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教体育 > 教 育 > 教育总论

教出高情商的孩子

  • 定价: ¥45
  • ISBN:9787556067954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少儿
  • 页数:209页
  • 作者:杨俐容
  • 立即节省:
  • 2017-12-01 第1版
  • 2017-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你的孩子“难带养”、爱生气、缺乏挫折忍受力,从小就是个“磨人精”吗?研究显示,影响孩子成功的关键,管理情绪能力的EQ比智商IQ更重要;而且EQ不像IQ,是可以培养发展的。
    亲子教养专家杨俐容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提供父母、老师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实用方法,从了解孩子的气质、性格特质开始,有效地倾听,帮助孩子建立诚实、具同理心的好品格,培养幽默乐观自信的性格,增进与人沟通的社交技巧,提高学习动机与挫折忍受力,为孩子未来的人生加分。翻开《教出高情商的孩子》一起来阅读吧!

内容提要

  

    你的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无理取闹、爱生气、缺乏挫折忍受力、是个“磨人精”吗?这些让父母、老师头痛的行为背后,其实反映出孩子无法好好处理情绪的问题。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人生成功与快乐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情绪教练。如何打造高EQ家庭,建立美好的EQ典范,让家庭成为有效的EQ学习场域?
    虽然每个孩子的先天气质各自不同,但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被了解、接纳,得到支持和赞赏。每一种天生气质都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如何发挥所长、弥补所短是孩子一生的功课。面对气质特殊、难带难养的孩子,心急如焚的父母可以怎么做?有哪些原理原则可以遵循?
    杨俐容著的《教出高情商的孩子》,给你答案!

作者简介

    杨俐容
    台湾大学心理系硕士,热爱儿童、钟情心理学,对于年轻时“让世界更美好”的理想始终无法忘怀。有一对独特可爱的父母,一个自认为是天作之合的配偶,两个个性鲜明的宝贝女儿。专长领域为儿童青少年辅导、家庭关系、人际沟通、亲职教育、情绪教育等。现任台湾芯福里情绪教育推广协会理事长,致力于小区营造、情商教育、普罗大众心理学推广工作,是台湾情商教育重要的推手。
    著有《EQ武功秘笈》《EQ学园》《EQ魔法乐园》,以及《丽婴房父母学堂新手系列》等九套课程教案;另著有《30招,教出高EQ小孩》《生命礼物》《青春期 SOS!》《生涯探索 SOS!》《给青少年的生涯探索术》《给青少年的情绪管理术》等十册专书,并屡获好书大奖;译有《皮亚杰》等。同时也是台湾《亲子天下》《张老师月刊》《未来少年》等报章杂志十个专栏的作家,以及大爱电视台、Good TV、中广、教育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节目顾问暨嘉宾。

目录

作者序梳理情绪,真实做自己
Part one
适情适性,孩子轻松教
观念篇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实用篇
  1 为何现代父母难为?
  2 什么才是适当的管教?
  3 做个“足够好的父母”
  4 如何让孩子“听话”?
  5 三法则,听到孩子的内心话
  6 掌握优质亲子沟通的四方向
  7 如何引导好动儿?
  8 温柔地等待
  9 帮助孩子练习选择
  10 为家庭的亲密度增温
  11 让快乐成为传家的宝藏
  12 营造“共感时刻”,编织幸福记忆
  13 爱的大富翁
  14 让欣赏成为家庭文化
  15 给孩子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Part Two
有方有法,家庭EQ高
观念篇
提升孩子的情绪智商
实用篇
  16 当其他同伴不和你的孩子玩
  17 为什么EQ检测能筛选出最合适的总统?
  18 如何培养孩子的克制力?
  19 四方法,帮助孩子克制冲动
  20 留白,让EQ High起来
  21 如何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22 你能侦测出家庭的压力吗?
  23 别让分数打败EQ
  24 避开盛怒的暗礁
  25 夫妻教养观念不一致,怎么办?
  26 四原则,帮助手足相亲相爱
  27 玩笑开过头,怎么办?
  28 当孩子沉迷电玩
  29 培养乐观的孩子
  30 从“心”出发,走出逆境
附录1 天生气质负向标签与正向描述转换表
附录2  适性教养的特殊性原则
附录3 教养锦囊妙语

前言

  

    梳理情绪,真实做自己
    “我是做爸爸之后才学会怎么做爸爸的!”这句知名的广告语,也是许多父母共同的体认。研究所主修儿童心理学的我似乎相对幸运了些,总以为自己对孩子在气质与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早已了然于心,对如何了解孩子的情绪、规范孩子的行为,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然而,拥有两位性格南辕北辙却各自鲜明独特的女儿,经过二十多年母亲角色的磨练,我深深觉得自己是“当了妈妈才日渐懂得做真实的自己”。
    大女儿小学四年级那年,有一天轻描淡写地说起:“学校要举办母亲节庆祝大会,正在征集才艺表演节目,不过我打定主意不要上台表演喔!”一向自诩开放民主的我当即回应:“表演是你自己的事隋,只要你不愿意,妈妈一定不会勉强你。”却又忍不住要问她为何不想上台。她说:“我才四年级,那些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一定会嘲笑我,我才不要上台。”我重申不勉强的态度之后,再次忍不住游说:“可是你正在学小提琴,而且拉得还不错,有机会上台是很好的磨练耶!”经过几番你来我往后,女儿仰起头问我:“妈妈,我上台表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有面子?”渐渐懂得做真实的自己
    这种被孩子“直指人心”的尴尬时刻,想必当过父母的都不陌生,还好心理学教给我的不只是知识和技巧,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法宝—一“自我觉察”。闻言当下,我哈哈大笑,向女儿俯首认罪:“真的耶,你的琴拉得那么好,如果上台表演,别的家长一定会说‘你家女儿好棒啊!’我会觉得脸上有光啊!”女儿立刻回应:“好吧!为了你,我上台表演好了。”
    我庆幸平时功夫下得多,母女关系不错,女儿愿意满足我一时的虚荣,然而,在亲密关系里,这样的需索不可无度使用,更重要的是,我终于真正了解了心理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说的,足够好的父母必须“对自己坦承、不以孩子的表现来界定自己的价值”的意思。之后,我更留意不让孩子成为弥补自己人生未了心愿、未完梦想的工具,如此不只孩子可以更自在地做自己,我也逐渐地更接纳自己。早年的亲职教育工作里,我总急着教导父母“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之类的课题;而今,我虽然仍会在众多父母需要提点时提供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与人际互动的技巧,但我更关注的是,“什么样的态度是帮助孩子成为美好自我最重要的本质”。
    在这个“逐渐懂得做真实的自己”的旅途里,我发现梳理情绪是其中最核心的能力。不只一次,只要我明白自己难受什么、为了什么雀跃,真诚分享总会得到极大的回应与支持;不只一次,只要我了解孩子在意什么、为了什么愤怒,真实的回应也必然能帮助孩子逐渐把情绪放下。梳理情绪为生命找到美好的动力
    我在生了大女儿之后选择自己教养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感受到所学对梳理情绪、真实做自己与扮演母亲的角色有莫大的助益。在孩子稍长后,我开始了亲职教育的工作,希望藉由理论概念与实务经验的分享,帮助现代爸妈脱离“父母难为”的窘境。在一次带领父母成长团体的场合,有位妈妈说:“心理学这么有趣又实用,为什么不也教教孩子,让他们自小学习,效果岂不更好?”当时大女儿还在小学阶段,于是我利用暑假在自家办起了“小小心理学家”夏令营,将心理学有趣易懂,又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编成教材,和孩子们玩了起来。未料,这些孩子的父母反应,上过课的孩子果真变得比较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也比较能体贴家人。于是我开始投入这项创造性的工作,这是我从事儿童EQ教育的肇端。
    自家实验结果不错,也成为我投入社区营造工作的一个切入方式。1996年我在北投举办了第一届“春风少年自信营”,2002年春,更开始大量培训EQ教育种子义工,为台湾小学高年级学童提供EQ教育课程服务,让更多的大人小孩有机会接触。
    有人问我:“每年重复谈一样的主题,不觉得厌倦吗?”之所以说上千遍也不厌倦,是因为面对不同的听众永远会激荡出不一样的火花,而每每在说给别人听的同时,内在又多了一番新的体认。“懂EQ之后,发觉孩子和先生突然变可爱了”“似乎找到一扇开启新关系的大门,我比以前更喜欢自己,也更欣赏家人”,每一位接触EQ的伙伴都有他独特的生命经验。
    有一年我亲自为某小学六年级的一班孩子上《我好·你也好》的EQ课程,谈到每个人都有“父母”“成人”“儿童”三大分身,三者愈均衡,与幸福的距离愈近。下课时,有位小女生腼腆地告诉我:“我的爸爸不太负责,妈妈必须辛苦养家,我常常要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所以我的‘父母’分身很强;因为必须帮忙做家事、处理问题,我比多数的同学要成熟,‘成人’分身也不错;还好我的个性本来就比较开朗,‘儿童’分身也保留很多。虽然现在有点辛苦,但经过这些磨练,我未来一定会很幸福。”
    虽然为这位孩子具有从情绪泥沼脱困的能力感到高兴,但从十一二岁孩子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语,心里难掩悲戚。总希望着,有更多的大人在为人父母的过程里,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不仅为自己的生命找到美好的动力,更为孩子树立温暖的典范与成长的鹰架。
    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以及当中的一些感触,在好友秀娜的鼓励下,我随笔写下这些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希望能和更多的父母分享。之所以能够成册和大家分享,要特别感谢秀芬与嘉欣协助校稿,以及《亲子天下》编辑团队的用心,让出版的过程充满生意盎然的气氛。
    小女儿在中学时曾跟我说:“妈妈,你应该觉得很幸福吧!正处于青春期的我竟然一点都没有狂飙。”看着这个气质独特、小时候堪称“难教养”一族的女儿,很难想象今天已然亭亭玉立,而且在保有自己的原始风貌外,多了几分成熟的体贴与自制。我想,是父母的爱,让我懂得什么是人生的珍贵事物;是心理学的滋养,让我知道如何去享受这趟丰富的亲子之旅。
    歇笔之前,我要感谢丈夫慧慈的体谅、支持和协助,让我在假日还有振笔疾书的时间与空间。也要谢谢女儿品臻、品谕,因为你们让我深刻体会,对孩子,在了解、接纳、引导、规范之外,更要以无所期待的心情守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