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两个版本

  • 定价: ¥39.8
  • ISBN:978751681593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台海
  • 页数:245页
  • 作者:李婧
  • 立即节省:
  • 2017-11-01 第1版
  • 2017-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分享都市女性的情感故事,描摹年轻一代的生存现状。理想与现实、欲望和绝望、爱情和婚姻、背叛与救赎……
    李婧著的《两个版本》共18篇文章,作者以玲珑之笔记叙了18位不同身份的女性的人生遭际和感情世界。她们是单亲妈妈、在校女学生、职场女白领、女性自由职业者……年龄横跨80后、90后。
    爱情转瞬即逝,背叛猝不及防,自立才是真正的救赎。

内容提要

  

    《两个版本》是从豆瓣红人李婧过去三年中创作的诸多文学作品中精挑细选出的18篇文章,包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公开发表的9篇文章中,《顶楼停车场》《邻居》《论一种野蛮生长的能力》《37|27》等6篇文章登上豆瓣首页。书名《两个版本》,是收录书中之前作者未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李婧的作品文字质朴,不露声色的叙述下夹杂着聚德金斯的天才构思和青山七惠的清淡细节,情感磅礴而表达节制,生动处通俗风趣,深刻处发人幽思。她笔下的女性独立、睿智、果敢,她们渴望爱情,然而从不将就,一旦发现对方不忠,立刻不再往来。

作者简介

    李婧,一个明媚深隽的写作者,开拓进取的创业者,与时俱进的媒体人。
    她是李婧,出生于南京,85后,毕业于暨南大学,后留学韩国。回国后,在上海工作。她是豆瓣红人,有多篇文章登上豆瓣首页、豆瓣一刻,在豆瓣上拥有56000多粉丝。2014年,她辞去工作,为《城市画报》《南方人物周刊》《女友》等杂志撰稿。2015年,她在豆瓣上发起“100个城市写作计划”。
    2017年初,她推掉一切约稿,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ROOKlE COMBO。

目录

辑一  爱与谎言
  两个版本
  顶楼停车场
  失踪的丈夫在肯德基
辑二  城市与欲望
  Z100次列车
  开电梯的王阿姨
  邻居
  露水
  雪
辑三  过去与美好
  冰河
  一个胖子
辑四  王坏蛋与李小美
  “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
  剩下的夜晚都留给你
  王坏蛋有个文件夹叫“创意”
辑五  现在与真
  当我们在谈恋爱时,我们在谈什么
  论一种野蛮生长的能力
  她们在一个王国
辑六  希望与失望
  明白小姐
  37|27
  后记

前言

  

    温柔的力量
    一个作者,永远要面临的两个问题:写什么与怎么写。
    换句话说,这是个写作策略问题。在没有形成风格前,作者要不断思考这两个问题,风格形成后,仍然要在这两个问题里进行孤独的修炼,即便已是熟手也不例外,只不过手熟而已。
    两年前的五月,我与李婧在上海湖南路一家小小的咖啡馆长谈一个下午。当时我送了她一本并不厚的小说:《鸽子》,这是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另一本小说集,这家伙魔鬼般的想象力人们已在《香水》这部大作中见识过。我特意挑这本书送她,当然是有用意的,希望她学会写小说,并越写越好。在写好小说前,得读到好的小说。或许那是一个分水岭,我发现她在后来谈论阅读、写作时,眼界已投向更远处。许多人,只是说说而已,她是说做就做,而且是持续的,用笨工夫。这种力量在她身上生长,我想总有一天,力量与经历会形成可怕的爆发力。
    我不能说她有多大的写作天赋,但她有绝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的勤奋与认真。这种特质让她成为李婧,就像一个容器,人世上、生活中,好的、坏的、喜悦的、悲伤的,统统盛入其中,却又并非刻意,放着放着,人、事、物加上时间的演化,便悟出写作中的两个基础问题,或者说难题:写什么与怎么写。
    一个作者,把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解决得越好,必然语言也会更好。许多时候,她会进入这些冷静的思考状态,触碰问题本质,社会、家庭、自然以及生活种种,都转化成各个平台上的专栏、日记、散文。你能感受到她在寻找突破,从散文突破到小说,从商业写作突破到文学写作,像一个求生欲极强的人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她绝不会坐以待毙,这是她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动因。
    对有写作野心的作者而言,只有一种人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打捞生活中的记忆,创造故事,重新编排人生的密码,穿越时空的裂痕去远行。
    显然,李婧具备小说这门手艺的基本功:敏感、善良、多情。我不确定这算不算天赋,但我知道,不具备这些,最好不要碰小说。
    希望她走得更远,认真且勤奋地走下去。
    凹凸凹
    2017年6月于杭州

后记

  

    我是写故事的门外汉。
    准确点说,在写东西上,我至今都觉得自己在“门”外。
    摊上一点运气,我三十岁时出版了自己的书。再摊上一点运气,出了第二本、第三本,但我并没有练就一身本领,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练成。
    说实话我不大会讲故事。从小都在读故事,很少有人讲给我听。直到前年,我认识一个人,他很会讲故事,不管口头上三言两语,还是落笔两三千字,他都能把一个故事讲得很好,引我发问,“后来呢?”
    后来我才知道讲故事也是需要练习的。他练了十几年,研读了大量书籍,讲故事的门道也有千万种,练得多了,他也奇巧得信手拈来,道听途说皆能为己所用。
    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练习讲故事。读更好的小说,读得更多,也读得更深。无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有“一点”长进,但那点长进总不够支撑我大胆地说出来,“是啊,我真的在写小说。”写小说于我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过去我在离它很远很远的地方,现在我离它近一点了,我刚蓄积好体力,准备攀登。
    身边偷偷写小说的人不少,写得好的人也不少。每个人都藏着秘密发酵的罐头,不能说的人生百态,都幻化在一个个虚拟场景里,成为重新建构的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小说是娱乐,也是疗伤。
    我抱着疗伤的心态才坦然面对自己正在写故事这件事。写得再不好,也成了一段经历,伴我在艰辛而孤独的异乡创业中,打发那些不知所措的时光。每天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醒来,六点钟,只要一想起还有小说要写,还有未完的情节,身体马上就有了动力——起来,梳洗,走出门外,去七点半刚开门的星巴克。
    有人说天分这回事,我不太相信。写得多了,思考得勤了,自然有自己的觉悟。勤也是必经之路。
    这本初出茅庐的故事集当然有许多瑕疵。我常在第二天醒来,忽然涌起的悔意令我毫不留情地删改,一键delete前一天热情堆砌的几千字。可正是在这些无意义的文字中我才继续了下去——只要有一篇比过去写得好,我就又有了信心。
    感谢编辑的信任和坚持。
    更感谢教我讲故事的人。
    越长大,真实越不可诉说。感谢小说,让我的痛楚有了一个秘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