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电影给了我什么

  • 定价: ¥35
  • ISBN:978755940911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300页
  • 作者:唐棣
  • 立即节省:
  • 2017-08-01 第1版
  • 2017-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电影给了我什么》讲述了唐棣从一个落魄、激烈、反抗、贫穷的文学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位院线导演的经历,而其中摄影是关键的平台,以文字 影像的基础,唐棣在三四年之内拍摄了大量的短片,从技术、美学、实践等等角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随着短片作品在电影节上的获奖,拍摄长片的机会也随之而来。整个过程历时11年,这对非专业出身的影像爱好者而言,即使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考验:能否承受如此长时间的辛劳和无名。

内容提要

  

    《电影给了我什么》为导演唐棣所作随笔集,包含他十多年来的影像经历,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作为观众和小说作者的观摩笔记;二是作为导演的手记,为核心内容;三是影像记忆。生动阐述了从诗人到导演的真实经历,代表着当代中国青年的影像人生。

媒体推荐

    杨争光  著名作家、编剧
    代表作《双旗镇刀客》《水浒传》
    从作家到导演,从编剧到拍摄制作,唐棣在一次次具体的实践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表达以及表达的多种可能。这本书可以视为他在现场的发言,应该获得响应,尤其对新一代的电影人。
    游达志  著名导演
    代表作《暗花》《湄公河大案》
    唐棣的创作初心是纯粹的,在当下这个功利的社会,他坚守理想,并且坚定不移,把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做得细致而成熟。诚意推荐新导演们一读!

作者简介

    唐棣,电影导演、作家。2003年开始创作小说,并为《南方周末》《新知》《外滩画报》等报刊撰写文化随笔。2014年被日本《火锅子》杂志列为“华语文学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随笔集《只要想起那些后悔的事》、小说集《西瓜长在天边上》等。
    2008年起兼做编导工作,执导电影短片十余部,曾获“新星星艺术节”年度实验新人奖。摄影作品亦多次入选各类当代艺术展。2015年,处女作电影《满洲里来的人》受邀参加香港国际影展。

目录

认出那个时刻的风景(代序)

认识电影
咱们拍电影吧
我的电影初始记
我与我的纪录
编剧与作家
编剧与“工业”
始于文学,止于编剧
反思“图片化叙事”
电影拦不住
有语气与勇气的电影
电影带我去旅行
评论电影的人
拍与写
站到人物那边去
电影是什么
被理解的电影
被观看的电影
手持相机的魔法师
魔镜、分身与电影术
文字中的电影
艺术家了一两年
致电影的三十三段话
二十四小时电影辞条

成为导演
别了,阿巴斯—《希林公主》
静默的呼愁—努里?6?1比格?6?1锡兰与他的电影
对死亡的注视—《凝望深渊》
“这不是一部电影”—《出租车》
枪与玫瑰—加斯帕?6?1诺与他的电影
悲喜交集的相聚—《道别派对》
遥远的历史—《哭泣的草原》
记忆者的沉默—伯格曼与《情书》
好的青春—《死亡诗社》
生之处境—《寒枝雀静》
毁灭与重生之间—《地球之盐》
街道狂想曲—《白色上帝》
生活本如斯—《危楼愚夫》
被真实记录的暧昧—《堤》
凡人与爱—《她比烟花寂寞》
现实来自荒诞—《一个勺子》
对现实的想象—《图雅的婚事》
闲话《百鸟朝凤》
此岸与彼岸—关于父亲的电影
在细节里旅行
黄金瞬间
关于马的象征
现实的人与饮酒、歌—关于三部韩国独立电影
尽在电影中—关于李安的电影
落地的麦粒不死—米开朗基罗?6?1弗兰马汀诺与乔治?6?1巴勒菲比较谈
从人物走向电影
城市之光
战争电影启示录
附录一:来自七个世界的讯息
附录二:十部关于寂静的电影
附录三:个人影史十佳—为网“名人荐片”栏目而列
附录四:个人邪典电影十佳—为“后窗电影”而列
附录五:电影(影像)创作年表


前言

  

    认出那个时刻的风景(代序)
    为什么这些冰冷的冰面、枯草、废木、残破的墙壁如此吸引我?我总是说随便拍下来的。“随便”体现了童年时面对静物的盲目,“人不可能对涌入脑海里的每一种回忆都负责。”回忆可以盲目。以这句话为节点,之前的我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喜欢拍照,而拍照片在我看来从来不是一个工作。所以,对我来说这段回忆也是充满了盲目的。母亲在我辍学在家无所事事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忽然叫住我问:  “想好了没有将来干点什么?”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又回避着自我怀疑。我听到母亲问话之后,一下有种曝光的感觉。那天,没有月亮,我在黑暗中被惭愧之情裹住了脚踝,只有一点点的光在远处。母亲叫我赶快进屋,要不会被蚊子吃了时,我突然挥起了手臂,我记得自己还差点摔倒呢……母亲是一个朴素、踏实、勤劳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只做自己能从周围感觉到的事,比如种田、打零工。我的周围到处都是这种气息。我的性格与她恰恰相反,我从成年开始总想到懒散地度过一生。我觉得我周围的气息得是另一种,母亲很看不惯我这点,早在我上学时,老师就找她说过这个问题:“这孩子没啥出息,太懒散了,这样下去啥也学不好,将来会毁了。”而我的母亲也应和着说:“这孩子让老师多费心了。”然后,落了眼泪。
    当时,母亲和被蚊子咬了之后跑进屋的我一样。神奇的时间让我俩的窘态连接在一起——那些无话可说的时刻。其实,离开学校这件大事的发生,也不是突然的。一些想法比如当一个作家,当一个编剧,这类没有原因的理想被母亲逐一否定掉之后,盲目才来了。这些都是学校老师们嘲笑我的理由。母亲说,你不知道么?不识字的母亲显然了解到他们口中“好高骛远”不是什么好词,直到听到自己的儿子被人以“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这句她听得懂的话做总结时,她仍然没说什么话,但我知道她内心却着了急。
    我回到家的那年不到二十岁。她在我这个重要时期所能做的,只是为我接下去的人生做出正常一点的规划。从那之后,我俩就经常坐在家里的土炕上研究未来了。有一次,她一边说话,一边在翻看相册,忽然就说:  “你照相还行。”在遭受讥讽与蔑视的年代,这句话的出现并不是说,我可以拍照为生,但我显然把这作为了一种惊喜般的赞美。在童年记忆里,我是从一个不被赞美的人慢慢变成一个性格犹疑的人的。
    “一件事,到底干不干?”每当这个时候,母亲都会站出来对我正在进行的行为发出提醒。她看我没听太懂,还说:“你将来就去照相馆找个工作。”
    我对照片的印象仅是每年过年时,我们穿着大棉袄站在雪地里,流着鼻涕,耳朵生疼,还有长大一点后每年冬天去为父亲烧纸,因为路远,都要侥幸地从一片几乎无边的冰面上小心翼翼地走过时特别害怕……包括后来的写作,我也没想过写下去。她在教我承受悲伤与快乐、践行坚持与努力的同时,也对我的人生不得不做一次冒险的规划。可以说,她是我摄影和写作的见证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她思想的一个表现者。这也解释了一些人指责我对技巧的关注。在母亲现成而强大的背景下,我能做的,恐怕只剩遣词造句了。因为通过它,才可以使母亲思考的事物落到纸上时尽量精美和带些意味。
    她绝不会想到写作与摄影居然伴随我走过了十几年光阴。我的确爱上了散漫的工作。在这个方面来说,“照相”比写作更适合我。当初,选择写作极可能是因为相对于胶卷的投入、纸张具有廉价的优势。当然,“照相”是介质不同的写作方式。至少对一个农妇来讲,一张照片远比一篇文字有说服力。母亲从不知道我这十几年具体写下了什么文字,她经常可以通过照片得知我彼时彼刻在做什么。最好的照片不会是赶出来的,照相需要的是“发现”——即你发现事物,也是事物发现你。或者说,第三方发现你与事物的关系。母亲长着一双日渐浑浊又不失洞察力的眼睛。她看着我拍的照片说过:“你看你跟这个,或者那个离得那么远,远了好看。”她教我对他们保持距离,她觉得我可以照相是因为每年过年我都给她拍几张照片,总说:“你比别人给我拍的照片,拍得亮,人摆得正。”后来,我把她对我最早期“作品”的理解转变成了文绉绉的评价:拍得亮是指光线,人摆得正是指构图。后来,我朋友们都说,我老师说得对,摄影在视觉层面上解决得真就这两个问题,而我在很早时无疑已通过了考核。母亲朴素的摄影观就来自几本家庭相册(不是每个农村人家都有这个无用装备的)。她这人的有趣之处在于,有空就还将它们一张一张掏出来分类:母子,动物,旅游照。晚上睡不着,会掏出来再继续分类,她看照片时总是坐在床上津津有味。
    我记得一张照片上的她,年轻而倔强,而看这些照片的她正一天天苍老下去。某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时常引得她落泪。有时,不仅在看一张照片,还会跟旁边的我说起当时的天气、心情、还有拍下它的前一刻,我们说什么等。
    一个回忆的问题带着一个时间的线索。后来,我看了一些摄影书籍,有意无意将“按快门的时刻”神圣化——“时间随着‘咔嚓’一声,凝固下来。你可以试想我们被拧上发条必须向前,生命不可逆转。同时,我们通过图片不断追溯往昔,也依赖于时间的恩赐。”用母亲的话说“记住那时的脸”就足够了。
    照片对于我是个简单的记忆。我不想知道那个复杂的摄影牵扯多少参数。无论拍人还是风景,母亲只教给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感受光。然后这一下曝光就可能是有旨意的。
    在我最重要的摄影课上,家庭相册是教科书,里面的童年与风景都是各自的故事。而我做的事简单至极——在弥漫着感觉的气息中,认出一张脸,一棵树,一片冰,一丛芦苇,一道裂痕,不管不顾地,冲上去,按下快门,一声清脆的“咔”就响起来了。曝光结束,一切还远没有过去,我仍小心翼翼地,像走在故乡随时可能倾塌的冰上。这时,巨大的心跳声“怦怦——怦怦——”闭上眼时仍在耳边回响。

后记

  

    这本书主要写的不是如何从一个作家成功地转换成一个导演。我觉得,更多的是分享转行的心路。我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导演,起码目前不是,个人化的描述和私生活对读者,对同行,不重要。如果写,难免会带来悲观。我不希望这样,这里只谈电影。
    我作为一个文学作者(即羞于提起的诗人、小说家)对于电影的思考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这其中除了身体力行的部分,除了坚持和探索,眼界与角度是我与其他科班导演唯一的区别,于是思考如何体现这个“作者化”的东西必不可少,它是拍摄的起点,更是我导演行为的方向。针对影像的思考是我的常态,这样的状态是否有意义我不太清楚,但对于我来说,这几乎是成为导演的必要条件。
    不管是写作圈的,还是影视圈的,很多朋友好奇我这段经历。名利影响,爱好使然,性情所致,都有可能。尤其写作圈,这些年很多人对电影心怀敬畏,默默看片,伺机而动,很多人正在寻找当编剧或者导演的机会……但总的来说,电影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遥不可及,神秘莫测。
    这本书写的就是一个特例,如何从远到近,从观看变成拍摄。
    我想强调,这本书虽然与自己的一段人生有关,我在其中也恬不知耻地谈论拍摄的故事、对电影的热忱,以及对影像形式的探求。但这不是一本告诉别人如何成为导演,功成名就的书,它甚至都不能说服我自己。
    2008年至今,我不停看电影,不停拍东西,从短片到长片,属于完整走过一遍的人,一遍下来,反省的确留下不少。这里,我把自己的感受,尤其失败感拿出来,就是对一些好奇心者的最好的回答。
    电影给了我什么?对我来说,电影待我不薄,在我什么都不懂时就让我拍到了初心,给了我见识生活的新契机。真心谢谢电影和这段旅程,让我除了趴在书桌上编织大梦,还可以藏在镜头后窥视人生。
    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话,感谢编辑李黎给了我这次机会。作为“文学圈中”的朋友,他对电影的兴趣和很多人一样浓厚,多次交流下来,这本书才慢慢地从单纯的影评集变成了一部成长之书,这也是我越来越接受的呈现形式。因为,看了这本书,很多人就不会那么想当导演了。电影圈流行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拍了一部电影,还想再当导演,那就是真爱。”真爱如此美好。
    2017年6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