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地理 > 中国地理、旅游

丝绸之路上的诗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丛书

  • 定价: ¥39
  • ISBN:978730248861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清华大学
  • 页数:265页
  • 作者:徐兆寿//闫倩
  • 立即节省:
  • 2017-12-01 第1版
  • 2017-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假若没有丝绸之路,我们将如何描绘汉唐古国与鼎沸世界?
    假若没有丝绸之路,我们今天又何以启动大国命运与新的世界图景?
    必须有一首伟大的交响乐在辽阔而深邃的戈壁大漠上缓缓响起。
    天穹闪亮。
    诗人登场。
    在《丝绸之路上的诗人》这部显得挥洒自如又有随笔韵致的作品中,徐兆寿、闫倩试图用一个个故事、从一个个似曾相知的人物出发,重新“发现”丝绸之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他个人意义上的精神之路。

内容提要

  

    丝路漫漫,诗情悠长。这条逶迤的古道上,好男儿走四方的热血正奔腾激荡,诗和远方的美好想象已然启程。落日苍茫,晚霞瑰丽。
    道路,意味着出发,也意味着回归。
    徐兆寿、闫倩著的《丝绸之路上的诗人》跟随光阴旅行者的脚步,探访这条道路上曾经路过的诗人与他们的往事。
    盛唐边塞诗的绝唱还未远去,新边塞诗的歌声早已响彻大地。
    借诗人深情的目光,我们再次寻访当时的月光。
    铁马冰河,雄关漫道,葡萄美酒,羌笛琵琶,皆依稀如梦。

媒体推荐

    徐兆寿是一个创作力旺盛且才华横溢的作家和学者,前些年他创作了多部影响甚大的小说,在评论界广受好评;近年来又埋头苦读,顽强探索,致力于丝绸之路与西部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这部显得挥洒自如又有随笔韵致的作品中,他试图用一个个故事、从一个个似曾相知的人物出发,重新“发现”丝绸之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他个人意义上的精神之路。
    ——陈晓明(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作为颇具北方气质的作家和学者,兆寿具有强烈知识分子情怀,并充满历史叙事的文化雄心。我知道,这部随笔式的作品仅仅是他(他的团队)关于西部和丝绸之路文化书写的开端,希望他能就此走下去。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
    兆寿早年致力于大学校园与知识分子写作,突然间,他转过身来,开始关注地理与文化意义上的故乡西部、丝绸之路。从一个单纯的作家转向历史文化的研究与表达,这不仅对他意义重大,对西部乃至丝绸之路也非常重要。从一开始写作到现在,他始终都是逆流而上,直面时代主题,但又引领着某种写作与表达。
    ——马步升(著名作家、批评家、甘肃作家协会主席)

目录

自序:吹响诗歌的金号
上篇 唐边塞诗
  第一章 李白:燕山雪,吹落轩辕台
  第二章 杜甫:老杜长愁一叶秋
  第三章 白居易: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四章 王维:黄昏独上海风秋
  第五章 王昌龄:玉壶冰心真少年
  第六章 高适:男儿本自重横行
  第七章 岑参:去时雪满天山路
  第八章 李颀:枣花未落桐叶长
  第九章 李益:中天月,一夜凉
  第十章 王翰:醉酒的凉州词
下篇 新边塞诗
  第十一章 昌耀:一弹指顷六十五 刹那无一失真
  第十二章 海子:也曾只身打马过草原
  第十三章 唐祈:故乡的树守着门前的池塘
  第十四章 周涛:灵魂犹似铜铸的巨钟
  第十五章 章德益:遥远的西部与遥远的梦中山河
  第十六章 李老乡:遗落荒原的半圈彩虹
  第十七章 杨牧:让我在岁月的河边作茧
  第十八章 张子选:荒漠里嗅花 风雨里想家
  第十九章 沈苇:从丝绸之府到丝绸之路
  第二十章 叶舟:没有人怀疑一只大雁北上的秘诀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吹响诗歌的金号
    1
    假若没有丝绸之路,我们将如何描绘汉唐古国与鼎沸世界?
    假若没有丝绸之路,我们今天又何以启动大国命运与新的世界图景?
    但它就在那里。伟大而深沉,蛮荒而富有,古老又簇新。
    所以,必须重启诗歌的金号。
    必须有一首伟大的交响乐在辽阔而深邃的戈壁大漠上缓缓响起。太阳和月亮把天幕拉开,满天星宿是永恒的观者。
    天穹闪亮。
    诗人登场。
    2
    第一个竟然是位少年,名唤刘彻。
    他挥鞭向西,展开了一张伟大的地图。那里有玉石、夜光杯,有粮食、香料。最动人的是,那里飞翔着一匹名叫天的马。
    匈奴哭泣,留下一支悲伤的歌子。失我祁连山,教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教我妇女无颜色。
    天马归来。天子连作三首颂扬之歌,皆唤《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从此四海皆定,一匹丝绸温柔而华丽地向西展开。
    3
    第二个才是李白。
    白衣飘飘,自天而降。左手执杯,右手执剑。他唱道:明
    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众星鼓掌。
    应声而出的是位雄浑的歌者,他唱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太阳和月亮为其颔首致意。北斗七星为其敬献花环。
    众诗人陆续登场。胡笳响起,飞天起舞。
    他们的名字依次是杜甫、白居易、王维、王昌龄、高适、
    岑参、李颀、李益……
    满天星宿热烈欢呼。
    4
    然后是中场休息。但天空忽暗,狂风大作。舞台撤离,众星隐去。
    然后是长达一千多年的荒芜、孤寂。隐隐的伤心。
    黄沙漫漫,野草疯长。
    一个声音自海边吟起: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然后是前世。禁闭千年的佛音从莫高窟的藏经洞悠然而出,飘向西洋。
    然后是整个世界惊叹:中国,中国,古老的中国,神秘的中国。
    然后是整个世界为中国命名:马家窑彩陶、仰韶文化、丝绸之路……
    还有一把火,在北京燃起,却映亮了敦煌。
    一位诗人伤心地沉湖自尽。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几个大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古老的大门沉重地关上。
    现代之门屈辱地开启。
    6
    然后是今生今世。
    一条巨龙缓缓腾飞,发出低低的怒吼。
    那些被考古的伤口,发出愤怒的抗争。
    黄河在歪曲中变形,肮脏,无助长江在奔向蓝色的大海时迷茫了,失语了而埋藏于大地深处和高山之巅的这条巨龙终于沉重地击打中国的胸脯在焦虑中显身了。
    它在沙漠上写下两个大字:中国
    7
    诗歌又一次吹响号角。
    太阳和月亮又一次拉开天幕。
    满天星斗再一次坐满天穹,观看这盛大的演奏。
    诗人登场。
    他们依次是昌耀、海子、唐祈、周涛、章德益、李老乡、
    杨牧、张子选、沈苇、叶舟……
    更多的诗人挤满后堂,喧哗着,骚动着。交响轰鸣,飞天舞动。
    群星鼓掌。启明星点燃了圣火
    ……

后记

  

    这本书的写作始于前年,那时,《丝绸之路上的使者》正在出版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张莹来兰州,共同商议后面的选题,当时我提出唐代的边塞诗可以好好写写。一方面中国人多多少少都学习和读过一些边塞诗,对边塞诗有一些认识,也就是说有读者;另一方面,边塞诗是认识中国西部尤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径,现在又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时刻,所以书写这个内容对于西部和整个国家都是有益的。于是,便确定了下来。
    我首先确定和我的研究生闰倩来合写这本书。她从上大学时就开始写诗,后来考取了西北师大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生,跟着我学习写作和搞研究。与她合作这本书,意在对她进行一次大的锻炼。本书写的全是诗人,既有古代的诗人。又有当代的诗人,是她的专长。但我一再地给她讲,要开阔一些,要有全球文化视野,要把诗人和文学放在文化的大背景和时代的大环境中去考察。一定意义上说,对于唐边塞诗,这是一本诗歌考古的著作,而对于新边塞诗来说,又是一次重新发现。他们这一代人总体来说,读书不多,也不杂、不深,但闰倩是个例外,她有中文系本科的底子,也有诗人的才情,她总是能够博采众长,尽可能地去读一些哲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著作,也能有自己的理解。这本书的参与,对她算是一次大的展开与提升。
    但写作是艰难的。我们首先合计好了写作框架和行文风格,然后就由她先去找资料,打草稿。每一周上小课时我总是在不断地催她,也总是要商议下一步的工作。如此进行了将近一年。
    过去我写过几篇关于这些边塞诗人的文章,如李白、杜甫、王昌龄、海子、周涛、张子选、叶舟等,但杜甫与王昌龄的都找不到了,其他的也非专门从丝绸之路的角度来写,这一次便把这些东西拉来,扩充,杂糅,合和。这要感谢闰倩,她既把这部分工作做了,又帮我做了其他的基础性工作。因为既要坚持文学性、学术性,又要走市场,与大众见面,就得在文风上下功夫。于是,我集中时间,进行了大改。有两章犹豫再三,还是删除了。后来又增加了新边塞诗中的五章。唐边塞诗选了十位诗人,新边塞诗也选了十位诗人,共二十位。从结构上来说是匀称了,从文学上来说也有了一定的可读性。总算是能与大众见面了。
    说真的,这本书若没有闰倩的前期工作,我定然是放弃不做了。后来,金鑫、王梦琪、何玉娥、曹忠也帮她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整理了杨牧、童德益、张子选、沈苇的材料;刘强祖、徐艺嘉、郭芫延、林恒等帮着查找资料、校对、插图等。一并谢谢大家!真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做任何事,若是没有一个团队的相互帮扶,定是困难重重。后面还有几本书的写作出版,我希望这个团队还能继续团结协作,相互帮扶,使每个人都有好的发展。 也谢谢张莹。她对我总是寄予厚望,但我总是觉得会辜负她的这种厚望,因为这方面的工作只是我研究和写作的一个分支。我的兴趣广泛,总是倾心于一些无用的东西。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也总是觉得这本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此也请专家、学者、诗人们多多批评,以便在有可能再版时进行修订。我的邮箱是:xuzhaoshou@126.com。 最后要感谢丝绸之路,这条正在重新崛起的伟大道路。 徐兆寿于2017年9月10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