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洪堡传

  • 定价: ¥28
  • ISBN:9787560869117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同济大学
  • 页数:128页
  • 作者:(德)佛兰茨-米夏...
  • 立即节省:
  • 2017-06-01 第1版
  • 2017-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佛兰茨-米夏埃尔·康拉德著的《洪堡传》侧重紧密结合原著、选取范例、突出重心。最后还要注意,本书宗旨并非重述洪堡的生平。传记类信息只有在有助于理解其作品时才会出现。本书有多个主题,如果一定要概括在“教育”这一关键词之下,需要说明一点:洪堡所使用的“教育”概念比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教育”更为宽泛,且具有不确定性。洪堡认为无法给“教育”一个简明的定义。它是一个具有诠释学特征的概念,是一个关键词,是洪堡毕生所思考的关于现代社会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码。

内容提要

  

    19世纪的巨擘中,很少有人像威廉·冯·洪堡一样,至今仍然广为人知。
    洪堡是一位学者,一度身为教育政治家、外交家和普鲁士的大臣。洪堡为何享有盛名?“教育”一词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在人类教育的问题上,洪堡推动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激励人们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每当涉及教育,每当人们关注教育事业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时,就会想起洪堡这个名字,想起他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不会改变。只要我们的中小学和大学仍然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人们就不会停止谈论洪堡。
    佛兰茨-米夏埃尔·康拉德著的《洪堡传》一书,简明扼要把洪堡一生的时间线索与其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成就这另一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既介绍了洪堡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思想,又介绍了这些学术思想可能的成因背景,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对洪堡这位历史巨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目录

前言  为什么要写洪堡
第一章  一位年轻的贵族
第二章  在国家层面的尝试
  关于国家和宗教
  宪法问题
  对国家权限的反思
  洪堡早期的政治思想:结语
第三章  希腊人永远无与伦比
  对古典文化的研究
  和席勒在耶拿
  赫尔曼与窦绿苔
  西班牙之旅
  罗马
第四章  不完整的教育理论
  有关教育概念的前言
  不完整的教育理论
  对洪堡教育思想的评论
第五章  学校和学校改革
  普鲁士危机和重生
  教育管理部门的建立
  学校改革的原则
  小学
  中学
  考试
  成功还是失败?
第六章  柏林大学的建立
  1800年前后德国大学的状况
  普鲁士的大学计划
  柏林大学的建立
  洪堡的大学思想
  洪堡的大学:现实
  辞去职务
第七章  外交、立宪政治和公民的自由权
  联邦国家还是国家联盟:洪堡关于德意志问题的思考
  寻求欧洲秩序和德意志同盟
  插曲
  普鲁士的宪法政治家
  结论
第八章  语言世界观
  语言的起源
  语言和思维
  语言与思维的社会性
  语言比较之路
  语言世界观
第九章  洪堡与后世
  前言
  洪堡著作的出版史
  19世纪和20世纪的洪堡
  洪堡在当代
  语言学解读
附录  洪堡生平大事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德汉关键词对照

前言

  

    19世纪的巨擘中,很少有人像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 Humboldt,1767-1835)一样,至今仍然广为人知。
    洪堡是一位学者,一度身为教育政治家、外交家和普鲁士的大臣。洪堡为何享有盛名?“教育”一词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线索。在人类教育的问题上,洪堡推动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激励人们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每当涉及教育,每当人们关注教育事业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时,就会想起洪堡这个名字,想起他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不会改变。只要我们的中小学和大学仍然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人们就不会停止谈论洪堡。
    然而,关于洪堡的言论经常互相矛盾。人们对洪堡言论的引用五花八门,但很少有人清楚地了解洪堡到底说了什么、想做什么,更不必说知道他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绝大多数引用洪堡的人,无非只是断章取义地接触到了他的一两句格言而已。人们确实谈论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均衡培养的教育目标,或者高校中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统一,但也不过只是一些凝固成口号的空话套话而已。目前对洪堡的解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片面性。由此,对洪堡的著作缺乏了解,也就不令人感到惊讶了。作为文学家,洪堡当时并未绽放光芒。席勒曾告诉他的朋友洪堡,他并不是一个灵活多变的文体学家。事实上,洪堡在理论方面的论文,他关于艺术理论、哲学和历史、人类学和心理学,以及国家理论和语言学的文章,都是内容艰深且语言晦涩。因为这些创作并非面向大众。洪堡并不属于在他那个时代正在逐步形成的文学市场;而当时,莱辛、歌德和席勒却都曾通过他们的理论著作而扬名文学界。洪堡的著作常常是孤独的。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关注洪堡浩瀚如海的著述时,会发现其中只有少部分在作者生前业已发表,而我们今天所知悉的大多数都是作者去世后出版的遗作。洪堡的著述记录了他那深刻思想的复杂的发展历程;这些思想之所以被记录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创作者将之视为自我解读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继续发展自己的思想。洪堡的写作风格是独特的,常常表现为思路错综且信息冗余。洪堡多产,且海纳百川。作为各种思想的狂热集成者,他吸收所有他认为重要且有趣的东西。他集中研究过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有重大的思想运动及其先驱人物。洪堡在1804年10月给妻子卡洛琳娜的信中写道:“如果在临终前能够对自己说:我已经尽我所能去认识这个世界,并将其转化为我的人性,那么他此生就达到了目的。”(《信中的威廉和卡洛琳娜.冯.洪堡》6卷本,第2卷,第262页)由于深知其融合性,洪堡从未声称自己的思想具有独立的体系。他做过很多事,但也意识到,他没能以理想的深度和毅力去完成这些工作。唯独他在教育政治方面的表述、活动报道和呈文,对象明确、意图清晰——以此影响他人的观点,同时用以酝酿、论证以及实施政治决策,这些文章写得简约且表达准确。所有这些使得研究洪堡成为一种艰难的冒险。
    洪堡的一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本书的章节也依此划分。当然,相对性和局限性在所难免。
    (1)1788-1792年,第一个创作阶段,在此期间洪堡隐居在他岳父在图林根州的庄园,发展早期的政治理论(详见本书第2章);
    (2)1793/1794-1808年,洪堡先与歌德、席勒同处耶拿,之后辗转巴黎和罗马,研究(希腊的)古典艺术、创建教育理论并进行人类学研究(详见本书第3、4、5章);
    (3)1809-1810年,短短一两年中,洪堡在普鲁士进行了教育改革,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和持续的影响力(详见本书第6、7章);
    (4)1810-1819年,十年间,洪堡身处欧洲政治的中心;同时,作为柏林的立宪大臣,他撰写了政治尤其是宪法政治方面的备忘录和呈文(详见本书第7章);
    (5)1820-1835年,洪堡生命的最后15年,他重拾始于世纪之交的语言学研究,并持之以恒(详见本书第8章)。
    这些重大转折几乎都与地点的转换有关,正如洪堡的生活舞台辗转于地理上相距甚远的欧洲各地。
    本书内容按照上述五个阶段展开。我们就每一阶段的主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洪堡作品作相应的重点介绍。我们较少考虑书信和日记,尽管它们能够进一步丰富对洪堡的介绍。我们也不追求完整性——本书篇幅有限,难以满足这个要求。对作品的诠释也无法做到详细和深入。本书侧重紧密结合原著、选取范例、突出重心。最后还要注意,本书宗旨并非重述洪堡的生平。传记类信息只有在有助于理解其作品时才会出现。如上所述,本书有多个主题,如果一定要概括在“教育”这一关键词之下,需要说明一点:洪堡所使用的“教育”概念比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教育”更为宽泛,且具有不确定性。洪堡认为无法给“教育”一个简明的定义。它是一个具有诠释学特征的概念,是一个关键词,是洪堡毕生所思考的关于现代社会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