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

  • 定价: ¥49.8
  • ISBN:978753049265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科技
  • 页数:269页
  • 作者:赵昱鲲
  • 立即节省:
  • 2017-09-01 第1版
  • 2017-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心理学认为,焦虑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育儿焦虑,则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为了消除这种担忧,父母总是忍不住要为孩子设计人生,并要求孩子不能有丝毫偏离——这种设计和控制的意识,不仅使父母自己在育儿焦虑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且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作者赵昱鲲认为,无论你如何焦虑,都无法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父母的责任不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而是让孩子有能力自己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前提是父母放下设计和控制的执念,核心是激发孩子自主成长。

内容提要

  

    《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作者赵昱鲲打通了过度焦虑、心理控制和自主性成长的因果逻辑链,第一次系统、全面地阐释了自主教养这一育儿理念,并结合日常生活和父母关心的教养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作者简介

    赵昱鲲,博士,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顾问委员,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一北大一伯克利”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美国《积极心理学日报》(Positive Psychology News Daily)专栏作家。著作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幸福的科学》,译著有《持续的幸福》《终身幼儿园》《园丁与木匠》。

目录

第一章 你的焦虑,多半是自找的
  第一节 你眼中的老虎,也许只是野猫
  第二节 焦虑太多,会变蠢的
  第三节 当然,又是时代的错
  第四节 恭喜你,没有生出机器宝宝!
  第五节 你的孩子,都是薛定谔的狗
第二章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第一节 孩子的潜力有100分,在我手上只实现了99分,我真失败!
  第二节 我能为孩子100%付出,但只付出了99%,我真自私!
  第三节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第四节 把孩子培养成人类,而不是恐龙
  第五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六节 父母是园丁,而不是木匠
第三章 去除束缚:减少对孩子的心理控制
  第一节 否认感受: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第二节 压制思考: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第三节 激发内疚: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
  第四节 有条件的爱: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第五节 动机分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
  第六节 激发焦虑:再这样下去,一辈子扫大街!
  第七节 批评出乐观:你有能力改正不足
第四章 拔除杂草:减少孩子的外部动机
  第一节 穷养儿子富养女?
  第二节 压岁钱能让孩子自己花吗?
  第三节 怎样让孩子爱上做家务?
  第四节 孩子犯了错,该怎样惩罚?
第五章 肥沃的土壤: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第一节 规范孩子的时候,怎样让他有自主感?
  第二节 兴趣班: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坚持重要?
  第三节 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努力的关键
  第四节 孩子遇到挫折,怎样帮他克服?
  第五节 网球模型: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受到你的爱
  第六节 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六章 挺拔的身材: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第一节 暗黑小邪神,还是光明小天使?
  第二节 善良:价值观的根本
  第三节 真诚:你会向孩子道歉吗?
  第四节 公平:孩子经常抗议不公平吗?
  第五节 物品所有权:孩子抢玩具怎么办?
  第六节 孩子打人或者被人打了,怎么办?
  第七节 原谅:记仇不可怕,只要能原谅
  第八节 欣赏:看到别人的优点
  第九节 感恩:别把内疚当成感恩
  第十节 自律:建立家庭规范
  第十一节 合作:父母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第十二节 别人违背了你教给孩子的价值观,怎么办?
第七章 朝向天空:让欢乐成为孩子一生的主旋律
  第一节 福流:让孩子专注做事的心理通道
  第二节 学习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生活的日常
  第三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四节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第五节 利用想象力平息孩子发脾气
  第六节 游戏力:爸爸带孩子

致谢

前言

  

    这些年,我一直都在等一位父母,等她来问我:“昱鲲,你说人为什么要养育孩子呢?”
    很遗憾,这样的父母我没有等到。所有来找我咨询的父母,问的问题都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话(讲礼貌、喜欢上钢琴……)?”或者“孩子要学好英语(提升注意力、跟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流风所及,去年我在喜马拉雅FM上做了一个育儿音频节目,同事给我的第一个警告也是“少谈些主义,多解决问题”。理由很简单:“现在的父母都讲究实用,那些理念有什么用?要接地气!”
    但我始终认为,知道为什么做,比做什么、怎么做更重要。如果看不见旅程的全景,你就会迷失在歧途分叉中。如果不知道做一件事的终极目的,你就会为细节问题纠结焦虑。
    育儿,最重要的是知道你为什么养育孩子。是因为家族长辈的压力、婚姻稳定的需要,还是因为对创造新生命的渴望、与新生命一起成长的欣喜?亦或只是一种无意识的从众、一次不期而遇的意外?
    想通了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就容易得多。
    英语启蒙怎么做、要不要上早教班、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了怎么办……这些问题当然也重要,但都属于父母之术的层面。这样的问题在育儿过程中无穷无尽,带来的烦恼层出不穷。如果术的背后没有道的统领,育儿就会变成一堆琐碎事务的集合,一浪又一浪地拍打着你的耐心。所以,我不顾朋友的反对和同事的警告,写了这本讨论为什么的《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
    本书的前两章讨论了“你为什么养育孩子”这个根本问题。我认为:
    养育,是父母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要妄想把孩子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要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相信,这是帮助你从育儿焦虑中解脱的真正的父母之道。
    当然,只有理念,没有方法也不行。套用孔子的话说:有术无道则罔,有道无术则殆。因此,在随后的章节里,我按照人类自主理论的框架(详见第二章第四节),以最新的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我个人的育儿经验,梳理了一套实用方法体系,帮助你培养自主的孩子。
    首先,中国父母普遍使用心理控制的方法养育孩子,从表面上看,孩子在自觉地努力学习、乖乖听话,但是他这样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在短期内能取得好成绩,但从长期看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第三章我就重点讲讲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心理控制。
    第二,用奖赏、惩罚规范孩子的行为,也是中国父母常用的教养方法。这种教养方法强化了孩子做事的外部动机,使孩子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虽然很多父母对这种教养方法的弊端已经有所认识,但是还有一些隐性的外部动机赏罚法,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会在第四章详细讲一讲。
    第三,要发展健全的自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自主、胜任和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你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件事,并且支持他把这件事做到最好,那他最有可能在这件事上发展出自主动机。第五章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讲解。
    第四,自主教养绝对不是让孩子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相反,自主教养非常看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在第六章,我既会讲一些培养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也会从善良、真诚、公平、欣赏、宽恕、合作等基本价值观的角度举例说明。
    最后,第七章是讲自主的最高表现:内在动机。怎样让孩子发展出兴趣和创造力?在21世纪,这将是决定孩子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自主教养并不容易,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它需要你克制自己本能的情绪反应和环境压力,解决起问题来似乎也没有那些常见的教养方式那么短平快。但它越往后越容易,因为它是真正从治本的角度解决育儿问题,而不仅仅是使问题赶紧消失。无论你是急着让孩子听你的话,还是草草地满足孩子的愿望,都只是暂时平息了问题,拖迟了问题更猛烈爆发的时间。自主教养则致力于让孩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你会收获一个自觉、讲理、友善、蓬勃的孩子,一个真正爱你的孩子,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你才能真正放下育儿的各种焦虑,享受育儿的真正意义: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后记

  

    中国人喜欢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但我在有孩子之前,就对父母非常感恩。
    这倒不是说我有多孝顺、天生知道感恩,而是每当我回忆童年,或者听到别人对父母的描述时,就由衷地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的抚养方式,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  “有人爱,没人管”。
    “有人爱”是因为我爸妈都有工作,所以小时候由外公外婆带我比较多。外公家风极正,儿女和谐,成家后也仍然来往密切。我可以说是在一个大家庭长大的,得到了远不止父母二人的爱。
    “没人管”是因为我家的学习气氛很好,外公笃信耕读传家,四个女儿全部读到初中以上。这在当时曾被村里人大为嘲笑,因为外公家并不富裕,比如我妈,必须在别人自习的时候自己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干完活了才能学习。但她因此后来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再后来到乡里的医院工作,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我父亲也最爱看书。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但是他考上了大学,在当地的农业技术学校教书。他有一个在当地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大书橱,这使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成绩也一直非常好,学习从来不用大人管——这是那时候大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了,因此,我小时候就没有受过任何管束。
    我确实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父亲的学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迁到了农村,所以我既不用干农活,又可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无拘无束地长大,田野里全是好玩的东西,邻居家尽是相投的玩伴。
    但是,“没人管”不等于没家教。家人很少对我进行道德言传,因为他们的身教已经足以对我潜移默化。
    外公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为人正直、急公好义。有一次,他扛了五六十斤竹子到三+里外的地方去卖。一同去的另外一个人,卖竹子的钱被偷了,结果哭着不敢回家,因为他老婆很厉害。外公怕他出事,就给了他五块钱。那时的五块钱很值钱。他有两个叔伯兄弟,为界址吵得要动手,他早劝哥哥晚劝弟,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他割了自己的自留地平息矛盾。这大概就是子夏所谓“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吧。
    父亲由于业务水平高,曾被推举为教研室主任,但他坚辞不就,因为他为人散漫、心思耿直,自知不是当官的料。但他的工作态度又极其认真,农校造灌溉水塔时,本来要花大钱从外面请技术人员,是他冒险爬到水塔上,把机器装好。还有一次,农校买了新式拖拉机,他那时已经生病了,仍然抱病把拖拉机从外地开了回来,为农校省了一大笔运输费。
    父亲也喜欢帮助别人。他在学校里是教机械的,会修表,同事的表坏了,都是拿到我家来,他给免费修。他在全市的书法比赛得过奖,又会篆刻,能给别人刻章,每年过年就为别人写春联,当然也都是白送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人很少对我进行道德教诲,但我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他们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已经流传千年,自洽、有美感、可操作,虽然也常吃亏——但是哪套价值观能包打天下呢?——替我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人生的最大问题。 所以我才会主张自主教养,因为我就是自主教养大的。童年的物质虽然匮乏,但是我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环境。父母、外公外婆和更多的家人给了我充分的爱,又给了我充分的自由,而这又都统一在一套坚实的价值观之上。每当我回忆过去,就对他们充满感激之情。 “你混得不好。”今年年初我回老家时,我的一个姨父对我说。 这当然让我有些伤心,因为这个姨父和我非常亲,相当于半个父亲。长辈的不认可,无论如何都是很打击人的。 但其实我更多的是惊讶,因为我从小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一路上的都是最好的学校;品行也好,善良、诚实、温和、上进。姨父一直以我为荣,我还以为他现在也仍然对我非常满意,没想到已经是差评了。 当然,差评也不奇怪。我的小学同学里有些人成了身价不菲的老板,中学 就像神迹一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父性开始于第一次给你喂奶 全然专注于你的需求 神性开始于第一次想象你的苦难 颤栗的泪水 你不属于我 也不属于你自己 而是属于神秘的生命自身 我只能看着你 像神迹一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充满敬畏 在想象孩子未来苦难的那一瞬间,我触摸到神性,因为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无力。与命运为孩子的安排相比,我是那么微不足道。无论你多么想保护他,仍然会有你无法预测的苦难降临到他头上:无论你怎么样教导和照顾,他的内心仍然会被愤怒、难过、虚荣、嫉妒和贪婪所噬咬;无论你怎样为他付出,他一定会在某个时刻伤你的心,说出怨恨你的话。 在想象孩子未来苦难的那一瞬间,我触摸到神性,因为我同时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也曾在比赛中失败,曾在考试中落榜,曾为一个女孩痛哭,最终仍然失去她。我曾经历背叛、经历抛弃,曾被欺骗、被羞辱,曾在漆黑的夜里被良心责问,曾在时代的洪流前迷茫困惑。生活如同荆棘扎起的王冠,翻滚在我的生活,刺扎着我的心灵,改变了我的容貌。 但我仍然站在这里。有人爱,有爱人。世界的复杂性曾让我愤怒,如今给我带来的是好奇。知识和思考解构着世界,但又在生活中重新整合,归于人生本身。世界仍然让我不确定和困惑,但我可以给以善意。 这是我的光荣和骄傲。我的孩子也将拥有这种力量。我为什么要害怕他的苦难呢?我为什么非要保护他到最后一个角落呢? 让他去经历那些苦难吧,我本来就无能为力。他的苦难会让我泪水盈眶,但那是他本来就应该经历的人生。苦难杀不死他,只会让他更强大。虽然他不知道,但神性在他的心中。 就在一刹那,我感觉到孩子离开了我。他不再是我脑中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的后台进程,他不再是我的一部分。我对他有义务,却没有权利;我能影响他,却不能塑造他。他是我的选择,他给我爱,他让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他让我触摸到了神性。我和他的神性相通,我和他共享许多记忆、情感和偏好,但我们终归是两个不同的人。我们将各有自己的漫长人生,神迹在我们各自的人生中徐徐展开。 于是,天使在我的另一侧耳边吹来了诗的结尾: 当然,还有欢乐和希望 我知道我会在你的婚礼上流泪 我希望你会在我的葬礼上微笑 而你的孩子 也将在你的葬礼上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