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生活不在别处(年轻中国人的焦虑与狂欢)

  • 定价: ¥45
  • ISBN:9787508677576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366页
  • 作者:编者:李梓新
  • 立即节省:
  • 2017-11-01 第1版
  • 2017-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三明治人群,上有老,下有小,同时也是社会中坚力量,这个人群数量庞大,问题繁多,李梓新主编的《生活不在别处(年轻中国人的焦虑与狂欢)》不仅聚焦了这个人群遇到的主要问题,也描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在现实的压力下对梦想的追求。三明治的人生经历精彩,故事很吸引人,也很激励人。

内容提要

  

    李梓新主编的《生活不在别处(年轻中国人的焦虑与狂欢)》讲述了:即使手头紧,也要蜗居在帝都(北京)或魔都(上海)中心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拿出所有积蓄贷款买下一套不能住的学区房,到底是为什么?下一代的教育,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处在婚姻中的三明治,如何面对备孕艰难或出轨危机?年纪轻轻遇上少见的怪病,该怎么办?……
    在现实困境和梦想的夹层中,仍有许多不断寻求创新、破茧、突围的故事,比如远离家乡,到危险地区当无国界医生,在朝九晚五之间思考上班与自我的关系,探索自由职业的可能,离开一座城市、离开一种不喜欢的生活……
    生活不在别处,不能从他处寻找自己,因而他们焦虑,却因而和生活狂欢。他们不甘心于沉溺于琐碎,不断向内关照,思考并发现关于生活和自己的更多可能。

媒体推荐

    在“时代”那样的大词面前,我更相信“个人”。三明治让素人动笔,个体发声。未被描述却各具特色的生活状态扑面而来,仿佛街道两边的景物忽然有了名字,照亮了道路本身。
    ——战地记者 周轶君
    当下的信息环境里有着太多新颖的概念、光鲜的大词,鲜活细密的文本细节却并不多见。人们习惯于高谈阔论概念与逻辑,却丧失了探求细节的热情;人们热衷于为人与事贴标签下定义,却忽略了现实世界往往是由混沌复杂的细节构成的。能够*大程度引发读者共情效应的内容永远都不是观点和概念,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细节。而这正是三明治多年来努力探求的东西,在这本书中,三明治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个体故事,理解了他们,也就理解了当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生存境况。
    ——非虚构写作者、《智族GQ》总主笔 何瑫
    此书读罢,上学时候学到的文学理论今天终于理解:以故事为手法,*终以刻画人物为目的。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看到自己想看的,但在这本书里,透过每篇文章里描述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背景和故事,我想我可以试着拼凑和还原这个时代真正的样子。
    ——民谣歌手 安来宁
    “三明治”的本意是指夹层: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拿着保温杯,白天看老板脸色,晚上听老婆良言。可“中国三明治”不止于此。
    在我看来,“中国三明治”是人生的种种可能:书写我们人前的神采飞扬,也记录我们私下的局促慌张。它把万千触角伸向生活的边界,在那里,无需过多想象,只要耐心发现。因为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青年作家 傅踢踢

作者简介

    李梓新,“中国三明治”(china30s.com)创始人、主编。世界银行奖学金学者,伦敦大学学院(UCL)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供职于《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外滩画报》等媒体,又涉猎公关、新媒体等领域。著作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

目录

序 当河流长出浪花
第一章 现实焦虑
  不想上班的“丧”文化
  一入“体制”深似海,他们在努力游
  毕业三年后,年轻人的钱花哪儿了
  北京年轻人的“雾霾式生存”
  即使蜗居,也要住在“帝都”中心
  花了300万元,买了一套不能住的学区房
  春晓决定离开上海,发誓再也不回来
  临出国留学前生了一场怪病
第二章 突围逃离
  环球旅行归来,他们再次出发
  从纽约到北京,她放弃一切回国
  无畏的语言学习旅行
  每两年,她就变化一次人生轨迹
  离开既定轨道,成为前线的“无国界医生”
  我想逃离家庭那“无比正确的人生”
第三章 流行狂欢
  SNH48粉丝的“偶像养成”游戏
  每个周末下班后,她都飞往韩国见偶像
  “断舍离”的整理术,已经成为她们的新事业
  那些掉入“手帐坑”的年轻人
  和Airbnb房客同住一屋,中国房东会不会锁门?
  在上海闹市街区,开地下摇滚排练室的老板们
  当表情包变成聊天必备工具,她画下一只海豹
第四章 三明治人物
  金玟岐:她把城市的焦虑和孤独写成歌
  安来宁:平衡的世界,有没有尽头?
  口水军团:用杭州话说唱了15年
  上官喆:作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生活在体制之外
  大蒋:和“妥瑞氏”症在一起32年
第五章 与年轻人对谈
  廖信忠:是台湾作家,也是自制巧克力的青年
  原田燎太郎:在中国的麻风病“孤岛”服务13年
  罗爱萍:为“剩女”去污名而战

前言

  

    第一次和三明治写作工坊打交道是在2015年初。李梓新带着那时10岁的儿子其乐和十多位写作工坊的学员来厦门“采风”,我是他们这趟旅行的采访对象之一。
    李梓新为学员们整理和联系好了一些采访对象,然后大家一起自费旅行到厦门,开始上课,做踩点、约见、写作、修改成稿等一系列功课。除了梓新本人曾是资深的媒体从业者,其他人都不是文字行当的。采访我的两个女孩,一个是在读学生,一个是家庭主妇。她们分别从北京和广州赶来,在厦门与大部队会合。这趟采风一共要采访六位对象,再经过好几遍的讨论和修改,然后发布在三明治的公众号上。那个公号的阅读量当时还只有两千上下。
    当时对李梓新的作为很费解——一位正值青壮年的男子,有着漂亮的履历,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和家庭栋梁,全职做一个这样不赚钱也没什么名声的组织,是为了什么呀?
    都是没有名利,当养熊猫的志愿者我可以理解,收集全世界的蝴蝶也好懂,专门打捞海洋里的垃圾也很容易解释。但是这个,采访和写下别人的故事,那不是记者的事情吗?怎么会有人从媒体出来以后,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动手写作?这个活儿职业记者编辑不够吗?而且,竟然真的有这么多人追随而来,学这不实用的手艺。我觉得好惊讶:怎么会有人花这么多精力和钱,做这样的事呢?
    后来的事又让我惊讶了:那一次她们做的采访和稿件很精彩。我其实已经有过许多次被采访的经历,会被问什么,要答什么,最后会写成什么,心里是大致有数的。但这次采访,原有的“套路”却不怎么用得上。我当时主要的身份是“文艺小店的店主”,基本上媒体会侧重这个社会身份,把重点放在店的特色上。而三明治的采访更侧重于这个人——开文艺店经营状况如何?和自己的爱好是否冲突?当小老板还有没有工作和业余之分?她们甚至问到《哈利·波特》里喜欢谁,问出了我的“遗愿清单”。我的理解是,作为新闻人物我是缺乏新闻性的,但作为个体户同时是一名业余作家,没有把生计和理想对立的故事,也有自己的价值。
    后来我发现,这就是三明治成员的特点,更是作品选题的倾向——新闻性没有那么强,但拥有自己的独特性,尤其和当下的潮流变化息息相关。时代浪潮滚滚向前,这些人不是最受瞩目的,不是河床或弄潮者,而是开在波纹中,曾一度成为浪花,也会再度回到河流;既有朝气活力,也有迷茫焦急;既有华彩篇章,也会平静向前;热情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在平凡的生活中全力以赴。
    再后来我们打的交道就非常多了。梓新领着三明治团队做了不少写作项目,我因为“破茧”项目的写作课,开始跟三明治团队的许多成员有沟通。所以三明治成立的这六年,不仅发掘出许多故事,还攒下了一批为这些写作项目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同时也是这本书的部分作者。
    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了:不是媒体,不是文献机构,却在组织和记录着真实的故事,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认出伙伴,画下彼此的印记。
    于是我就自然地理解了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的对象包括作者、读者和被记录下来的人;故事,就是他们的蝴蝶、熊猫和海洋。
    张春
    2017年7月于厦门

后记

  

    有没有一本书能勾勒2010年以来中国年轻人群的变迁轨迹?
    很少。但我们力图做最好的那一本。
    移动互联兴起,一切文化以碎片形式飞舞,中国年轻人几乎每隔3~5年就自我划分出一代人,大量的网络热词盛行,又迅速如秋叶凋谢。人人皆焦虑,因为怕知道得太少、跑得太慢。新的文化出现是不和你商量的。
    研究青年文化的机构甚多,但是专注于收集真实的年轻入故事的机构不多。我们便是坚持得最久的那一家。作为国内创立时问最早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国三明治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记录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和社会变化轨迹。
    这些年中国年轻群体的最大变化,就是混龄感的出现。青年经常哭诉自己提早进入中年,而有的中年人则自感年轻。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不再完全感到难以理解,却也越来越容易麻醉于娱乐和消遣当中,在这当中形成了越来越多的亚文化和小群体岛屿。
    所以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大意义所在,它如一架航拍飞机,掠过一个个文化小岛屿和港湾,试图告诉不同区域的人们:其他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将去向何方。
    或许有一天,你就会遇到他们,或者与他们一同上路。
    中国三明治也马上就要进入它的第八个年头——2018。我们也在路上,去往各种不同的生活。
    它们不在别处,就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