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译影见闻录(兼论译制片配音的艺术)

  • 定价: ¥68
  • ISBN:978720814862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页数:296页
  • 作者:富润生
  • 立即节省:
  • 2017-12-01 第1版
  • 2017-1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富润生著的《译影见闻录:兼论译制片配音的艺术》梳理了电影译制片事业的诞生,着重分析了上海电影译制厂成长和前进的过程,比较了电影译制历史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化尤其是电影译制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上海电影译制厂起步之艰辛与中国艺术文化事业发展之曲折。

内容提要

  

    富润生著的《译影见闻录:兼论译制片配音的艺术》以详实的史料、细腻的笔触记叙了电影译制片事业的诞生,着重分析了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成长和前进过程,比较了电影译制历史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本书可以说是一部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发展史,是关于配音演员、译制艺术和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史料性作品。

作者简介

    富润生(1925—2008),河北大兴人,中国著名电影配音演员,长期任职于上海电影译制厂,为200余部外国影片及电视片配音,此外还导演了多部外国译制片、地方戏剧片、广播连续剧等,在专业上极富造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创业
  第一节  应运而生
    洪流
    从零开始
    第一次全组会
    取经
  第二节  上影第一部译制片的诞生
    大胆方案
    “游击战”
    急煞人
    可贵的一步
  第三节  安家
    因陋就简
    “漏”音棚及其趣闻
  第四节  五湖四海
    捉襟见肘
    我们的好后援
    不稳定的导演队伍
    为了事业
    一次别开生面的义演
  第五节  难忘的1950年
    值得一提的工会小组
    挑战应战
    张银生与他的循环放映盘
    敬礼,同志们!
    让家属先坐
第二章  在摸索中前进
  第一节  从起步到奋进
    口型与情绪
    建立“初对编辑制”
    莫衷一是
  第二节  锤炼
    及时雨
    “充电”
    复对及导演阐述制
    对白声画以及合成鉴定制
  第三节  奋进
    从“班底”到“挑大梁”
    阔步向前
    幕后英雄
    搬掉“绊脚石”
    硬仗
    扩展业务
    工艺改革与技术革新
第三章  动荡和拨乱反正时期
  第一节  诬陷
    两件痛心的事
  第二节  请“牛”出“棚”
    工、军宣队进驻
    “文革”时期的特殊产物——内片
  第三节  建新厂
    幸与不幸
    建厂三十年华诞
    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
第四章  拾遗补阙,
  第一节  党政
    第一任支部书记、厂长——柯刚(1919—1964)
    工农干部——许金邦(1922—  )
    上海译制片的奠基人——陈叙一(1918—1992)
  第二节  翻译
    上影第一部译制片翻译——陈涓(1917—1991)
    兴趣广泛的肖章(1922—  )
    第三任翻译组组长——叶琼(1924—2005)
    老干部朱微明(1915—1996)
    英语翻译慕容婉儿(1920—1970)
    老寿星——朱人骏(1918—  )
  第三节  专职译制导演
    上海第一部译制片导演——周彦
    “OK”导演——寇嘉弼(1913—1996)
    “钟楼怪人”——时汉威
    京剧迷——岳路
    山东汉子傅超武(1912—1992)
  第四节  演员兼导演
    演员组组长——卫禹平(1920—1988)
    从哈尔滨来的苏秀
    老大姐——张同凝(1917—1996)
    患难之交——邱岳峰(1922—1980)
    老大哥——尚华(1922—2005)
    朗诵高手——胡庆汉(1927—1992)
    多才多艺的曹雷(1940—  )
    后来者——孙渝烽
    谈谈自己——富润生
  第五节  配音演员
    最早的青衣花旦——姚念贻(1920一1958)
    令人敬佩的舒绣文(1915—1969)
    我们的贵宾——林彬(1925—2014)
    德高望重的张瑞芳(1918—2012)
    表演艺术家孙道临(1921—2007)
    译制片的功臣——高博(1918—1993)
    老北京——于鼎(1924—1998)
    闺门小旦——刘广宁(1939—  )
    配音王子——童自荣(1944—  )
    后起之秀——丁建华(1953—  )
    两任厂长——乔榛(1942—  )
    老慢支——毕克(1931—2001)
  第六节  译制片艺术的创作理论建树
    陈叙一论述
    姚念贻论著
    高博论著
    舒绣文论著
    乔榛论著
    富润生论著
    苏秀论著
    刘广宁论述
    李梓论述
    曹雷论述
    丁建华论述
    胡庆汉论述
    孙渝烽论述
    尚华论述
    杨成纯论述
    毕克论著
    童自荣论述
    肖章论著
    朱实论著
    徐志仁论著
    陈国璋论著
    金文江、李世佳论著
  第七节  长影部分同志简介及论著
    张桂兰简介及论述
    车轩简介及其论述
    刘群简介及其论述
    李景超论著
    白景晟论著
    孙敖论述
  第八节  来自社会的部分意见
    《从(收获)影片译制工作谈起》
    关于当前外国影、视片中的问题
    《对翻译影片的几点意见》
    《电影译名要贴切浑成》
附录:探索“还魂”艺术,
  引言
  第一章  译制片的诞生与发展
    一、什么是译制片
    二、西方译制片的兴起
    三、西方译制片生产的目的
    四、苏联的译制片
    五、我国的译制片
  第二章  译制片艺术及其特性
    一、译制片翻译的特性
    二、译制导演是译制过程中的三军统帅
    三、配音演员
  第三章  译制片艺术的性质
    一、“再创作艺术”
    二、“声音的艺术”和“‘说’的艺术”论
    三、“还原艺术”论
    四、“第九艺术”论
    五、“令人惊讶的艺术”论
    六、“‘魂’的再塑艺术”和“还‘魂’艺术”论
  第四章  怎样才能达到“还魂”
    一、译制片的创作依据
    二、依据原片必须研究原片
  第五章  “还魂”手段
    一、翻译
    二、译制导演
    三、译制片演员
  第六章  译制配音艺术的鉴赏
    一、鉴赏译制片与外国影视片的关系
    二、鉴赏译制片要全面
    三、怎样鉴赏译制片
  余论  对艺术院校配音班的建议
    一、理论课
    二、业务基础课
    三、实习课
    四、招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