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桑梓情深

  • 定价: ¥48
  • ISBN:978754561088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贵州教育
  • 页数:426页
  • 作者:丁杰
  • 立即节省:
  • 2017-06-01 第1版
  • 2017-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桑梓情深》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灯红酒绿,只有独自抚育养女的瞎爹爹、善良单纯的哑妹、妙手回春的接生婆、来自淮北的磨刀人……他们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朋友、邻里、路人,是大社会中的小人物,是面对艰难的命运也依旧熠熠闪光的普通人。如今通过作者丁杰的笔端呈现出来,更加亲切,更加可敬。如何在城市光影和生活风雨中,追寻心中的阳光?作者从对往事的回顾,从拾起的片片飞羽之上,从发自肺腑的字句间,告诉我们答案。

内容提要

  

    退休十六载,赋闲在家,遂重拾旧年往事,提笔着墨于乡情阡陌间。文多为随性而作,真情而发,今编纂成册,亦无扬名炫耀之念,仅以文为友,寻乡间旧梦耳。丁杰著的这本《桑梓情深》分为分为“乡风民情”“真情永驻”“生活絮语”“往日情怀”四部分,有对祖辈、兄长、朋友、邻居的深情回忆,也有对家乡土地、街巷、草木、风情的真实记述,字字句句皆由心而发,无半点虚情假意、矫揉造作。

作者简介

    丁杰,1940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大专文化。1958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任县职工学校、掘郊五六总小学、掘港镇小学、蠙山初中教师。1991年任县教育局掘港区(后改为南片)教育组教学辅导员,直至退休。
    学生时代曾怀揣作家梦想,走上工作岗位后,因教学任务繁重,仅在闲暇时间创作了一些儿童歌谣与儿童故事,分别发表在《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智力开发报》《红领巾》等报刊。退休后十多年问,作品多为民俗民风小品、家乡人与事的散文随笔,主要刊登在《乡土》《故事会》《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广播电视报》《江苏工人报》等副刊,2003—2008年,应邀参加如东县政协文史委组织编纂的文史资料丛书《如东大观》(五卷)及南通旅游文化丛书《海天神游》的撰稿工作。其后被吸收为县、市、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如东县作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乡风民情
  老虎灶
  正月初一看春联
  私塾的戒尺
  古镇小巷
  野营角
  掘港晨饮晚浴习俗
  如东虾饼
  大麦粯子饭
  坊间医生
  洗洗干净过年
  有趣的渔乡民俗
  重阳登高与啖糕
  秋虫唧唧
  过年炒米
  常忆当年乘独轮车
  童年的斫糖
  黄花儿菜
  冬日儿童游戏忆旧
  掘港瓶儿菜
  讨七家米
  车水
  小木楼与桂花树
  最后的渡口
  下小海
  钉鞋、斗笠与蓑衣
  乡音乡韵牌儿经
  掘港街头的“站路桩”
  看西洋景儿
  掘港的大宅门
  也说南通侯名
  焦麦屑
  乡村货郎担
  闲话幌子
  路祭
  红事白事一起做
  扯脸
  农谚报气象
  数字的忌讳
  也说“避讳语”
  “招夫养子”与“叔嫂换茶”
  挂遗容
  中秋祭月
  正月十五请灰堆婆婆
  大红袍赤豆
  二月二,带女儿
  江海礼仪禁忌
  “开缝”与“踏生”
  “偷”长寿碗
  “一子两挑”与“招婿为子”
  做鱼焐子与起鱼焐子
  锔碗
  孕妇忌口习俗
  二月初二学童开蒙
  掘港的纸马店
  对鸟的喜恶习俗
  见面问候语的变迁
  乘凉听说畴
  请会
  皮匠
  掘港的锡匠店
  江海烟俗
  掘港的草行
  “挑鲜”与“撂街”
  过桥汤面与龙虎斗
  醉八鲜
  与“系儿”相关的职业
  串场河上的纤夫
  黄海滩头皂荚树
  植公墓
真情永驻
  与鸟为邻
  一个繁写的“爱”
  母亲的美丽
  奶妈
  楼道里的温馨
  舅舅教会我喝酒
  一个未及拆开的小邮包
  外爹爹
  在舅舅家过年
  编首儿歌给外孙女
  瘸腿裁缝的爱情
  做老布鞋
  两只蝴蝶
  想起家乡的泥螺豆
  牵挂
  我家的“限塑”故事
  租房陪读的俩老太太
  大哥
  贵州龙女
  瞎爹爹的眼睛
  八旬舅母乘摩托
  外孙从英国归来
  甜蜜的夏
  哭嫁
  小妹
  妻妹为他撑起一片蓝天
  为岳父贺寿
  小越越上了电视
  在电视荧屏上见到你
  浓浓蓑荷情
  女儿退休了
  母亲的承诺
  寄自大洋彼岸的一绺发丝
  想起母亲暑伏晒衣
  钟山表·情侣表
  只要他还活着
  情系图书馆
  五弟这个人
  娘驮女儿,女儿驮娘
  小巷情深
  红梅出国打工
  戒烟
  我就是你的眼睛
  老屋
  外婆的小脚
  楼长
  难忘吃消浮糕的日子
  老同学
生活絮语
  刻写钢板的记忆
  瘸叔
  表弟与小虎
  怀旧餐馆
  住桥洞的拾荒夫妇
  寂寞夜晚的那个电话
  回忆当年“四集体”
  乡村的哥
  阳台风景线
  幸福的理发女
  罩鱼
  捉顶水鱼
  想起老何
  三轮悠悠逛县城
  路边小报亭
  豆腐哥
  童年的熏玉米
  石港跑反
  外公河塘边那棵歪脖子桑树
  套裤
  瞧,这对老夫妻
  淮北磨刀人
  游八卦奇村
  山东小夫妻
  五弟租房
  流言
  儿子的银行卡
  手绢儿
  五弟带徒
  “煮夫”的锅碗瓢勺交响曲
  小区有间棋牌室
  乡下表弟
  我为民校学员教唱抗日歌曲
  戏痴
  可敬的樊发源
  接生婆蔡巧儿
  牌儿妈妈
  哭婆与笑婆
  眼盲心亮的按摩师
  与百岁恩师在荧屏邂逅
  夕阳黄昏恋
  午后登门的人口普查员
  给爱一条生路
  金凤人,金凤瓜
  乡下来的男保姆
  我的住宅电话
  搬家记
  旧衣服
  楼上楼下
  无声小吃店
  爱我,就要爱我的一切
  花床的故事
  一对下岗夫妻
  蹲下来同孩子说话
  别让一只生瓜夺去快乐
  大学生炒货坊
  虎头檐脊
  妻子与她的红木算盘
  岳父的“糊”
  理发的那些事儿
  高剑飞与他的《老街往事》
  良医、庸医与时医、霉医
  斫肉的女孩
  三个新朋友
  方老师
  再相逢的感悟
  外公的做人道理
  虎伯
  小区红马褂阿姨
  堂妹舜英
  父爱无疆
  海鹏
  疏通工张老头
  俞师傅与他的养女
  摆菜摊的老王夫妻
  我的健康箴言
  鸽哨声声
往日情怀
  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天
  听书
  外婆的卫生保健俗语
  胖姐的故事
  瘸妹购房
  舅母,您就当生了五个儿子
  罗先生
  美丽的谎言
  舅母的“旧脑筋”
  真戒指、假戒指
  牛背上的童年
  驱车如城会爱徒
  五十年前一笔借款
  巷口的油饼店
  乘坐机器快
  丹桂飘香
后记

前言

  

    为《桑梓情深》序
    丁杰是我的学兄,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在如东县中学读初中时跟他是同一届的同学。我们虽不在同一个班级,但常常在晚自修后聚会。那时,在我们教室之前、紧挨大礼堂后壁,有一方宝地:上有顶棚,装着电灯;下有一个水泥砌的封闭式储水池,半人多高,可坐可倚,又可放些书本衣物。这难得的“佳绝之处”,自然就成了大家几乎每天必至的“兰亭”。在这里,我们朗诵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那浪漫笔调,常将我们引进到一个飘飘荡荡的世界。在这里,我们也常常交流文学信息,有一次,我把刚出版的《萌芽》杂志带过去,介绍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那幽深的情致,舒缓的笔墨,引起同学们一片赞叹。丁杰兄最推崇的是赵树理,他说:“赵树理写的都是基层群众,语言质朴通俗,他的东西容易懂,容易学。我在作文时,笔尖前常闪动着赵树理的影子,我就像一个赤着脚的孩子。跟着他在田埂上奔跑……”
    是的,丁杰兄早就这样做了。当我还在徘徊,还在探索的时读,做那质朴老到的文风业已形成。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学校或全县教育界的征文比赛等活动,寻找他的新作,学习它,欣赏它,并为他高兴。
    初中毕业,我们飞出了这个老窠,但老师的教育、“兰亭”的聚会常留在我们的梦境。长期以来,因为我们都成了“业余作者”,自然写作活动也就退居“二线”。不过,回顾这一阶段,丁杰兄仍是“无冕之王”,他的心仍在观察,仍在寻觅,仍在思考;在坎坷的道路上,在纷繁的生活中,在尘世的风雨里,仍在拾缀与积累着“心中的阳光”!
    近日,当我捧起老友的书稿,如同南宋江湖派诗人叶绍翁,足登麻履,手持藜杖,去寻访一座不为人注意的荒园野圃。当我推开那粗劣的、不起眼的柴扉,不由得一下子惊呆了啊!满园红含,袭袭幽香扑鼻;一池绿水,徐徐清风撩人。近观,蜂蝶飞飞;远望,树影重重……让我走进了一个熟悉、新奇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也没有身价亿万的阔佬土豪。我们遇到的是农夫、牧童、裁缝、货郎,还有斫肉的、挑鲜的、送水的、做油饼的、绱鞋子的、修拉链的以及瞎婆、哑妹与双腿瘫痪的二大爷……他们虽系芸芸众生,却是构成当今社会的重要人群,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亲属、朋友、同事、街坊、邻里……我们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如今通过丁杰兄的笔端表现出来,使我们感到更加亲切,更加可敬。他们都是大社会中的小人物,他们弹奏的主调,也不过是锅瓢碗盏交响曲。但是,他们劳动的艰辛,他们对命运的抗争,他们为爱作出的牺牲,他们为社会、为他人所作出的奉献,实在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当我读着《奶妈》《寄自大洋彼岸的一绺发丝》《一个未及拆开的小邮包》等作品时,实在无法抑制心中的泪水,有时甚至“欲止更嚎啕”了!
    自古以来,人们就问情为何物?丁杰兄没有作抽象的解答,但从对往事的回顾,从拾起的片片阳光之中,从“人鸟为邻”“千里游子不忘昔日黄花菜”“寡母拒嫁,青春为儿女埋单”“瘸妹””“盲童”等题材的篇章之中,昭示着“只要相信还有爱,生命就不会亮起红灯”。只要你认认真真地把这些文章读上几遍,不管你的面前遇上什么暗礁,不管等待着你的明天是加法还是减法,在这片充满着爱的海洋里,相信你会永远扯满生活的风帆而勇往直前!
    人类在前进,世界在发展,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也必然发生变化,那些逝去的东西反而使人们觉得更加珍贵。锡茶壶、水烟台、独轮车、老虎灶、雕花床……我们还可以在博物馆看到。打囤子的童趣、裹小脚的疼痛、洗邋遢的哼哼、挑鲜人的吆喝……只能从拾起的阳光与相关文艺家们的作品中去感受了!
    环视这一“园圃”,一篇篇的短文像是股股粗壮而又古老的紫藤,交织成历史的长廊。从独轮车到自行车到汽车,从小渡口到大铁桥,从手工抄录到刻写钢板再到打字机进而到电脑操作,读来无不使人感受到时代的脉动,而且,越读,社会的幸福指数越上升,越读,时代的自豪感越增强,作品的美学功能也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环视这一“园圃”,它又是传承国学与民俗学的教科书,它指导我们怎样合乎礼仪地“发烟”“敬酒”,它提醒我们送礼勿送“二百五”、怀抱小孩不言“重”;它传递着前人生活的智慧,启发我们从“腊月金焐子,正月空焐子”,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节点;它列举前人临危不乱的处事之道,从“红白喜事一起做”中,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
    当我走出这一大观园,掩卷之后,仍压不住涌动的情愫。“父亲驮儿子,儿子笑了。儿子驮父亲,父亲哭了。”“为人时间短,做鬼时间长。”……这类哲理性名言,必然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索。
    也许,这就叫做作品的魅力!
    也许,这就是一个作家对社会所尽的责任!
    是为序。
    二○一六年中秋于双月楼

后记

  

    退休十六载,原担心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在庸庸碌碌中消磨时光。后来,我重拾童年旧梦,拿起笔来写了一些关于乡情民俗方面的散文、随笔寄给家乡及外省市的报纸杂志,不少给刊登出来,前后累计竟有八百余篇。在我七十岁生日时,女儿女婿提出为我出一本小品散文集,作为对我生日的庆贺。可我一直未曾应允。理由有二:一是自觉所写文章仅是一时随意之作,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不多,出版后恐怕被人笑话。二是我一向为人低调,从无扬名炫耀之念。报刊编辑看中,给予发表,我就心满意足了。在家乡的一张晚报的副刊上,我曾作过“不出书”的承诺。到了今年,孩子们又一次敦促说,何不趁精力允许之时,出本书集对自己多年来的辛劳作一个总结,也可给子孙后代留个纪念。为了不拂他们的美意,就自己编选了这本《桑梓情深》,分为“乡风民情”“真情永驻”生活絮语”“往日情怀”四部分,算作对自己、对家人的一个交代。
    我深爱家乡这方热土,我是饮着扬子江的甜水,吃着南黄海的鱼虾长大的,在我的笔端有我对祖辈、兄长、朋友、邻居的深情回忆,亦有对家乡土地、街巷、草木、风情的真实记述。虽然不少是粗略与肤浅的,但皆出自我的内心,并无一丝半点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可以说,每个字、每句话都流动着我的热血,跳动着我的脉搏。由于自己水平有限,有些篇章归类不甚合理,个别文字不够顺畅,祈望朋友阅后给予指正。在书集付梓之时,首先我感谢我的女儿、女婿,是他们出力出资,谋划联系,才使我下定决心,将书稿整理出来。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学兄陈有清先生,冒着暑热为本书集写了序。我也要对我的胞兄丁舜懿,为书集设计封面,联系印刷表示谢意。同时对吴剑坤先生、张武俊先生、丛国林先生、周云先生等诸位好友提供文章资料及帮助支持一并表示感谢。另外,对《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副刊编辑吴盈先生、周其寅先生、严晓星先生数十年对我业余写作大力支持与扶助,深表谢意。
    丁杰
    2016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