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精)

  • 定价: ¥35
  • ISBN:9787530217054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 页数:203页
  • 作者:(巴西)保罗·柯艾...
  • 立即节省:
  • 2017-11-01 第1版
  • 2020-12-17 第27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精)》是巴西当代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发表于1988年的一部畅销书,至2000年仅在国内就印了158 个版次之多。作品描写了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财宝。为了追求梦想,他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历经艰险,最终见到了金字塔,虽然没有找到财宝,但却悟出了藏宝的真正地方。作品富有浓厚的像征色彩,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并经受考验。西方评论家把本书誉为影响作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内容提要

  

    保罗·柯艾略著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精)》是一部少年追求梦想的寓言故事,更是百年一遇的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追寻梦想的方式。
    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少年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其间奇遇不断。
    在一位炼金术士的指引下,他终于到达金字塔前,却刚刚悟出宝藏的真正所在……

媒体推荐

    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脚下,但我们却需要通过九死一生的寻找,才会有所悟。
    ——曹文轩
    保罗·柯艾略和我属于同一类作家——浪漫主义作家。
    ——金庸
    柯艾略的那些具有魔幻、象征意味又极富诗意的文学作品,受到国际文学评论界的充分肯定。
    ——新华社

作者简介

    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1947年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被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之一。
    柯艾略以博大悲悯的心胸、奇绝独特的视角、清澈如水的文字,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融为一体。从1987年的《朝圣》开始,18部作品被陆续翻译成81种语言,在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总销量已超过2.2亿册,荣获国际大奖无数。由于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力,2002年,当选为巴西文学院院士;2007年,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
    2009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迄今出版语种最多的图书。他也成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最多粉丝的作家。

目录

自序
引子
上部
下部
尾声

前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非常有必要对此稍作说明,因为它与非虚构作品《魔法师的日记》(又译《朝圣》)有所不同。
    我耗费了十一年光阴钻研炼金术。一想到能够点铁成金,或能够发现长生不老液,就心驰神往,再没有任何研究巫术的念头。坦白地说,长生不老液更令我着迷。在领悟并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之前,一想到万物皆有消亡的一天,便十分沮丧。故而,当得知有可能获得一种使我的生命延长许多年的浆液,遂决定全身心投入该浆液的提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时国内还没有关于炼金术的正经刊物问世,我便用手头微薄的资金购买进口书籍,就像本书中的一个人物那样,每天花很多时间去研究炼金术复杂的符号系统。我曾试图请教里约热内卢两三位真正致力于炼金术的研究者,然而,他们拒绝见我。我也结识了许多自诩为炼金术士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并许诺教给我炼金术的秘诀,条件是向他们支付大笔的金钱。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打算教给我的东西,他们自己却一窍不通。
    尽管我全力以赴,结果却一无所获。炼金术手册中以难解的词句断言会发生的现象根本没有出现。手册中是一大堆数不清的象征符号,有龙、狮子、太阳、月亮和水星,而我一直有一种误入歧途的感觉,因为象征语汇使人误读的可能性极大。由于事情毫无进展,我失望已极,在一九七三年,做了一件极不负责任的事。那时我受雇于马托格罗索州教育厅,在该州教授戏剧课程,于是决定在戏剧实验课上利用一下我的学生。实验课题为“翡翠板”。这种行为,再加上数次陷入魔幻术的泥淖,第二年我便亲身体会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的真谛。我所有的努力尽皆付诸东流。
    此后的六年间,我对有关神秘领域的一切说法都持怀疑态度。在这段精神放逐时期,我学会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如:最初发自内心拒绝的东西如今却奉为真理;不应该逃避自己的命运;上帝有时很严厉,却也无限慷慨。
    一九八一年,我接触到拉姆教派并认识了我的师父,他后来引导我重新回到为我设计的道路上。在他用自己的方式训练我的同时,我又开始独自钻研炼金术。一天晚上,在一节令人精疲力竭的传心术训练课后,交谈当中,我问起为什么炼金术士的语言那么空洞,那么复杂难懂。
    “有三类炼金术士。”我师父说道,“有的说话空洞,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所说的事情;有的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所说的事情,还知道炼金术的语言针对心灵,而不是针对理智。”
    “那么,第三类呢?”我问道。
    “他们从未听说过炼金术,却在生活中发现了‘点金石’。”
    从此,我师父决定教我炼金术。他属于第二类炼金术士。我发现,炼金术的象征语汇虽令我那么恼火,那么茫然不知所措,却是领悟世界灵魂和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的唯一桥梁。我发现了“天命”和“上帝的神迹”,然而我的理性推理却拒绝承认其真实性,因为它们过于简单淳朴。我发现,获取“元精”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所有世人的目标。很显然,元精并非总装在一只小瓶子里,以泡在液体中的卵状物形式出现,毫无疑问,我们大家都能够探摸到世界灵魂。
    因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象征性的作品。遍览其章,除去转述我所学到的一切,我还试图向海明威、布莱克、博尔赫斯(他曾将波斯历史运用到短篇小说中)、马尔巴.塔罕等伟大的作家们致敬,他们成功地理解了“宇宙语言”。
    为了使这篇冗长的自序圆满结束,也为了说明我师父论及第三类炼金术士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值得回顾一下他本人在实验室里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
    圣母怀抱小耶稣,决定降临人间并造访一座修道院。神甫们全都非常自豪,他们排起长队,依序走到圣母面前表达他们的崇敬。一位神甫朗诵了美妙的诗篇,另一位神甫展示了他为《圣经》绘制的彩色插图,第三位神甫背出了所有圣徒的名字……神甫们如此这般一个接一个地向圣母和小耶稣表达了敬意。
    队伍的末尾,是一位在修道院中地位最卑微的神甫。他从来没有学习过那个时代的智慧经典。他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在附近一个旧式的马戏团里工作,他们教给他的全都手艺,就是空中抛球等杂耍。
    当轮到他的时候,其他神甫就想结束这场表达崇敬的活动了,因为那位曾经的杂耍艺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可说,况且还有可能玷污修道院的形象。然而,这位神甫内心深处同样有一种想为耶稣和圣母奉献点什么的强烈愿望。
    他察觉到了师兄弟们谴责的目光,有些羞怯地从兜里掏出几个橙子,开始玩起了杂耍。把橙子抛向空中,这是他唯一擅长的事情。
    就在这时,小耶稣笑了,并开始在圣母怀中鼓起掌来。于是,圣母将手臂伸向那位神甫,让他抱了抱小耶稣。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这个男孩名叫圣地亚哥。夜幕降临时,圣地亚哥赶着羊群来到一座废弃的老教堂前。很久以前,教堂的屋顶就塌掉了。原来圣器室的位置长出了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
    男孩决定在这里过夜。他把羊群全部赶进破烂不堪的大门,随即挡上几块木板,防止它们夜间出逃。这个地区没有狼,但有一次一只羊在晚上逃了出去,害得他花了一整天时间去寻找。
    圣地亚哥将自己的外套铺在地上,躺了下来,把刚刚读完的一本书当作枕头。睡着之前,他提醒自己,必须开始读一些更厚的书:读厚书能消磨更多的时间,夜间当枕头用也更舒服。
    醒来时,天还没亮。透过残破的屋顶,他看到星星在闪烁。
    他在心中说:“真想多睡一会儿。”他做了个梦,和上周做的梦一模一样,而且又是梦没做完就醒了。
    男孩爬起来,喝了两口酒,然后拿起牧羊棍,呼唤仍在沉睡的羊群。他早已注意到,只要他一醒,大多数的羊也都开始醒过来,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把他的生命同那些羊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两年来,那些羊跟着他走遍了这片大地,四处寻找水和食物。“这些羊太熟悉我了,已经了解我的作息时间了。”他喃喃自语。略加思索,他又想,事情也可能正相反:是他已经熟悉了羊群的生活习性。
    然而,总有一些羊会拖延一会儿才醒。男孩就用牧羊棍挨个捅醒它们,同时呼唤着羊的名字。他一直坚信,羊能听懂他说的话。因此,他时不时给羊群读一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的章节,或者对羊群诉说自己在野外的孤独和快乐,或者评论一下在经常路过的城镇见到的新鲜事。
    不过,最近两天,他的话题只有一个,就是那个女孩,一个商人的女儿,住在距离这里四天路程的一个镇上。他只到那里去过一次,是在去年。那个商人是一家纺织品店的老板。他喜欢看人当着他的面剪羊毛,以防别人弄虚作假。一个朋友指点男孩去那家店铺,于是他便赶着羊群到了那里。
    “我有点羊毛要卖。”他对那个商人说。
    店里人满为患,老板让圣地亚哥黄昏时分再来。男孩便到店铺前的斜坡上坐下,从褡裢里掏出一本书。
    “我以前以为牧羊人不会读书。”一个少女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是个典型的安达卢西亚少女,一头黑发瀑布般垂下,眼睛使人隐隐约约想起古代的征服者摩尔人。
    “那是因为羊群教给人们的东西远比书籍要多。”男孩回答道。
    他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少女自称是纺织品店老板的女儿,还谈到镇上的事情,她说,这里的生活一成不变,天天如此。圣地亚哥谈起安达卢西亚的田野,谈起他经过的村镇里的新鲜事。他很高兴,因为不必总是跟羊群说话了。
    “你是怎么学会读书识字的?”
    “和其他人一样,在学校里学会的。”男孩回答。
    “既然会读书识字,为什么还当牧羊人呢?”
    男孩随便岔开了话题,没有回答。他确信这个问题女孩永远无法理解。他继续讲述路上的经历。女孩那双酷似摩尔人的小眼睛一会儿因害怕而瞪得浑圆,一会儿因惊奇而眯成一条缝。时间流逝,男孩开始期盼这一天永远不要结束,期盼女孩的父亲一直忙碌下去,可以让他在此等上好几天。他感觉自己正生起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冲动:希望永远定居在这个镇子。他感觉,和这个黑头发女孩在一起,每天都会是新的一天。
    然而那个商人最终还是来了。他让圣地亚哥剪下四只羊的毛,然后付了相应的钱,让男孩隔年再来。
    四天后就要再次去那个镇子。圣地亚哥既兴奋又忐忑:也许那个少女已经把他忘了。有很多卖羊毛的牧羊人都会去那个商店。
    “没关系。”男孩对他的羊群说,“我在其他村镇也认识别的女孩子。”
    但是,他内心深处明白,这对他很重要。不管是牧羊人、海员,还是推销员,总会有一个地方令他们魂牵梦萦,那里会有一个人,让他们忘记自由自在周游世界的快乐。
    天刚破晓,圣地亚哥便赶着羊群朝日出的方向走去。这些羊永远不需要拿什么主意。他想,也许这就是它们一直跟在我身边的原因。羊唯一需要的就是食物和水。只要他知道安达卢西亚最好的草场,羊群就将永远跟随他。即使日复一日在日出日落之间苦熬,即使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从未读过一本书,也不懂人的语言,听不懂人们讲述的新鲜事,只要有水和食物,它们就心满意足。作为回报,它们慷慨地奉献出羊毛,心甘情愿地陪伴着牧人,时不时还奉献出自己的肉。
    如果我变成魔鬼,决定把它们一只接一只杀死,它们也只在整个羊群几乎被杀光的时候才会有所察觉,男孩想。因为它们相信我,而忘记了它们自己的本能。这只是因为我能引领它们找到食物。
    男孩对自己的这些念头感到惊讶。也许是因为那座里面长着无花果树的教堂太残破不堪,他又做了一个与以前一样的梦,他开始嫌弃忠诚地陪伴他左右的羊群。他喝了一口酒——这是昨天晚饭时剩下的,然后裹紧外衣。他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太阳就会升到头顶,那时酷热难熬,他就不能领着羊群在旷野赶路了。夏季是整个西班牙睡午觉的季节。酷热会一直持续到入夜。而在酷热降临之前,他不得不一直披着外衣。然而,每当他想抱怨外衣沉重时,总会想起多亏这件衣服,才不会在清晨感到寒冷。
    必须随时准备应对天气的突然变化,圣地亚哥想,并对外衣的厚重心存感激。
    外衣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男孩亦有其生活的道理。两年间,他走遍了安达卢西亚的平原大川,把所有的村镇都记在了脑子里,这就是他生活的最大动力。他盘算着,这一次要告诉那女孩,为什么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人会读书识字:他曾经在一所神学院里待到十六岁。父母希望他成为神甫,成为一个普通农家的骄傲,而他们一生只为吃喝忙碌,就像圣地亚哥的羊群。他学过拉丁文、西班牙文和神学。但是,从孩提时代起,他就梦想着了解世界,这远比了解上帝以及人类的罪孽来得重要。一天下午,回去探望家人的时候,圣地亚哥鼓足勇气告诉父亲,他不想当神甫,他要云游四方。P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