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军 事 > 军 事 > 军事理论

轮到我们开火了(1942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第一次反击)/经典战史回眸二战系列

  • 定价: ¥46
  • ISBN:978730719516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武汉大学
  • 页数:194页
  • 作者:谭飞程
  • 立即节省:
  • 2017-09-01 第1版
  • 2017-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谭飞程著的《轮到我们开火了(1942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第一次反击)》用近20万字的量全面叙述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1-2月,使用两支航母编队袭击马绍尔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的故事。书中对战争爆发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人事与决策,两支特混舰队的具体行动,作了细致描述;对日本侵占两群岛的历史,各岛驻军的态势与遭到攻击时的反应,作了妥贴介绍。最后还用专章概述了主要人物和军舰的最终命运。

内容提要

  

    1942年2月1日,哈尔西率领以“企业”号和“约克城”号航母为核心的美军第8特混舰队及第17特混舰队,突袭中太平洋日军基地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这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第一次进攻作战,也是绝大多数官兵第一次参加实战。在初期的忙乱之后,官兵们很快进入角色。按计划完成了对日军目标的有效打击。之后迅速安全地撤离,摆脱了日军的追击。
    谭飞程著的《轮到我们开火了(1942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第一次反击)》生动具体地刻画了美军太平洋舰队此次作战首秀的全过程。主书名“轮到我们开火了”,取自哈尔西为该战役美军作战计划拟定的一个口号。

目录

自序:我与军事历史写作的一点事
特别说明
马绍尔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简图
第一章  复仇计划
第二章  西海岸来客
第三章  护航萨摩亚
第四章  双岛风云
第五章  海狼侦察
第六章  攻击方案
第七章  暗度陈仓
第八章  咫尺攻击
第九章  苦斗塔罗阿
第十章  痛击夸贾林
第十一章  成就菲薄
第十二章  一团乱麻
第十三章  仓促反击
第十四章  一路向东
第十五章  组合拳
第十六章  全身而退
第十七章  勇士归来
第十八章  尾声
附表1  美日海军主要战斗机性能对比
附表2  美日航空鱼雷比较
附表3  受攻击诸环礁日本主要舰艇最终命运表
附表4  马绍尔群岛及吉尔伯特群岛中外语对照
主要参考资料
鸣谢

前言

  

    我与军事历史写作的一点事
    每次提及军事历史写作,我总是有一肚子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应当说,我从小并没有打算走上军事历史写作的道路,只是出于男孩子的天性,喜欢打打杀杀的内容罢了。两岁时,外公就给我买人民美术出版社版的杨家将。那时,他发了工资,就带着我上街,买一本连环画,买一块上海益民食品厂产的奶油巧克力,然后骑在他脖子上回家。可以说,那时候是我一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再长大一些,外公给我买了一把装电池的玩具枪(印象中类似苏式波波莎,转盘供弹,气冷散热枪管的孔还会卡住手指),一扣扳机枪管、转盘弹夹会闪红光,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件与军事有关的玩具。随着看各种战争电视剧,我开始在家里用板凳堆工事,积木做手榴弹,尽情地玩耍。偶尔也会来一把古装,用个灯罩做头盔,拉条毯子做披风,剪几块硬纸板穿上绳子做甲,皮带斜插一把塑料剑,熊猫牌的玩具吸盘当盾,手舞晾衣服又的木杆子做长矛,来一把冲锋陷阵。
    玩这些都只是童年的游戏,而文字却不曾落笔,甚至从三岁到十来岁,一直都仅限于纸上涂鸦——画飞机、大炮、战马、战阵……画得一塌糊涂,上不得台面。尤其初中以后,开始尝试写古诗词,高中以后写些不着调的散文,仿佛一下变成文学少年、文学青年,直奔文学创作而去了。那时也读书,但很杂,历史和军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并不像现在那么纯粹。
    一切的变化,因为因特网和论坛。1999年,因为一段感情,我开始上网,并且学会了在bbs灌水。从2000年开始,常去一个叫兵器的论坛,还认识了一个叫林空的四川网友。可是,好景不长,那个论坛突然关闭了,就在我不知道该去哪时,林空给我推荐了音速论坛。
    刚到新论坛,我十分活跃,经常跟人争论,特别是太平洋海战的内容。时间一长,引起了《国际展望》杂志社一位编辑的关注,向我约稿。说实话,那个时候主要看的都是中文书,虽然在正式媒体上发表过文字,但没有军事历史写作的经验。那次,按照编辑要求,写了一篇有关“三隈”号最后命运的故事,一篇珊瑚海海战。最后编辑用了前一篇稿子,以《中途岛大海战中最著名的血火插曲详述——“三隈”号的最后航程》为题发表在《国际展望》2002年第11期上。
    这次写稿经历为我开启了人生军事历史写作的大门——不仅是第一篇稿子,还为我赢得了第一份工作。这事现在想来也颇机缘巧合,因为我没有收到稿费,就去问杂志社催要。接待的主编助理问我在做什么,我说刚毕业在找工作,他就让我去面试。我惴惴不安地来到江宁路澳门路那幢“世纪之门”大楼,才知道负责“三隈”号故事的专职战史编辑要出国留学,他们看我对战史有点认知,就抽了“壮丁”。从此,我在这里一千就是五年。
    在这五年里,结合我的兴趣,杂志主要给我的任务是太平洋方向和海军军舰方向。于是,我在这两方面用了不少心思,搜集了一部分中外资料,也写了百万字的作品。其中太平洋和海军军舰方向有33篇发表在《国际展望》,5篇发表在《军事历史》。那个时候,每天带着厚厚的资料和一个快译通,在地铁上不停地翻译,回到家里就把翻译出来的文字输入电脑,整理成章。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特别是那种成就感,它来自三个方面:其一,黑纸白字发表了,这是一种肯定;其二,圈子里会谈论甚至互动,认识了很多朋友,积累了小小的名声;其三,稿费的收入使得自己能够减轻还房贷的压力,还能有选择地买一些外文资料。
    好景不长,2008年1月《国际展望》关闭了,我暂时失去了工作。当时父母建议我回杭州。在拖延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做出了去杭州的决定,至今仍不知这样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杭州的写作条件就不及上海了,首先是我的书不可能全部从上海搬回来,于是资料分隔两地。起先,自己还觉得年轻,两地随便跑,但后来时问和精力都有些不允许了。本以为结婚后可以一步到位,结果还是让人失望了。现在,资料分隔在了三个地方,经常为找一本书而抓狂。
    其次是写作的环境。杭州的住处内外皆有不便。说外,旁边是个火车停车场,每天深夜和凌晨必鸣笛;楼下是所小学,自从独立办学、更换校长之后,经常放学之后夜里还有各种高噪音的活动。说内,住的房子隔音效果很差,特别是楼上住户的小孩,制造各种噪音不绝。只有过年他们回乡下,才能太平几日。婚后本以为可以远离这些问题,但谁知道临时婚房距离火车停车场更近,几乎每天6点不到准时被火车叫醒。而且楼上有一家住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每天半夜滚拖东西。近两年以来,安眠之日不超过一个手掌之数。
    再次是电脑的问题。因为个人不通电脑,又似乎与电脑天生犯冲,一直以来对电脑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在上海时,依靠一位深圳精通电脑的朋友提供的最保险的装配方案,请承包单位电脑与网络事务的一位先生供货并随时提供维护,这才基本安全运行。那位先生的店距离家也不远,维护比较方便。但回到杭州之后,没有熟悉的供货,单位的网管或承包商也都不接私人业务,电脑城又集中在城西,往返需约五个小时。这样,只好买品牌机,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再花钱请人上门维护。
    最后便是各种杂事的增多。这一点在婚后表现得尤其明显。毕竟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两个家庭的事。而单位意外的出差和临时任务也不断增加,时间计划上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当然,虽然困难众多,虽然几度明里暗里说要封笔,但始终没有付诸实施。一是因为兴趣,还有探索历史的愿望;二是因为喜欢看书,工资收入不高,买书全靠稿费,一旦封笔,就等于不能买书了。
    写这本书,自然也是与上述两个原因相关的。起初,我通过给杂志写商用文章,以相对低的成本来赚取稿费,然后用稿费换取资料,用于写书。比如2012-2013年,我写《南昌会战》,买资料的钱大大超过《南昌会战》一书的版税收益,基本依赖其他稿费贴补。在这里要感谢《舰船知识》《战争史研究》《突击》《战争事典》等出版物,这些年来是众多老师、朋友的提携和帮助,刊发我的作品,使得我能维系写作状态。然而,我也在思考,是不是写书一定要写成近乎学术,近乎一锤定音的书,可不可以写一些盈利的书,让写书自己养活自己,就像给杂志写文章那样。最近一段时间,看见年轻后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以年轻的身体和活跃的精力投身军事写作,一本接一本地出作品,也着实刺激了我。最终,我决定,尝试写一本比较商业化,比较通俗,可读性更强的书。并且,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太平洋战争作为书的主题,尽量利用手头已有的资料创作,不大规模外购资料。
    当然,选择通俗性的写作不等于降低文章的质量。我选择的这个题目,在2005年我已经写过一篇2万多字的《第一次反击——美军第8特混舰队袭击马绍尔群岛》,发表在《军事历史》2006年第23期上。我以这篇文章为基础,补充了这两年手头新积累的不少资料。这里看点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选题的扩大。原杂志文章只涉及第8特混舰队的内容,而这次将第17特混舰队的内容也包括了进来,成为一个完整版的第一次反击(奇袭马绍尔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
    其二,当初是作为杂志文章写的,讲究速成,基本只使用了英文资料,写作时也完全是以美方视角来看问题。而这一次,虽然仍以美方视角为主,但补充了大量日本方面的资料。比如日军各个岛礁防御力量的构建过程和具体实力,日军对美军袭击的反应,八代祜吉被炸死的细节和死后指挥权争夺等等。此外,我也没有完全照抄原来杂志的文章,在梳理和扩写过程中,修正了大量以前的错谬。比如针对美军最初定策中的反对人物的再考订等。
    其三,我摈弃了原来枯燥的战史写作方法,采用故事性叙述。即不再于正文或注中大量罗列各种说法,进行详细考证,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得出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按照这一可能直接表述。在一些细节方面,也是在坚实证据基础上,作适当文学性的延伸和发挥。比如关于“蚝隆头鱼”号艇长威林厄姆看见棉纺厂童工的事。这是1910年佩尔城棉纺厂童工照片引发的联想。对于一个几百人的小城来说,他看见过此情此景是完全可能的。还有,关于第5鱼雷机中队中队长泰勒摸黑起飞和在暴风雨中前进的描述,并没有实际资料说他想到了自己家乡的那场美式足球赛。但是以那场球赛的知名度,他一定听说过,所以大胆做了那样的渲染。这样的例子不少,也算是自己的一种脑洞吧,欢迎批评或者补充。
    其四,在某些章节,为了充分介绍情况,保留了部分战史写作的模式。比如在第10章里,相对全面地介绍了夸贾林环礁内主要船只的性能与历史。这些没有作为补丁安排,是因为我听到的,几乎所有的读者都吐槽补丁太大,影响阅读的流畅性。所以,我尽量做了衔接,使之融入正文。类似的情况,也包括人物简介,同样采取融入正文的方式。可能这样的安排会让有些读者觉得哕嗦、突兀,如果真这么觉得,欢迎提意见,让我听听其他声音。
    其五,在细节把握上,我没有丝毫松懈。比如我原来以为西姆斯级军舰上还安装着12.7毫米高射机枪,在看到美国有书描述20毫米机关炮的情形,起初有些不信,于是翻查navsource上的图片,直到查到确认的图。而对于千岁航空队装备的九六式陆基攻击机,因为未能完全确证型号,而不同型号技术性能有差异,也采用了模糊的表述法。
    总之,这是一本跟我以往的抗战战史书完全不同体验的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如既往遭遇了许多困难。最重要的是时间和精力不足。我主要利用早晨提前到单位的十几分钟,中午休息时间以及下班前5分钟到下班后20分钟之间的时间写作(因为发现早到车站同样要等),晚上回家就得看家庭里的状况了,有时间的时候很少,几乎都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突发情况。正是因为时间计划的不确定性,我首先试写了—章,发现基本顺利,才确定要写出这本书。之后,直到完成七八成的文字量才敢去联系编辑。近两年身体也不好,每天早晨起来都头晕。特别是去年12月到今年3月份,冷空气一来就牙疼,而且本书截稿之前,左手还出现了手指麻木的现象,甚至一度从小手指发展到无名指与中指,颇有一种跟时间赛跑的感觉。
    还有,正是因为在单位、父母家以及临时婚房三处开工,未成稿和各种准备的资料在三台电脑上存得相当乱,有时根本记不起一个资料是下在哪台电脑上了。各种文件来回拷贝,虽然采用日期+英文字母邯可拉伯数字的编号,但到最后也有些发晕。最无语者,在父母家多作停留,被长辈误作夫妇不和,多次横遭驱赶。
    找寻资料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配图。临时婚房内的无线网络简直令人无语,很多在有线网络可以正常打开的网站,到了它这里却很缓慢,甚至根本打不开。
    但是,在创作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鼓舞和帮助。从内因来说,我觉得美国人的军事史或军事报道总是有一种别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的作家和媒体人,总能找到一个又一个令人亢奋的段子,融汇成一个完整的特别令人振奋的故事。这是我在写作中,多数情况下感觉愉悦畅爽的重要原因(相对来说,写中国的抗战就抑郁得多),使我能坚持完成作品。
    就外因而言,许多老师和朋友们也始终不渝地给予了我帮助。在美国的顾剑帮我复印了大量资料,高峻帮我买了英文书籍;在日本的一位不知名的朋友,半夜帮我找图,发来时是日本时间凌晨2时21分;还有上海图书馆的张轶,帮我复印了整本的防卫厅战史,而童丰一遍遍帮我翻拍图片……在写作期间,特别是第一章试写时,文献学学者牛继清老师、明清史学者彭勇老师尽管对太平洋战争不熟悉,还是从专家对晚辈的关怀角度,给予了多次鼓励……这样的例子太多,在短短的序文中不能尽述(见正文之后的“鸣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这本书的完成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武汉大学出版社的王军风编辑。以前出抗战的书,我们在文字上需要作比较多的沟通,有时两边都颇费唇舌。然而这次写太平洋的有关战役,他在阅读完样章后感叹麦克拉斯基,追忆中途岛,触动我的心弦。仿佛不是作者与编辑,而就是两个军迷在对话。我更加确信这本书稿必须问世。
    当然,我不敢说这本书就写得完美无缺了,无论从组织架构、语言表述还是细节考证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出于经济性的考虑对资料的利用也比较狭隘或者不够深入,欢迎各位专家、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2017年4月20日中午迷糊中完成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