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城市的张望(精)

  • 定价: ¥45
  • ISBN:978750867700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237页
  • 作者:严飞
  • 立即节省:
  • 2017-08-01 第1版
  • 2017-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身为80后清华博导,严飞的观察写作深入到香港那些极富生活气息的市井角落,探寻香港的制度逻辑和公民意识生长的土壤。
    《城市的张望(精)》中采访了8位对当下香港文化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出版人、媒体人、音乐人,包括邓小桦、袁兆昌、韩丽珠、林阿P等……
    香港回归20年,一本深入了解当下香港的学者观察。

内容提要

  

    《城市的张望(精)》是作者严飞对中国香港的城市文化、政治历史与市井人事的观察与思考的短文集。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讲对香港的城市细节、市井生活(老建筑、商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第二辑,主要讲对香港文化(媒体、影像、校园)的观察与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对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访谈。是本书重点,领域涵盖艺文创作、本土文学、诗歌漫画、独立出版、公民媒体、社会运动、国际关系等多方面。

媒体推荐

    资本垄断、地产霸权的影响无处不在,连普通香港人的私密生活都难逃其网,更别说都市生活中那些和文化、思想有关系的人性追求了。
    ——严飞
    遗憾的是,今天不是一个读书的时代,年轻一辈需要启蒙,但已不再需要书店了,只要能上网就够。当然这样的时代未必比过去的坏,但确实是少了一些小众的集体记忆。
    ——邓正健(香港剧评人)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努力抗衡大世界的价值观。因此除了运作模式,在价值观上也与主流音乐大相径庭。我只是写了一些不是很关乎爱情的音乐,完全不是愤怒的,只是以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去关注社会的话题。
    ——阿P(My Little Airport乐队主唱)

作者简介

    严飞,任教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先后求学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研究员,开始多年对香港从“他城”到“我城”的体察。
    长期发表观察香港社会的文章,以非本土香港人的身份和视角,评论香港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既有深刻犀利的观察和批判,亦掩不住对香港当下与未来的脉脉关切。
    相关文化评论、政论时评及书评,常载于《凤凰周刊》《新民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书城》《明报》等报刊媒体。著有《还君明珠香港琐谈》《门槛上的香港》《我要的香港》等。

目录

自序:我与香港
第一辑  港城
  门槛上的人
  消失的石硖尾
  香港,一座输水管森林
  退步中的香港风格
  香港街头的这一泡尿
  李欧梵的拱廊研究计划
  香港风水的生意经
  从鱼翅捞饭到狮子山下
第二辑  港人
  香港文化式微了吗?
  写专栏的香港文化人
  寻找香港的苏丝黄
  忘不了,忘不了
  糅杂的港日文化
  关锦鹏镜头中的香港侧影
  情色香港?保守香港人?
  自瓮中张望天地
第三辑  港声
  韩丽珠:写作的孤独和自由
  邓小桦:一个灿烂的异数
  邓正健:社会批判下的香港棱角
  袁兆昌:挣扎之下的理想主义
  阿P:梦想照进未来
  潘诗韵:透过剧场创作去思考香港
  Stella So:有趣的事物,长出脚来远走高飞
  沈旭晖:改变香港人的国际视野

前言

  

    我与香港
    香港回归20年,这座城市发生了太多的改变。这些改变有的让人陌生和远离,熟悉的世界总是变得面目全非;但更多的,则是让人对于未来充满期待。
    2002年,我第一次来到香港,参加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的暑期实习。彼时自由行尚未开通,去香港需要申请因公通行证,临行之前还需接受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叮嘱进入“另一制”之后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乘坐京九线入港,火车需要在常平站停靠,所有乘客拎着行李通过出入境的边检,然后再换车进入香港。
    火车缓慢地驶入香港,铁路线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的高楼,这是我在内地从未见过的楼宇排列。那些高楼上一扇扇狭小的窗户,构成了我对于香港全部的最初印象,这大概也是我第一次对于香港的拥挤有着直观的体验。
    初次来到香港,一切都是新鲜与陌生。我们的任务是负责新来港移民的心理辅导与培训,需要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帮助这些新移民更好地融人本土社会。但事实上,与他们相比较,我们才真正是这座城市的外乡人,只不过我们浮光掠影般匆匆而过,他们需要在这里为一段陌生的人生旅程奋斗。
    因为是实习,所以工作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因此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接触香港。没有自由行的2002年,香港很少见到来自内地的游客,与人交流的时候讲普通话总感觉很不自在,缺乏自信。去商场购物买东西,也总是莫名地担心售货员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以至于到后来,干脆在所有的公共场合都说英语。2002年,香港还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沼当中,美国“9·11”事件刚过去1年不到,全球网络神话又变成泡沫,这对于十分依赖外部市场的香港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失业和负资产就像阴云一样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我们去参观一些社会工作机构,常常见到很多人在争抢月薪七八千元港币的工作。一声叹息之下,彼时的我们却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本地人为揾三餐的辛酸。第一次来到香港,留下的,全是对一座另一制度规则运行下的城市的新奇回忆。
    2005年,我正式人职香港城市大学,开始了一段为期3年的全职工作,这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真正生活在这里,了解这座城市的肌理和脉络。也正是这3年,让我开始投入对香港的观察、写作和批判当中,这种投入不仅源于我对一座城市以及居于其问的人们的感动,也根植于我对香港的制度逻辑和公民意识的认可。
    不得不承认,初到香港工作的我,是和这座城市刻意保持疏离的。当时的我,自恃是海外名校毕业的精英,拿着优厚的薪水,住在带有会所的私人屋苑里,每逢周末,都会和内地的朋友们聚会,我们或者晃荡在金钟、中环的高级食肆、酒吧里,或者聚在某一位朋友的家里聊天打牌,甚或是租一艘游艇出海玩乐。2003年自由行的开通,让香港的旅游业和地产业开始倾斜依靠于内地游客的购买力,铜锣湾、尖沙咀、旺角的大小商铺里到处都飘荡着普通话。我不再以说普通话而脸红,在所有的公共场合说普通话,在工作场合说英语,独独排斥学习粤语,因为我觉得香港不过是我人生里程的一个跳板,我在这里为自己的履历添金增彩,然后就会前往下一站。反省在港这段最初的岁月,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那一股所谓的大中华心态在扭曲着我的内心,让我浮于城市之上。我知道,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在今天依旧频繁地上演。很多如我一般的内地人才来到香港,他们享受着城市所带来的一切服务和便利,却从来不和这里产生任何的交集,以“精英主义”的高端身份置身于城市之外。
    2006年,在朋友的邀请之下,我加入了一份基于国别政治研究的电子杂志《纵横周刊》,开始每周为刊物撰写香港的文化评论、时政分析。用文字去丈量一座城市,可以很肤浅,也可以很深入。介绍一座城市总是容易的,又有谁不爱那些流光溢……艺文创作、本土文学、诗歌漫画、独立出版、公民媒体、社会运动、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我的目标是想探寻在一个面临政治挤压、文化反哺大变动的香港中,这一代香港人有怎样的思想结构和文化关怀,他们的挣扎和困惑,他们的理想和希冀到底根源在哪里,又是如何自我解构,并连带出群体的公共效应。
    没有想到这一计划从开始酝酿,到最后完成,整整花了6年时间。这6年里,香港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我的不少朋友离开了香港,去往他城寻求更稳定的发展;也有很多朋友留在这里,成为城市肌体的一部分,组织研讨会、社区改造、公民夏令营,投身于一场宏大的改变香港命运的运动之中。
    这6年里,我也从一位香港社会的观察者,慢慢转变身份,成为香港政治与历史的研究者与书写者。2012年,我出版了《我要的香港》,初衷只是想表达对于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我不想要的香港的一份冀望。2014年,当我准备将2008年就开始的这一访谈计划付梓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本访谈集的主题,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这一批新一代的香港人,他们对于香港的热爱,始终都包含着很强烈的想要改变香港的愿望,并在行动场域里聚集了极大的能量,重申这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地方,是“我城”、我们的香港。
    香港回归多年,历史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关键的节点。从最初的游客,到“他城”,再到“我城”,我与香港这一路的12年,也许并不能算作一个典型。对于香港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我愿意继续投身其间,一起去践行我们不可忘却的对于价值和理念坚守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