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音乐

记忆未来(精)/哈佛诺顿讲座

  • 定价: ¥39.8
  • ISBN:9787219104170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西人民
  • 页数:185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卢契亚诺·贝里奥著程佳译的《记忆未来(精)/哈佛诺顿讲座》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贝里奥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座所做系列讲题的结集。全书分为六讲,主要围绕音乐艺术中所呈现的时间展开,除了展现自己对于传统音乐中时间观念的理解之外,还对自己在多年来音乐创作和指挥中的体会和追索进行了生动呈现,是音乐家一生经验的总结,其引进出版具有较大价值。

内容提要

  

    卢契亚诺·贝里奥著程佳译的《记忆未来(精)/哈佛诺顿讲座》是20世纪后半叶享有世界声誉的意大利音乐家贝里奥于1993-1994年间在哈佛大学所作诺顿讲座的文稿,全书共六讲。贝里奥在此分享了他宝贵的音乐经验,探讨了音乐作为记忆的本质、音乐时间如何延伸与穿越、遗忘之不可能、音乐作品的无限开放性、歌剧乃可见的音乐,以及诗学与分析的互相贯通等主题,他邀请我们修订或暂时中止我们与过去的联系,去重新发现这种联系正是未来轨迹的一部分。贝里奥对音乐以及体验音乐的方式灵光闪烁的思考,反映了一个音乐家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的当代性实践,也让人得以了解他藏在“音乐折缝中”的创作思路。此外,书中还蕴藏关于其他艺术家的诸多真知卓见。贝里奥才智过人,学识丰富,讲起申克分析法、达尔豪斯和阿多诺的批评理论时游刃有余,谈到他的朋友兼合作者卡尔维诺和艾柯的作品时也是得心应手,举重若轻。

目录

一 形成
二 翻译音乐
三 忘记音乐
四 噢,古老的芬芳
五 看见音乐
六 分析的诗学
附录一:贝里奥年谱
附录二:《模进》部分曲谱
译后记

前言

  

    卢契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于1993—1994学年期间在哈佛大学做“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每场讲座开始与结束时都会演奏一首《模进》(Sequenze)。《模进》是贝里奥为14种独奏乐器所作的一部系列作品,贯穿了他的整个作曲生涯。贝里奥这么做,并非是要把它们设想为讲座的“例证”,而是将它们作为“音乐引号,意在保护听众,使其不受一个音乐家谈论音乐时那种不可避免的不完整性和派性的影响。”
    贝里奥的两位密友兼长期合作伙伴翁贝托·艾柯和伊塔洛·卡尔维诺在这个著名的诺顿系列讲座中领先于贝里奥。艾柯于1993年春季学期在哈佛讲授自己的著作《悠游小说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这部书的标题和开篇表达了对卡尔维诺的致敬。卡尔维诺即将远赴坎布里奇去做《新千年文学备忘录》(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的讲座,却于1985年9月突然故去。在贝里奥讲座的字里行间,这种精神上的契合以及他与两位作家好友的经验分享都有迹可循。因此,贝里奥从《国王在听》(Un rein ascolto)中衍生出这个系列讲座的标题也就并非偶然。《国王在听》是贝里奥与卡尔维诺合作的三部音乐剧之一。“记忆未来”很难说是对语义模糊的原文“ricordo al future”的直译。“ricordo al future”是剧中主角普洛斯彼罗(Prospero)临终时所说的话,他一生都在质疑声音和沉默,来回转动记忆,让其离开又不断走向未来:
    la memorla custodisce il silenzio
    rieordo del futuro la promessa
    quale promessa?questa che ora arrivi
    a sfiorare col lembo della voce
    e ti sfugge come il vento accarezza
    il buio rtella vote i1 ricordo
    in penombra un ricordo al futuro.
    记忆守护沉默
    忆记未来这一承诺
    哪个承诺?这一个,你现在或许
    几乎不用声之末去触摸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形,我决定沿用在哈佛讲座时用的文本,只有在其他版本客观上表述更清晰的地方,或是作者完全认可的地方,才对相应之处做改正或整合。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让文本表达更加连贯(与更为传统的文字编辑方法形成对照),同时我也受到罗伯特·舒曼①年轻浪漫的思想的启发,认同“作品的第一构思永远是最好的、最自然的”。
    我丈夫在撰写这些讲稿和修订它们的过程中得到过太多人的陪伴与支持,我在此代表他所做的致谢必然是不完整的。这些人当中肯定包括大卫·奥斯蒙德一史密斯、露西安娜·加利亚诺、安东尼·奥德柯恩。我见证过我丈夫经常与莱因霍尔德·布林克曼、已故的戴维·勒温以及克里斯托夫.沃尔夫进行持续且富有启发的交流;克里斯托夫·沃尔夫与多萝西、琼和巴巴拉无价的友谊给我们在坎布里奇的时光带来了温暖。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顺心愉快,在桑德斯剧场的会议和演出顺利进行,马克·卡根和南茜·史夫曼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帮助。在《记忆未来》这本书漫长的成书过程中,从贝里奥被任命为诺顿讲座教授到这一版最后一个细节的敲定,一直都有哈佛大学出版社的佩格-富尔顿耐心的陪伴。
    我个人要感谢莱因霍尔德·布林克曼,他为我提供了六场讲座全部讲稿的复印件,这也是现存唯一完整的全套讲稿。在每场讲座结束时,卢契亚诺会礼节性地交给他一份他刚刚讲完的文稿。这些复印件要是在其他时候可能就成了“雕刻师的钞本”①了,我尝试带着计算机时代之前的简洁和尊重对其进行相应的文字处理,我庆幸自己遇到了玛丽·艾伦-格尔这样一位感觉异常敏锐的编辑。玛丽娜·贝里奥曾经在讲座期间阅读并且评论过她父亲的讲稿;去年夏天她就陪伴在我身边,她充满爱与理解,在文稿修订上帮了我很多忙。我想——也觉得卢契亚诺会同意的——把这本书献给她以及克里斯蒂娜、斯蒂法诺、丹尼尔和乔纳森·贝里奥。
    2005年1O月于拉迪孔多利(锡耶纳)

后记

  

    关于卢契亚诺·贝里奥,关注现代音乐创作的音乐人和学者自然不会陌生。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在翻译本书之前,我却从未听说过他,恕我孤陋寡闻,毕竟不是音乐领域的专业人士。基于本书责任编辑的信任,基于喜爱思考音乐的女儿的鼓励与期待,我才斗胆接下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贝里奥1925年10月24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奥涅哥利亚的一个音乐家庭,自6岁开始随父亲和祖父学习作曲和钢琴,直至19岁时因意外受伤而中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贝里奥只身前往米兰,入米兰大学修读法律,同时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担任乐队演奏员和歌剧演出指挥。大学毕业后他与自己事业的支持者兼合作者美国歌唱家凯茜·贝贝里安结婚,随后前往美国。在美国居留期间,贝里奥学习了十二音作曲技术,广泛地接触了韦伯恩之后西方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他和另一名意大利作曲家马代尔纳一起,在米兰广播电台建立了著名的音韵学实验室,大力探索各种新的作曲技法;他还和马代尔纳一起创办了名为《音乐爱好者》的音乐刊物,对先锋派音乐展开评论,并组织了一系列以“音乐的相遇”为题的音乐会,以推进新音乐的发展。整个60年代,贝里奥基本上生活在美国,从事作曲和音乐教学。70年代初回意大利定居,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音响音乐协调研究所(IRCAM)担任电子音响部主任。1987年在佛罗伦萨创建名为“实时”的音乐学会,致力于音乐研究与制作。2000年出任世界最古老的音乐机构罗马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的院长。2003年5月27日,贝里奥因患癌症在罗马去世。
    贝里奥是一位兴趣广泛、思想开放的作曲家。有评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贝里奥的创作是一部关于现代音乐的“小百科全书”。他一生创作丰厚,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战后新兴的各种风格技法,比如序列音乐、偶然音乐、拼贴音乐、电子音乐、镶嵌组合音乐以及新人声音乐等,他都有研究,并能将其发挥到极致。他还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取材,与著名作家比如卡尔维诺和艾柯等人合作,积极探索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种种可能性。贝里奥这种不拘一格,敢于集百家之长而又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得他在现代音乐创作、指挥、教学、评论中,在推进现代音乐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不仅在意大利享有很高的声誉,还蜚声国际,成为20世纪后半叶音乐领域中的重要人物。“要了解战后的音乐,了解先锋派音乐,了解20世纪下半叶的新音乐,贝里奥的作品是一个重大的、重要而不可回避的课题。”(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语)
    动笔翻译之前,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这位意大利音乐家的介绍性文章和研究文献,倾听了他的一些主要音乐作品,比如《主题“向乔伊斯致敬”》、《面容》、14首《模进》和《交响曲》等,为的是对他先有一些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认识,这样下笔时才可能做到基本靠谱。《记忆未来》是由贝里奥在哈佛大学讲座的六篇文稿编辑而成,原书于2006年出版。贝里奥在这本书中梳理了自己对音乐以及体验音乐的方式的种种思考,语言平易风趣,思想灵动。因为自己并非音乐领域的专业人士,我无力对书中的主题内容做出更多点评,只求自己的译文能够尽量忠实地再现原文的语意和风格,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位音乐大师的思想风采。 感谢胡一红女士的热心举荐,感谢马慧元、卢秋韵、汪晨三位老师的认真校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宋扬老师,音乐人王同、王晨以及我的几位同事和学生都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给予了积极的帮助,同样在此向他们致谢。作为一位从事翻译实践和教学的老师,我深知译者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对一部翻译作品的成功与否是有直接影响的,虽然在翻译本书过程中我查阅了一些音乐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章,但由于自己终究是个外行,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述肯定会还有欠妥之处,诚望有心的读者指出,以便有机会改正。 2017年6月于暨南苏州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