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民间文学

且将新火试新茶--澳洲生活札记

  • 定价: ¥36
  • ISBN:978756417196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南大学
  • 页数:308页
  • 作者:施梦尝
  • 立即节省:
  • 2017-09-01 第1版
  • 2017-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且将新火试新茶——澳洲生活札记》作者施梦尝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长期在政府机关担任翻译工作,全方位接触澳大利亚社会的各层面。
    本文即是作者多年的生活札记,从真实的生活事件出发,引发感悟。本书内容不仅涉及澳洲风土人情,更是深入剖析了澳洲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使广大读者对澳大利亚有更深刻的了解。

内容提要

  

    对于即将前往澳洲的人来说,《且将新火试新茶——澳洲生活札记》这本随笔集具有“指南”的功能,“澳洲人文”“生活琐细”两部分涉及了澳洲的风物、人情、法律、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娓娓道来,可感可信,而不是干巴巴的条文。这里盛产高品质的葡萄酒、水产品,这里到处都是玫瑰;不过,澳洲吸引人之处不止于此。这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这里有中国人、意大利人、希腊人、英格兰人,爱尔兰人……,大家和睦相处,没有种族歧视,更没有种族冲突。这里的人淳朴、善良,是一个充满善意的社会,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南澳洲真是不愧“玫瑰之州”的别名,如《善意的社会是人文的社会》所记录的生活点滴、《种上一株蓝花楹吧》中和邻居老太的来往。这里的医院及医生“仁心仁术”,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如《对待生命的态度》《澳洲牙医所使用的语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细腻——与生俱来的人文》一文,描述作者的儿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然后送到医院就诊;作者施梦尝“移步换景”,从老师到护士、医生,从学校到救护车、病房,每个人、每个环节、每个场合都体现了细腻的关怀。这种宽容的文化、充满的善意、人文的关怀正是澳洲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这里,残疾人、弱势群体也可以活得有尊严,如《澳洲残疾人的体面生活》《澳洲——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受害者代言人》;在这里,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法外有情,如《法律不外乎人情》系列;在这里,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倒是真正践行了中国儒家的“成人”教育,培养孩子的友爱、仁慈、互助、尊重之心,如《5岁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些什么》《予施的幼儿园生活》《解读澳洲小学的成绩报告单》。

媒体推荐

    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澳洲,对外国人来说,它可以说是一本“澳洲生活指南”。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施梦尝的文笔如同她平常的语调,轻轻浅浅,有着女性特有的感性、细腻,又不乏幽默之笔;阅读这些文字真是“如晤故人”。
    ——俞香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作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判断能力及优美的文笔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关于澳洲意味深长、别有风味的人文画卷。
    ——关兰友(原《江海侨声》杂志社长、主编)
    梦尝是个诗意的女子。她的笔下,本真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读她的文章,一股股暖流缓缓流过心田,那种温暖让人相信世界一切皆美好。
    ——汪晓丽(读者)

作者简介

    施梦尝,199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9年底赴迪拜旅居五年,2004年前往澳洲留学,2005年获得西悉尼大学口译、笔译专业硕士文凭,2006年获悉尼大学专业传播硕士学位,荣誉毕业。自2006年起至今在澳洲从事专职翻译工作,曾多次担任南澳州州长、总督、部长和各政府部门的专业翻译,对澳洲社会、文化以及旅澳华人的各种生活状态有着方方面面的了解。

目录

第一篇  澳洲人文
  有感于阿德莱德动物园的熊猫
  最冷的冬天是阿德莱德的夏天
  拥抱多元文化
  天鹅湖
  予施的幼儿园生活
  医院里的指路条
  在澳洲看病
  停车之痛
  每个人的字典
  善意的社会是人文的社会
  受害者代言人
  澳洲的学前教育
  澳洲小学的教室
  顺手牵羊即是罪
  澳洲大选的选票是如何统计的
  澳洲人的腼腆与奔放——体验阿德莱德农展会
  太平绅士
  种上一株蓝花楹吧
  品醉澳大利亚
  澳洲式敬礼
  澳洲的赌场
  澳洲的体育精神
  打开孩子的心扉
  澳洲,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
  玫瑰之州
  撞车之后
  在澳洲过万圣节
  你有什么理由不快乐?
  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成功
  你到了74岁打算怎样生活
  恐龙生臼会
  解读澳洲小学的成绩报告单
  我所见到的澳洲富豪
  澳洲的寄养家庭
  看澳洲工人如何讨薪
  澳洲人都去哪儿了?
  澳洲是个小世界
  流淌在你心里的河流
  商婚
  如果这也是婚姻
  法律不外乎人情(一)
  法律不外乎人情(二)
  法律不外乎人情(三)
  法律不外乎人情(四)
  法律不外乎人情(五)
  出国留学,你准备好了吗?
  澳洲幼儿园的“示弱”教育
  对待生命的态度
  澳洲牙医所使用的语言
  我所认识的澳洲人(一)
  我所认识的澳洲人(二)
  我所认识的澳洲人(三)
  我所认识的澳洲人(四)
  我所认识的澳洲人(五)
  温情片段
  不是你的错,但依然是你的问题
  澳洲水管工
  为了我们可持续的海洋
  一匹名叫戴花的马
  三十五年前的阿德莱德
  5岁的孩子在澳洲小学里学些什么
  自由的教育和选择教育的自由
  澳洲残疾人的体面生活
  在悉尼打工
  细腻——与生俱来的人文
  澳洲的监狱文化
第二篇  生活琐细
  暴雨
  警惕巴厘岛的街头钱庄
  崩溃——在迪拜考驾照
  经营婚姻
  说爱
  永远的邓丽君
  领悟
  冬阴功
  灿烂千阳
  偷得浮生半日闲
  万岁七零后
  与孩子说话
  和澳洲长大的中国孩子谈《红楼梦》
  孩子常常是我们的老师
  这就是生活
  和各国警察打交道
第三篇  翻译趣事
  幸福
  梦想
  见证幸福
  翻译趣话
  遭遇台湾“国语”
  寻找恩师林伟洪(Wai-Hung LAM)
  方言中国
  新的正常
  汉语的魅力
  翻译=工具?
  话说称谓
  缩写之惑
  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美丽
  迷失在地址里
  人生,真的是一种态度
  你愿意你的孩子是那个被打的还是打人的?
  这个社会并不完美
  一个上了报纸头条的男孩
  一篇无法发到微信上的文字
  冷面热心女医生
  格雷的婚礼
  因为爱情
  澳洲华人世界的租房纠纷
  偶遇
  Vince的婚礼
  和律师针锋相对
  你的世界我无法理解,就像你也不理解我的世界
  我的非洲同行
  时间,真的不算什么
第四篇  童真童趣
  童稚趣语
  小儿趣事
  麦琪
  一场由盐水鸭引发的对话
  予施看世界
  童真
  永远不要长大
  痛并快乐着
  开心语录
  遭遇零零后和壹零后
  喜羊羊的一家
  孩子是吾师
  糖果的魅力
  嘉予的弓箭生意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宝贝!
  跟着孩子去旅行
  善良
  策划一场蚂蚁的外太空之旅
  我的儿子是奇葩
  100岁的母亲节
  玩朋友
  我和中文有个误会
后记

前言

  

    我在2004年的一个冬天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澳洲悉尼,带着两岁的儿子和11件行李,住在一个汽车旅馆。当时的感觉是,天很蓝,空气清冷,满街的咖啡香,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这么多年过去,我在澳洲读完了书,从事我喜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房子,生了第二个儿子。这个国家,天始终蓝得明快,冬天虽然不会到零下,可是从广漠旷野吹来的风仍然可以刺骨,清晨街头的咖啡香令人总想深吸一口气。
    我喜爱我生活的这个国度,尽管我时时怀念家乡,怀念家乡的腊梅和桂花以及各种常出现于梦中的小吃、街头的熙熙攘攘、亲朋好友和那份陌生的熟悉。我现在生活的南澳城市阿德莱德,它尽管是全球第五大宜居城市,可它终究不是我的家乡,虽然我熟悉它的大街小巷、街头的气息、商铺食肆,那种熟悉的陌生依然挥之不去。
    之所以陆陆续续记载下我在澳洲生活的片段和感怀,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在初来澳洲的时候,几乎对这里一无所知,包括这里的文化、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还有被当地人视为常识的法律法规。所以,我想把这么些年的经历和体会,记录下来,给那些希望对这个国家有一些“旅游指南”之外了解的人们一个我所见到、体验、生活着的真实的澳洲。第二个原因是,尽管这个国家常常被外来移民诟病为性子慢、效率低,这却是我所经历过的最友善和最温暖的国度。我在医院动一个小手术,需要打局部麻醉,医生打针之前提醒我说,会比较疼,护士立刻走到我身边,伸出她的手给我,轻声说,“你如果愿意,就抓着我的手。”我依言抓住她的手,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温暖让人接受起来是那样的理所当然,以至于我忘了说“谢谢”。我还喜欢阿德莱德的一种老式公交车,它的专门下客的后门不是自动开启的,需要手动去推开,而且手一松就会弹回来。所以,最先下车的那个人总是在下车后还拉着门把手,让后面的下来,直到有人接替撑着门,才会把手松开。这么多年,哪怕是人人都行色匆匆的早晚高峰,我都没有见过一个人自己下了车就不管不顾松开手,让门弹在后面乘客的身上。我见过戴着耳钉双臂布满纹身的少年耐心地为后面的老人扶着门,也见过一身职业装的年轻女孩含笑拉着门等待拖着买菜推车的家庭主妇。这对澳洲人来说,或许是司空见惯的礼貌和举手之劳,可是每每见着,我都会心生感动,或许就是因为这份感动,让我得以继续留在这个有些冷清、有些寂寞、有些遗憾、有些思乡的南半球一隅吧。
    施梦尝
    2017年7月  于南澳阿德莱德

后记

  

    前两天山东省新上任的省长龚正先生来南澳访问,我作为南澳投资和贸易部长史毅德(Martin Hamilton—Smith)阁下的翻译随行参观了每年一届的皇家阿德莱德农展会。当我们观看了剪羊毛之后,龚省长感慨地说,“记得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歌就是澳洲民歌《剪羊毛》”。这句话一下触动了我的记忆,脑子里自然而然就荡漾起那熟悉的旋律:洁白的羊毛像丝绵,锋利的剪子咔嚓响。唱那首歌时,澳洲于我就像一个遥远的梦,当时再也不会想到,我会在多年之后,不知不觉走进了这片蓝天白云、绿草羊群的梦里。
    虽说十年弹指一瞬间,可是个中波折说来也是纸短话长。我在申请移民澳洲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移民政策的大变化。第一次变化让我原先只打算一年的研究生学习延长到两年,我不得不再花费近两万元澳币的学费又攻读了一个悉尼大学的专业传播硕士学位。意想不到的是我在高级写作课的表现令老师和全班的英国、美国和澳洲同学刮目相看,我用不是母语的英文写出来的文章赢得了全班如雷的掌声。第二次移民涨分,促使我从悉尼搬家到1400公里之外的阿德菜德,因为只有居住、工作于被界定为边远地区的阿德莱德,我才能得到州政府担保的10分。幸运的是,阿德莱德是一个住下了就让人不想离开的城市,我目睹这个城市从冷冷清清的唐人街到如今的满耳乡音。今天走在市中心,一抬头就是中英双语的醒目条幅:南澳接轨全球。在我们华人看来,其潜台词就是:接轨中国,就接轨了全世界。
    我去年在澳洲的黄金海岸度假时,遇到一群欧洲游客,当知道我是中国人之后,其中一个人脱口而出“You must be very rich(你一定非常富有)”。我笑了笑,没打算反驳,脑子里想到的却是2000年去欧洲旅游时,在“欧洲之星”列车的一等车厢中被法国警察半夜搜查讯问的经历,原因也只是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很可能是偷渡客。
    我在澳洲当翻译这十多年,目睹了澳洲的变迁和我身后的祖国的悄然变化。正如英文学得越多,我越感慨中文的博大精深,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思念、祝福和牵挂唯有更加真挚和刻骨铭心。
    2017年9月9日于阿德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