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邮电经济

华为方法论(任正非成就华为帝国的管理哲学)

  • 定价: ¥39.8
  • ISBN:978751804155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纺织
  • 页数:219页
  • 作者:陈昱
  • 立即节省:
  • 2018-01-01 第1版
  • 2018-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它的成长不仅是团队合作成功的一个经典案例,更是任正非管理哲学的试验场。华为的企业精神、华为的管理方法、华为人的成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印证了任正非管理的系统性和开创性,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握。
    陈昱著的这本《华为方法论(任正非成就华为帝国的管理哲学)》从华为公司内部的管理方法来挖掘华为奇迹背后的缘由。华为不可复制,但华为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内容提要

  

    短短30年问,华为从一个不到1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5万员工的国际性大企业,创造了令人艳羡的企业神话。这家企业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陈昱著的《华为方法论(任正非成就华为帝国的管理哲学)》将以任正非为突破口,着力从华为公司内部的管理方法来挖掘华为奇迹背后的缘由,分别从人才管理、团队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创新管理、资本管理、竞争管理、危机管理、国际战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多方面来分析华为的“独门绝技”,尽可能详尽地拆解华为在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重要思想和管理方式,并以生动的案例来挖掘华为的商业逻辑,以期对各位有志于企业管理的读者们有所启迪。

媒体推荐

    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
    任正非
    华为公司总裁
    小胜靠智,大胜在德。
    孙亚芳
    华为公司董事长
    公司有15万员工,如何进一步激励他们作贡献,去冲锋,这是个系统工程。不只是绩效管理,还有利益分享,干部政策,薪酬政策以及价值观传承。
    徐直军
    华为公司副董事轮值CEO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将造就很多伟大的公司。我们希望抓住这样的大机会,但我们拒绝机会主义。华为从来没走过捷径,也不会走捷径。
    郭平
    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CEO

作者简介

    陈昱,互联网行业资深从业者,财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互联网创新企业成长和传统企业的转型,曾出版《雷军之谜》《做马云这样的男人》等畅销书。

目录

第一章  华为人才管理法:华为最重要的是人才
  人才永远是让CEO最头痛的
  对进取心强的人才不惜做出让步
  保护略有瑕疵的优秀人才
  是人才,就让他放出光来
  做好解雇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章  华为团队管理法:小的成功靠个人,大的成功靠团队
  团队管理的实质是留住人才、剔除庸才
  构建属于自己的唐僧团队
  给团队一个奋斗的目标,而不仅是钱
  “干”掉团队中的“野狗”和“小白兔”
  团队需要认同感,能管的人才能用
  找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成功的人
第三长华为组织管理法:军人化管理,下属要绝对服从领导
  军人任正非,一个有个人魅力的铁腕领导
  有权力,也要有道德影响力
  在矛盾与平衡中实现完美领导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适当授权
  授权不是放权,授权后要能监督
  授权后,让员工对自己负责
第四章  华为质量管理法:把住质量关,质量是华为的生命
  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
  质量管理有章法
  始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普通客户同样不容忽视
  超出预期,用户才会再次光临
  不计代价的付出会为企业留下好名声
第五章  华为创新管理法:华为的创新是与明天竞争
  要做就做中国最有创造力的企业
  有核心技术才能应对竞争
  创新不怕“拿来主义”
  创造适合创新的企业环境
  在研发路上坚持才会有突破
  创新要“看市场脸色”行事
第六章  华为资本管理法:不要等到缺钱的时候再去借钱
  企业要学会与投资共舞
  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避免风险
  融资时先想清目标
  不要被资本市场指挥
  太有钱反而会导致失败
第七章  华为竞争管理法:有竞争才有成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对手
  世界残酷,竞争才有出路
  没有狮子,羚羊也活不久
  对手是最好的成长伙伴
  高明的竞争是树立愿景
  向对手学习并最终超越
  优势应当是全方位的
第八章  华为危机管理法:没有危机感的企业,就是被吃掉的虾米
  在夹缝中求生存
  有危机意识才会有生机
  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拯救危机往往是从妥协开始的
  网络世界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钱是内行人赚的,吃亏也可以买到教训
第九章  华为国际战略管理法:只有经过风雨雷电,才能一飞冲天
  香港,放眼世界的窗口
  俄罗斯,拿下“攻坚战”
  非洲,让误解变成理解
  印度,互相信赖搞研发
  欧洲,让使用华为成为习惯
  美国,“爬树摘苹果”
第十章  华为客户关系管理法:做生意就像办舞会,要先有“人场”
  深入了解客户,做好客户管理
  免费往往是最贵的模式
  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什么才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
  倾听客户心声的企业才会是赢家
  放弃单打独斗,与伙伴共进退
第十一章  华为企业文化管理法: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
  用“沟通”拴住员工
  务实是华为文化的精髓
  给自己的员工机会,就是善待你的企业
  维系任正非帝国的是军队般的企业文化
  把“全员导师”当作战略来经营

前言

  

    解密华为背后的故事
    《经济学人》杂志把它称为“欧美跨国公司的灾难”,《时代》杂志评论它是“所有电信产业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在2016年中国国产手机全球销量排名中,这家企业位列第一位。它,就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什么大江南北的人都如此好奇华为背后的故事,以及它的创办人任正非?因为这家神秘的中国企业仅用了短短30年时间,就书写了令人艳羡的神话。
    如今已经无法想象世界没有华为的情景。没有华为,在西伯利亚地带居住的人们的手机就收不到信号,珠穆朗玛峰的勇士们就无法通过手机交流,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就无法向人求救,甚至在极寒的南极和北极也有华为的印记。当你乘坐飞机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打电话给亲友报平安时,背后都少不了华为基站的支持。
    人们都说华为的成功是任正非的心血,任正非却把功劳分给了15万华为员工。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是任正非的首创:不要上市,不要排名,视98。6%的股票如身外之物,全部回馈给华为员工,而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仅仅是剩下的1%左右。任正非的“舍”,赢得的是15万员工的心拧成一股绳。
    一如领导人任正非的低调作风,华为在大众眼中太过神秘。传言里的“军式色彩”“拥有中国官方支援”“危险残酷”“狼性文化”让好奇者对华为望而却步。而事实上,华为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它是著名的《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行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说它是全球通信产业龙头,华为当之无愧。
    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了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固有印象。有人说,中国企业不会创新,而华为公司拥有逾30000项专利技术,其中40%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任正非说:“没有自己的科技支撑体系,工业独立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的民族工业,就没有民族的独立。”
    在那份“世界500强’’企业名录里,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是靠原物料、广泛的内需市场等优势在排行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但华为公司一枝独秀,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场经营绩效与行业龙头老大们比肩。当曾经的通讯产业巨擘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都面临衰退危机时,华为却以震惊世人的速度傲然崛起——这家企业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据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属于未来老板级的员工,还是仅仅是打工仔式的员工,只要你身在华为就一目了然:你的薪资说明一切。
    “我们不像一般领薪水的打工仔,公司运营得好不好,到了年底会强烈地感同身受。”“你拼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资收人上。”
    1987年,华为不过是一家无足轻重的小企业,甚至有人怀疑它是否能够撑过一两年。但是三十年一晃而过,华为仍旧存在,而且从最初的交换机代理商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任正非究竟是何许人也?《世界经理人》评价他说:“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势不可挡的攻击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功,为任正非赢得了西方媒体的尊敬。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人低调、从不走向幕前的任正非,已经被视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神秘‘教父’。”《福布斯》杂志评价他说:“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华为从最初不足1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5万员工的国际性大企业,任正非自然功不可没。但是如果将华为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华为人”这支庞大的队伍才是真正推动华为不断向前的主要动力。
    基于以上原因,本书将以任正非为突破口,着力从华为公司内部的管理方法来挖掘华为奇迹背后的缘由,分别从人才管理、团队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创新管理、资本管理、竞争管理、危机管理、国际战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多方面来分析华为的“独门绝技”,尽可能详尽地拆解华为在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重要思想和管理方式,并以生动的案例来挖掘华为的商业逻辑,以期对各位有志于企业管理的读者们有所启迪。
    陈昱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