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绿色沧桑--20世纪80年代陕北治沙实录

  • 定价: ¥78
  • ISBN:978722412255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陕西人民
  • 页数:420页
  • 作者:胡广深//黄河浪//...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望山西,西连宁夏,南邻延安,北接内蒙。全市辖1区11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人口330万。 榆林,素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美誉,是中国新兴重化工基地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试验示范区,也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热点区域之一。 胡广深、黄河浪、刘仲平著的《绿色沧桑》这本厚厚的报告文学集,给我们提供了榆林沙区人民和风沙搏斗的宏丽画卷,描绘了那么多可亲可爱可歌可泣的绿色天使的群像。

内容提要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北依内蒙,西靠宁夏,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本省延安毗邻。古长城自宁夏穿越榆林向东北蜿蜒进入内蒙古。长城以北的风沙侵害和以南的水土流失,构成制约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障碍因素。胡广深、黄河浪、刘仲平著的《绿色沧桑--20世纪80年代陕北治沙实录》用纪实文学手法写了几十名为榆林治沙造林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单本字数40万字。

目录

正在崛起的绿洲农业(代序)——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开发农业的调查
绿色天使的世界——《绿色沧桑》序
写在大地上的诗行
接力事业接力人
靖边个性
绿色天使
生命之树常青
塞上江南雷龙湾
一支绿色劲旅
飒爽英姿斗风沙——来自昔日长城姑娘治沙连的报告
重叠的绿色
西沙渠赞歌
陕北名人李守林
踏遍荒沙人未老
负重的女人
大地的儿子
沙海中的两颗绿色铆钉——记李生旺和杨增占
沙窝里“杀”出个石光银
杨桥畔与詹立武其人
青春的光点
塞上变江南沙海稻飘香
特殊性格的父母官
艰难的采访
何为桑梓地
哪怕是一棵小草
沙漠中的绿色卫士
他乡是故乡
桑榆暮景
陈占有其人
大漠里的芳草
漫漫五十年——记榆林地区治沙所高级工程师赵长庚
“林王”冯宝山
一路风尘
沙地柏的守护神
遥远的故乡
默默奉献几十秋——记高级林业工程师张明中
不做“板凳队员”
埋在沙漠里的足迹
蟒坑人的风采
留不住的脚印
情系沙漠——记榆林市林业局副局长聂宪民
沙漠里的雕像
愿绿色永驻人间——记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祯元
写入历史的记忆
神木纪行
沙海深处育花人
后记

前言

  

    正在崛起的绿洲农业(代序)
    ——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开发农业的调查
    牟玲生
    这个调查报告,是我1989年秋去榆林调查后写的。此后,两年多时间过去了,那里的情况又有了很大的变化,种树种草,改造沙漠的斗争仍以更加壮阔的规模和实绩向前推进。这本书的作者,要把调查报告,作为书的代序,我有点犹豫。因为,我再未去那里做过实地考察,文内的一些进行性的数据和情况,自然与两年前不同了。他们一定要用,我就同意了。因为,虽然时间在推移,但榆林的同志们所坚持的因地制宜,改造沙漠的经验,以及广大干部和群众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1989年9月间,我同省委农研室胡进灿同志一起,到榆林地区农村调查研究,先后考察了7个县的11个乡镇,为时20余天,重点研究了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地区(简称榆北沙区)的农业开发问题。
    历史性的转变
    过去我们多次到过榆北沙区,每次的感受却迥然不同。1985年冬季我们到这里调查时,印象最深的是榆林人民种草种树、治理荒沙所取的巨大成就,以及他们在治沙中创造的丰富经验。这次到榆林,我们不仅看到这里的治沙战斗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继续进行,而且看到在千里平沙之间一种新型的绿洲农业正在蓬勃兴起,昔日那种大漠孤烟的荒凉景象已大为改观,金秋季节,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塞上江南”的风光。
    榆北沙区的绿洲农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同关中平原、渭北旱塬相比,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它一兴起就是以林草做天然屏障,一兴起就是灌溉农业,一兴起就有兴旺的畜牧业。
    下面,我想列举我们调查过的几个不同类型的乡村的情况,由此可以比较具体地看出这种绿洲农业的特色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靖边县红墩界乡,是1500年前大夏王朝的都城——统万城(今为白城子)所在地。全乡总面积为42.5万亩,原来几乎全是荒沙。那里的农民,由于被风沙驱赶,几经南迁。经过多年的造林种草,现在已有林地24万亩,草地11万亩(其中人工种草5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0%以上,随着“人进沙退”,风沙南侵危害农田的现象已基本解除了。近几年来,他们利用沙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又在全乡铺开了大规模的引水造田、造林种草工程。目前全乡已有机井278眼、马槽井324眼、小型抽水站15处,水地发展到1万亩,人均1.2亩,1986年至今,植树造林7万多亩,其中发展果园4060亩。前两年虽然遭灾,人均生产粮食仍达300多公斤,正常年景人均粮食可达400公斤以上。这个乡草地广阔,但多系贫瘠的天然草场,载畜量很低,目前他们同甘肃生态研究所联合,正在进行天然草场改造和饲料配制试验,逐步由10亩草养1只羊达到2亩草养1只羊,三年后羊子可由目前的2.5万只发展到3.5万只,人均达到4.5只。
    榆林市补浪河乡,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是一片荒滩,以后坚持年年造林治沙。成效十分显著。1985年铺开的第一期治沙工程14万亩,已经如期完成;1988年铺开的二期工程11万亩,已有70%种上林草。现在,全乡保存林地47.6万亩,种植用材林190万株,其中椽柳120万株,人均分别达到180株和110株。再过几年,仅椽柳一项,人均年收入可达千元。群众告诉我们,这种椽柳,枝干可以用材,树叶可做饲草,人们称为“空中草场,空中银行”。这个乡也狠抓了灌溉农业,到处可以看到改沙造田的工地。1987年以来,打马槽井33个,发展自流灌溉农田8500亩,连同机井抽灌、河水引灌,共有水地2.65万亩,人均达到2.5亩。现在这个乡,人均粮食已达七八百斤。
    横山县雷龙湾乡,地处无定河上游,系风沙河湾地区,现有耕地2万亩,其中水地9200亩。去年以来,他们在多年治沙造林,引水造田的基础上,在无定河滩铺开了规模空前的修堤改河,拉沙造地工程,全乡上马工程13处,新开渠道9460米,引水流量为2.5立方/秒,修筑河堤5960米,已造出水地4500亩,到1991年工程全部完成后,可新造水地’7625亩,全乡人均增加1亩,连前累计,人均可达2亩水地。我们看到在去年新造地上种的水稻,估计亩产可达六七百斤。这7625亩水地全部造成后,每年可增产粮食305万公斤,增加收入150万元,粮食总产和农业收入都将翻一番。
    榆林市麻黄梁乡,是一个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典型。近几年他们连续打了几个硬仗:狠抓了2万亩草山草坡建设的试点;飞播种草4.2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按照市上统一部署,在胜利完成治沙造林8万亩任务后,又在新承包的4.14万亩荒沙上初步摆上林草。截至目前,全乡共有林草面积41.5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2%;其中人工种草17.18万亩,占林草总面积的41.3%。大规模的林草建设,为发展以羊子为重点的畜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88年,全乡羊子达到50400只,户均20.8只,人均5只,比历史最高年份的1980年增长1.2倍;大家畜2763头,比1979年增长2.2倍;生猪也有发展。人均粮食376.5公斤,人均纯收入316元。有一批农户已靠养羊走上致富道路,群众羡慕地说,这个乡发了“羊财”。
    类似上述的乡镇,在榆北沙区的7个县、市中都有一批,虽然还都是一些典型,发展水平也不那么平衡,但“一叶知秋”,它可以反映出榆林地区的治沙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纵观榆北沙区,改革十年,变化巨大。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相当一部分乡村的经济发展已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典型所展示的路子也比较清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只残存着60万亩稀疏的灌木丛,林草覆盖率只有2%,古长城的屏障已难以抵挡滚滚南移的黄沙,就连历史名城榆林也处于黄沙包围之中。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原有的860万亩荒沙,已有450万亩得到治理。到1988年,沙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1093万亩,草地已达1000万亩(其中人工种草27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8.2%。总长为1500公里的四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已基本达到设计规模;沙区造起了159块万亩以上的成片林,固定流沙400多万亩,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已基本实现了林网化;整个沙区已形成了一个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所有这些,不仅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着数百万亩农田和大批的村庄,而且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随着沙区生态环境的好转,为粮食生产以及其他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粮食生产方面,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加之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改革栽培方……中新灌区、榆北沙区和陕南浅山丘陵区等。榆北沙区是我省农业区划确定的六大经济区之一,农业开发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建设绿洲农业系统,大幅度提高粮食和林牧渔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缓解全省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供求矛盾。
    基于上述考虑,把开发绿洲农业作为我省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应该说是一项较好的战略选择。要从领导思想上给以充分重视,从人、财、物、技等各个方面,给以大力扶持和帮助。
    二、坚持沙、水、田、电、路综合治理方针,大力加强沙区的基
    础建设
    在榆北沙区建设绿洲农业系统,也有很多制约因素。这里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风蚀沙化仍然是主要威胁;这里的土壤相对贫瘠,磷氮含量皆少,自然肥力较差,要达到高产稳产,需要较多的投入;这里的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许多乡镇还没有通电,也没有像样的公路,给沙区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必须按照沙、水、田、电、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沙区的基础建设,现有的荒沙,应该按照既定规划,采取榆林市的办法,层层承包,落实责任,限期完成治理。发展50万亩水浇地,是个巨大的工程,应该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为主,主要通过发展“三井”(马槽井、多管井、机井)和修复、配套原有工程的办法去实现。电力建设和交通建设刻不容缓,建议地、县统一规划,按照工程大小,分别由省、地、县予以安排。
    三、走科技兴农之路,从根本上提高沙区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
    近几年,榆北沙区虽然在有些领域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从总体上看,沙区的科学技术仍然比较落后,科技人才奇缺,技术服务体系薄弱,横向经济技术联系尚未普遍开展;一些新发展的产业,生产、管理水平都不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沙区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比较低,文盲半文盲约占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沙区经济的发展。
    建设沙区的绿洲农业系统,一开始就应建立在技术较高的起点上。无论是发展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加工业以及其他产业,都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之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几年,榆北沙区在治理荒沙和各业生产中,已经引进和推广了一些适用技术,凡是行之有效的,就要继续推广和运用。今后随着各业的发展,还应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以畜牧业为例,这几年经过品种改良,畜群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但大部分羊群仍然是土种羊,饲养方法主要还是漫山放牧。这种状况同主导产业的地位很不适应。因此今后沙区畜牧业的发展,一是要逐步改变落后的饲养方式,即由天然草场养畜向种草养畜的方向发展,由放牧为主向舍饲与放牧相结合以舍饲为主的方向发展。据我们调查,天然草场放牧,10亩草养1只羊,羊子还经常吃不饱;而种草养畜,丽亩草就可以养1只羊,载畜量可以成倍提高。二是要继续搞好品种改良。这项工作各县正在进行,要做出规划,加快步伐,下决心搞好,逐步用绵羊、白绒山羊代替原来的土种羊。据调查,一只良种羊的价值,至少相当于土种羊的3'5倍。沙区现有羊子120万只,如果把其余的60%全部改为良种羊,经济效益至少可以提高两倍以上;到1995年,如果羊子发展到240万只,又全部是良种羊,那么经济效益会更加可观。三是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兽医服务、畜产品加工和销售体系。这样,沙区畜牧业才能真正成为主导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提供有效供给等方面,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绿洲农业系统,需要大批科技人才,除了采取正确的政策,充分发挥当地科技人员的作用,尽可能地从外地引进科技人才外,从长远看,更重要的是,要改革沙区的国民教育,使沙区教育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要在认真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抓好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一是搞好扫盲教育,力争在几年之内,使青壮年文盲摘掉帽子;二是结合各地的主导产业,大力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培训班,使回乡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都能学会一两项专业技术,成为各业的技术骨干;三是各县都应举办职业技术学校,或在一部分普通高中增设技术课程,为农村培养一批初级技术人才。只有通过这些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了沙区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才有可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榆北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后记

  

    绿色属于春天。
    值逢阳春日丽百草萌青的季候,报告文学集《绿色沧桑》伴着融融盎然的春意,徐徐向大地走来了。
    在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我们的心境是极为纷杂隐奥了。
    榆林造林治沙所取得的成绩举世共睹。
    当笔者承担本书的写作任务后,倍觉异常昂奋,惴惴不安。但我们毫无气馁退却之意。因为毛乌素大漠的子孙们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重担,正以惊世的搏力从事着这项浩大艰巨的工程,而记载他们的光辉业绩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神圣的使命,一种历史的责任感!
    在整个采访创作过程中,笔者深深被他们大无畏的开拓精神所感染,深深被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折服,以至我们的工作心态鼓荡在亢扬颠沸的状态里。其实,一个人的历史绝非由别人来写,而是由自己谱写的。他们早已谱写好了。在辽阔的大地,在浩瀚的沙漠,在绿色的林草间,那匿迹了的起伏延绵的黄沙,那呈现出的葱郁欲滴的生命,那隐掩在沙窝里的足迹和骆驼般蹇涉的身影,正是留在人间的记忆,存入历史档案的思念。
    相形之下,我们的笔触竟是何其粗疏和浅显,加之时月的迫促和篇幅所限,只摄取了湛蓝夜空的寥寥星斗,只采撷了满山遍野吐散着浓郁芬芳的少许花瓣。故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有识之士予以斧正。
    但是,我们问心无愧。因为笔者已竭尽全力了。更令人欣慰的是,大漠的子孙们已将根深蒂固于脑海里的“沙漠不可征服”的陈观俗念像一页沉重的日历翻了过去,永远翻过去了。他们祖祖辈辈那现实的梦幻变成了梦幻般的现实。他们品嚼到了无限希冀的春色。为此,我们可以毫无愧疚地说:家乡在崛起。榆林在崛起,富有勃勃朝气和青春的绿色生命在崛起!
    本书得以顺利面世,得到了榆林地委、行署、地区林业局、绿化委员会、财政局和有关各县、市林业部门的领导及有关个人的大力相助和支持。林业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的领导同志也给予了多方关心。
    该书由原榆林地委宣传部部长,现任榆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康学斌同志具体负责编写的组织和筹措工作,并担任主编,审定了全部稿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榆林地区林业局局长曹启荣,地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吕向荣同志担任副主编,也多次对书的内容反复研究,提出了中肯的见地。
    对于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深表诚挚的谢意!
    榆林造林治沙已走过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历程。但根治沙漠是几代人的事业。无疑任重而道远了。大漠依然沧桑,绿色依然沧桑,征服大自然的人们将经历一场更为严峻的沧桑。 所以,本书在这里并非画个句号…… 作者 1991年4月10日于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