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中国超算(银河天河的故事)/中国创造故事丛书

  • 定价: ¥48
  • ISBN:978755590588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河南文艺
  • 页数:26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龚盛辉著的《中国超算(银河天河的故事)》是“中国创造故事丛书”中的一种,全书约20万字,配图约30幅。它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讲述了我国超级计算机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跑世界的艰辛历程,以生动具体的细节展现出几代科学家、科研人的爱国奉献精神以及强韧的专业素养。

内容提要

  

    超级计算机被称为经济转型和科学研究的加速器,它能带动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超算可以算天、算地、算人。龚盛辉著的《中国超算(银河天河的故事)》记叙了“银河”“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传奇故事,讲述了我国超级计算机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跑世界的艰辛历程。书中披露了大量生动丰富的细节,展现出几代科学家、科研人的爱国奉献精神和深厚的科技素养。

作者简介

    龚盛辉,我国军事科技报告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湖南江永人,1989年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校刊编辑部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铸剑》《决战崛起》《向着中国梦强军梦前行》《国防之光》和长篇小说《绝境无泪》等,发表有中篇小说《通天桥》《导师》等。曾获军内外多种奖项,荣立二等功一次。

目录

第一章  朝阳喷薄
  “算”出来的军事强国
  苏联专家的赌注
  “流亡者”之梦
  聂荣臻元帅哼小曲
  壮士断腕
  康鹏电路
  牵引导弹的“风筝线”
  戴着镣铐舞蹈
  反客为主的“特嫌”
  强震中的“坚强机”
第二章  春天放歌
  傲慢的“屋中屋”
  快刀子将军
  封闭式攻关
  攻坚“敢死队”
  慈云桂之痛
  “软老总”“硬心肠”
  雨骤情浓
  “银河”PK“克雷”
  握着“派克”走远的身影
  请命中南海
  吹响突围集结号
  向前扑倒的姿势
  攻关“蜜月”
  “单身”总师
  远眺的目光
  “银河”少帅
  神机妙算
  “银河”之光照耀“北斗”
  畅游数据之海
第三章  崛起之战
  敢问路在何方
  美国,又是美国!
  因为我们落后了
  GPU王子
  依然差那么一点点
  别听外国人瞎掰
  一个人的婚礼
  精诚报国,倾情尽孝
  把“美洲虎”甩得远些、再远些
  “天河”登上世界之巅
  长征没有终点
  “天河”王者归来
  中国拉着世界跑
后记

前言

  

    人类社会的历史,一直伴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自然规律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科学开始和不断融合于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科学技术日渐发展更新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证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长久以来,国际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意义,增强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教育创新,有助于发展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国曾经是一个科技文明发达的国家,拥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科技创造成果。后来因为长久相对恒定僵化的社会制度,再加上自我禁锢和故步自封,到了近现代,在科学技术领域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结果遭受西方列强铁船火炮的凌辱。后来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提出了“以夷治夷”,开展“洋务运动”等主张,都是在感受到科技落后的基点上的自醒与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国家独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自20世纪后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得到确认,科学发展的自觉和行动愈加坚定,科技体制改革在加快,科技创新的成果不断地涌现出来,令人振奋和自豪,也让国家的尊严和综合实力获得很大提高。如今,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已经在不少科技项目中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令人至为高兴和振奋。因此,热情走近像青藏铁路建设、杂交水稻品种培育、高速铁路、航天科技、海洋深潜、超级运算、大飞机制造等这些立足于自主创新基础上的,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科技创造精神,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项目,感受和理解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创新、科学担当、科学情怀等丰富的内容,向科技创新致敬,就应该成为文学表达的优先选择。这也正是“中国创造故事丛书”策划、组织和书写、出版的初衷所在。
    “中国创造故事丛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向读者真实展现我国近些年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高科技领域许多优秀人物的动人故事,目的在于提高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和主动参与的自觉,推动中国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高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是中国国家力量和民族智慧创新精神的表现,真实生动地给予文学呈现,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增进爱国主义精神和普及科技知识的同时,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全社会创新发展意识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与这套丛书写作的作家,都是活跃于当今中国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不尚空谈,也没有无视和躲避现实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他们热情地抵近社会生活的前沿,在很多伟大的科技创造现场,在很多动人的科学人物故事中,在很多振奋人心的科技创新技术面前,在很多足以提振国人自豪骄傲的伟大创造成果获得中,很好地表现了文学家的热情,表现了文学对科学的致敬。如果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的话,那么,这套丛书的写作和出版,也是作家通过真实艺术表达的特殊方式参加科学推广和普及的一种表现,相信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感谢所有参与这套丛书的作家和出版人士。
    2017年7月26日

后记

  

    写完最后一个句号,轻轻嘘了一口气,特别渴望松弛一下紧绷的大脑。于是打开电视,正好播放的是我的最爱——《动物世界》。本期介绍的是高原之鹰,电视上跳出老鹰哺育雏鹰的画面,只见鹰巢筑于万丈悬崖之上,且十分简陋,一堆杂乱的小石块,几根树枝,一层薄薄的杂草,便是雏鹰们成长的“襁褓”。
    我不禁纳闷:雄鹰号称“高空王者”,叼羊擒兔如拈小草,可谓气力无穷,但筑巢却为何如此惜力,不给后代营造一个“金丝摇篮”?而且偌大一个高原,在哪儿筑巢不好,非要筑在这万丈悬崖之上?
    这时,节目解说员仿佛了解我的心思似的,娓娓动听、充满诗意地说:“这些‘高空王者’,之所以把雏鹰成长的摇篮选在万丈悬崖之上,那是一代代雄鹰留给后代的成长密码,它们在无言地告诫雏鹰们:你们必须从小就树立高飞的理想,否则第一次飞翔就将粉身碎骨!”
    我一听,不禁在心底里“哇”了一声,对这些“高空王者”肃然起敬。由此,我不由想到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这几代人。我们的祖辈、父辈,都是生在战乱时期,成长在流亡路上。我们这一代则在饥饿的母腹中孕育,在“文化饥荒、知识贫困”的年代求学,以至于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人把我们这一代喻作“人才断层”,认为是“垮掉的一代”。然而,正是“喝着苦水”成长的这几代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并且经过数十年几代人卧薪尝胆、继往开来,把泱泱中华一步步推向世界强国行列。本书所展示的中国科学家在世界超算领域从比别国落后20年,到“天河二号”创造国际TOP500排名“连冠”之最的惊世逆转,便是典型例证和缩影。
    这几代人为何能谱写“苦难辉煌”的传奇篇章?是因为和高原雏鹰一样“居悬崖、枕乱石、眠杂草”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们,始终怀揣着高飞的理想,那就是“让中国超算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这个梦想,他们敢于担当。20世纪50年代末,他们没有实验室、没有元器件、没有设备,依靠“借鸡生蛋”突破计算机的核心关键技术,仅用1年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专用数字计算机——“鱼雷快艇指挥仪”;60年代初,国际晶体管对我国禁售,有人预言“运用落后国产晶体管10年内搞不出晶体管计算机”,他们霸王硬上弓,仅用不到3年时间便研制出“两弹一星”功臣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机“441B”;70年代,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突破道道难关,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由每秒万次到每秒百万次的大跨越;70年代末,美国计算机专家讥讽道:“我们把图纸、设备、元器件全给了中国,他们能把巨型机安装起来,就是头号新闻!”我国第一台每秒亿次巨型机“银河一I”总设计师慈云桂,向党中央立下军令状:“我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带领大家搞出巨型机!”“每秒一亿次,一次不少!六年时间,一天不拖!预算经费,一分不超!”21世纪初,他们敢走别人不敢走的路,独创了“CPU+GPU”并行融合主流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每秒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让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登上世界科技竞赛的最高领奖台。 为了这一梦想,他们勇于牺牲。我国第一台每秒10亿次巨型机“银河-Ⅱ”总设计师周兴铭,在实验室里度过了4年“单身”生活;我国CAD技术创始人李思昆,为了抢时间、赶任务,妻子住院一个月都抽不出时间去探望,直到那晚雷电毁坏变压器,他加不了班才骑着自行车,冒着狂风暴雨来到妻子的病床边。他们中,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巨型机之父”慈云桂倒下时正在修改学生参加世界计算机年会的论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手中依然紧握着那支用了十几年的派克钢笔。一些倒在向计算机高峰冲刺的征途上的生命,更是年轻得让人心痛。“乔国良,56岁;钟士熙,49岁;王育民,41岁;张树生,40岁;俞午龙,36岁……”大家读到这些名字时,心都会战栗,而他们当年却走得无怨无悔。 接下来,我想和“90后”和“21世纪新生代”们说几句知心话。你们的成长和学习环境,不仅与你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们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堪称“赶上了历史上的最好时光”,是名副其实的幸运而幸福的一代。然而,这既是你们的福分,又是历史交给你们的人生难题:如何才能身处平原而不失高飞的梦想,如何在“金窝银窝”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这是你们面临的特殊挑战,也是唯一选择。 因为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华民族的未来需要你们去照亮。 因为没有风雨就没有彩虹,没有苦难同样没有辉煌! 龚盛辉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