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

  • 定价: ¥49
  • ISBN:978753216353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文艺
  • 页数:403页
  • 作者:裘山山
  • 立即节省:
  • 2017-08-01 第1版
  • 2017-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裘山山著的《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以书信为依托,在记忆回放中勾连起一个四口之家镌刻在书信中的时代记忆。在没有现代通讯和网络的年代,信件这种现场的情景记录比记忆准确,又比档案鲜活,裘山山的这部书图文并茂,配原汁原味的信件及家庭老照片若干,它们将一个家庭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格局连成了一个整体,立体地展现了一段记录在书信中的家庭历史,也以点带面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内容提要

  

    2015年8月,作者裘山山和姐姐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发现满满一箱信件。这些信件用旧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全都是父亲的笔迹。这些信件有1000多封,其中我写的就有500多封。
    我们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于是家庭成员总是聚少离多,最极端的时候,一家四口分散在四个地方。
    幸运的是,我和姐姐初中时就已经能给父母写信了。18岁当兵离家后,我给父亲写,给母亲写,给姐姐写,然后他们分别给我写。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所以,《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这是一本写了40多年的书。它真实记录了我的青年时期,以及那个年代。

作者简介

    裘山山,女,祖籍浙江杭州,现居四川成都。1976年入伍。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西南军事文学》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已出版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长篇散文《遥远的天堂》《家书》以及中篇小说《琴声何来》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百花文学奖、四川省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以及夏衍电影剧本奖等奖项,还有部分作品在海外翻译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我们这个家
  1.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2.母亲的第一封信,就将父亲彻底征服
  3.我的第一封信,是写给父亲的。那是1971年,我13岁
  4.1973年,第二封信,连标点符号加起来.也只有300多字
第二章  离开父母去当兵
  1.1977年,18岁的“后门兵”的忧虑
  2.熟记电话号码的通信女兵,非常愉快地给父母写信
  3.“爸爸不必为此事再感到于心不安,我对这个问题(入党)没有一点儿怨言。”
  4.“相比起入党,有件事更让我向往,就是上大学。”
第三章  我的1978年
  1.“三八妇女节上午放假,中午加菜,下午女兵做游戏……我感到我们的确幸福。”
  2.“陈慧莲都考上大学了。看看她,想想自己,不能不使我产生一些想法。”
  3.“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的一篇散文上了《重庆日报》,题目是《我们女战士》……”
  4.收到平生第一笔稿费:七元。全部给连队图书室买了书
  5.“这次年终总结,连里又给我报了一个营嘉奖。”
第四章  考大学
  1.一笔60元的“巨款”是怎样花掉的
  2.妈妈摘掉了“右派”帽子
  3.机房里间接参加西南边境保卫战
  4.终于争取到了考大学的名额
  5.高考上了分数线,体检却查出肺炎
第五章  校园生活
  1.富有时代特色的欢迎信:“欢迎你啊,可亲可爱的新战友,长征路上的好伙伴!”
  2.一下子成了班上年纪最大的女生
  3.最喜欢的写作课反而得不了“优”
  4.“我们2月9号放假,我最迟10号离开成都。不知妈妈几号返回?”
  5.“我很希望能办一个刊物,把那些敢于说真话的年轻人的作品,登出来……”
第六章  鲜活的1980年代
  1.麦乳精和鱼松里的同学情谊
  2.妈妈在信上指示我:22岁了,可以考虑恋爱问题了
  3.1981年,从杭州、西安、成都分别向长沙聚拢的,四个人的春节
  4.“最近我又写了一篇散文,一篇小说。小说不理想。散文我把它投了,不知行否。”
  5.“这几天除了复习英语,就是突击背古文。脑子都要背炸了。”
  6.暑假返校,坐了有生以来最漫长的一次火车:68小时
第七章  狮子山往事
  1.写了50封家信的1981年:平均每周一封
  2.“妈妈,寄来的20元钱还没收到。高兴极了。因本人目前穷得叮当响。”
  3.寒假去长沙看父亲,竟然遇见了儿时的两个小伙伴
  4.我的24岁:纠结考研。逃课和同学去卧龙玩。抽空写小说
  5.“姐姐说她7月初就能到杭州。我现在常常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或者‘《李双双》艺
术特色’中抬起头来,盘算到杭州的种种。”
第八章  毕业歌
  1.“我实在不想为分配的事去求别人。我相信我能凭自己的能力跳出来。爸爸你看呢?”
  2.在青神中学当了40多天实习老师,爱上了教书
  3.1983年春节,在杭州过年的一家四口:妈妈的小屋挤不下四个成年入
  4.“这是第四次退稿,我准备让他们退十次或者更多。”
  5.意外的“演艺生涯”:被挑中演话剧中的女二号,一个性格古怪的大龄女生
  6.1983年7月8日,写了大学期间的最后两封家信
第九章  短暂的教师生涯
  1.从狮子山校园来到凤凰山教导队,挺符合我名字指出的道路:山山
  2.“有一件事可以使爸爸生日快乐:我的小说要发表了,《昆仑》杂志。”
  3.年轻的教员想要“镇住”年长的学员
  4.心高气傲,为参加(《昆仑》笔会与领导闹别扭
  5.“火线”入党,竟然全票通过。庆幸遇到一个宽容的领导
  6.不辞而别的笔会:再次遇到包容我的人
第十章  成家立业
  1.1984年,小说处女作《绿色的山洼》发表了
  2.384元稿费的去处:爸妈的沙发、公婆的皮褥子以及亲友吃饭
  3.文凭热、全民经商时代的“河边湿鞋”
  4.“最近一个多月,我笔不能动书不能翻,这怎么行?我的愿望是当作家而不是团长。”
  5.“妈,我刚开会回来,一个教员表彰大会。说实话,我为自己的太顺利而感到不安……”
  6.大年初二,成都,27岁的婚礼
第十一章  离开凤凰山
  1.赶上了百万大裁军,是军内调动还是申请转业?纠结。
  2.“我想进创作组,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就因为性别。”
  3.“我被命运扔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沟。四面巍巍矗立着我的同胞们:山。”
  4.到军区机关出公差:迎来山穷水尽后的柳暗花明
第十二章  走进北较场
  1.“没想到我也当了编辑,这样爸爸妈妈的行当我算都干过了。”
  2.1986年春,赴北京约稿:明明是去求人的,却不愿开口,亏你还姓“裘”
  3.“刊物办得很艰难,不过邓小平给我们题写了刊名,在定编上又增加了一线希望。”
  4.巧合与纪念:1977年3月14日,离家参军;十年后的同一天,儿子出生
  5.赴京参与报告文学写作:想采访吴仪,她却带我去了燕山石化公司
  6.我的1988:授衔落空,小说获奖
尾声:没有结束
  

前言

  

    2013年8月,和我们相濡以沫50多年的父亲离开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破碎了。很长时间,我都走不出内心的伤痛。
    父亲走的时候87岁,也算高龄了,让我伤痛不已的不是他走得太早,而是太痛苦。眼看着癌症把他折磨得不成样子,我们却束手无策。这让我一想起来,心里就刺痛。
    父亲走了两年后,我和姐姐才去彻底整理他的房间。
    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我们发现了满满一箱信件。这些信件用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注明了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全都是父亲的笔迹。
    我从来都知道父亲是个生活很有规律、喜欢收藏的人。我常说他是我们家的档案管理员。他甚至收藏了我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所得的奖状,最早的一张是1965年的,薄如蝉翼,还是学校老师自己油印的。我发表作品的所有剪报,和关于我的各种消息,他也都一一剪下,归类放好。还有姐姐小时候画的画,姐姐当知青、当工人时得的各种奖状,姐姐发表每一篇文章的报纸和杂志……我们想找什么东西,总是会习惯性地开口问,爸,你有没有看到我的那个什么什么。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样满满一箱信件时,内心还是被震撼了,很感动,也很悲伤。尤其是我,自当兵后,一直没和父母在一起,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全靠写信与父母交流,汇报情况,聆听教诲。因此我的信特别多,数了一下,有510封。而且我还发现,保存我信件的,不只是父亲,还有母亲。因为有几年,父亲和母亲是不在一起的,我是分别给他们写信的。我写给母亲的信也全部都在。这对母亲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她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她自己的资料都靠父亲保管。
    父亲和母亲,为我留下了这500多封家书。
    我即刻拍了几张老信件的照片,发在朋友圈,不料引起了很大反响。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被深深感动了。
    有的说,他的父母也为他保留了早年的信件,只是没我那么多;
    有的说,很遗憾自己的父母不会写信,从来没有收到过父母的信,很羡慕我;
    还有的说,几乎没有和父母分开过,所以没有书信往来;
    更多的朋友说,这些信太珍贵了,你应该整理出来,写本书。
    起初我并没有这个念头,但说的人多了,心就动了。我想,也许父亲母亲那么仔细地留下这些信,就是希望我有一天会去整理它们。他们一定觉得,那会对我有用。
    最后我终于下了决心,开始整理。
    我想以此,来纪念我的父亲,感恩我的母亲。

后记

  

    尾声:没有结束
    从2016年夏天起,我开始整理家书。
    这中间多次中断,有时是因为出差开会等难免的事务性打搅,有时是因为情绪,忽然就不想整理了。其实一直到结束我还在纠结:真的要把自己的过往,全都袒露出来吗?
    但总算坚持到今天,完成了书稿。
    这本《家书》,收集整理了我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写给父母的信。具体说,就是从1971到1988年,从13岁到30岁。大约有300多封。之后,1989年到1999年,我还写了200封左右。但我决定终止在1988年。
    因为那一年我30岁,是青年时代的一个节点。
    父亲母亲写给我的信,早期的被我丢失,1985年以后的保留下来了,也有一两百封。但此次就不录入了,以我写给父母的为主。
    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应该是此书的副标题。
    这本书的写作时间,也应该始于1971年,而不是2016年。这是一本写了40多年的书。
    整理的过程中,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脚印,一步步,还算是踏踏实实;更多的,是体味到了父母的培养教育之恩。整个青年时期,我都是在父母的关爱支持下走过的。
    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回顾。
    整理的过程中,我一次次感叹:幸好我写信告诉爸妈了,不然早忘了。也一次次感叹,没想到我年轻的时候脾气那么冲。还一次次感叹,我的运气真不错,遇到了那么多包容我的人。
    本着还原真实的想法,我尽可能如实地抄录下了那些信(反正版权在我)。虽然抄录过程中时常犹豫,时常想遮掩,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以诚相见。
    当然,此家书是以我的成长经历暨父母对我的关爱为主线的,不相关的一些内容就屏蔽了。特别是比较私人化的一些家事,也没必要占据版面。还有涉及他人隐私的也全部删除。大部分出现的人我都用了实名,也是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少数不方便的用了化名。其中写到的一些人和事,也许记忆不够准确,若有不妥,还望包涵。
    这样一本书,对我来说意义不寻常。可以说,我把自己的来时路重走了一遍。
    有两点令我感到欣慰,第一,我是个更愿意记住快乐的人,我发现信里写到的许多闹心的事,我早忘了,是看了信才想起来的;第二,没有什么感到特别后悔的事。该努力的,该争取的,该克服的,我都尽力了。我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已经超出了我年轻时的愿望。更多的名和利,只会让我消受不起。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始终没能调回到父母身边。
    父母家是在1986年有了电话,我们家是在1990年有了电话,但都是军线,长途很难打。1992年,我回杭州时帮父母装了一部直拨电话(信中有写到),这样就不用再通过总机了。但我还是要跑到电信局去才能给他们打。直到1990年代中叶,我们家也有了直拨电话,我和父母的通话才变得寻常了。 有电话后,我依然会写信。是什么时候彻底结束通信改为电话交流的,我不记得了。好像有一次父亲说,你那么忙,就不要写信了,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好了。 我就改为每周一个电话,时间是周六上午。 父亲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人,我也得有规律才行。说周六上午,就不能是下午或者第二天。假如那天我有事耽误了,他一般熬到11点就熬不住了,会主动打过来,问我怎么了。所以我尽量在上午9点10点左右打过去——无论我在家,还是在部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也无论是在西藏采访、灾区采访,还是在北京开人大,我基本都坚持在每周六上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父亲每次接起电话,都会很开心地说,我就知道是你。 母亲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是2009年,我当人大代表时,母亲希望我写一个关于反对过度包装的建议案。母亲每天看报,关注时事。她把报纸上的资料剪下来寄给我,还谈了她的看法,那时她已经80多了,依然在关心社会进步。 我的父亲母亲,一辈子正直善良,努力工作,热爱生活。而且,彼此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如姐姐所说,父亲一辈子尊重母亲,在政治风暴中庇护母亲,不离不弃;母亲一辈子对父亲忠贞不贰,体贴照顾,并包容他的坏脾气,他们是最完美的眷属。 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一生。他们俩虽然个性不同,对我影响都很大。我认真想了一下,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严谨认真的作风,做事有条理,从不浪费时间;母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开放的心态,总是能够接受和学习新事物。 我为自己有这样的父母感到幸运。 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2017年夏,于成都正好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