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社科总论 > 社科总论 > 管理学

把碎片化时间用起来

  • 定价: ¥39.8
  • ISBN:978751421898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文化发展
  • 页数:241页
  • 作者:(日)野口悠纪雄|...
  • 立即节省:
  • 2017-10-01 第1版
  • 2017-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野口悠纪雄在《把碎片化时间用起来》中主要讨论了节约联系和寻找文件过程中的时间管理。技术进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便捷:交通设施的发达缩短了出行时间;通信技术的进步使联系更加及时化;电脑的普及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可是,仅仅依靠技术进步,并不能产生富余的时间。我们要高效完成工作,更需要时间管理的新技巧。希望这本书可以教你识别“时间小偷”,帮你发现碎片时间中隐藏的超额价值,让你的每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内容提要

  

    野口悠纪雄著的这本《把碎片化时间用起来》介绍了,时间管理是每个人都想解决,但又找不到有效方法的课题。
    大多数人把全天的工作时间都耗费在与别人通电话上,却还是无法完全处理好联络事项。与此同时,新工作不停地从天而降,超过截止日期却仍然没能完成的工作堆积如山。
    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时间”这个问题愈加严重,我们想要时间!
    野口悠纪雄在本书中主要讨论了沟通联络和寻找文件过程中的时间管理。技术进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便捷;交通设施的发达缩短了出行时间;通信技术的进步使联系更加及时化;电脑的普及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可是,仅仅依靠技术进步,并不能产生富余的时间。我们要高效完成工作,更需要时间管理的新技巧。希望这本书可以教会你识别“时间小偷”,帮你发现碎片时间中隐藏的超额价值,让你的每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作者简介

    野口悠纪雄,1940年生于东京,196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次年进入大藏省,1972年取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一桥大学、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教授。2005年至今,任职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财经研究所。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理论、日本经济。主要著作有《信息经济理论》《财政危机的构造》《资本开国论》《日元贬值泡沫崩溃》《未曾有的经济危机战胜方法》《世界经济恢复,为什么唯独落下日本?》《经济危机的根源》《日本的反省:悬崖边上的经济》《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等。  

目录

序章  和时间的斗争
  想要更多的时间/想轻松地管理时间
  想要能够在现实世界中使用的诀窍 /“重要的事情很重要”/但是……
  时间管理对谁来说有意义?/时间管理的三个要素
  时间管理法能应对时代的变化吗?
第一章  看时问的技术
  (1)你看到时问了吗?
    安排日程的两个条件/安排日程的难度
    滞留工作/拖延症/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
    把时间和工作当作一个点来把握
  (2)便览时间和工作
    用日程一览表“看”时间/看不到时间的原因
    人们把时间当作空间来把握 /“无须秘书”就能看清工作
    通过“需要立刻做的工作笔记”看一天的工作
    通过十年计划表来看人生所拥有的时间
  (3)手账革命
    折叠式手账/传统式手账的缺点
    应对A4时代、复制时代的必要/电子设备有可能变成手账吗?
第二章  日程安排的技术
  (1)工作推进五原则
    原则1:确保不中断的时间段/原则2:当下主义与应急措施
    原则3:以拙速为宗旨/原则4:偶尔休息
    原则5:先做不确定的事/不中断地完成工作并应用拙速原则
  (2)计划制定方法的启示
    启示l:用日志预测未来/启示2:自己限定期限
    启示3:将计划安排告知相关人员
    启示4:以一个口袋原则防止重复预约
  (3)对突发情况的应对
    未来无法预测/“超量”制订备用日
    不制订三个月以后的计划/根据现场应急措施进行应对
    补论:经济理论在日程安排中的应用
    日程安排与预算管理/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合理的时间分配——边际效用均等化定理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应用/备用日所隐含的风险溢价
第三章  让沟通更省时的技巧
  (1)电话——问题百出的联络手段
    电话是最好的手段吗?/时间碎片化事件
    电话在最坏的时机打来/开场自问题
    错过问题/听错和“说了、没说”问题
  (2)合理的传真方式
    能够停止使用电话吗?/从电话到传真
    将传真接收文件用于事后的事务处理/自动生成计划表
    能够判断对方的情况/传真发送其实很简单
    顺利发回传真接收文件/稍微违反规则的秘诀
    完善秘诀/确立传真的社会地位/依然重要的信函
    基本原理——使用书面形式联系
  (3)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电话簿和地址簿
    花费时间的是寻找电话号码/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通信簿
    名片、问候卡也按时间顺序排列/将发信记录用作地址簿
    通信簿的制作方法/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第四章  组织内部的沟通革命
  (1)流动信息也要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多采用书面形式/以“留言条”的方式处理日常业务
    向上司报告也要用书面形式
  (2)重新认识书面和口头的区别使用
    书面形式在时间管理中的作用/更适合口头的情况
    但是/口头真的必要吗?/不透明的日本式组织
    要求书面形式的条件变化/讲义是无用的吗?
  (3)重新认识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从会议到文书
  (4)电子邮件时代的事务处理
    提升书面优势的技术进步/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抄录
    电子邮件——不再需要抄写/也不再需要校样的校对
    电子化所带来的事务合理化/在家办公和移动办公
    对多媒体产生怀疑/如何应对“电子邮件地狱”
第五章  挤压归档与时间管理
  (1)“超级”整理法的基础
    节省寻找文件的时间/挤压归档
    没有分类为何能够检索?/时间管理中的挤压归档
    电话号码、名片、电脑文件、笔记也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
    “超级”整理法的效果
  (2)挤压归档的Q&A
    总之先着手去做/按最小单位进行汇总
    先进行内容分类比较好?/信封的标题
    一旦使用/不会打乱时间顺序吗?/难以扔掉文件?
  (3)大脑生理学所支持的合理性
    依然大量存在的“不为人知的超级整理派”
    与动物的记忆机制相同?/人不是千手观音
第六章  增加时间的技术
  (1)时间能够增加
    一天不是二十四小时/时间可以被购买
    将工作委托给部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买时间
  (2)时问被无偿交易
    请教他人/请他人做记录
    时间的所有权在谁手中? /“时间小偷”的识别方法
    不必要信息的识别方法
  (3)空闲时间的有效利用
    通勤时间/出差时间、移动时间、等待时间
    理发店与出租车
第七章  人类的认知、记忆能力与时间管理18g
  (1)神奇的数字“七”/190
    只能判别七个/能在头脑中安排日程的情况和不能在头脑中安排日程的情况
    多维容易识别/为何采用书面形式时更容易把握内容?
    人为什么能够专业化?
  (2)短期记忆的界限
    工作记忆/对外部记忆的活用会减轻大脑的负担
    信息的符号化/日常使用的口袋要有七个左右
  (3)应对工作记忆的挥发性
    会挥发的工作记忆/避免“中断综合征”
    注意力过度集中也是危险的
  (4)做笔记的方法
    录音笔记——输入迅速/纸质笔记——如何协调防止遗失和即时输入
    电子手段——输入是问题
    终章  珍惜他人的时问
  (1)确认规则
    一个人无法构成世界/遵守约定时间
    通告计划/告知等待时间/告知联络方式
    在三分钟之内挂掉公用电话
  (2)减少浪费时间的“人情往来”
    请停止“恳谈”/也请停止“寒暄”
    将列车的座席分开/向具有透明规则的社会发展
  (3)降低出行的时间成本
    制定使用新技术的规则/难懂的路标也是“时间小偷”
    降低出行的时间成本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

  

后记

  

    我要将在本书中提出的重要的时间管理技巧总结如下:
    第一,将计划表做成具有一览性的表,用肉眼把握从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将手账从备忘录变为日程管理的工具,适当进行符合工作重要程度的时间分配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应对等。  第二,用书面形式进行联络。电话对很多人来说,原本应该是比较方便的工具,但它现在已经变成中断工作的元凶。应该将电话转换为传真或电子邮件,这是本书的建议。此外,组织内部的联络也应该从口头转换为便条形式。通过这些手段,我们能够节约联络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并自主控制工作流程。
    本书完稿后,有报纸报道了企业为避免工作中断所付出的努力(《每日新闻》,1994年11月11日晚报)。据该报道称,为了消除工作中断,提高工作效率,几个企业将上午的固定的时间段作为“超沉迷于工作的时间”,禁止打电话和给部下下达指示。据说宫城县警也开始了“集中时间”。可以说这表明了在企业和政府机关中,本书所提到的“中断综合征”已经成为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后,也许采取上述措施的企业会增多吧。
    仅导入这样的时间段就能解决问题吗?说实话,对此我持怀疑态度。如果从这个时间溢出的电话或指示流入其他的时间段,结果难道不是一样的吗?考虑到这些情况,也许本质上的解决方法依然是联络的书面化吧。我完全没有向改革事务时间的做法泼冷水的打算,但我希望大家能在进行这些尝试的同时,研究一下从口头到书面的切换。
    这本书是讨论技巧的实用书。我丝毫不觉得传授秘诀很低级。或者说,我很少对真正有用的书感到不满。例如,我确实从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伊丹十三的《欧洲无聊日记》中学到很多日常生活的技巧。如果其他的入门书能有这些书的百分之一的实用性,我们就会变聪明很多吧。
    我认为,入门书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第一,要提出任何人都能实行,且由此能得到显著成果的新方法。虽然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正因为市面上想要用精神训话来敷衍缺乏技巧的书比较多,所以才有必要强调。第二,要停留在技巧的层面。这意味着,要讨论用于实现某种目的的方法论,但不讨论目的本身。无论目的是什么,无价值地为此服务是入门书的作用。本书着意于满足这两个条件。
    本书中所述的技巧是围绕确保不中断的时间段、减少时间的浪费,并增加所拥有的时间而展开。这些都是为了完成“某事”。那么,  ‘‘某事’’具体是指什么呢?这也许是我们毕生事业的完成,也许是与朋友或家人的交谈,又或者是看到能从地面可见的所有星星。但是,出于上述立场,我对此保持沉默。
    幸运的是,我的前一本著作《“超级”整理法》已为许多读者接受。我也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信。在执笔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我想我给被我送去底稿并要求给出意见的人添了很多麻烦,但《“超级”整理法》是我写得很开心的一本书。《“超级”整理法》刊行后,收到的上述反响对我来说也是初次的体验,说是第一次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也不为过。 这本书我也写得很开心。这本书也是朋友们鼎力相助的结晶。尤其是,远藤谕(月刊“ASCII”主编)、大熊由纪子(《朝日新闻》评论员)、坂本春生(西友专务董事)、今野浩(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吉田浩(一桥大学研究生)诸位针对底稿给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对此我深表谢意。 另外,与上次一样,承蒙中公新书编辑部的佐佐木久夫氏、山本启子氏的关照。在此谨表谢意。 野口悠纪雄 199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