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焦点访谈里的焦点

  • 定价: ¥78
  • ISBN:978750086855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工人
  • 页数:522页
  • 作者:编者:央视焦点访...
  • 立即节省:
  • 2018-03-01 第1版
  • 2018-03-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焦点访谈》自1994年4月1日开播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它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推出了一批深受观众认可的记者和主持人,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编的这本《焦点访谈里的焦点》以时间为纵度,精选历年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新闻作品,及敬一丹等一干在《焦点访谈》中成长起来的记者故事。

内容提要

  

    《焦点访谈》自1994年开播以来,以其鲜明的舆论监督特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迄今为止,仍然是最具权威性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同时也代表性地刻录下一个巨变时代的前行轨迹。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编的这本《焦点访谈里的焦点》节选了节目自播出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时期里重要的社会事件的报道。在这里,每一期节目各有故事与背景,但连缀起来,却是一段绕不开的有关中国社会发展的集体记忆。光阴荏苒,往日的新闻已成过去时,但《焦点访谈》里的焦点却并未远去。“环境”、“医疗”、“腐败”、“诚信”依然是社会成长中需要直面的痛点。置身宇下,奔波草野,“用事实说话”,始终有着沉重的意义。见微知著,数往知来。这正是本书以一个特殊视角为史作传的朴素初衷。

媒体推荐

    作为从业者,《焦点访谈》最大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大家爱用的一个词是“感觉”。“感觉”这词的定义很难一言以蔽之。当拿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独家选题线索;当采访几入绝境时柳暗花明有了突破;当夜以继日写稿编片熬成内伤终于在最后时限前完成;当内有猛料的节目通过了层层审看;当自己做的节目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当素不相识的人仅仅因为你的工作就对你表示由衷的赞赏和尊重……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感谢《焦点访谈》,让我们把职业干成了事业,并且从中收获了快乐和尊严。
    ——《焦点访谈》总制片人、栏目创办者之一赵微
    也许,它只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也许,它还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职业,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能走多远,取决于你,却不完全由你决定。
    ——《焦点访谈》总制片人孙杰观众的期待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无论如何变化,这些声音给我的信任、期盼都是让人难以放下的托付,那些托付伴随着我在《焦点访谈》的20年。
    ——《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
    俗话说,三岁看大。《焦点访谈》不然,恨不得刚出世就横扫天下了,尤其是舆论监督题材的报道,在当时绝对是现象级的。作为那个时期的主持人,我们无比自豪。本书选取的就是《焦点访谈》这一阶段的精彩作品。
    ——《焦点访谈》主持人水均益

作者简介

    《焦点访谈》栏目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创办,于1994年4月1日开播。节目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开播之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以“用事实说话”为创作理念,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重要窗口。

目录

1994年
  触目惊心假发票
  让棉花不再沉重
  收购季节访棉区
  惜哉文化
1995年
  雄县追车记
  难圆绿色梦
  无法掩盖的罪恶
  半个世纪的阴影
  仓储粮是怎样损失的
1996年
  历史不能游戏
  义务教育何出高价
  似是而非看“义诊”
  收棉时节再访黄梅
  “信息茶”探秘
  巨额粮款化为水
1997年
  追踪假大豆
  消费者不是弱者
  “罚”要依法
  法律岂是儿戏
1998年
  药品过期良心变质
  十年汇款何时到手
  民航机场盼净空
  没电盼电有电怕电
  “形式”逼人
  账上竟能长庄稼
  收粮不能入私仓
  粮食“满仓”的真相
  “君子”爱财取之无道
1999年
  让人糊涂的明白卡
  政绩出了“羊相”
  “走私货”的背后
  转包造成隐患
  久拖未决的扣车案
  吉烟现象
  黑心赚黑钱石粉充豆粉
2000年
  失效的房产证
  为达标出妙招
  主任改风水职工喝西风
  肆意排毒天理难容
  斩断伸向移民款的黑手
  违纪进人金盾蒙羞
  物价局变成“高价局”
  还我家园
  沙漠离我们有多远
  建楼岂能靠罚款
  触目惊心注水肉
2001年
  谁给私盐开绿灯
  卡表卡住了什么
  负重的农舍
  如此土地流转
  豪华的乡政府
  河道里建起商品楼
2002年
  “毒”害生命黑作坊
  马皮上面有文章
  “化肥”肥几家
  取汇款的遭遇
  洗不掉的恶行
  如此造车
  一次审判两种判决
2003年
  追踪矿难瞒报真相
  强制执行的背后
  毁林背后的真相
  老闵寻子记
  无钱还债有钱买车
  无影工程何以竣工
  实习进了夜总会
2004年
  谁是原告
  如此采浆令人忧
  老郭的遭遇
  严查濮阳县三中高考作弊案
  执法的遭遇
  想要通知书先拿十万来
  加油站的秘密
  维修基金的糊涂账
2005年
  泗县疫苗事件调查
  降氟井成了“村头景”
2006年
  大街上的喧嚣赌局
  藕断丝连的“官煤勾结”
  丧事上跳起脱衣舞
  互联网上的赌局
  追踪陈化粮
  “送子”黑车酿惨祸
附录·特别节目
  再聚焦
  焦点寻踪
  焦点的报告
  责任
后记·那些年!这些人!

前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焦点访谈》内部,想知道一个人算不算元老,必须提一下“14楼”“工运”“军博”和“科情”。这几个词就像暗号口令,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约略可以作为在《焦点访谈》资历深浅的标尺。
    “14楼”是中央电视台老台方楼14层东头的1407办公室,这里原本属于一个叫作《观察思考》的栏目,栏目组十几个人,我是其中之一。《观察思考》自1988年8月起在央视一套每周日晚8点播出,每期20分钟。《物价大震荡》《会海大透视》《公款消剖析》《从一家工厂停产想到的》《对一起热水器事故的调查与思考》……
    看这些标题就知道,节目说的都是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栏目一直播出到1994年3月底,作为当时央视唯一的深度报道评论栏目,在业内外都收获了良好口碑。由于栏目偏专题化,一周才播一次,频率不够高,时效不够强,难以形成更大的声势。
    1993年12月的一天,全组人员从14楼东头的1407办公室来到西头的1401会议室开了个会。这个会的重要意义,俗常的形容可以是这样的:穿过几十米的走廊,我们走进了职业生涯的新时代。会上宣布,《观察思考》与《东方时空》《今日世界》栏目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部门——新闻评论部。此时,已开播半年的早间栏目《东方时空》声名鹊起,其中的子栏目《焦点时刻》试水成功。台里决定开办一个更有分量和影响的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的深度报道栏目,这个新栏目最终定名为《焦点访谈》。于是,《观察思考》栏目的十几个人一分为二,成为《焦点访谈》两个节目组的种子成员(同时,《今日世界》改为国际组,《焦点时刻》组也为《焦点访谈》提供部分节目),1407办公室一分为二,成了《焦点访谈》最早的办公室兼合成机房。
    筹办栏目招兵买马,四面八方投奔者众。他们一部分来自口口相传,另一部分则是被报纸上豆腐块大小的招聘广告吸引而至。新成员中既有完全不懂电视甚至没干过新闻的生手,也有中央、地方媒体的业内高人。队伍扩大了几倍,14楼办公室不够用,一些外地同事也没有住处。部里在西三环边上的中国工运学院(简称“工运”,后改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租了个大开间,办公兼住宿。这开间原来是图书资料室,大到除了办公家具和床,还放着一张标准乒乓球台。这里白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晚上以桌子为界,分成男女两区,七八个同事在此“同居”。“工运”办公区集学习培训、编辑制作、吃喝住宿功能于一体,既是节目生产基地,也是人才速成学校。住过“工运”的一位元老级摄像说,最怀念酷暑无眠时大家喝着冰啤探讨人生,加班之余还能聚在乒乓桌旁挥汗如雨。那时候有的是可以大把挥洒的青春与激情。
    1995年,《焦点访谈》的办公地点搬到了紧邻电视台东侧的“军博”。军事博物馆办公楼里家具齐整,四季恒温。宽大的走廊,超高的楼层体现着苏式建筑的伟岸。办公室对面安排了男女宿舍各一间,从此结束了“混居”时代。办公、居住条件上档次的同时,节目也加速精进、创新。一位“军博”时期入职现已退休的老记者,还记得刚来时,第-次参与的暗访就是在“军博”办公室完成的,拍摄对象是以“包治百病”的“信息茶”而名噪一时的“大师”沈昌。
    当时没有专业密录设备,我们把硕大的摄像机藏在倒扣的纸箱下,箱壁抠个小洞露出镜头,固定好角度,全程盲拍。雷人雷语的“大师”形象就这样被记录下来,呈现在节目中。
    1996年,《焦点访谈》第三次搬家,来到了“科情”(中国科技信息情报所)。“科情”位于电视台西门外马路对面,由一层大展览厅改造的办公区集中了《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告别了一年一搬家的游击节奏,《焦点访谈》在“科情”一驻六载,直到2002年年底,由于前来上访投诉的人太多,出于安全考虑,栏目整体搬回了台内。“科情”生活是美好快乐的,然而,在这期间我也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恐惧。那是1999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我们接到紧急电话连夜赶赴河北易县接组里两位同事回京。他们在采访归途中遭遇车祸,车被烧毁,人受重伤。《焦点访谈》记者在工作中被打骂、软禁、抢夺毁坏设备的事并不新鲜,因公受伤的也不止一个,然而这一次,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万幸的是,后来他们基本康复,依然工作在热爱的岗位上。
    从“14楼”“工运”到“军博”“科情”,每一处都留下《焦点访谈》人难忘的创业记忆。这几年间,《焦点访谈》栏目一步一个台阶,从青涩到成熟,直至走向巅峰。
    栏目开办之初,从选题到制作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由氛围浓郁。记得开播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接到一位领导的电话,他转达了更高一层领导的批评:今天《焦点访谈》的标题字幕太花哨。原来,当时《焦点访谈》标题的模板并不统一,每个技术员根据喜好,做出的标题字体颜色不尽相同。当天值班技术员的自主发挥太富于个性,以至于引起了上面的注意。自那以后包装格式才被严格规范起来。
    和形式一样,节目内容也是在实践中探索拿捏,逐步定位。
    19点38分,《焦点访谈》在央视一套首次亮相。栏目的四句宣传词后来广为人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焦点访谈》开播头两天的内容分别是:《行情看好——九四国债发行第-天》《全国从4月1日起实行标准化信封》。节目时效性服务性强,调性平和、不温不火、分寸适中、老少咸宜,符合央视黄金时段栏目平稳出台的基调。4月3日,开播第三天,播出了《北京郊区——耕地上修起一片坟茔》,说的是某村违规占用六十多亩耕地修建公墓,对外收费营利。这是《焦点访谈》推出的第-个批评性报道。这期节目线索来自观众来信,由于拍摄制作时《焦点访谈》还没面世,观众的信本是写给《观察思考》的。随着《焦点访谈》揭露不良现象的节目涉及的领域和层级不断突破,批评的深度和力度不断增强,“舆论监督”渐成热词,也成为《焦点访谈》被社会公认的栏目特色。其实,有数据为证,《焦点访谈》播出的节目中正面典型主题类报道始终占据主体,而监督题材的节目即使在占比最高的时期也不过百分之四十几。但正是因为这部分监督报道的存在,使得栏目兼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重功能,成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各方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社会情绪的减压阀。《焦点访谈》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记忆也大都来自这些节目。
    随着舆论监督特色日益鲜明,栏目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开办了自己的“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节目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可以说,《焦点访谈》的诞生、走红以及由此引发的辐射效应,既是那个时期勇于开拓的媒体带头人践行新闻改革的结果,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政府支持加社会客观需求的产物。
    按今天的话说,《焦点访谈》做的是头部内容。有些节目反响立竿见影,积年问题迎刃而解;有些节目直接促成某个领域的改革、某个行业的整顿;有些节目成为国家政策出台的依据和契机。《焦点访谈》栏目为舆论监督节目如何把
    握分寸尺度,做“建设性”的批评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记者现场调查、交锋式采访、暗访偷拍披露真相的手法也引领了业内创作风气。屏幕上那些声画并茂的经典采访桥段贡献的民间流行语,影响力堪比后来的网络热词。比如吉林博物馆大火之后当地官员言必称“损失不大”,一时间,“损失不大”成为吉林百姓的口头禅。比如309国道上拦车乱罚款的交警一言不合罚金就由20元变成40元,于是“二十、四十”立刻火遍全国。
    作为从业者,《焦点访谈》最大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大家爱用的一个词是“感觉”。“感觉”这词的定义很难一言以蔽之。当拿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独家选题线索;当采访几入绝境时柳暗花明有了突破;当夜以继日写稿编片熬成内伤终于在最后时限前完成;当内有猛料的节目通过了层层审看;当自己做的节目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当素不相识的人仅仅因为你的工作就对你表示由衷的赞赏和尊重……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感谢《焦点访谈》,让我们把职业干成了事业,并且从中收获了快乐和尊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往事堪回首,惜非少年时。从湍流激荡,到波澜不惊,渐渐地,许多故事已经成为了传说。
    23年间,社会演进日新月异,媒体格局白衣苍狗。对于《焦点访谈》这样一个老牌栏目来说,足够的时间积淀,让回顾和纪念有了丰厚的内涵和充分的意义。
    今天,再回过头去看《焦点访谈》播出过的节目,每一期都有各自的故事和背景,把它们连缀起来,俨然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画卷。其中,有些焦点已经远去,比如“三提五统”“统购统销”“农业税”“破产下岗”……有些焦点依然是焦点,比如“公权私用”“弄虚作假”“办事难”“环境破坏”……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推进、完善改革鼓与呼,媒体依然任重道远。
    二十余年,八千多期节目刻录下一个巨变时代前行的轨迹,足以唤起一代人珍贵而独特的集体记忆。缘于此,我们整理出版了节目精选集——《〈焦点访谈〉里的焦点》。见微知著,数往知来,这是本书以一个特殊视角为史作传的朴素初衷。
    《焦点访谈》开播一周年的特别节目名为《在路上》,记者们乘坐一辆大客车,以行进的视角,用镜头记录下沿途随机遇到的或好或坏的事件,展示真实的社会面貌。我们身处的时代也像一趟车,从不同站点上车的人,看到的景致各不相同。无论是“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还是“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每种变化如时令更替,自有因循。不变的是,历史这趟单行车,将一路向前,不回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是对政府工作最好的批评和监督,有了人民的批评和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会犯骄傲自满的错误。”《焦点访谈》十周年特别节目中如是说。置身宇下,奔波草野,“用事实说话”,把被忽略、被遮蔽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真相公之于众,让社会因此变得更美好。为此,《焦点访谈》人始终都在努力。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在一位资历尚浅的年轻同事眼中,这份执着与不舍就像一种信仰,传承自栏目生命的基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赵微,《焦点访谈》总制片人,栏目创办者之一)

后记

  

    那些年!这些人!
    “14楼”“工运”“军博”“科情”,我熟悉这几个“暗号口令”。这不仅是《焦点访谈》栏目曾经办公的地方,更是见证了曾经在《焦点访谈》栏目工作过的这些人,在那些年的不同风采。
    23年前,从14楼开始,我和这样一些人成了《焦点访谈》的记者:年纪在30岁左右,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渴望改变,希望做更好的自己。
    而改变来自1993年年底《中国电视报》的一条中缝广告,这条广告的内容是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东方时空》《今日世界》栏目招聘记者编辑。虽然只是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招聘广告,但是却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1993年,正是媒体开始变革的时代,当时,我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那个时代的杂志社都是由政府创办的,在1992年由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向了自收自支。自收自支,意味着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也意味着要自己创收来养活自己,每个记者都有了创收任务。但是创收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希望做一个纯粹的记者。正是中央电视台的这个报纸夹缝里的招聘广告,给了我改变和尝试的机会,也同样给了一批渴望改变、希望尝试的人一个机会。
    经过初试笔试复试,最后留下来56个人。1994年2月2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的招待所,这些人被召集在一起进行了两天的培训。在培训时,我才知道《观察思考》栏目就要被一个新成立的叫《焦点访谈》的栏目所取代。当时,我们这些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焦点访谈》,也可以选择《东方时空》。差不多有20人选择了《焦点访谈》,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尽管当时还不清楚《焦点访谈》到底如何运作,但是,我相信作为一个调查类的栏目,有《观察思考》的老记者引领,不会错。从这天起,我作为《焦点访谈》的一线记者,一直工作至今。
    《观察思考》栏目在中央电视台老台的14楼。《焦点访谈》就沿用了14楼的这间办公室。第一次走进这间办公室,就看到墙上有一句话:“面对四万万双眼睛。”我们就是在四万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开始了一个电视的新时代。
    那些年还没有微信,一开始只有BP机、大哥大;那些年没有速记,手摸着编辑机的转盘,把需要的对话写在纸上;那些年,没有高铁,下了飞机,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些年,没有共享单车,出差回来,发现刚买的自行车已经被偷了;那些年,没有商品房,北京没有家的人,会有宿舍住……
    那些年的这些人,一无所有,只有一个信念,要作出对得起四万万双眼睛的电视节目。
    20多年过去了,《焦点访谈》栏目就像一面旗帜,已经没有人能数清在它的旗下到底聚集过多少人,有多少人走?又有多少人来?但是,每一个来过的人,都以扛过这杆旗为骄傲。 那些走了的,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当了知名公司的高管,有的自立了门户,还有的当了家庭主妇—— 当然,还有和我一样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离开的。那么,这些至今仍然留在《焦点访谈》的人,他们最难忘的什么?最舍不得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曲长樱(1994年加入《焦点访谈》):在这个栏目23年了,没能播出的节目最是难忘,比如,某重点铁路工程桥基掺土问题;比如,某地水灾干部玩忽职守,造成人民群众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问题;比如,某地矿难瞒报大事化了问题;比如,某重点高校用盗版教材牟利问题……如果能够播出,会对社会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不舍的是,总希望下一个有力度的舆论监督节目能够顺利播出。 周墨(1994年加入《焦点访谈》):1994年4月16日,播出了我的第一期节目,《国人看病问题——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摄像记者是凌泉龙,而他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23年过去了,看病问题依然是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期待医改这个世界级难题能有中国式的解决办法。 …… 直面社会,目击灾难,窥探人性,思辨辉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国度,《焦点访谈》给了我多角度审视世界的可能性。 李静(2009年加入《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曾是我心中的圣地,当初得知可以到这个栏目时的欣喜若狂犹在昨日。难忘的事情太多,最难忘的是每次深入基层采访,面对因为采矿房屋塌陷,因为虚假工程没水浇地,因为某些地方部门乱作为而申诉无门……的老百姓时,一双双信任和期盼的眼睛,深刻感受到作为一个《焦点访谈》记者肩负的责任。留下,是因为不舍,不舍的是对《焦点访谈》的感情,不舍的是这里有一群有着共同新闻理想的同道中人,有着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战友。 庞小薇(2009年加入《焦点访谈》):印象最深刻的事——2011年,赴玉树做地震一周年报道。到播出只有3天时间,焦虑至极。马不停蹄地找人、找故事,然后就是几乎不睡觉地拍拍拍。我是死心眼,认准了想拍纪实风格,于是摄像老张的摄像机就长在了他肩上,从早到晚扛着拍,两人上蹿下跳折腾个半死。快拍完了,才意识到老张呼吸沉重像撕裂的风箱,再一看,嘴唇指甲都已经紫得发黑,腿也软得站不住了。这才知道,老张体质不适应高原,一向反应严重,但他出发前也没有吭声,我提出各种变态的拍摄要求时他也没有吭声。还好没出事,内疚至今。 刘雪松(2010年加入《焦点访谈》):某次地震报道,镜头前景象凄惨,内心深感无力。连续几天的报道结束后,撤回一个县城准备次日返京。夜晚独自一人在街头小摊吃面,旁桌一大叔吃完走过来说:“你是昨天《焦点访谈》节目里的记者刘雪松吧?”我疑惑抬头,面条还在嘴边。“我代表我们全家谢谢你”,说罢他转身离开。我低下头继续吃面条,“我也谢谢你”——我边吃边在心里答道。 赵园(2011年加入《焦点访谈》):上中学的时候立志要做电视记者,因为那时候特喜欢看电视,而《焦点访谈》就是那个每晚都要坚持看完才会去学校上晚自习的栏目。没想到多年以后会有这样的缘分,成为其中的一员,那些当年让我大呼“过瘾”的节目,就出自周围的同事之手。无疑,在《焦点访谈》的这几年,与身边老记者和经验丰富的摄像的合作学习中,我经历了最好的历练。作为一个调查记者,希望能够不辱使命,继续延续《焦点访谈》的传奇。