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

  • 定价: ¥59.8
  • ISBN:978751436137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现代
  • 页数:451页
  • 作者:卢一萍
  • 立即节省:
  • 2017-12-01 第1版
  • 2021-03-24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卢一萍著的这本《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采用文学手法,在充分尊重十八军官兵口述史实和散失的各种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史料的基础上,对十八军进军西藏过程中许多惊心动魄、真实感人并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进行了充分表达,全面展现了进藏部队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精神风貌,既有史料价值和宣传效应,又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使这段历史经过文学的表达,焕发出了新的色彩,具有了新的力量。同时,该书还将西藏的历史现实、人文风俗,进军之艰苦卓绝,官兵之牺牲奉献、光荣梦想纳入视野,提炼出了“老西藏精神”这个深沉的主题,再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光荣年代,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历史细节以及藏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构筑起了壮美的英雄史诗格局,给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卫国戍边军人们的不朽功勋与奉献精神赋予了历史的重量,并提升到了时代精神的高度。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保卫共和国西南边防,人民解放军以十八军为主,分别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进军西藏,越过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万条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风雪严寒、悬崖深谷以及疾病饥饿等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昌都战役,徒步6000余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并进行平叛和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卢一萍著的《天堑》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对和平解放西藏这一历史重大事件进行全面挖掘,力争表现出数万将士如何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以大公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用智慧、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书写了催人泪下的不朽篇章。正如原十八军政委阴法唐将军在本书的序言中所写,“这次远征,甚至可以说是人民军队的第二次长征。”

作者简介

    卢一萍,1972年10月出生,四川南江县人,曾在新疆度过20余年军旅生涯,现居成都。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白山》《激情王国》《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帕米尔情歌》《天堂湾》《父亲的荒原》《银绳般的雪》《大震》,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祭奠阿里》,随笔集《流浪生死书》等二十余部。
    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天山文艺奖、四川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

目录

第一章  解放前夕的西藏
  一、诡计和诅咒
  二、风雨飘摇中的国民党政府驻藏办事处
  三、自今日起,停止联络
  四、站在异国,回首西藏
  五、匪夷所思的热振之死
  六、噶雪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流放
  七、大札明目张胆的分裂活动
  八、筹运军饷粮时的争权夺利
  九、热脸贴不上冷屁股
第二章  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
  一、高瞻远瞩
  二、转换战略部署
  三、刘邓同时想到了十八军
  四、贺龙问计任乃强
  五、接受重任
  六、川南安家梦难成
  七、三员干将
第三章  劝和使者的命运
  一、和谈为先
  二、密悟法师的使命
  三、红色活佛
  四、请缨赴藏
  五、到达昌都
  六、格达活佛被害
  七、是谁杀害了格达活佛
  八、忍悲强渡,祭奠格达活佛
  九、西北劝和代表团被困黑河
  十、劝和代表被囚山南
  十一、终于到达拉萨
  十二、完成使命
第四章  昌都战役:为了和平而被迫进行的战争
  一、藏军,一支“酋长式”的地方武装
  二、困兽之斗
  三、备战
  四、陌生的对手
  五、藏军进攻计划的夭折
  六、临阵换将
  七、中央仍不愿轻易用兵
  八、清醒的阿沛
  九、调兵遣将
  十、战役打响
  十一、大迂回
  十二、老红军之死
  十三、对意志和军纪的考验
  十四、仓皇撤退
  十五、投降
  十六、福特被俘
  十七、拉日廓的藏军
  十八、德格·格桑旺堆起义
  十九、云南方向的对藏作战
  二十、昌都战役胜利结束
第五章  北京和谈
  一、达赖喇嘛亲政和嘉乐顿珠的懊悔
  二、飞马传书
  三、肯定西藏是中国领土
  四、达赖喇嘛出走亚东
  五、西藏和谈代表团终于派出
  六、和谈代表抵京
  七、噶厦政府与扎什伦布寺拉章  之间矛盾
第六章  西南进藏
  一、紧急任务
  二、雪康的使命
  三、从噶伦堡到亚东
  四、张经武会见达赖
  五、从亚东到拉萨
  六、先遣支队的两千里征程
  七、达赖喇嘛拥护“十七条协议”
  八、一五四团进抵德庆
  九、拉萨入城式
  十、先遣亚东
  十一、与亲帝分裂势力的斗争
  十二、进藏察隅
第七章  新疆进藏
  一、孤军出征
  二、死亡行军
  三、藏胞山
  四、初定阿里
  五、驮运线消失之后
  六、生死达坂
  七、黑的雪
  八、大救援
  九、李狄三牺牲
  十、进军噶大克
第八章  青海进藏
  一、受命进藏
  二、组建牛大队
  三、大学生牛倌
  四、独立支队
  五、翻越诺木岗
  六、渡过黄河源
  七、涉过通天河
  八、越过唐古拉
  九、尼玛、达瓦、噶玛在一起
  十、西南、西北进藏部队会师拉萨
  十一、班禅返藏
第九章  凿通川藏天路
  一、成立支援司令部
  二、打通二郎山
  三、全力运输物资
  四、土司、头人的支持
  五、曲梅巴珍支前
  六、一人进军、五人支援
  七、世界屋脊修机场
  八、踏勘川藏公路
  九、大战雀儿山
  十、征服怒江
  十一、降伏帕龙天险
  十二、西线筑路
第十章  另一条天路
  一、备受关注的青藏线
  二、慕生忠的决心
  三、任启明赶着木轮马车探路
  四、为修路而耍的军阀作风
  五、唯一的工程师邓郁清
  六、昆仑桥
  七、到达可可西里
  八、狼群与饥饿
  九、通车拉萨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时光荏苒,转眼西藏和平解放迎来65周年。如果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决定进军西藏、建设西藏的1950年1月2日算起,那就是66周年多了。作为一名十八军的老兵,我一直心系西藏,那里的山山水水令我魂牵梦绕。金戈铁马、爬冰卧雪的光辉岁月恍然如昨。在我94岁高龄之际,能看到一代代建藏人、援藏人沿着我们的脚步,继续在雪域高原奋斗、奉献,深感欣慰。我相信,有他们的继往开来,并和西藏人民共同战斗,西藏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由于地理上的高海拔,缺少现代交通网络,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西藏几乎一直与世隔离。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探险时代到来,欧洲少数旅行家、传教士和问谍有幸踏足西藏,撰写了大量真实与虚构混杂的旅行记和探险报告,进一步增添了西藏的秘境氛围。以致现在,西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依然是神秘、灵性、充满玄妙幻境的地方。因此,无论西藏的历史和现实,都一直是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但在很多方面,却又真伪难辨。众所周知,流亡的“达赖集团”的很多说法是为“藏独”服务的,是颠倒黑白的;而在欧美,他们是为自己的意识形态服务的,正如著名学者谭·戈伦夫在《现代西藏的诞生》导言中所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不允许大学的学者提出被认为是亲共的观点。对西藏的研究被强行地推到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好即坏的境地。”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客观地面对西藏的历史和现实,负责任地书写和研究西藏。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人民解放军以十八军为主,分别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进军西藏,越过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万条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风雪严寒、悬崖深谷以及疾病饥饿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徒步近万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
    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是西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解决民族问题的经典范例。在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过程中,中央制定的战略和主要方针原则,以及在具体决策中所体现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但对做好今天的西藏工作依然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而且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的示范意义。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后,陆续有当事人、新闻工作者、史料收集单位及作家对这一题材做过整理和文学书写,其中有小说、报告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人物传记,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余种。但已出版的作品多以史料征集为主,都只表现了某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些只写进藏女兵、有些只写修建川藏公路、有些只写昌都战役、有些只写独立支队进藏。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作家利用文学创作的手法,用大气、宏观的笔触,对这一史诗性的主题进行书写。
    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出版,后又出增订本的《解放西藏史》早已与读者见面,现在由第七批援藏干部组织发起、委托青年作家卢一萍执笔创作的这部《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长篇纪实文学又是这一领域的新收获,它也是一部全面反映十八军进藏建藏艰辛历程和崇高精神的难得精品。
    在历批次援藏干部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第七批援藏干部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在复杂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中,在艰巨的发展任务面前,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其核心是:“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觉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简称“长期建藏,两不怕,艰苦创业,守法纪”和“五个特别”——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长期着眼,百年大计,奉献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为西藏的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新时期援藏干部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新风采。
    据我所知,第七批援藏干部饱含着对十八军进藏光辉岁月的真情回顾,饱含着对那段珍贵历史的深深眷恋,饱含着对十八军进藏部队的崇高敬意,也为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原汁原味地保留下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推动西藏更好、更快的发展,他们组织发起并创作了该书,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进藏后就关注十八军进藏这一题材,对这段历史进行过深入研究;有的利用空闲时间专门对幸存的进藏老兵进行走访,收集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素材;还有人查阅了和平解放西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很多史料,书中描述的有一些是以前未曾或体现不够的细节,都是他们新挖掘整理并提供的。
    该书采用文学手法,在充分尊重十八军官兵口述史实和散失的各种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史料的基础上,对十八军进军西藏过程中许多惊心动魄、真实感人并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进行了充分表达,全面展现了进藏部队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精神风貌,既有史料价值和宣传效应,又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使这段历史经过文学的表达,焕发出了新的色彩,具有了新的力量。同时,该书还将西藏的历史现实、人文风俗,进军之艰苦卓绝,官兵之牺牲奉献、光荣梦想纳入视野,提炼出了“老西藏精神”这个深沉的主题,再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光荣年代,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历史细节以及藏地特有的风土人情,构筑起了壮美的英雄史诗格局,给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卫国戍边军人们的不朽功勋与奉献精神赋予了历史的重量,并提升到了时代精神的高度。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部用全景式的笔触、以史诗般的笔法书写的大气、雄浑、充满正能量,具有较高文学品质的主旋律作品。通过这部作品,表现出了数万将士如何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以大公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用智慧、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书写了催人泪下的不朽篇章,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生命运,表现出了新中国初创时期一代人高尚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为此,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读到这本书。
    正如献词中所说,“英雄经得起千百次传扬”,当你翻开此书,也就是在传扬英雄的故事,经历精神的洗礼。
    2016年4月北京

后记

  

    仔细回想一下,我与西藏的缘分竞有18年之久了。自我1998年前往阿里采访后,就一直关注着西藏。为此,也曾多次前往,试图揭开它被时间、距离和词语装饰起来的神秘感,接近它的真实。关于西藏的资料,那些年我一直都有收集。这次为写这本书,从书柜里将其挑出,其中有西藏文化、宗教方面的书籍,有历史资料,有当事者写的回忆文章,竟有近百本之多。加之这次采访收集的资料,最后竞有200余册,有了一个西藏资料的专柜。
    这件事谭洁女士最初是请裘山山老师来做的。山山老师此前著有《我在天堂等你》这部长篇小说,她的盛名和对西藏的了解——作为一名女作家,她曾17次进藏——这在中国内地作家里恐怕是唯一的,是最适合来做这件事的。但她担心时间太紧,向谭洁女士推荐了我。我当时虽然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写作任务,但因为对西藏的兴趣,没怎么犹豫,就应承了下来。答应之后,两眼一抹黑。当时对于十八军,我只听说过这个已经不存在的部队番号。我不认识、不了解一个十八军的老兵。好在我当年采访过1950年代初进疆的八千湖南女兵,积累了一些寻访经验。
    我一直认为,报告文学其实就是“报道”,长篇报告文学就是一篇长篇报道。可以是“新闻”,也可能是“旧事”。只不过它要求作者适度的运用文学的手法,对一个事件的报道更全面,更详尽,报道者的观点更明确。
    凭已有的资料,我也可大致完成十八军解放西藏的报道。但我认为,这有违我作为一个报道者的操守。我必须要通过采访得到印证,我要看到今天的他们,他们的精神状态、生活状况,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对往事的态度……哪怕是听他们将往事再讲述一遍。这些和文字材料至少应该是一种互补。只有这样,我心里才踏实。
    我为此寻找他们。除了在成都采访,我还先后去了重庆、乐山、绵阳,接下来是兰州、咸阳、西安、郑州、北京,然后是南昌、拉萨、乌鲁木齐……
    这些还活着的老兵都已达80以上高龄,一些已经90多岁,有些已经讲不出什么。但可以看到往事重新点燃他们内心的激情后眼中的亮光,可以看到他们当年不多的留影,看到青春的他们,准备去战斗的他们,获得胜利后的他们。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每个老兵都写有关于西藏往事的回忆文字,或长或短,或详尽或简略,这成了他们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联系到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十八军老兵魏克。当时他已95岁高龄,仍在坚持写作、跑步,发表作品,出版新书,他给我提供了不少珍贵的线索,为我打开了通往十八军峥嵘岁月的大门。我由此找到了阴法唐、张君福、张振水、许浦、张克林、曹从连、高平、赵景仁、陈钦甫、谢法海、王贵、降边嘉措等前辈;找到了李国柱、陈荣林、白曙、孙常愉、江一、安佩、王雪峰、张秀年、叶雪音、邓亲和、次仁卓玛、娜喜等阿姨。他们都乐于把珍藏在心中60多年的往事讲给我听,把珍藏了60多年的资料、照片提供给我,为我写这部作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素材,他们构成了这部书的基础。 特别是阴法唐将军,他已93岁高龄,有大量的文稿需要写作、整理,时间十分宝贵,却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三次采访,让我备感温暖。王贵先生既是当年十八军的一名侦察员,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学者,他撰写了大量很有影响的关于西藏问题的专著,收集了当年进藏的不少史料,最后都慷慨地提供给了我,让我带回成都复印后再寄还给他,他对一个陌生晚辈的信任,令我无比感动。 原进藏先遣连副连长、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彭清云,我在新疆工作时就多次采访过他,这次到乌鲁木齐采访他时,得知他已去世;我在咸阳采访时,就住在赵景仁老前辈家里。老式的平房已经荒芜,家具老旧、简陋,老人家当时90岁,他担任过张国华将军的警卫员,记忆虽然衰退,但聊起张国华将军,许多细节却能记得一清二楚。他当时身体尚可,我约定书写好去看他,没有想到他在接受我采访后数月就去世了。在此,我要谨祝两位老人英灵安息! 上述的采访对这本书的完成非常重要。它也同时为我打开了上世纪初到60年代西藏复杂的历史。它是如此丰富、独特,非本书可以承载得下。为了尽可能充分报道和平解放西藏的过程,本书主要截取了194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解放西藏到1952年2月西藏军区成立这三年的历史。但由于康藏、青藏公路直到1954年12月才修成通车,而这两条公路的修通对巩固国家主权、西藏边防,推动西藏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之康藏公路的修建自进军之初就开始了,是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行动之一,所以本书不能不反映,故分作两章,放于该书之中。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所在。所以本书注重资料的准确,在遵照整个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同时,尽可能参考了我自己的采访,当事人的讲述,并与历史资料、个人回忆录进行甄别、对照,做到言必有出处。所以该书作了300条引注,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有169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资料显得格外重要。在此,要特别感谢撰写、编辑了这些文献的个人和单位。 其实,涉及文学创作,都会涉及人,尤其应该以普通人为主。但在对重大历史时间的重述中,事件本身变为主角,人物归于其次。这使我采访到的很多内容未能在该书使用,但很多东西的确很珍贵,接下来,我将以“口述实录”的形式予以整理出版,届时,历史事件本身会成为背景,参与这个时问的人——从将军到士兵,会在这个事件中凸显出来。以不辜负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以不辜负各位前辈将往事讲述给我时对我的信任。以后,随着我对现在历史的了解、对西藏民族的理解,我可能也会以其他方式来表达我对西藏的爱。 王朝奉先生是位儒雅的、学者型的的公仆,我虽然只见过他一面,却印象深刻。能开启这段历史,让这段渐渐远去的历史重新回到我们的记忆之中,没有他的推动,没有他对文化建设的高瞻远瞩,就不可能实现。在此,我要特别致以衷心的谢意!谭洁女士原是一位知名的军事记者,在部队时我就知道她。她才华与学识兼具,对西藏充满感情,为了这本书,她多次往返奔波于世界屋脊与四川盆地之间,忍受着海拔变化带来的痛苦。她为此书的写作提供了诸多建议。我从她那里学到了什么叫尽职尽责,什么叫对西藏的热爱。内心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还有黄应胜先生,我们没有谋面,只知道他在青岛工作,因援藏到了日喀则。他为此书的写作提供的方便令我难忘。在此一并致谢! 还要感谢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对口支援干部处,这是该处主抓的一个文化项目,得到了组织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原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部部老干处,原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西藏军区政治部宣传处,新疆军区政治部老干部办公室、十三集团军驻乐山某部、驻眉山某部在我采访时提供的方便。 我在采访时,得到了原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高岭、副部长雷鸣的支持,原文化处干事孙健、西藏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格桑做了不少协调工作;我在西安采访时,陕西省巴中商会会长刘大富先生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使我在西安和咸阳的采访得以顺利进行。他们的支持令我备感温暖。 自然,要特别感谢现代出版社及此书的编辑李鹏先生,没有李鹏先生负责任的劳作,这部书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呈现给读者。 有缘的读者在读到此书的同时,也做了一次精神的漫游,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由于时间仓促,对一段宏大历史史诗的了解除了需要热情,更需要学识,我的热情足够,但学识浅陋,因此,本书定有诸多缺憾、错误和不足,在此,敬请读者诸君和各位方家原谅并指正。 作者 201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