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安全科学、灾害防治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管理理论与实践/民族生态学丛书

  • 定价: ¥118
  • ISBN:978703053524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247页
  • 作者:编者:吴燕红//夏...
  • 立即节省:
  • 2017-09-01 第1版
  • 2017-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于地理、气候条件灾害倾向较强的地区,因社会经济条件所限使得抵御灾害的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灾害呈常态发作且往往造成严重损失。吴燕红、夏建新、冯金朝、郝丽娟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管理理论与实践》基于对发生过严重自然灾害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在应对灾害时的行为进行田野调查,将观察的视点放置于承灾体(即社区)之上,从灾害的社会属性出发,以文化和社会变迁为切入点,了解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社区在灾害的不同阶段应对灾害的行为特点的相关性,分析其对应灾能力影响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提升少数民族社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模式与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学等方面管理与研究的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及自然灾害相关理论
  第一节  我国的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地区
  第二节  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其双重属性
    二、灾害系统理论
    三、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
  第三节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一、自然灾害的背景
    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概况
第二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云南盈江县拉勐寨
  第一节  地震灾害
    一、地震灾害种类与地震响应分级
    二、地震灾害特点
    三、地震与地震灾害分布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地震带上的傣族村寨——拉勐寨
    一、地震带来的变迁
    二、灾害打击的缓冲剂——传统文化
    三、灾害损失的主因分析
第三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对地质灾害能力——贵州关岭县大寨村
  第一节  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成因
    二、滑坡灾害
    三、泥石流灾害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地质灾害概况
  第三节  被掩埋的村庄——大寨村
    一、灾害突至而破坏长久
    二、大寨村的灾害影响迁延日久源于多因素叠加
第四章  少数民族社区雪灾应对能力
  第一节  雪灾
    一、雪灾种类
    二、雪灾分级
    三、雪灾分布与形成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雪灾
    一、少数民族地区雪灾灾情
    二、少数民族地区雪灾发生特点
  第三节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雪灾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称多、玛多雪灾情况
    三、称多、玛多雪灾成灾分析
  第四节  新疆北疆地区雪灾
    一、研究区概况
    二、北疆地区雪灾灾情
    三、北疆地区雪灾成灾分析
第五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分析——基于拉勐寨和大寨村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及危害
    一、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特点
    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条件原因
    二、社会原因
  第三节  社区居民和灾害——问卷调查
  第四节  拉勐寨和大寨村应灾能力差异分析
    一、社会资本的差异
    二、灾害发生的频度不同
    三、社会变迁的剧烈程度
    四、参与和沟通的程度
第六章  社区的应灾能力
  第一节  社区的应灾能力概况
  第二节  国际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践
    一、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
    二、联合国减灾战略——“社区恢复力”建设
    三、美国——“减灾型社区”
    四、亚洲备灾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
  第三节  我国社区减灾管理能力现状
    一、未能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的作用
    二、灾害应急预案不完善
    三、防灾意识淡薄
    四、对农村社区扶持不足
第七章  少数民族社区应灾能力的再生产
  第一节  备灾能力
    一、少数民族社区与提高风险认知、完善预警系统和传播途径结合
    二、完善各层级的应急预案
    三、传统知识与加强公众灾害教育结合
    四、提高建筑物及基础设施抵御灾害能力
    五、科学配置救援物资储备
    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
  第二节  应急救助能力
    一、强化突发状况下少数民族社区的应急组织方式
    二、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救援物资保障水平
    三、紧急医疗救援水平
  第三节  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一、生产、生活的恢复
    二、文化的恢复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本书涉及的地名及其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