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人生滋味

  • 定价: ¥48.8
  • ISBN:978755131236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太白文艺
  • 页数:296页
  • 作者:赵治安
  • 立即节省:
  • 2017-09-01 第2版
  • 2017-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赵治安的《人生滋味》这本新文集,就是对他所有阅历的归类和梳理。从目录的分类来看,就有《乡音乡情》《五味人生》《地质情结》《情韵悠长》《我形我塑》《生活感悟》等多个章节。作者以《我这三十年》走进了文学的门槛,现在又以《人生滋味》深化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通过自己的步履,丈量着社会的万般变迁,体悟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作者的笔法一直保持着质朴的本色,没有故弄玄虚的选题,也没有故作深奥的语言,一切都是生活的素描。

内容提要

  

    《人生滋味》是作者赵治安以自己多年的经历而创作的一系列纪念性文字。这本散文集,作者通过乡音乡情、五味人生、地质情结、情韵悠长、我形我塑、生活感悟这几个章节,描述了社会的万般变迁,体悟着人生的五味杂陈,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喜爱感激和感恩之情,亦充满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理性思考和自信之情,相信作品中迸发出的正能量一定能感染和影响更多的读者,使之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积极平和的心态创造明天无比美好的生活。文章朴实真诚,贴近生活。

作者简介

    赵治安,曾用笔名安庆、一泓。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我这三十年》《凡人妙语》《昆仑雪·渭水情》等。散文《故乡记忆》荣获中华散文网举办的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并被《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收录。散文《家乡的羊肉汤》被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家园  渭南新世纪散文精选》收录。

目录

序  李康美
《人生滋味》感言姜芳
◆乡音乡情
  南七饴铬
  家乡的葡萄
  较劲
  今后,我再也不偷吃七队的西红柿了
  看谁先挨这第一棍
  第一次“收礼”
  面沫糊
  外爷家的石榴树
  渭北杂烩菜
  往事回忆
  赏春
◆五昧人生
  走进监狱
  我与残疾人
  残疾人老李
  遭遇车祸
  在大酒店吃饺子
  原创小幽默(六则)
  发蒙
  一看你就是个老实人
  我所遭遇的奸商之奸计
  多多
  记忆中吃得最撑的那顿饭
  捡到有重谢
  两件有趣事
  野炊
  劳务输出中的奇葩事
  “局长”桌
  我们家的“义务监察官”
  第一次去北京
  送礼
  羡慕住院
  那些年,劳务局那些事
  说普通话
  慢生活人生更滋润
  赠书
  由“慎独”所想到的……
  一件糗事
  假如悲剧发生
◆地质情结
  地质队印象
  两碗臊子面
  捡柴火
  有因无果的恋情
  丢行李
  盐老鼠
  写在信封背面的信
  幸亏雷管未爆炸
  德令哈散记
  今生最尴尬的事
  父亲
  这个桃子最甜
  祁连情怀
  柴达木夏日记忆
  四个青苹果
  “老柴达木人”节俭小故事
  难忘的八十年代
  ——经历青海地质局首次招工考试
  蹭饭
  遥远的高原我的家
◆至爱亲情
  最是难忘
  示儿书
  可惜我娃不会花钱
  不妨把老人当孩子
  陪妻一起看电视
  温馨的一瞥
  一次胆大温馨的自驾之旅
  听闻妻子即将退休
  三姑
  我的好兄弟
  岳母的慈言善语
◆真挚友情
  永难弥补的缺憾
  ——兼忆朋友之情谊
  我的第一个上司
  小同事
  梁姐
  大妹
  李建印象
  我的“忘年交”朋友
  我的老师
  大孝子的雷人语言
  感人至深的一幕
  ——一位老党员的情怀
  斌斌
  忆念大姐
◆我形我塑
  胆大与胆小
  骄人之特长
  我之劣势
  性格之两面性
  梦幻与现实中的我
◆情趣生活
  过生日
  写书信
  近乎小气的节约
  饮茶
  简单生活更惬意
  我的乐园
  我与鱼
  两次亲临传销课堂
  窃喜成为名人
  童言
◆生活感悟
  习惯
  郁闷之后是美好
  ——由几个小故事窥视人之奇特心理
  哦,秋冬那暖暖的阳光
  见证巨变
  ——一个创卫者眼中的渭南之美丽嬗变
  真可惜了那十八九年光阴
  另一种缺憾
  碰巧事
  乒乓球小轿车
  开车的羡慕骑车的
  职业眼光
  阅读与写作我人生最好的休闲方式
  人与兽
  卧床养伤满月时
  拄杖冒雪华山游
  学会赞赏
  善  良
  温馨人生片段
◆短篇小说
  我不是×××
  与美女同行
  朋友Z君
  最后一份菜
  有福之人
  老好人
  精明人
◆文学评论
  文学与文人杂议
  ——兼致文学爱好者
  散文贵在以情动人
  ——《昆仑雪·渭水情》创作浅谈
  刘兰芝何以被“休”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艺创作之本
  ——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
  年轻人谈如何对待文学艺术作品
◆文友书评
  读《我这三十年》有感  贾如勋
  老赵的情怀贾如勋
  ——治安文学作品读后感
  《昆仑雪·渭水情》随感淡云
  平淡是真文如其人贠国庆
  ——读赵治安散文集《昆仑雪·渭水情》
  读《昆仑雪·渭水情》致赵治安徐喆
◆后记作者

前言

  

    我和赵治安的相识缘于他的第一部作品。大概是两三年前,赵治安委托他身边的朋友多次和我联系,电话里相约的理由只是吃顿饭。等到大家一起见面时,这才认识了这位文学新同仁,当场赵治安还赠予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著作,书名是《我这三十年》。当时,我还在心里嘀咕,他正当身强力壮的黄金年纪,怎么就好像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总结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纯粹是一个理念的误区,赵治安依然在文学的园地上勤奋耕耘着,创作的势头丝毫也没有减弱。
    《人生滋味》的杀青和结集出版,便是实实在在的证明。
    文学是苦行僧的事业,用古贤的话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用当代作家的经验说:“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心浮气躁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所以我感觉,赵治安应该是一个心态宁静的人。偶尔和大家聚在一起,他也是沉默寡言,以谦逊的笑容,耐心的倾听,充实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由相识到相熟,渐渐地,我了解到,赵治安的人生阅历本身就是一本大书。当他还是翩翩少年时,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精神磨砺。父亲很早就在青海地质队工作,为了解决父亲的后顾之忧,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们举家迁往格尔木。为赵治安的新书写这篇序言时,我也刚刚经历了由青藏高原去拉萨的长途旅行。在我旅行的过程中,几乎每一天,都有朋友电话和信息询问:“高原反应怎么样?”抑或是更直接地说:“还撑得住吗?”尽管这些都归于笑谈,但是也反映出青藏高原的艰苦和危险。而赵治安曾经生活、工作的格尔木,就是在青藏高原的纵深地带,何况他曾经在地质队工作,这就会踏入生命的危险区,对生命本身就是严峻的考验。
    文学也是有心人的事业,丰富的阅历终究会变成创作的财富。
    赵治安的这本新文集,就是对他所有阅历的归类和梳理。仅仅从目录的分类来看,就有《乡音乡情》《五味人生》《地质情结》《情韵悠长》《我形我塑》《生活感悟》等多个章节。赵治安以《我这三十年》走进了文学的门槛,现在又以《人生滋味》深化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是通过自己的步履,丈量着社会的万般变迁,体悟着人生的五味杂陈。赵治安的笔法一直保持着质朴的本色,没有故弄玄虚的选题,也没有故作深奥的语言,一切都是生活的素描。其实文学的本质也就是各有各的笔致,各有各的路数,假若全是大一统的格局,也就没有作家的个性可言了。
    当然,文学绝不能没有内在的情感,哪怕只是写一碗面条,在面条的后边,也一定会隐藏着人文关怀的温度。赵治安对此也有自己明晰的把握,诸如他写《南七饸饹》,首先就想到了这种小吃,已经成为了家乡的名片。“名片”无疑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事物,将“饴铬”象征为家乡的名片,这就有了浓厚的乡情。写过了当下的喜悦和甜蜜,他又回忆着儿时的混沌和苦涩,这一组文章,总是让人在笑声中倏忽间沉重起来。这样的阅读体验,我以为更能增强文学性,因为幽默是文学的另一种高度,如果产生心酸的笑声,反思和批判的深意也就存在其中了。由于赵治安在青藏高原的地质战线生活、工作了近十四年,所以他对那块土地永远都会梦牵魂绕。在这本书中,他仍然独立成章地把“地质情结”列为一个单元,这一组文章很好看,似乎更具有情感的渗透力。也许是我对青藏高原情有独钟,一旦有人描绘到昆仑山、祁连山和那神秘的高原地带,我都会听到来自上苍的声音,精神也会为之一振。虽然赵治安只是写了一些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但是我对赵治安心存更多的祝愿和企盼,既然他对那块土地有着长期的认知,那儿就一定还埋伏着源源不断的创作矿藏。这是后话,这是对赵治安尔后继续创作的希望,在此我就不过细叙说了。
    赵治安在这本书中收集的内容比较丰富,更多的评价还是留待读者去欣赏去琢磨吧。最后我想说的是,文学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勤奋是创作的一个方面,而深入研究又是文学创作终生的课题。由此我觉得赵治安的笔力还应该再细腻一些,尤其在注入情感的同时,再多一些思想性。如果立志要在散文领域挖掘,那就要在壮景壮物上下足功夫。比如说前边说过的老话题,我多么希望赵治安能写出青藏高原远古茫茫、人烟罕至的千年沉寂。现在,赵治安已经出了两本书,这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他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广阔。

后记

  

    2015年3月,我的散文集《昆仑雪·渭水情》文稿交由出版社编审编校,在文集待印的多半年时间里,我开始了这部文集《人生滋味》的写作。
    写作是艰辛寂寞的,《人生滋味》的创作更是如此,好在对我而言它并不是一件多么苦的差事。
    这段时间工作之余,我除了思考便是写作,平日很少有空闲之时。有压力便有动力,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下,短时间内自己便完成了百余篇文学作品的创作。面对这一不菲的战果,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的人生是艰难的,步人中年的我,人生更加繁忙和艰难。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追求者,这一性格特征注定了我的人生之旅必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精神苦旅。
    创作《人生滋味》之时,我开始进入一生中最艰难、最苦闷、最黑暗的时期,整日感觉可谓“亚历山大”。这一时期,淘神费事的儿子退伍待业,远在西宁的父亲重病缠身,我亦摔伤骨折卧床数月……郁闷之时我时常怀想过去,念想20世纪90年代初由柴达木调回渭南身居筒子楼时的美好时光。那时.虽然生活清贫,所有家当不值千余元,且常为生计皱眉头,但心理是轻松的,心情也是愉悦的。一段时间里,我竟羡慕起那段苦涩但却美好的日子,抱怨那段日子过得太短促,太匆忙。
    从文的二三十年里,特别是近四五年里,自己先后创作了五六十万字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因其情真意切受到了文朋诗友的好评,亦在小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家一致称赞我的作品平白质朴,真实感人。我很认同这一评价,感觉它概括总结得可谓十分客观到位。
    我的文学理论功底相对浅薄。可能与生长于三贤故里,受大诗人白居易等文坛先贤影响较深有关,因此所写作品文字朴实,语言平白,绝少引经据典,亦不追求辞藻华丽和奢靡,而是将功夫下在叙事描绘和抒情上,努力做到以文传情,以情动人,文情并茂。
    “平白质朴,以情动人”这一创作风格将是自己永恒的追求,今后我会沿着这一创作之路坚定地走下去的。
    创作《人生滋味》时,我还体会总结出一条也算宝贵的写作经验,那就是,平日只要发现好的素材马上就记下,就运用,哪怕整理出的东西不深刻、不细致、不全面,只要能立即记下来就是好的,就是鲜活的。自己先前写作中也遇到过这样的现象,虽然搜集到了素材,但由于运用不及时,导致不少好的素材白白丢失,有的甚至湮灭在记忆的仓储中。对创作而言,这是十分可惜的事。
    拥有作品的多寡是区分作者和作家的重要标准。算起来,《人生滋味》应当是自己的第四部作品,也是迄今为止自己面世作品中篇幅最长,内容最全,文字最多,趣味性和可读性最强的文集了。将这么多零碎、散乱,甚或潦草的文字搜集整理结集出版,可谓我人生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完成这么一个系统工程,显然不是我一个人力所能及的,这其中包含着不少人的辛勤和努力,我对他们充满敬佩和感谢之情。 在这里我除了感谢渭南市作协李康美、王旺山主席,市文化艺术中心创研室李辉主任和太白文艺出版社的老师及其他编辑人员外,还要深深地感谢两位女人。 一位是我的妻子马翠娥,在我创作期间,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使我能有时间专心写作。 一位是我的同事、渭南市作协副秘书长姜芳女士,书中每一个文字都凝结着她辛勤的汗水。 最后,我还要感谢阅读欣赏和指正我文学作品的文朋诗友和读者朋友,你们是我创作的动力和力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