者或者上面下来暗访的人,就连载我去某地的司机都坚定地认为我是一个暗访的人,我如何解释都没有用,反而有越描越黑之嫌。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太多的人会认为写作无用,所以我不会被一些人看成是为了写作而前行的人。当然,也有理解我的人。一次去望奎海丰,当客车的中年女乘务员得知我要去寻找克音河和诺敏河交汇处时,表示出极大的理解,这是一次难得的安慰。去年去乌斯浑河边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参观,返回林口县城在客运站边上的小饭店吃饭后。饭店的女主人为了让我多喝几口开水而跟停在饭店门口的客车上的乘务员打了招呼,这让我非常感动。虽然她并不知道我的写作意图,但我分明感到了她对我的理解,我在心里感谢她。 在河流系列散文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李琦、白荔荔、刘云开、王鸿达、林超然、尹群、姜超、赵艳春等朋友的鼓励,在此表示感谢。特别要说明的是,白荔荔在她编辑的《北方文学》上以大版面发表了我的河流系列散文,使我增强了写下去的信心。 探寻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是一次次灵魂的洗礼,是对大自然和生活恩情的回报。一个写作者的虔敬,一定意义上决定其作品的质量。我愿以这样的虔敬之心拥抱自然、拥抱生活,也拥抱大地上被河流滋养的一切美丽生命。 王立宪 2017年1月17日于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